1、,英国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 UK,M09园林,李亚男 程祎曦 陈珂凡 王韵白 曹文,制作人:陈珂凡,掀起伯肯海德公园的,英伦,面纱,伯肯海德公园设计背景 设计师帕克斯顿 英国造园史 城市公园理论介绍 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详介,伯肯海德公园设计背景,位于英国的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Park)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城市公园。19世纪英国的城市工业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居住条件极度拥挤局促,居住区脏乱不堪,病害蔓延。工人的健康状况恶化和劳动效率低下,引起了靠工人的工作效率获利的资本家的重视。这一时期英国的社会改革运动风起云涌,推动了包括公园运动在内的各种改革运动。1
2、833年至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项法案,准许动用税收来进行下水道、环卫、城市绿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物浦市伯肯海德区,1820年城区人口仅为100人,几年后发展为2500人,1841年猛增至8000人。1941年,利物浦市议员豪姆斯(Isaco Holmes)率先提出了建造公共园林(Public Park)的观点。两年后,市政府动用税收收购了一块面积为74.9hm2的不适合耕作的荒地,用以建造一座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园林,计划以基础中部的50.6hm2土地用于公园建设,周边的24.3 hm2土地用于私人住宅的开发。,伯肯海德公园设计背景,出人意料的是,公园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周边土地获得了高额
3、的地价增益。周边24.3 hm2土地的出让收益,超过了整个公园建设的费用及购买整块土地的费用之总和。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福利为初衷的伯肯海德公园的建设,结果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伯肯海德公园设计背景,设计师帕克斯顿,约瑟夫帕克斯顿 (1803 - 1865) 是英国著名的园丁、作家和建筑工程师。他在1843年负责设计了伯肯海德公园。他曾经受王莲叶子的背面有粗壮的径脉呈环形纵横交错的启发,用铁栏和木制拱肋为结构,用玻璃作为墙面,首创了新颖的温室。约瑟夫帕克斯顿因此而被册封为皇家骑士,这种建筑除了简洁明快外,建筑构件可以预先制造,可以组合装配,成本低廉,施工快捷。从此,建筑师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4、,帕克斯顿主要作品,纽约水晶宫 伦敦水晶宫 伯肯海德公园 柏林国会大厦改建 巴塞罗那通讯塔 维特拉消防站 香港山顶俱乐部,伦敦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是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建筑奇观之一,也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象征物。它原先是世界博览会首次于1851年在伦敦举行时的展示馆,这场世界博览会的正式名称为万国工业博览会,一直到1936年以前曾经吸引过无数的社会各种阶级的游客前来参观。1936年,整个建筑毁于火灾。,英国伦敦水晶宫,水晶宫是一个很大的有很多阳台的三层建筑,由透花的铁架和玻璃建成。总长564米,宽125米,房顶面积为10万平方米。它
5、共用去铁柱3300根,铁梁2300根,玻璃9.3万平方米,总共施工不到九个月时间。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 。,纽约水晶宫只是伦敦水晶宫的复制品,并且还出现了屋顶漏水等粗糙的细节,无法与追求完美的欧洲皇室作品相比。它是1853年纽约世博会的展馆。,纽约水晶宫,1853年的世界博览会董事会内部对展馆设计方案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分歧,董事会主席主张采用体现美国特色的新型展馆,而其他成员似乎只钟情于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展馆。约瑟夫帕克斯顿所设计的临时展览场馆,也是充分利用当时最新的技术手段、技术材料与理论构想,单纯地以铸铁网状框架与玻璃砖组装起了一座完全透明的“宫殿”,让前来参观的普通民众第一次体验到全新
6、的、迷梦般的建筑概念房屋居然可以彻底摆脱不利于采光的砖、石,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通体澄澈透明,尽映天光云影!,帕克斯顿成长历程,1837年,一位英国探险家在圭亚那发现美丽的王莲,便采集种子带回了英国,交给查丝华斯庄园首席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种植。帕克斯顿把它放在室内一个盛满温水的浴缸里,设计了一个运动转轮使水循环流动以模仿原始生态环境。很快植物开始发芽,三个月后,王莲长出11片巨大的叶子和开出美丽的花朵。王莲越长越大。有一天他把7岁的小女儿放在其中一片叶子上观赏花朵,水上飘逸的绿叶居然轻而易举地承担起她的体重。,帕克斯顿成长历程,帕克斯顿翻开叶子观察其背面,只见粗壮的径脉纵横呈环形交错,构
7、成既美观又可以负担巨大的承重力的整体。这个发现顿时给了他灵感,一种新的建筑理念在脑中形成。不久他在为王莲建造的查丝华斯温室时,用铁栏和木制拱胁为结构,用玻璃作为墙面,首创了新颖的温室。他发现建筑除了简洁明快的功能之外,建筑构件可以预先制造,不同构件可以根据建筑大小需要组合装配,这样的建筑成本低廉,施工快捷。这一独特的构造方式也赢得了建筑业和工程业领域的赞誉。,英国造园史,英国早期园林艺术,受到了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的影响,但由于唯理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文化在英国的根子比较浅,英国人更崇尚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所以,造园上,他们怀疑先验的几何比例的决定性作用 。,英国造园史,进入18世纪,英国造
8、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有意模仿克洛德和罗莎的风景画。到了18世纪中叶,新的造园艺术成熟,叫做自然风致园。全英国的园林都改变了面貌,几何式的格局没有了,再也不搞笔直的林荫道、绿色雕刻、图案式植坛、平台和修筑得整整齐齐的池子了。花园就是一片天然牧场的样子,以草地为主,生长着自然形态的老树,有曲折的小河和池塘。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渐渐兴起,在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下,英国造园家不满足于自然风致园的过于平淡,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的层次、更浓郁的诗情画意,对原来的牧场景色加工多了一些,自然风致园发展成为图画式园林,具有了更浪漫的气质,有些园林甚至保存或制造废墟、荒坟、残垒、断碣等,以造成强烈的伤感气氛和时
9、光流逝的悲剧性。,英国造园史,在英语中,传统园林称为Garden或Park。从14、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方园林的内容和范围都大大拓展,园林设计从历史上主要的私家庭院的设计扩展到公园与私家花园并重。园林的功能不再仅仅是家庭生活的延伸,而是肩负着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供休憩、交往和游赏的场所。在西方,园林(Garden或Park)概念自此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更广泛的景观(Landscape)的概念。19世纪下半叶,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出现,现在成为世界普遍公认的这个行业的名称,英国造园史,(一)“庄园园林化”时期 英国庄园园林学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20年代至80
10、年代),造园艺术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英国造园史,(二)“画意式园林”时期 就在勃朗把自然风致园林洁净化、简练化,把庄园牧场化的时候,随着18世纪中叶浪漫主义在欧洲艺术领域中的风行,出现了以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21796)为代表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英国造园史,(三)“园艺派”时期 英国学派的成功,使英国式自然风致园林的影响渗透到整个西方园林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现代色彩的职业造园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和固定的职业。同时也使得造园艺术逐渐受到商业利益的控制和驱使。生活的丰富和信息交流的日益简便。,19世纪英国城市公园,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
11、纪30至40年代基本完成。当时除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经济发达区外,还出现了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新型工业中心。由于工人阶层住房拥挤局促,缺乏卫生设施,环境脏乱不堪,极易导致疾病传播。1818年前后,有6万余人死于霍乱,1831年,霍乱又在英国的431个城市肆虐,3万多人失去生命。,19世纪英国城市公园,城市环境的恶化不仅威胁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危及到资产阶级的安全,进行社会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183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私人法令,允许在大多数纳税人要求建公共园林的城镇,动用税收兴建城市公园。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城市公园建设出现热潮。1844年,利物浦的伯肯海德公园成为私人法令
12、颁布后兴建的第一座公园,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过去的许多私家园林或向公众开放,或改造成公园。,城市公园案例,在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的西北侧,以海德公园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市公园群。它的北面是伦敦最美丽、最具文化气息的摄政公园,以及伦敦动物园;海德公园的西面是肯辛顿园,东面有圣詹姆斯园和绿园。这些昔日的皇家园林,构成今日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伦敦海德公园,海德公园占地160万平方米,是英国伦敦最知名的公园。十八世纪前这里是英王的狩鹿场。海德公园从东南方进入有三条路线:左边是比较宽广的破烂路Rotton Row,许多社交名流喜在此游乐骑马;另一条延伸到东北的林苑路Park
13、Lane,高级大饭店和住宅林立;往北方有著名的演讲角(Speakers Corner),speakers corner是一个大的可以公开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经常可见有人在此即兴演讲。在hyde park的南端有hyde park骑兵营,清晨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在训马。海德公园西边即为肯辛顿公园,有一个蛇形湖泊,其旁的同名艺廊(Serpentine Gallery) 颇受欢迎。,伦敦海德公园,罗琳王后将威斯布恩河截流,在园中形成蛇形湖,是英国最早开挖的曲线形人工湖之一,开创了英国风景园的新时尚,很快即为全国各地园林的模仿对象。,伦敦海德公园,1820年乔治四世改造此园,并以海军上将海德爵士的名字命名
14、。建筑师伯顿在公园角隅兴建了凯旋影壁和惠灵顿拱门,并重新用栅栏取代围墙。这个角落就是现在十分著名的海德公园演讲角。,伦敦海德公园,公园于16世纪后期首次向民众开放。历史上曾是英国国王的鹿场,后来又成为赛车和赛马的场所。公园里还有著名的皇家驿道,道路两旁巨木参天,整条大道就像是一条绿色的“隧道”。公园中有森林、河流、草原,绿野千顷,静温悠闲。园内有一座维多利亚女王为其夫阿尔伯特王子所建的纪念碑。,演讲角speakers corner,既无讲坛,也没有灯光,演讲者自带设备。作为英国民主的历史象征,市民可以在这里演说任何有关国计民生的话题。,伦敦海德公园,每年夏天是海德公园最热闹的季节,经常有一种叫
15、“无座音乐会”的活动在这里举行。场地没有座位,听众们可以一边散步一边聆听乐队的演奏,还可以跟着节拍跳舞。每当音乐会举行时,海德公园简直成了音乐的海洋。,伦敦海德公园,在海德公园中央有耗资300万英镑的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为了反映戴安娜王妃不同的生活层面,西边斜坡赏的喷泉水流较缓,而东边喷泉水流则跳跃奔腾。两条水渠里的水最后汇集到一个平静的池塘中。游客可近距离的接触该喷泉,破烂路rotten row 在这里经常能看到伦敦的贵族名流在骑马。其实不光是他们,附近学校的学生也来此练习骑马。,hyde park骑兵营,海德公园中的步道,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详介,Birkenhead park,The I
16、rish Sea,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详介,River Mersey,Golf Club,The Mersey is itself artificially modified by the canal as far as Warrington, where it becomes tidal,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详介,Cricket club,Blair court,Pavilion,Car park,Wirral Society of the Blind & Partical Sighted,The Sea Cadet Corps,The Birkenhead Park Cricket Clu
17、b,The Sea Cadet Corps,Wirral Society of the Blind & Partial Sighted,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详介,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车被危险的机动车所替代,城市道路及公园环路上交通工具的改变超过了设计师的预见。不久以后,“汽车道”的横穿使公园实际上被切割为两个孤立的部分。然而,伯肯海德公园大面积疏林草地的安排,150年却日益为人们所赞赏。它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板球、曲棍球、橄榄球、草地保龄球、射箭运动的场地,还提供了军事训练、学校活动、地方集会、展览及各种庆典场所。帕克斯顿通过规划设计成功地赋予了伯肯海德公园一种能力150多年参与新世纪发展、适应
18、功能变化的能力。,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详介,伯肯海德公园1843年由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负责设计,1847年工程完工。公园内人车分流是帕克斯顿最重要的设计思想之一。公园由一条城市道路(当时为马车道)横穿,方格化的城市道路模式被打破,同时大大方便了该城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蜿蜒的马车道构成了公园内部主环路,沿线景观开合有致、丰富多彩。步行系统则时而曲径通幽,时而极目旷野,在草地、山坡、林间或湖边穿梭。四周住宅面向公园,但由外部的城市道路提供住宅出入口。,公园由一条城市道路(当时为马车道)横穿,方格化的城市道路模式被打破,同时大大方便了该城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
19、详介,公园水面按地形条件分为“上湖”和“下湖”。开挖水面的土方在周围堆成山坡地形。水面自然曲折,窄如溪涧,宽如平湖。湖心岛为游人提供了更为私密、安静的空间环境。公园绿化以疏林草地为主,高大乔木主要布局于湖区及马车道沿线,公园中央为大面积的开敞草地。公园内的建筑采用地方材料,建筑风格为“木构简屋”(Compendium Cottage)。,蜿蜒的马车道构成了公园内部主环路,沿线景观开合有致、丰富多彩。步行系统则时而曲径通幽,时而极目旷野,在草地、山坡、林间或湖边穿梭。四周住宅面向公园,但由外部的城市道路提供住宅出入口。,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详介,从1878年、1893年至1920年、1930年、
20、1947年,伯肯海德公园经历了多次维修,却一直保留着原有的规划格局。该公园于1977年被英国政府确立为历史保护区(Conservation Area)。作为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城市公园,伯肯海德公园不仅具有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其美学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特别是其经济上的成功,留给了世界一个永久的启迪。,公园绿化以疏林草地为主,高大乔木主要布局于湖区及马车道沿线,公园中央为大面积的开敞草地,结束语,如果说,在十九世纪的时候,科学带给人类的完全是一片光明的话,那么,在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科学带给人类的,既有灿烂的阳光,也不时地有几朵乌云,给人们的心灵增加了些许忧虑。同样的,以前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向城
21、市,因为城市代表着财富和现代;那么,现在人们则有争先恐后地奔向乡村的势头,因为乡村代表着自然、宁静。 于是,现代的人们遇到了一个两难的尴尬处境:要想过上优裕而现代的生活,人们应该到城市去,但却不胜噪音、污染的烦扰;如果要想享受美丽而宁静的自然风光,则要到乡村去,但却又为生活和工作的不方便而费尽脑筋。 现代人面临的两难尴尬处境给房地产开发和建设提出了全新的命题:人们的居住既要美丽而宁静,也要方便而现代。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对人类面临的两难处境的一个回答。,程祎曦:设计背景资料收集 李亚男:设计师资料收集 程祎曦:英国造园史资料收集 陈珂凡:城市公园理论资料收集 曹文、陈珂凡、王韵白: 伯肯海德公园整体规划资料收集,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