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潮州市2011年高三考前理综化学练习题.doc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9434503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州市2011年高三考前理综化学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潮州市2011年高三考前理综化学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潮州市2011年高三考前理综化学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潮州市2011年高三考前理综化学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潮州市2011年高三考前理综化学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潮州市 2011 年高三考前理综化学练习题单选题:1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碘 131 和铯 137( )向外1375Cs界泄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 原子中有 82 个中子 BCsOH 的碱性比 KOH 强1375CsCHIO 3 是碘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DHI 比 HF 还原性强2今年 3 月 1 日卫生部等 7 部委联合发布公告:自今年 5 月 1 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做面粉增白剂;同时指出:“一滴香” (主要成分为乙 基 麦 芽 酚 )属于咸味食品香精的一种,如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过氧化苯甲酰与乙基麦

2、 芽 酚 的 结构 如 下 图 , 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漂白原理与 SO2 漂白原理一致B1 mol 乙 基 麦 芽 酚 最多能与 2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C上述二有机物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还原反应D乙 基 麦 芽 酚 的一种芳香族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3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在动物代谢中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脂肪的沉积,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在 中 国 , 通 常 所 说 的 “瘦 肉 精 ”则 是 指 克 伦 特 罗 。 它 曾 经 作 为 药 物 用 于 治 疗 支 气管 哮 喘 , 后 由 于 其 副 作 用 太 大 而 遭 禁

3、用 。 其 结 构简 式 如 图 所 示 。 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是 ( ) A 分子式为 C12H19Cl3N2OB 该 物 质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该 物 质 属 于 芳 香 族 化 合 物D 该 物 质 能 发 生 消 去 反应, 又 能 发 生 催 化 氧 化4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 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及出色的热力学稳定性。它的结构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与金刚石、石墨、 C60 互为同素异形体B石墨烯导电,属于化学变化C石墨烯中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相连D1

4、2 g 石墨烯中含有约为 6.02l023 个碳原子5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某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两极区间的隔膜只允许 Li+通过。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式为: LiCOO2=Li1-xCOO2 +xLi。关于该电池的推论错误 的是( )A放电时,Li +主要从负极区通过隔膜移向正极区B放电时,负极反应 xLi-xe=xLi+C充电时,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充电时,负极(C)上锂元素被氧化6对室温下体积相同 pH 均等于 3 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 c(H+)相同 B两种溶液稀释 100 倍,pH 均为 5C使温度都升高 20后,两种

5、溶液的 pH 均不变D加入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种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7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 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 TaS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TaS2 (s)+2I 2 (g) TaI4 (g)+S2 (g) 1123K1023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 4 的量保持不变2B在提纯过程中,I 2 的量不断减少C在提纯过程中,I 2 的作用是将 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 TaI4 和 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双选题:8塑料奶瓶中存在有双酚 A(下图) ,欧盟认为含双酚 A 奶

6、瓶会诱发性早熟,从 2011 年 3 月2 日起,禁止含生产双酚 A(BPA)的婴儿奶瓶。关于双酚 A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酚 A 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一个平面上B双酚 A 分子式为 C21H28O2C双酚不能发生聚合反应 D1 mol 双酚 A 最多可与 4 molBr2 的浓溴水发生反应9利用下列可逆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 99.9%的高纯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80时,适当增大压强,有利于 Ni(CO)4 的生成B180200时,气态的 Ni(CO)4 会分解出纯 NiC提纯过程中,CO(g)的量不断减少 D温度越高, Ni(CO)4 (g)的转化率越低填空题: 10

7、 (16 分)已知苯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 Perkin 反应生成肉桂酸(产率 4550%) ,另一个产物 A 也呈酸性,反应方程式如下:C6H5CHO(CH 3CO)2O C 6H5CHCHCOOH A 苯甲醛 肉桂酸(1)Perkin 反应合成肉桂酸的反应式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产物 A 的名称是 。(2)一定条件下,肉桂酸与乙醇反应生成香料肉桂酸乙酯,其反应方程式为(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3)取代苯甲醛也能发生 Perkin 反应,相应产物的产率如下:取代苯甲醛CH3CHOCHOCH3 CH3 CHOCHO33产率(%) 15 23 33 0取代苯甲醛ClCHOCHOC

8、l Cl CHOCHOll产率(%) 71 63 52 82可见,取代基对 Perkin 反应的影响有(写出 3 条即可): (4)溴苯(C 6H5Br)与丙烯酸乙酯(CH 2CHCOOC 2H5)在氯化钯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该反应属于 Beck 反应,是芳香环上的一种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5)Beck 反应中,为了促进反应的进行,通常可加入一种显 (填字母)的物质A 弱酸性 B 弱碱性 C 中性 D 强酸性10 (16 分) (1)乙酸(2 分)(2)C 6H5CHCHCOOH C 2H5OH C 6H5CHCHCOOC 2H5H 2O (3 分)CCH

9、3CH3OH OHCH2 CH2CHCH2 CHCH2双酚 ANi(s) + 4CO (g) Ni(CO)4 (g) H050801802003(3) (6 分) (任意三条,每条 2 分)苯环上有氯原子取代对反应有利; 苯环上有甲基对反应不利;氯原子离醛基越远,对反应越不利(或氯原子取代时,邻位最有利,对位最不利)甲基离醛基越远,对反应越有利(或甲基取代时,邻位最不利,对位最有利)苯环上氯原子越多,对反应越有利; 苯环上甲基越多,对反应越不利(4)C 6H5BrCH 2CHCOOC 2H5C 6H5CHCHCOOC 2H5HBr (3 分)(5)B(2 分)11 (16 分)化合物是一类新颖

10、的光学材料的一部分,其合成方法如下,其中 Et 表示乙基(C 2H5)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进行反应时,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AO 2 BZn C NaOH DH 2O(3)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4)化合物中与化合物反应的官能团是 。(5)为了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通常需要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A浓硫酸 BHCl C Na 2CO3 DCuO11 (16 分)(1) (4 分)(2)B(3 分)(3) (3 分) (4)COOH 或羧基 (3 分) (5)C(3 分)NO2HOOCHOOCEtOH浓 H2SO4, NOEtOOCEtOOCNEtOOCEtOO

11、CN CH2OHNNEtOOC COOEtNNEtOOC COOEtNNO=COC=OOHO HBrKOH/H2O,H +NO2HOOCHOOCCH 3CH2OH 浓 H2SO4 NO2CH3CH2OOCCH3CH2OOC+H2ONEtOOCEtOOCN CH2Br412 (16 分)A、B、C、D、E 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RCH=CHR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 RCOOH 和 RCOOH,其中 R 和 R为烷基)。(1)直链化合物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6,A 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其余为碳、氢,则 A 的分子式为 。A 可以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

12、化碳溶液褪色,则 A 的结构简式是 。(2)已知 B 与 NaHCO3 溶液完全反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2,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B 与足量的 C2H5OH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为 。(3)D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 CO2 的有 种,其相应的结构简式是 。12 (16 分)(1)C 5H10O(2 分) HOCH2CH2CH=CHCH3(3 分)(2)HOOCCH 2COOH + 2C2H5OH C2H5OOCCH2COOC2H5 +2H2O;(3 分)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 分)(3)2(2 分) CH3CH2CH2COOH(2 分) CH3C

13、H(CH3)COOH(2 分)13 (16 分)硼酸在玻璃制造和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元素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线”规则,硼与硅的某些化学性质类似,写出硼酸(H 3BO3)加热至 300时分解得到相应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硼酸(H 3BO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 B(OH)4 (aq)+H +(aq) K5.710 10(298K)实验中不慎将 NaOH 沾到皮肤时,用大量水洗后要涂上硼酸溶液。写出硼酸与 Na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计算 25时 0.7molL1 硼酸溶液中 H 的浓度。 (写出计算过程)(3)已知 298K 时:化学式 碳酸 醋酸电

14、离常数 K1=4.4107K2=4.71011K1.751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碳酸钠溶液滴入醋酸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等浓度的碳酸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D等浓度的碳酸钠和醋酸钠溶液比较, pH:前者后者13 (16 分)(1)(2)H 3BO3+OH B(OH)4 (2 分) (8 分) H3BO3 (aq)H 2O (l) B(OH)4 (aq)H (aq)起始时各物质浓度/ molL 1 : 0.70 0 0平衡时各物质浓度/ molL 1 : 0.70x x xK 5.710 10 )BOH(c( 3-4x23.9910 10 x

15、210 5(molL 1 )(3)BD(4 分)2H3BO3 B2O33H 2O (2 分)300x20.7xx20.7514 (16 分)(1)大气中SO 2含量过高会导致雨水中含有(填化学式) 而危害植物和建筑物。工厂排放的SO 2尾气用饱和Na 2SO3溶液吸收可得到重要化工原料NaHS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NaHSO 3的水溶液显酸性,比较其中SO 32、HSO 3、H 2SO3三种粒子的浓度: 。(3)SO 2是空气质量报告的指标之一,可用SO 2还原KIO 3生成I 2的反应测定空气中SO 2含量。每生成0.01mol I2,参加反应的SO 2为 mol。(4)已

16、知25时,K sp(BaSO4)1.110 10,K sp (BaCO3)2.610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向BaSO 4悬浊液中加入大量水,K sp(BaSO4)不变B25时,向BaSO 4悬浊液中加入Na 2CO3溶液后,BaSO 4不可能转化为BaCO 3C向Na 2SO4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后,溶液中c(SO 42)降低为零14 (16 分)(1)H 2SO4、 H2SO3(3 分) ; SO2+Na2SO3+H2O2NaHSO 3(3 分)(2)c(HSO 3)c(SO32)c(H2SO3) (3 分) (3)0.05mol (3 分) (4)BC (各 2 分,共

17、4 分)15(16分)碳酸锶大量用于生产彩色电视显像管的荧光屏玻璃。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硫酸锶,含少量硫酸钡、二氧化硅等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取碳酸锶。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K sp(SrSO4)=3.210-7、K sp(SrCO3)=1.110-10、K sp(BaSO4)= 1.110-10、K sp(BaCO3)=5.110-9(1)反应I中需将天青石粉碎, 。(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I在65 80进行,碳酸氢铵的用量大于理论量,其原因可能是 。(4)反应加硫酸的目的是 。(5)反应V(在65 80进行)中生成SrCO 3的离子方程式为 。15(16分) (1)增

18、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原科的利用率(4分)(2) SrSO4NH 3H2O NH4HCO3 = SrCO3 (NH 4)2SO4H 2O (3分) (3)反应中有部分碳酸氢铵会分解。(3分)(4)使碳酸铵、碳酸氢铵转化为硫酸铵(3分)(5)Sr2+2HCO 3 =SrCO3 CO2H 2O(3分)616 (16 分)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以下是实验室中模拟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流程图。(1)软锰矿粉碎的目的 。软锰矿、KOH、空气熔融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的名称为_。(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用上述原理生产 KMnO4 方法产率较低,较好

19、的制备方法是电解法。用 Pt 作阳极,Fe 作阴极,K2MnO4 为电解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KMnO 4 是一种较稳定的化合物,但日光对 KMnO4 溶液的分解有催化作用,生成MnO2、KOH 和 O2。而 MnO2 也是该分解反应的一种催化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 MnO2对该分解反应具有催化性。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及相关结论: 。16 (16 分)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物反应完全(3 分)2 MnO2+O2+4KO H=2K2MnO4+2H2O (3 分) 重结晶 (2 分)(2)3K 2MnO4 +2 CO2 =2KMnO4 +2K2CO 3 +

20、MnO2 (3 分) MnO42- -e - = MnO4-(2 分)(3)取两份等体积、等浓度的 KMnO4 溶液,在同样条件下,只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 MnO2,观察溶液紫红色褪去的快慢。(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分)17 (16 分)Fe 2O3 和 Cu2O 都是常用的红色颜料。某红色粉末可能含有 Fe2O3 和 Cu2O,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该红色粉末的成分。已知:Cu 2O 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 Cu和 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 CuO。(1)提出假设假设 1:红色粉末只含 Fe2O3;假设 2:_;假设 3:红色粉末是 Fe2O3 和 Cu2O 的混合物

21、。(2)初步探究取少量粉末于小烧杯中,放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粉末全部溶解。上述三个假设中,可能成立的是_。(3)进一步探究完成后续实验方案的设计,填写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3 molL1 NaOH、0.01 molL1 KMnO4、20% KSCN、 3%H2O2、淀粉KI 溶液。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17 (16 分) (1)红色粉末只含 Cu2O (4 分) (2)假设 1 和假设 3 (4 分)(3) (8 分)粉碎MnO2熔融KMnO4K2CO3MnO2KOHH2OK2MnO4CO2操作 KMnO4K2CO3操作母液KMnO4粗晶

22、体KMnO4晶体Ca(OH)2 KOH空气 操作7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取少量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 滴 0.01 molL1 KMnO4 溶液,振荡。若溶液褪色,则假设 3 成立;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 1 成立。18 (16 分)实验室利用 SO2 和 MnO2 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制备 MnSO4 的实验装置如图,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 MnO2 和水,开启搅拌机,通入 SO2 和N2 的混合气体,反应 3 小时。停止通气,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得到硫酸锰溶液。 (反应原理:MnO2+H2SO3MnSO 4+H2O)(1)通入 N2 的作用是_ _。(2)石灰乳的作用是 。(3)在通入 S

23、O2 和 N2 比例不变、MnO 2 和水的用量也不变的条件下,为使 SO2 尽可能转化完全,还需控制好的因素有 、 。(4)若将 N2 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 Mn2+、SO 42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 t 变化如图。简述 Mn2+、SO 42 的浓度变化在不同阶段的特点:_ _。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_ _ 。18 (16 分) (1)稀释 SO2,使 SO2 与反应液接触更充分,提高 SO2 的转化率。 (2 分)(2)吸收未反应的 SO2,防止污染空气(2 分)(3)通入气体的速度 适当的反应温度 (4 分)(4) 在反应初期, Mn2+、 SO42 的浓度增大幅度基本接近;在反应的中期和

24、后期,Mn 2+的浓度增大幅度稳定,但 SO42 的浓度增大幅度显著加快。 (4 分)空气中的 O2 也能氧化 H2SO3 生成 SO42 ,且 Mn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初期 Mn2+浓度小催化作用不明显,随着 Mn2+浓度增大催化作用越来越明显。 (4 分)19 (16 分)补铁药物“速力菲”说明书部分内容摘录:【规格】每片含琥珀酸亚铁 0.1g【组成与性状】内含 Fe2+34.0%36.0%的无水碱式盐,为薄膜糖衣片【适应症】用于缺铁性贫血症预防及治疗【用量用法】成人预防量 0.1g日,治疗量 0.2g0.4g日;小儿预防量 3060mg日,治疗量 0.1g0.3g日【储藏】在避光、

25、密封、阴凉处保存【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 C 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溶解度不大。现某学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亚铁元素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甲组同学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1)甲组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乙组同学认真思考了甲组实验失败的原因,模拟药片服用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重新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2)若试剂 1 为盐酸;则试剂 2 为 。加入试剂 2 后,溶液为什么显示淡红色? 。加入双氧水溶液后,为什么红色加深? 。丙组同学对乙组实验中最后红色褪去的现象产生了研究兴趣,探讨褪色的原因,根据微粒的组成,8

26、sABC他们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原因:Fe(SCN)3 中的三价铁被还原为亚铁; 。(3)请你对其中一种可能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方案(用文字叙述): ,根据预期现象判断结论: 。19 (16 分) (1)该药片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少量溶解后的溶液中几乎不存在 Fe2+离子,所以得不到预期的实验现象(3 分)(2) KSCN 溶液(2 分) 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 Fe2+已经氧化成 Fe3+,与 SCN离子结合成浓度较小的红色 Fe(SCN)3(3 分) 加入的 H2O2 能将 Fe2+氧化为 Fe3+, Fe3+浓度增大,Fe(SCN) 3 浓度随之增大,所以红色加深(3分)Fe(SCN)3 中的 SC

27、N被双氧水氧化(2 分)(3)在褪色后溶液加入 FeCl3 溶液溶液(2 分)若变红色,则褪色原因是;若不变红色,则褪色原因是(2 分)或在褪色后溶液加入加入 KSCN 溶液 (2 分)若变红色,则褪色原因是;若不变红色,则褪色原因是(2 分)20 (16 分)苯甲醇与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苯甲醛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歧化反应制得,反应式为: +NaOH2 CONaCHO +CH2OH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按下列步骤处理:COHCH2OH 重结晶过程:溶解 活 性 炭 脱 色 趁 热 过 滤 冷 却 结 晶 抽 滤 洗 涤 干 燥已知:苯甲醇易溶于乙醚、

28、乙醇,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乙醇,苯甲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乙醇。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萃取分离苯甲醇与苯甲酸钠时,合适的萃取剂是 ,其理由是 。充分萃取并静置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后,上下层分离的正确操作是 。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用盐酸酸化的目的是 。(2)苯甲酸在 A、B、C 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重结晶时,合适的溶剂是 ,其理由是 。重结晶过程中,趁热过滤的作用是 。洗涤时采用的合适洗涤剂是 。A饱和食盐水 BNa 2CO3 溶液 C稀硫酸 D蒸馏水20 (16 分)(1)乙醚(2 分)苯甲醇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与水互不相溶(2 分)T9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2 分)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析出晶体(2 分)(2)C(2 分)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较快( 2 分)除去不溶性杂质,防止苯甲酸冷却后结晶析出(2 分) D(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