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第二节仓库区域规划1、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1 利于作业优化。仓库作业优化是指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最短的搬运距离;最少的搬运环节;使仓库完成一定的任务所发生的装卸搬运量最少。同时还要注意各作业场所和科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传递。保证仓库安全。1.2 单一的物流流向;强调唯一的物流出口和唯一的物流入口,便于监控和管理;1.3 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间1.4 节省建设投资。仓库中的延伸型设施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设施对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都很大,所以应该尽可能集中布置。1.5 便于储存保管。提高物品保管质量;1.6 保管在同一区域的货物必须
2、具有互容性,当货物的性质互相有影响或相互有抵触时,不能在相同的库房内保存。1.7 保管条件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如温湿度等保管条件不同,不宜将它们放在一起,因为在同一个保管空间内,同时满足两个或多个保管条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是不实际的。1.8 作业手段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当在同一保管空间内,物体的体积和重量相差悬殊时,将严重影响该区域作业所配置的设备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和作业难度。1.9 灭火措施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当火方法不同的货物放在一起,不仅会使安全隐患增加,也增加了火灾控制和扑救的难度和危险性。2、 区域规划的方法2.1 按照仓储的功能不同进行分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
3、理,将对仓库作业的效率、质量、成本和赢利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2.1.1 通道。通道畅通;物流入口和物流出口要挂牌;将通道和功能区域用油漆在地面规划出来。分为主通道、副通道、检查通道。2.1.2 办公区。为了增加保管面积,仓储办公室尽可能设置在仓库内的二楼,便于沟通交流和快速反应;2.1.3 生活区。更衣室、卫生间、休息区。2.1.4 工具区。集中管理,便于维修、养护;规定消防设施存放的位置;2.1.5 保管区。保管区内功能的规划。2.1.5.1 验收区。接待供应商的区域。2.1.5.2 整货区。主要的仓储区域。2.1.5.3 散货区。规模大的企业可以将拆包的整件货单独设置区域,货位与整货
4、区相对应,便于分拣备货管理。2.1.5.4 备货区。提前按定单备货。2.1.5.5 复核区。对出入库的最后把关,与客户交接区域。2.1.5.6 退货区。接受顾客退货。2.1.5.7 废品区。等待报废核销。2.1.5.8 次品区。有修复或退货给供应商的可能。2.2 按照库存商品理化性质不同进行分区,确定存入同一库房的物资品种理化性质相同,便于采取养护措施;如:金属区、塑料区、纺织区、冷藏区、危险品区等。2.3 按照库存商品使用方向不同进行分区,如专用品:中药、西药、保健品; 2.4 按照库存商品供应商不同进行分区,便于项目管理。3、仓库平面图,显示仓库内的通道和区域、门窗、楼梯、电梯的位置,显示
5、消防设施位置,显示仓库所在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外界周边环境;4、货位规划4.1 货位摆放原则4.1.1 最接近物流出口原则。在规定固定货位和机动货位的基础上,要求物料摆放在离物流出口最近的位置上。4.1.2 以库存周转率为排序的依据的原则。经常性的出入库频次高且出入量比较大的品种放在离物流出口最近的固定货位上;当然,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季节等因素的变化,库存周转率也会变化,同时货位也在重新排序。4.1.3 关联原则。由于 bom 表或习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物料被经常同时使用,如果放在相邻的位置,就可以缩短分拣人员的移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4.1.4 唯一原则。(合格的)同一物料要求集中保管
6、在唯一货位区域内,便于统一管理,避免多货位提货;当然,自动化立体仓库不用严格遵守这个原则。4.1.5 系列原则。同一系列的物料,设置一个大的区域,如油品区、半轴区、轴承区、晨新(供应商)区、富奥区、标准件区、橡胶件区、易损件区等。4.1.6 隔离易混物料原则。外观相近,用肉眼难以识别的物料,在标示清晰的基础上,要间隔 2 个以上的货位,防止混在一起,难以区分。4.1.7 批号管理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对有效期比较敏感的商品,一个批号的商品必须单独放在一个货位上;通过先进先出,进行严格管理,同一批号的商品如果检验不合格或者早产不允许放行,要设立红牌警示,避免混出工厂,产生质量事故;4.
7、1.8 面对通道原则。即把商品的标示面对通道,不仅是把外面的一层面对通道,而且要把所有的商品标示都要面对通道,面对同一方向,使分拣人员能够始终流畅地进行工作,不用中断工作去确认标示。不围不堵。4.1.9 合理搭配原则。要考虑物料的形状大小,根据实际仓库的条件,合理搭配空间;避免空间不足多货位放货,避免空间太大使用不充分。4.1.10 上轻下重原则。楼上或上层货位摆放重量轻的物料,楼下或者下层货位摆放重量大的物料,这样可以减轻搬运强度,保证货架、建筑与人员的安全。4.1.11 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单独区域存放原则。重点管理维护,避免影响其它物料的安全。4.1.12 目视化看板原则。绘制货位平面
8、图,标明商品明确的货位,即使是临时人员,也能准确无误的分拣出正确的商品。4.1.13“五距”顶距:距离楼顶或横梁 50 厘米,灯距:防爆灯头距离货物 50 厘米,墙距:外墙 50 厘米,内墙 30 厘米,柱距:留10-20 厘米,垛距:留 10 厘米。易燃物品还应留出防火距离。5、货位的存货方式5.1 类型5.1.1 固定型。是一种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将货架进行分类、编号,并贴上货架代码,各货架内存储的货物事先加以确定货位的存货方式。要注意设定每一个货位的容量都应该大于在该货位储存货物的最大库存量,否则将会出现货位不足,货物不能及时入库的现象;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周转货位来解决,及时调整到其他临时货
9、位上。适用于非季节性货物的管理,适用于固定的重点客户和种类多性质差异大的库存。具有准确性和便利性的特点。5.1.2 流动型。是一种不事先确定货位的存货方式,所有货物按到货顺序摆放在空的货架中。由于货物和货位是不断变化的,当频繁变更登陆管理信息系统时,出现差错的机会就比较高。适用于出入库频繁、周转量大、物流量变化剧烈的货物,如一些季节性商品。5.2 货位编码管理货位唯一性:每一个货位编码。只能代表唯一的货位;编码顺序:库位、区位、架位、层位、(格位);系统检索时,能跟踪每一批货物的来源、去向、批号、保质期等各个方面的特点。货位盘点:参看盘点方法。5.3 堆码方式:n 就地堆码大批量、单一品种的货
10、物;n 货架存放小批量、多品种的货物;n 平台堆码当库房净空较高时,可搭建平台,提高空间利用率;5.4 基本要求:5.4.1 合理。是指性质、品种、规格、批次不同的货物和不同客户的货物,应该分开堆放。取保先入先出。5.4.2 牢固。是指堆放稳定结识,不偏不斜。货垛较高时,上部适当收小,防止倒垛。不稳定的货物要使用绳索捆绑固定。5.4.3 定量。是指每一垛的数量保持一致,底数和层高一致。长宽高的数量最好是整数,便于过目成数。5.4.4 整齐。是指垛型整齐,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横平竖直,不压线,不出肚。5.4.5 节约。是指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加高,节省货位,提高仓容利用率;一次性作业,避免重复
11、劳动;5.4.6 方便。是指堆码方便出入库、装卸搬运、盘点作业。6、规划的“6 不”改善法6.1 不让等。使员工和设备闲置时间为零。通过正确的安排作业流程和作业量,使其连续工作。6.2 不让碰。员工与物品的接触机会为零。利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物流设备,减轻劳动强度。6.3 不让动。缩短移动距离和次数。科学规划,优化物品设备的位置,减少物品和人员的移动;或者物品移动人员不动。6.4 不让想。操作简便。按照专业化、简单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分解作业活动和作业流程;大量应用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等现代化手段。6.5 不让找。通过现场“5S”管理,使工具、物品、文件等放置的位置一目了然或通过简单的查询记录马上能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