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 页成品验收、贮存、发放管理标准目的:规范成品入库验收、贮存、发放的管理标准。范围:储运部。责任:库管员。内容:1、 药品的储存均应实行色标管理,成品库按货位分为合格品区(标以绿色色标) 、待检品区(标以黄色色标) ,和不合格品区(标以红色色标) 。2、 按质量部下发的“成品检验合格报告单”和生产车间填写的“产品交库通知单”验收成品的品种、规格、批号、数量无误后方可入库。按产品的储存要求分别储藏在常温库和阴凉库,并放在规定的区域。3、入库成品按品种分类、分批码放,码放时,地面加垫板,药品的货垛均应留有距离,具体要求为:批与批,垛与垛间的距离不小于 30cm,垛与墙间距离不小于
2、 50cm,垛与梁的距离(下弦)不小于 30cm,垛与柱的间距不小于 30cm,垛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 10cm 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 200cm,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准堆放商品,其垂直下方与货垛的水平间距不小于 50cm。4、合格的成品放置处设有成品库存货位卡。5、 待检而需要寄存的成品用黄色绳子围栏加网,存入待检区附上待检黄色标识牌及车间货位卡,检验后按检验结果,更换绿色合格标识牌,取网,由库管员更换货位卡。不合格品放入不合格品库,暂时不能取走的放在指定位置,用红色绳子围栏,附上红色不合格标示牌。 6、 认真进行清仓盘点,做到日清月结,检查产品的帐面数与实数是否相符,有无损坏、变质的成品。
3、 7、 库管员接“出库单” ,填写批号,按品种、数量办理出库手续且登记成品帐。8、管理成品销售记录人员,详细登记发货日期、产品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发往单位、地址、业务员及联系电话、发货人。9、销售记录订本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质量负责期或效期后一年。无有效期的,保存二年。10、有效期药品的存放,应按药品的生产批号的顺序分层堆垛,药品应按出厂日期堆垛,如混垛存放,有效期药品混垛的时限按药品生产批号的日期,不得超过 1 个月,一般药品不超过 3 个月。 11、有效期药品,在出库时做到“先产先出” ,先进先出“, ”易变先出“,近期先出” 。第 2 页 共 2 页12、库房内应要有温度、湿度计及防虫和捕鼠设施,且温度、湿度计应安放在库房空气较流通的位置,每日定时监测 4 次温、湿度记录,当温度、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应立即采取降温、保温除湿、增湿等措施,使其达到要求并随时做好记录。文件版本修改历史记载版本号 修订日期 修订原因 主要修订内容00 / 新订 新订附: 温湿度监测记录 JL-CF-001-00成品货位卡 JL-WL-017-00产品销售记录 JL-XS-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