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件编号 COP-12程 序 文 件版本/状态 A / 0文件名称: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页 次 1 / 31.0 目的为减少和杜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时的不合格现象的发生,通过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因素,以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3.0 职责3.1 品质负责在出现与产品有关的质量问题时发出不合格报告 ,并跟踪验证。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中出现的不合格时,要求相关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3.3 生产部门负责实施质量方面的纠正、预防措施。3.4 人事负责实施环
2、境不符合的纠正、预防措施。 4.0 工作程序4.1 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4.1.1 原材料的供方在提供产品(服务)过程中,连续两批(次)批量不合格时。4.1.2 顾客及相关方投诉,涉及质量问题时。4.1.3 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时。4.1.4 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波动,或发生批量返工报废时。4.1.5 环境运行过程中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时。4.1.6 顾客及相关方投诉,涉及服务工作质量时。4.2 纠正措施实施步骤4.2.1 问题描述(不合格事实的填写)由发出不合格报告的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事实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指明“通知单”的接收和协作部门,然后将通知单移交接收部门。
3、4.2.2 原因分析、措施方案的制定、实施与验证A 当出现 4.1.1 情况时:由品质对不合格事实发出不合格报告或相关联络,并知会订料将不合格报告或相关联络传真给相应供方,要求供方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实施,在五个工作日内传回。由品质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当同一种物料向同一供方连续发出两次不合格报告而质量未有明显改善时,负责召集公司相关部门对供方进行评审,讨论处置方案报总经理决定。B 当出现 4.1.2 情况时:由跟单 与客户进行交接后转交管理者代表 ,进行处置。1) 管理者代表针对投诉问题召开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会议。2) 调查原因,制订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确认改善效果并提出正式处置报告,并将结果反馈到跟单回复顾客或相关方。3) 如 果 顾 客 退 货 时 , 应 对 退 回 的 产 品 进 行 测 试 与 分 析 , 为 防 止 再 发 生 应 适 当 的 提 出 纠 正 措 施 及过 程 变 更 , 且 应 保 存 记 录 。C 当出现 4.1.3 中内、外部审核出现的不合格情况时,由审核组发出不合格报告 ,记录不合格事实,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定出纠正措施,内审员确认后负责跟踪验证,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D 当出现 4.1.3 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合格项情况时,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进行跟管理者代表踪验证。E 当出
5、现 4.1.4 的情况时,如果是过程或产品质量问题,由品质部门填写不合格报告中“问题描述” ,下发到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品质负责跟踪验证。F 当出现 4.1.5 情况时由人事/检查部门填写“通知单”中的“问题描述”下发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人事进行跟踪验证。 ,G 当出现 4.1.6 的情况时,由跟单直接向责任部门下达通知单并跟踪验证。4.3 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4.3.1 数据分析各相关责任部门要及时重点分析下列信息/数据:A 供方供货质量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统计数据、销售情况统计数据、相关方调查信息以及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B 纠正、
6、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C 过程、产品质量趋势,相关方的满意程度及其潜在的需求。4.3.2 一旦发现有潜在不合格趋势,由发现部门召集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下达不合格报告 ,经责任部门确认后予以实施,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验证其实施的效果。4.4 与过程测量相关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品质负责使用相关图表,对产品生产的各工序进行测量,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时机,及时发出不合格报告 ,定出责任接收部门,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4.5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情况及记录4.5.1 由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均应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严格执行并记录。4.5.2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相关记录需提交管理评审。5.0 引用文件5.1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8.5.2 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5.2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4.5.3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5.3 QEM 8.5.2 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6.0 支持性文件6.1 文件控制程序6.3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7.0 质量记录7.1 不合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