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部分 问题分析及对策(30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展开。大多数人评价一节好课,往往把课堂气氛的好坏作为评定这节课好坏的一大依据。其实,更要紧的还在于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阵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可这往往被忽略,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学习很难顾及。对这一现象,往往教师应有明确中的认识,要让学生的课学教学有效,依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驾驭,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熟悉和理解,依赖于教师教学素养和智慧的提升。
2、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一、注意问题的设计。尽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二、注意能作出有效“激励”,有激励性人格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也能决定教师教学和有效程度,让更多学生的信任,也能决定教师教学的有效程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总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教师努力的目标方向。2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
3、插嘴?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主要表现是: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固然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但带给教师们更多的是欣喜与思考。传统教学的“问答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就是“满堂灌“,学生只有先举手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学生插嘴“现象就自然而
4、然的产生了。对于学生的插嘴现象,我们的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让学生先做判断、分析,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创造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并抓准时机表扬鼓励,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积极26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材料一。 “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参考答案:课堂里没
5、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更重要。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材料二。 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1)分析材
6、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4 分)(2)材料二中 ,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6 分)参考答案:班主任老师有着主体性的学生观。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30教学评析: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中,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下面是某特级教师 “相遇问题”的教学片段,请你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合该教学片段,谈一谈,
7、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把握教师的角色定位。 (10 分)教学片段:两生上台模拟情境:8:00 张三、李四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8:05 两人相遇。思考:张三走了几分钟?李四走了几分钟?一共走了几分钟?为什么?出示例题: 小强和小丽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小强每分钟走 100米,小丽每分钟走 50米,4 分钟后两人相遇。小强和小丽两家相距多少米?学生自己用文具演示。思考:两人在哪里相遇?相遇点离谁近一点?选择:老师讲,还是同学们自己做?学生强烈要求自己做。做完的同学上台板演各种不同的解法:想法一样的,就上台在相同的解法旁边签个名;不一样的就上台写出来。指名由学生当小老师,自己组织讨论解法
8、一:1004+504学生(公开课借用学生)开始不知所措,慢慢有人指出: 没写单位,列式太复杂。所说均为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教师(坐在小老师的座位上,举手):老师,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吗?得到首肯后,教师先后问:1004是什么意思?400+200是什么意思?小强走的路和小丽走的路怎么就是小强和小丽两家的距离?每个问题一出,学生纷纷抢着要帮助老师。有的能意会,却解释不清楚,其他学生就借助手势或演示帮助他继续理解清楚。下一个算式,你们能自己组织讨论和提问吗?全体学生:能!学生自主讨论 (100+50)4学生 1:100+50 是什么意思?学生 2:1504 是什么意思?小老师指名回答,学生讨论
9、热烈,且有一部分学生能清晰说明 100+50、1504 的含义。教师课件演示:1 个 150米,2 个 150米,3 个 150米,4 个 150米。评分标准: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结合课例,说明作为“组织者” 、 “引导者” 、 “合作者”的教师,(1)课前,应当精心钻研,准确解读教材,把握学生已有经验和基础,设计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以及恰当的教学活动;(2)课中,应当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3)课中,有效组织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广泛、积极参与,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分享思维成果。总之,在教学
10、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数学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教师 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 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生 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生 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 2倍。生 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 d=2r。r=d2。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生 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
11、,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 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思考题: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案例分析:答: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B教师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的,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很明显,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
12、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二、案例描述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片断:教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学生合作交流不到 2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13、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案例分析 (主要从与合作学习有关的因素的角度上加以分析)答: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当前,很多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它引入课堂,但很多时候的小组合作只是作了个形式而已。 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前,你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或者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14、?教师该如何点拔、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广大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三)案例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片断: 出示买卖的情境图(图标有泳圈的单价 12元,篮球的单价
15、 15元) 。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探索算法多样化。师:买 3个球需要多少钱?算式怎样列?生:153=师:应该怎样算呢?生 1:我用加法 15+15+15=30+15=45(元)生 2:我用乘法 103=30 53=15 30+15=45(元)生 3:把 15看成 3个 5,共有 9个 5,得 45(元)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生 1:用加法。师:用加法也可以。生 2:用乘法。师:好的。练习 133 705 242 135 313 342 244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 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 4位是采用加法的案例分析 (主要从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层面上加以
16、分析):答: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对算法进行优化,那就谈不上算法多样化,似乎多样化与优化之间存在矛盾。其实不然,方法和方法之间根本不存在优劣之分,任何优越性与不足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算法优化是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不是群体或教师的优化。对个体而言,是个体对原有的计算方法优化的过程,是个体思维发展、提高的过程。如果不对算法进行优化,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收获,没有提高。在优化算法的过程,教师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应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教师在评价算法时,不要
17、讲“优点” ,而要讲“特点” ,把优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第二,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一种方法,把优化的过程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就应加以肯定和鼓励。(四) 、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 ,高兴的占了 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 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
18、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
19、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五)案例描述: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 674袋,每袋 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白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 5千克,有的猜测 10千克,还有的猜测 20千克,有个
20、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 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 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思考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案例分析答:“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练习,但是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乘数是三位数的
21、乘法”的学习体验,并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算理。从上面的两个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情景,由于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缺少吸引学生的素材,学生很难对这教材产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很好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了。不少专家指出, “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决不是唯一的资源” 。 “大胆而创造性处理教材,甚至重组或改编教材,那时教师的业务权利” 。因此,在第二个教学情景中,老师进行了大胆的替换改造,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在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