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 牧 金 融自 2006 年 12 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 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以来,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村镇银行建设从局部试点到全国铺开 。2007 年银监会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为 18 家, 2008 年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为 78 家, 2009 年为 91家, 2010 年为 277 家, 2011 年为 455 家, 2012年村镇银行数量达到了 514 家 。截至 2012 年末,经银监部门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数量达到了 1433 家 。随着村镇银行设立越来越多,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股权
2、问题方面 。一 、主发起行在村镇银行的股权问题2007 年 1 月由银监会下发的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中规定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 20% 。2012 年 5 月银监会下发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 中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 20% 降低为 15% ,这一规定的出台,意在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村镇银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但对主发起行在村镇银行组建和管理上的主导地位却产生较大影响 。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主发起行发现投入 20%的股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主发起行,使得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没有了绝对控制权
3、。另外,把村镇银行交给几位毫无金融相关经验的人来经营管理,可能使村镇银行脱离了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在当地就成了私人银行,存在声誉风险 。况且村镇银行一旦出了风险,监管部门还要追责其主发起行 。所以,对于主发起行来说,出了风险的村镇银行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战略上的效益,反而把自己都牵连进去,使得主发起行不得不考虑希望扩大股权以达到对村镇银行的控股(这里控股指绝对控股,拥有村镇银行 51% 及以上的股份),宁可少发起几家村镇银行,也要控制好风险 。但这样就违背了国家政策导向,主发起行股权占比过大,民间资本的空间就小了 。因此,主发起行股权占比多少合适,还值得我们思考 。二 、主发起行控股村镇银行分析
4、(一)主发起行控股村镇银行之优势。通常情况下村镇银行成立之初由控股的主发起行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或团队参与村镇银行筹建,由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村镇银行筹建,这些做法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对村镇银行的快速起步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发起行能够确保村镇银行快速起步 。因为主发起行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专业的筹建人员以及经验丰富的高管人员,极大地减少了探索成本,从系统建设 、业务管理到人员招聘和培训等各个方面进行业务指导,在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就能够使村镇银行快速步入正轨 。其次,主发起行促进村镇银行专业化运作 。设立村镇银行和开办企业是两个概念,业务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丰富的银行经
5、营和管理经验,并不是任何机构或个人都能经营或管理好银行的,主发起行通过对村镇银行输出专业经营和管理人才,使村镇银行能尽快健康运营起来 。第三,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品牌建设和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村镇银行成立初期,当地百姓对村镇银行是非常陌生的,甚至产生排斥思想,借助主发起行的品牌效应能让当地百姓对村镇银行逐步产生信任并依赖 。同时对主发起行控股村镇银行的思考何辛锐(包商银行 包头 014030 )内容摘要: 随着村镇银行设立越来越多,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股权问题方面。本文从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角度,分析了其控股村镇银行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主发起行控股村镇银行提出几点思
6、考。关键词: 村镇银行 主发起行 控股 股权金 融广 角3 6借 助主发起行长期积累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将对村镇银行发展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四,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企业文化具有示范作用 。优良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派出的村镇银行高管能够把主发起行先进的文化渗透到村镇银行,并且能够准确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使其不脱离服务三农的宗旨,对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最后,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能够管控风险,保障村镇银行稳健发展 。首先主发起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风险内控机制健全和管理技术领先等优势,在品牌 、技术 、产品 、培训等方面,给予村镇银行大力支持 。其次主发起行所派出的高管,本身
7、就是具有多年银行经验的人才,具有很高的风险意识 。最重要的一点是主发起行拥有审慎 、稳健的经营理念,加上对自身风险管控责任的认同,对村镇银行风险管控的作用是巨大的 。(二)主发起行控股村镇银行存在的不足。当然,事情都是双面的,有利也有弊,主发起行控股村镇银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发起行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为村镇银行健康运营尽最大努力 。第一,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冲突 。主发起行控股容易使其异化为主发起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对其管理像分支行的管理 。外派高管如董事长 、监事长一般由主发起行派出,部分村镇银行行长 、副行长和部门负责人也由主发起行决定,这样容易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冲突 。第二,动摇村镇银行独
8、立法人地位 。主发起行使村镇银行独立法人地位易受动摇,在导入成熟经验的过程中主发起行很难避免超过村镇银行法人治理边界,对村镇银行战略 、经营 、财务等直接进行干预,这样就动摇了村镇银行独立法人的地位 。第三,决策效率低 。主发起行所派高管对部分重要事项须与主发起行的董事会审议决定,这样决策链条就会变长,使得本应该发挥村镇银行决策快 、链条短的优势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使得高管对村镇银行决策效率大大降低 。三 、主发起行控股村镇银行的几点思考主发起行要把设立村镇银行作为跨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将其达到与主发起行战略规划一致,同时实现村镇银行稳健 、可持续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法人地位。根
9、据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中第三条 “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明确规定了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主发起行应尊重其独立法人地位,在导入成熟经验的过程中适当避免主发起行超过村镇银行法人治理边界 。(二)加强信任与合作。主发起行应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加强沟通与信息交流 、共享 。尤其是主发起行外派到村镇银行的高管,应加强与股东沟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信任能够在减少组织冲突 、增进内部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双方信任的基础是共享的远景 、目标以及协作的准则 。这些远景 、目标以及准则又有助于提高双方的沟通能力
10、,从而降低了合作的成本,把村镇银行经营得更好 。(三)实现主发起行与控股村镇银行的母合优势。主发起行与控股村镇银行就如同母子关系,没有主发起行,也不会诞生村镇银行 。为了使母银行与子银行的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需要实现母合优势,这就要求母银行与子银行之间必须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跨区域母银行和子银行要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经营,防止地区冲突以及文化的冲突,这就需要母银行和子银行紧密配合,相互依赖,从中获得特定的资源以提高跨文化经营的能力 。(四)提升主发起行与参股村镇银行的母合能力。如果把绝对控股的村镇银行比作自己亲生骨肉,那么参股的村镇银行为非亲生血缘关系,对于参股的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应积极使其发展成为控股村镇银行,提升母银行与子银行的母合能力 。对于参股村镇银行意味着母银行缺乏对子银行成长的感受和责任心,反映在行动中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有效指导和管理子银行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母银行通过直接对外投资或并购等方法生成部分与自己有亲生血缘关系的子银行,亲自哺育这些子银行成长,获得管理同自身有亲生血缘关系的子银行经验,并将这种经验与管理其他非血缘关系子银行的经验相比较,从而达到提升母银行对子银行的母合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高国鹏)(校对:GP )3 7总 第 397 期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