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前言 1 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汇编党委办公室 院长办公室编制2008 年 6 月目 录黄淮学院年报偶数篇 2 一、前言 (1)二、活动文件资料 (2)1、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2)2、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第一阶段安排表 (5)3、黄淮学院关于“科学管理年”第二阶段日程安排的通知 (6)4、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活动调查问卷 (8)5、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研究课题申请书 (9)6、黄淮学院关于“科学管理年”研究课题立项评审结果的通知 (14)7、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课题评审方案 (21)8、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结项课题初评公告 (23)9、黄淮学院关于对“
2、科学管理年”优秀课题进行表彰和做好应用课题研究的通知 (30)三、获得特、一、二等 奖课题结项材料 (36)1、实施新教学方案推行研究性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潘庆才(36)2、高等学校教务工作的职能和效率 张红运(56)3、黄淮学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曹忠义(71)4、高等院校学术管理的现实意义与运行机制 李东亚(81)5、高校办公室的行政中枢和辐射放大作用研究 牛耀堂(102)6、体育系教学标准化管理途径的研究 杨建国(109)7、高校学报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王金云(113)8、新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 陈 磊(135)9、本科学生导师制工作问题研究 孙随根(165)1
3、0、大学生素质拓展运行机制问题研究 洪 军(176)11、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生发展现状的透视与研究 李应生(184)12、新建本科高校院系党政工作运行机制研究 张保来(210)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前言 3 13、关于科研项目中检管理的研究 时文中(219)14、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严 珍(230)15、高等院校科研工作量化管理体系与科研津贴分配问题研究 羊守森(244)16、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 张书义(278)17、国际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管理理念研究 宋大成(299)18、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康连星(310)19、高等院校实验室投资与效益分析 刘
4、金荣(320)20、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汪新民(328)21、论高校社会融资项目建设的利与弊 张新毅 张世军(338)22、正确定位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探索 张敬华(341)23、ISO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在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赵玉新(351)24、网络环境下黄淮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 刘大勇(355)四、大事记 (376)前 言为了推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学校把 2006 年定位“科学管理年”,目的是通过开展“科学管理年” 活动 ,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机制,努力解决学校管理层 次不清、工作 纪律不严、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部门工作不落实等影响学校健康
5、发展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问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开创学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活动从年初开始,延续到 2007 年,在全校深入开展。一是深入开展“ 三下”工作。学校 组织了 10个调研组,分别由校领导带队 ,深入各教学系院召开系院班子座谈会、教师座谈 会和学生座谈会,广黄淮学院年报偶数篇 4 泛调研,征求意见,沟通情况;组织 189 名机关干部担任校风督查员,开展下教室、下寝室、下食堂的“三下”活动,深入教职工和学生中,及 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和整理了 753 条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研究。二是组织教职工生深入开展讨论,填写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出 7 大类共 332 项提议,由各归口
6、管理部 门针对提议和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改进措施。三是 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着“ 从问题到议题,从议题到课题,从 课题到成果,从成果到应用” 的思路,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建立和完善适合学校发 展需要的管理机制。经过认真的筛选,立项 89 项课题 。学校 组织专家组对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有 70项课题获奖,其中特等奖 3 项 ,一等 奖 8 项,二等奖 13 项,优秀奖 46 项。四是为了保证“科学管理年”成果的实际应用,学校从获奖课题中遴选 34 项作为“科学管理年” 应用研究项目,各课题组在开展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 ,制定出了切 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经过学校研究同意
7、,以文件形式陆续印发,规范了学校管理工作。通过深入开展“科学管理年” 活动,学校进一步健全了管理制度,更新了管理理念,规范了工作程序,科学、规范、严密的制度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广大教职工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对推动学校的快速健康 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科学管理年” 活动的相关文件资料、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课题结项报告以及大事记录整理编印成册,以资借鉴和参考。2008 年 6 月 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前言 5 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活 动 实 施 方 案(院字200636 号)为了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克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8、化、规范化、科学化,尽快实现“ 建设合格本科高校”的奋斗目标,经学校研究决定,2006 年在全校范 围内开展“ 科学管理年”活动, 为此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要求贯穿一条主线(全面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两种意识(现代管理意识、创 新意识),突出三个重点(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提高 办学效益、重点提高队伍建设水平),实现 四项目标(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优化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开展“科学管理年” 活动,有效解决管理层次不清、工作纪律不严、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学习风气不正、部门工作不落实等严重影响学校健康发展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问题;集中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建立一套
9、切 实可行的管理规范,装订一个本子;发现一批苗子,为选拔优秀管理干部储备人才;奖励一批尖子, 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建立和完善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本科管理模式,构建学校管理工作的新格局。二、方法步骤(一)宣传发动、查摆问题阶段(3 月4 月中旬)1、各单位要组织全体教职工和全部在校学生认真学习传达开展“科学管理年”活动的文件精神,明确任务和要求。2、要围绕“为什么要提高管理水平,怎样提高管理水平”等问题 ,通过组织专题 学习和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讨论。通过讨论认清本单位管理现状,查摆管理上存在的主要 问题,制定本 单位“科学管理年” 活动实施细则。3、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校园网设置专题
10、网页,校报开辟专栏,设置专题报栏橱窗,营造全院动员、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4、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集意见,全方位地审视学校管理工作,查找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二)研究措施、改进提高阶段(4 月中旬11 月中旬)1、对师生员工查摆的问题进行 汇总、梳理、归类,按照部门分工制定任务分解方案,列出整改时间表,明确整改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专人收集归类,专 人整理汇总。2、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着“从问题到议题、从议题再到课题” 的解决思路,筛选出需要作为研究课题的给予立项,确定重点 课题和一般课题,分别组织课题组进行专项 研究;需要开展调研的撰写调研报告;需要立即整改的, 发动
11、群众献计献策,制定整改措施,边整边 改, 务求实效。3、组织学习考察,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对照“ 科学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4、举办论坛、讲座,邀请一批资深的高校领导和研究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使干部 职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水平。5、进一步规范各部门的工作职 能和岗位职责,科学制定岗位工作标准,完善教 师和行政人员岗位责任制;遵循“ 程序不能少, 讲规范;程序不能乱,讲条理;程序不能繁,讲效率”的原则,规范工作程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6 序,制定工作流程,做到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具体,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强。
12、6、对学校现有的各类规章制度 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形成能够充分体现 合法性、科学性、连贯性、创新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依靠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事业的健康 发展。(三)验收成果、总结表彰阶段(11 月中旬12 月底)对照“科学管理年” 活动任务分解方案,在各单位开展自评的基础上,学校进 行检查验收,成立 专家组评出优秀论文和课题,对 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达到要求、 验收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整改,并对责任单 位和责任人予以相应的惩戒。三、保障措施1、坚持学院党委、行政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宏观指导和基层单位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2、各单
13、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 责任人,切实担负起本单位活动的组织领导责任。 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失职和管理不到位而出 现重大事故,或对管理年活动组织实施不力的,追究 单位领导责任。3、加强督查督办,对于本方案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实施全程督查 ,在校园网、校报或宣传橱窗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展示各 单位工作开展情况。4、中层正职每人要主持或参与研究一 项课题,也可以撰写一篇论文或调查报告;鼓励其他人员积极参与。5、强化激励措施,参照学校科研工作 奖励条例,对获奖课题按厅级科研奖 的标准给予奖励。四、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科学管理年” 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学校成立“科学管理年” 活动组织 委员会,院长娄源功
14、任主任,党委副书记董捍东 、副院 长王冰任副主任。并设下列指导小组:综合组:牛耀堂 余春华 柳晓阳教师组:曹忠义 张红运 张海模学生组:康连星 洪 军 陈怀勇科技组:时文中 丁文忠 张书义条件组:孟宪伟 张新毅 赵保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 在学校党政办公室,负责统筹、安排、指导、协调、检查、督促、落实各项工作。牛耀堂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辛鹏同志任副主任。附件: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活动问题征集表二六年三月八日 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7 附件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活 动 问 题 征 集 表我经过认真准备,出于对学校 发展的思考拟提出如下问题 :综上所述,我所提出
15、的问题题 目确定为:。此课题若能被学校选中,我和我的 课题组将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并按照厅级项目的要求进行鉴定结项。申请人:二六年 月 日问题提出人: 所在单位: 学校编号: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8 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第 一 阶 段 安 排 表序号 内容 时间 负责部门1 制定“科学管理年” 活动实施方案 3 月 8 日 组委会2 召开“科学管理年” 活动工作会议,部署活动安排 3 月 20 日 组委会3 各单位组织教职工生学习传达开展“科学管理年”活动文件精神 3 月 21 日 各单位4 组织专题学习、召开主题班会,查摆存在问题;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集意 见
16、3 月 2128 日 各单位各班级5 各单位收集调查问卷并报送活动办公室汇总 3 月 29 日 各单位6 各单位针对查摆的问题制定实施细则,4 月15 日之前报送办公室 3 月 30 日4 月 15 日 各单位7 设置宣传橱窗、专栏、网页、标语, 营造氛围 3 月 21 日4 月 20 日 相关活动指导 小组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9 黄 淮 学 院 关 于 “科 学 管 理 年 ”第 二 阶 段 日 程 安 排 的 通 知学院各单位:自我校“科学管理年” 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各教学系(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广泛发动师 生员工, 营造了人人参与,全院动
17、员的浓厚氛围 ;组织教职工生, 围绕“科学管理年 ”的主题深入开展了讨论,填写了调查问卷,经过对全校调查问卷 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出 7 大类共 332 项提议;认真查摆了本单位及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 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单位“科学管理年” 实施细则 ,为下一阶段活动的顺利开展明确了步骤和任务。 经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我校“科学管理年 ”活动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预定任务,经学校“ 科学管理年”活动组委会研究决定,现转入第二阶段,即研究措施、改进提高阶段。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年” 活动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针对师生员工查摆 出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筛选确定研究课题,并 组织课题组
18、开展专项研究;适时组织学习考察,邀 请专家讲学,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部门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修订完善工作制度。第二阶段时间跨度长,活动任务重,是管理年活动出成果、见实效的关键。为确保各项任 务顺利完成, 经学校研究,确定了第二阶段的日程安排( 详见附表)。各单位要继续保持第一阶段的良好势头,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明确任务 ,细化责任,针对存在问题,逐项研究落实,边整改, 边规范,边提高;要把科学管理年活动与具体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 ,立足 实际,制定出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形成科学、规范、严密的制度体系;要抓好各 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用制度规范工
19、作,用实践检验 制度,形成有 规可依,有章可循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附件:“科学管理年” 活动第二阶段日程安排表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10 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活 动 第 二 阶 段 日 程 安 排 表序号 内容 时间 负责部门1 针对师生员工提出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任务分解方案4 月 20 日4 月 29 日组委会2各单位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按照分解方案分工,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整改措施,进行整改。4 月 30 日6 月 30 日各单位3 向管理年活动办公室报送研究课题4 月 30 日5 月 20 日各单位4 组
20、织专家组对各单位报送的课题进行筛选、立项,确定一般课题、重点课题及课题负责人5 月 21 日5 月 30 日组委会5 规范部门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修 订完善工作制度4 月 30 日9 月 30 日各单位6 组织学习考察;举办论坛,邀请 高等教育管理专家讲学4 月 30 日11 月 15 日组委会各单位7 汇总审查各部门工作职能、岗 位职责和工作制度,印制管理制度汇编10 月 1 日11 月 15 日组委会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11 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活 动 调 查 问 卷编号: 部门 姓名 职务 职称对本部门管理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其他部门管理工作有何意见
21、和建议?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12 黄 淮 学 院科 学 管 理 年 研 究 课 题 申 请 书课 题 类 别 课 题 名 称 副 标 题 申 请 者 单 位名称(盖章 ) 申 请 日 期 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13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申请人职务 职称 单位主标题副标题类别 层 次(重点、一般)研究成果研究课题成 果 形 式制度成果完成时间课题组其他成员情况及签名姓名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分工情况 签名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14 一、本课题所针对的学校管理方面的 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科学管理年
22、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15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 进度计划四、研究成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形成的管理 规章制度框架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16 单位意见:签名:分管院领导意见:签名:学院管理年专家评审组意见签名:管理年组委会意见签名: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17 黄 淮 学 院 关 于 科 学 管 理 年 研 究 课 题 立 项 评 审 结 果 的 通 知(院字2006102 号)学院各单位:按照“科学管理年” 活动的安排,7 月 13 日,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各单位申报的“科学管理年”课题进行了立项评审。从总体上看,所申报的课题能够结合工作实际,问题抓得
23、准,针对性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可行,为 下一步开展研究、促进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将立 项课题予以公布,并就课题研究和结项评奖提出如下意见。一、立项评审结果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经学校 “科学管理年”活动组委会研究确定,同意 89 项 研究课题立项,其中 20 项为“科学管理年” 资助性研究课题(每项资助性课题资助经费 1000 元),有 59 项为非资助性研究课题,10 项为专项任务研究 课题(详见附件)。二、课题研究要求1、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校领导人人有课题、中层正职人人有任 务、其他教 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除以上立项课题 外,各 单位还可比照管理年课题立项标准,另
24、行自 选研究课题,并申报参加结项评审。2、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课题研究,一手抓制度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要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以课题的形式,从理论的高度,通过实证研究,形成科学、严密、应用性、可操作性 强的管理制度。要在管理理念、管理途径、管理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并推出一批高 层次的课题研究成果。三、结项及评奖1、学校将于 11 月中旬对课题进 行结项评审。资助性课题、非资助性课题、专项任务课题和自选课题均按统一标准同等参评。2、奖励等次及标准(1)特等奖 3 个,奖金 10000 元;(2)一等奖 10 个,奖金 5000 元;(3)二等奖 20 个,奖金 3000 元;(4)优秀
25、奖若干,奖金 500 元。各课题主持人要根据“科学管理年”活动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 计划,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开展研究,确保按 时完成。各部门要通过组织课题研究,建立学 习型处室, 进而使全院的管理工作上台阶。附件:1、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资助性研究 课题2、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非资助性研究 课题3、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专项任 务研究课题二六年七月十九日 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18 附件 1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资 助 性 研 究 课 题序号 单位 姓名 课题名称1 办公室 牛耀堂 高校办公室的行政中枢与辐射放大作用研究黄淮学院党政办公室程序化管理机制分
26、析2 教务处 张红运 关于高等学校教务工作职能和工作效率的思考(黄淮学院教务管理工作规程)3 科研处 羊守森 高等院校科研工作量化考核体系与科研津贴分配问题研究(黄淮学院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实施细则)4 社科系 孙随根 本科学生导师制工作问题的研究(黄淮学院学生导师制实施方案研究)5 宣传部 柳晓阳 高校导入 CI(CorporateIdentity)计划的价值思考(黄淮学院理念、行为、视觉识别系统的实证分析)6 建工系 李纪周 新建本科高校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黄淮学院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 )7 经管系 张保来 高校系院工作运行机制研究(经济管理系党政工作运行机制研究)8 人事处 曹忠义 黄淮学院人
27、事制度改革问题研究(黄淮学院人事管理制度)9 工商学院 谭 贞 高等学校管理育人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工商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10 基建处 张新毅 论高校社会融资项目建设的利与弊(科学完善黄淮学院融资项目管理办法)11 数学系 李东亚 高等院校学术管理的现实意义与运行机制(高校学术管理机构的组建及其规章制度)12 团 委 洪 军 大学生素质拓展运行机制问题研究(黄淮学院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制度构建)13 保卫处 高 华 强化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方案)14 计科系 陈 磊 黄淮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 ISO9000 标准)15 学 报
28、王金云 关于高校学报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问题的研究16 后勤处 孟宪伟 高校水电节约问题的研究(黄淮学院水电节约实施细则)17 化学系 潘庆才 实施新教学方案推行研究性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新方案实施中提高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效益运行机制研究)18 学生处 康连星 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黄淮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19 外语系 张金亮 大学英语教学与管理模式研究(实现黄淮学院学生“英语精”教学目标的可行性研究)20 成教学院 张书义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研究(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19 附件 2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非 资 助
29、性 研 究 课 题序号 单位 姓名 课题名称1 信息工程 汪新民 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深化 实践教学改革(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与管理 办法)2 成教学院 孙甫照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实行学分制的初步探讨(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3 后勤处 赵保民 如何构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校园管理条例和节约办法)4 体育系 杨建国 体育系教学标准化管理途径的研究(体育系本科体育教学管理标准的制定)5 学生处 朱鸿飞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后管理的思考(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考核暂行办法)6 学生处 陈怀勇 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黄淮学院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7 电子科学与 工程系 李应生 电子科学研究与
30、工程系毕业生发展的透视与研究(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生就业指导性意见)8 电子科学与 工程系 李应生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关于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与(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关于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的实施细则)9 宣传部 王卫华 黄淮学院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我院德育环境的优化)10 宣传部 张爱红 信息化时代黄淮学院新闻宣传网络平台的构建(以校园新闻网为重点进行校园媒体资源融合的思考)11 教务处 张海模 高校扩招对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分析(黄淮学院招生计划制定实施细则)12 教务处 刘金荣 高等院校实验室投资与效益分析(黄淮学院实验室建设问题研究)13 科研处 时文中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
31、的开展及管理(黄淮学院科研项目中期检查管理办法)14 网络中心 张洪飞 保障校园网畅通运行的制度体系研究15 网络中心 李宏生 关于我校校园网可管理,可运营的可行性研究(黄淮学院网络管理制度,用户 服务制度)16 电子科学与 工程系 王其华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学生管理工作应急方案的研究(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学生管理应急处理方案)17 成教学院 步登辉 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分析与预测(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现状分析与对策)18 电子科学与 工程系 郝东山 科研管理的实效性研究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20 序号 单位 姓名 课题名称19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王运志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课程体系改
32、革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实验实践教学、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20 电子工程 系 衡耀付 教学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研究21 艺术系 张霞 关于艺术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 质量的思考(关于完善 艺术系教学配套设施的初步方案)22 艺术系 禹志成 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机制的探讨(黄淮学院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23 中文系 张琦 黄淮学院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关于大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24 中文系 曹小娟 高校学生目标缺失现象及对策研究(在学生中普及目标教育的方法)25 中文系 金振胜 络环境中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26 中文系 段
33、永建 考研与黄淮学院发展之研究27 园林中心 白振海 校园绿化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校园绿化施工管理探讨)28 纪委 冯明功 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招投标管理)29 审计处 张新华 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作用30 国际工商 学院 宋大成 国际工商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管理理念研究(国际工商学院学生管理制度与考评标准)31 图书馆 严珍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构建图书馆人才引进机制)32 图书馆 杜成军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动作机制与管理模式的优化(多校区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的创新研究)33 图书馆 汪利峰 图书馆目标管理的有效控制研究(就建章立制合理运用的系统思考)34 数学系
34、 魏本成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思想道德体系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问题研究)35 数学系 周厚勇 本科评估要求下的教研室建设与管理(教研室建设管理考核工作条例)36 组织部 刘钢锁我院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探讨(就如何加强我院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制定机关处科级干部联系年(班)级制度,大学生党员目标 管理办法)37 组织部 余春华 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黄淮学院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实施意见)38 成教学院 韩春良 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黄淮学院成人教育学籍管理档案管理办法)39 成教学院 申景梅 黄淮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
35、文件资料 21 序号 单位 姓名 课题名称40 农林系 张世卿 农林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研究(黄淮学院农林科学系实践教学管理办法)41 农林系 刘德成 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三农” 运行机制研究(农林科学系服务“三农”工作条例)42 纪委 崔强 高校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黄淮学院党政监督条例)43 计科系 史历 我院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的研究44 计科系 钟铭 规范我院二级科研管理的策略和研究45 计科系 耿红琴 我院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设置及专业建设问题研究46 计科系 耿红琴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47 体育系 王剑 本科体育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究(黄淮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规章
36、制度的制定)48 工会 韩保国 高校民主管理问题探讨(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校园)49 后勤处 赵玉新 唐涛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ISO)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黄淮学院后勤服务管理操作规范)50 化工系 刘大勇 网络环境下黄淮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网络环境下黄淮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51 化工系 刘大勇 黄淮学院的诚信建设策略探究(建立完善的诚信道德约束机制)52 化工系 张敬华 目标管理在高校中应用的探索(目标管理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应用的若干意见)53 化工系 张敬华 对新形势下高校学校管理工作的研究(运用正激励,强化大学生自尊管理的 实施意见)54 化工系 张敬华 正确定位高校行政管理
37、工作的探讨(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之间的若干关系)55 化工系 朱顺清 新建本科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及规范化管理研究(黄淮学院化学实验室建设及管理面临实验室评估的应对方案研究)56 学生处 丁宏 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就业管理实践探索(黄淮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与管理规定)57 教务处 李继生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教学质量全面管理(黄淮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探)58 建工系 黄晓东 新形势下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案研究(黄淮学院辅导员队伍考评、保障机制)59 中文系 袁义方 黄淮学院学风现状及对策研究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22 附件 3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专
38、项 任 务 研 究 课 题序号 姓名 课题名称1 张力奎娄源功 新建本科高校发展战略及其国际比较研究(黄淮学院发展的理性分析)2 张力奎娄源功 同类高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的比较研究(黄淮学院在高等教育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分析)3 张前中 高校办学方向定位与大学精神建设(黄淮学院办学方向的确定与文化精神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4 董捍东 高校中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研究(黄淮学院中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准)5 路 琳 新建本科高校凝练办学特色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黄淮学院特色发展道路的选择分析)6 王 冰 高校举债发展中的资金链管理问题研究(黄淮学院发展中的问题及在问题中发展的实践)7 李联群 高校条件建设与内
39、涵建设关系研究(黄淮学院基本建设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的实践)8 张新艳 高素质人才引进的代价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学分析(黄淮学院“555”人才工程实证分析)9 王瑞丽 高校工会工作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黄淮学院工会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分析)10 龚国成 高校后勤保障成本核算与校产资源最大化利用研究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23 黄 淮 学 院 管 理 年 课 题 三 项 评 审 组 专 家 名 单一、学科评审组1、教学科研类:召集人:时文中成 员:路 琳 张新艳 张宏运 刘五一 张书义 张海模 2、党政管理类:召集人:杨建国成 员:董捍东 王 冰 王金云 张 霞 牛耀堂 曹忠义
40、 3、学生管理类:召集人:李应生成 员:张前中 王瑞丽 洪 军柳晓阳 孙随根 康连星4、服务管理类:召集人:潘庆才成 员:李联群 龚国成 党平安 张保来 张新毅 孟宪伟二、校级评审组组 长:娄源功成 员:张力奎 张前中 董捍东路 琳 王 冰 李联群张新艳 王瑞丽 龚国成潘庆才 李应生 杨建国时文中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24 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课 题 评 审 方 案(院办20071 号)为了做好“科学管理年” 课题评审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出一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年 课题,以便 课题研究成果在我校实际管理工作中尽快得到应用,制定
41、本方案。一、课题申报结项评审情况目前,已申报结项评审的“ 科学管理年”课题共 71 项。其中:(一)教学科研管理类 33 项(二)党务行政管理类 15 项(三)学生管理类 15 项(四)服务保障类 8 项二、评审方法和步骤评审分两个阶段:(一)学科专家组评审阶段(2007 年 1 月 15日前结束)按类别成立 4 个学科专家组,每 组 57 人,其中有 12 位校领导参与指导该组评审工作。每组确定一名召集人,负责协调 本组评审工作。学科专家组通过审查课题材料,分 别对 4 类课题进行评审, 择优评出 1/3 参加校级评审。4 类课题参加校级评审的名额分别为:1、教学科研管理类 11 项2、党务
42、行政管理类 5 项3、学生管理类 5 项4、服务保障类 3 项合计 24 项(二)校级专家组评审阶段(待定)成立校级专家评审组,院长娄源功担任 组长,校领导和 4 个学科专家组召集人为成员。通 过举行课题汇报答辩会,听取 24 项课题负责 人的汇报和答辩,评出特等奖 3 个,一等奖 8 个,二等奖 13个。课题汇报答辩会参加人员:科级以上干部、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三、评审标准(一)课题要符合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前瞻性;(二)课题要结合我校管理工作实际,具有 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应用性;(三)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要体现统一性,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形成较为成熟和配套的管
43、理规章制度。(四)课题具有进一步深化、扩 展的研究价值,通过滚动延伸研究,具备申报 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的潜力。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25 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课 题 结 项 评 审 专 家 名 单(一)学科评审组1、教学科研管理组召集人:时文中成 员:路 琳 张新艳 张红运刘五一 张海模 张书义2、党务行政管理组召集人:杨建国成 员:董捍东 王 冰 王金云张 霞 牛耀堂 曹忠义3、学生管理组召集人:李应生成 员:张前中 王瑞丽 柳晓阳康连星 洪 军 孙随根4、服务保障组召集人:潘庆才成 员:李联群 龚国成 党平安张保来 张新毅 孟献伟(二)校级评审组组 长:娄源功成
44、员:张力奎 张前中 董捍东路 琳 王 冰 李联群张新艳 王瑞丽 龚国成时文中 潘庆才 李应生杨建国 党平安 郝东山刘五一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 料 26 黄 淮 学 院 科 学 管 理 年 结 项 课 题 初 评 公 告为了做好科学管理年课题评审工作,学院将已申报结项评审的 71 项“科学管理年”课题,分为教学科研管理类、党务行政管理 类、学生管理 类、服务保障类等四类,并成立了 4 个由正教授任组长,分管院领导和相关专家为 成员的学科评审组,根据评审标准、方法和步骤,经过学科专家组认真评审,共评选出 24 项课题(课题 名单附后)为校级评审课题。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参加校级汇报评
45、审的 24 项课题 ,各 课题组应于 3 月 3 日前将课题评审材料 18 份、 书面文字评审表 18 份(评审表格式附后)和汇报课件电子文档送交学校办公室。学校拟 于今年 3 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举行评审汇报会。各 课题组应利用假期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课题汇报课件制作和汇报应不低于中层部门年度汇报的水平和要求。二、凡是未通过学科组评审的科学管理年 结项课题,学校将作为科学管理年 优秀论文或调研报告颁发证书,并给予适当奖 励。各单位在科学管理年拟订的规章制度,要利用寒假认真组织讨论修改,按照程序提交主管 领导审定;需提交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的,开学后一周内将本部们的规章制度分类整理报送学校办公室。所有规章制度经学校 统一审定后, 颁布实施,并编印黄淮学院规章制度 汇编。附件:1、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推荐参加校级评审课题名单2、黄淮学院科学管理年研究课题评审 表办公室 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科学管理年材料汇编活动文件资料 27 附件 1黄 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