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LT - 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9400362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 - 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LT - 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LT - 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LT - 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LT - 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L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DL/T XXXXXXXXX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Guide of production preparatory work for newly-built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发 布XX/T XXXXXXXXX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16 生产准备方案编制 27 生产管理制

2、度编制 28 生产准备人员培训 29 生产技术文件准备 310 生产物资准备 .411 信息系统建设 .412 代管 .413 代操作 .514 移交验收 .5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主要规章制度清单 .7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安全工器具、仪器仪表和通用工器具清单 .8XX/T XXXXXXXXXII前 言本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0320号,电力行业部分)计划编制。本标准依据GB/T 1.1标准编写制定。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写人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调查分析,总结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经验,广泛征求了全国抽水蓄能电站设计、

3、制造和运行单位意见,对内容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电联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邮编100761)XX/T XXXXXXXXX1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导则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工作要求。1.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抽水蓄能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4、用于本文件。GB/T 18482 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运行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3.1 生产准备 preparatory work in production新建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商业运行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 3.2 代管 pre-takeover management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电站设备具备运行功能但未移交,由电站生产准备人员代为运行管理的模式。3.3 代操作 pre-takeover operation在机组调试阶段,电站生产准备人员受调试单位委托,对机组及辅助设备进行操作的模式。4 总则4.1 本导则明确和规范新建抽水蓄能电站宜从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

5、行前三年到所有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为止的生产准备工作。4.2 生产准备工作包括组织机构确立及生产准备人员配备、生产准备方案编制、生产管理制度编制、生产准备人员培训、生产技术文件准备、生产物资准备、信息系统建设、代管、代操作、移交验收等方面。5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5.1 抽水蓄能电站生产准备机构(生产准备部)宜在首台机组计划投入商业运行前三年成立。XX/T XXXXXXXXX25.2 生产准备机构(生产准备部)宜按生产管理、运行、检修维护、水工等专业设置分支机构(分部)。5.3 生产准备机构(生产准备部)应在系统倒送电前六个月确定各专业的岗位、职责、定员。5.4 生产准备机构(生产准备部)应根据工程

6、整体进度,制定阶段性人员配置计划。5.5 人员配置计划应考虑人员数量、专业方向、工作经验等方面。5.6 生产准备机构(生产准备部)宜有参加或了解机电合同谈判、设计联络会等前期工作的人员。6 生产准备方案编制6.1 生产准备方案宜在生产准备机构成立后六个月内编制完成。6.2 生产准备方案应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生产准备工作的要求、机电设备安装进度、技术合同、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等编制。6.3 生产准备方案内容应包括生产准备部门设置及生产准备人员配备、生产管理制度编制、生产准备人员培训、生产技术文件准备、生产物资准备、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以上生产准备方案的各个方面内容应根据生产准备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

7、的时间进度、工作任务和要求。6.4 生产准备方案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7 生产管理制度编制7.1 生产管理制度的编制应按收资、编写、审核、批准、发布等程序进行。7.2 生产管理制度应包括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维护管理、计划物资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主要管理制度参见附录 A。8 生产准备人员培训8.1 生产准备机构(生产准备部)应根据生产准备方案编制人员的详细培训计划。8.2 培训方式主要包括理论培训、厂家培训、同类电站实习、仿真机培训、现场培训等。8.3 培训资料应包括标准、规程、规范、说明书、厂家图纸、试验资料等。8.4 生产准备人员的通用培训8.4.1 生产准备人员应接受相

8、关的法律法规、安全规程、生产管理制度培训。8.4.2 生产准备人员应接受电站概况、工期安排、施工安装进度等培训。8.5 运行人员的培训 8.5.1 运行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系统和设备:电站出线、升压站、高压电缆、电动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励磁系统、静止变频启动装置、变压器、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水泵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调速器、监控系统、水工建筑物及水工机械、通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等。XX/T XXXXXXXXX38.5.2 运行人员应熟悉现场各系统和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操作及故障处理方法。8.5.3 运行值班人员应在机组投产前熟悉调度规程、运行规程。8.6 检修维护人员的培训8.6.1 机

9、械维护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熟悉水泵水轮机及辅助设备、电动发电机机械部分等设备的原理结构,检修维护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以及每一项检修维护工作的安全要求等。8.6.2 电气维护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熟悉电动发电机及辅助设备、静止变频器、输变电等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维护工艺流程,熟悉电气的一、二次回路图,各元器件的参数和作用,以及每一项检修维护工作的安全要求等。8.6.3 自动化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熟悉计算机监控系统、调度自动化等设备的构造、性能和原理,掌握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工艺,以及每一项检修维护工作的安全要求等。8.6.4 通信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熟悉一般电信基础知识和通信专业技术规程规范,掌握

10、通讯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每一项检修维护工作的安全要求等。8.6.5 信息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安全基础技术和信息安全体系,并了解电厂业务和管理流程。8.6.6 水工维护人员的培训应包括熟悉抽水蓄能电站水工观测、水库调度、水工建筑物维护和小型基建基础知识,了解征地、移民、环保和水质监测相等关知识。8.7 人员资质8.7.1 生产准备人员须经培训并考核且合格后方能担任相关工作。8.7.2 运行值班人员需按调度要求取得调度受令资格。8.7.3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9 生产技术文件准备9.1 编制的生产

11、技术文件主要包括运行规程、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运行图册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文件。9.2 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应按照组织、收资、编写、审核、批准、发布等程序进行。9.3 各系统、设备运行规程应包括设备规范、运行参数、运行方式、运行操作及维护、故障及事故处理等内容。9.4 各系统、设备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应包括工作内容、工期、人员安排、工器具准备、安全措施、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检修作业方法、步骤以及记录表格等内容。9.5 运行相关人员应按系统或设备编制运行图册并及时更新。9.6 生产准备人员应及时收集并归档相关试验报告、安装记录、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等资料。9.7 生产准备人员应编制相关应急预案。

12、XX/T XXXXXXXXX49.8 生产准备人员应编制运行、检修和管理方面需要的各类记录、表格。10 生产物资准备10.1 生产物资准备主要包括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安全工器具、仪器仪表和通用工具及生产耗材等。10.2 备品备件的准备 10.2.1 应编制各系统所有设备和部件的全部清单,清单内容应包括厂家、型号、数量等。10.2.2 根据机电设备合同内容整理合同中约定提供的各个系统的备品备件清单。10.2.3 对于合同中未提供但生产需要的备品备件需另外采购。10.2.4 备品备件采购计划应按照设备使用寿命、设备故障率、采购周期等制定。10.2.5 备品备件应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补充,并修订采购计划

13、。10.2.6 接收备品备件前,相关单位应共同验收、登记。10.2.7 备品备件应分类存放、单独立账、定期清查、保养、有试验要求的还需进行试验。10.2.8 已移交的备品备件,安装、调试单位使用时应办理相关手续。10.3 专用工具应结合机电设备合同进行整理。10.4 安全工器具应足量配置且质量合格。10.5 仪器仪表和通用工具应由生产准备部门提出采购申请,经审核后购置。10.6 安全工器具、仪器仪表和通用工具配置参见附录 B。10.7 生产耗材应根据使用情况提出采购申请,经审核后购置。11 信息系统建设11.1 信息系统建设宜统一规划,统一接口规范,分模块实施,并与生产准备同步开展。11.2

14、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办公自动化、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等模块。重点建设生产运行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11.3 信息系统应在生产准备阶段进行设备参数采集。12 代管12.1 基本条件12.1.1 代管设备已按合同要求完成所有的试验,设备功能、性能指标、试验数据基本满足要求。12.1.2 代管设备应有试验报告及重大缺陷处理过程记录,对遗留的重大缺陷应有应对措施。XX/T XXXXXXXXX512.1.3 代管设备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调试过程的图纸、记录等资料应齐全并有效。12.1.4 代管设备的保护或参数设定值应齐全并符合规程、规范及现场情况要求。12.1.5 现场的环境卫生

15、及安全防护应符合要求。12.1.6 已对生产准备人员进行必要的交底和现场操作培训。12.1.7 专用工具、隔离和操作等钥匙以及必要的备品备件已移交。12.1.8 代管范围、设备已标识。12.2 工作要求12.2.1 需代管的设备,厂家或安装调试单位应与电站运行管理单位签订代管协议,协议内容应包括双方职责、代管设备范围等内容,明确代管设备的界面及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要求。12.2.2 代管设备交接后,任何人员进入代管设备区域应经电站生产管理单位人员许可,进行工作应办理工作票。12.2.3 代管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由厂家或安装调试单位负责编写,电站运行管理单位负责审核。12.2.4 代管设备的隔离与

16、解除隔离操作应由被委托方的运行人员按照电站运行规程执行。12.2.5 代管设备的试验、消缺和检修由厂家或安装调试单位承担,其安全隔离措施在电站运行管理单位运行人员的监督下,可由委托方实施。13 代操作 13.1 基本条件13.1.1 机组及辅助设备已按合同要求安装完毕并移交至调试单位。13.1.2 现场的环境卫生及安全防护应符合要求。13.1.3 安装单位已对生产准备人员进行必要的交底和现场操作培训。13.1.4 专用工具、隔离和操作等钥匙齐全。 13.1.5 机组及辅助设备已标识。 13.2 工作要求13.2.1 需代操作的设备,安装调试单位应与电站运行管理单位签订代操作协议,协议内容应包括

17、双方职责、代操作设备范围等内容。13.2.2 双方在履行相应工作手续(如联系单)后,由被委托方运行人员代为隔离与解除隔离操作。13.2.3 机组调试启动前宜由被委托方运行人员进行启动前检查。重点关注人员是否撤离至安全区域、临时接地线是否已拆除、刀闸位置、控制方式及优先权切换开关、参数设置、阀门位置是否正确等。14 移交验收 XX/T XXXXXXXXX614.1 基本条件14.1.1 机组或设备已按调试大纲完成所有的试验项目,并检验合格。14.1.2 电站升压站所有设备已通过 24h 试运行考核,并考核正常。14.1.3 机组已通过 15 天试运行,且已满足 GB/T 18482 可逆式抽水蓄

18、能机组启动试运行规程标准要求。14.1.4 机组完成试运行后,厂家、施工和调试单位对设备的主要缺陷进行了消缺,遗留问题已落实了限期整改计划。14.1.5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与设备同时移交,并附有备品备件、专用工具清单。14.1.6 设计、施工、安装、调试期间的图纸、报告、记录、合同等技术资料与设备同时移交,并附有技术资料清单。14.2 移交要求14.2.1 完成试运行消缺后,基建设备应向生产移交,移交验收由电站管理单位组织。14.2.2 移交单位提出移交申请,并与生产单位签订移交验收协议。14.2.3 根据 SL2231999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的要求,经启委会验收后签署机组验收鉴定书

19、。14.2.4 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管理办法的规定,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签署后,向电力监管机构办理机组进入商业运行的申请。XX/T XXXXXXXXX7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规章制度清单序号 名称 分类1 “两措”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2 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3 技术培训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4 工器具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5 防风防汛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6 设备大修技改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管理7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8 电力生产事故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9 事故事件报告和调查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10 工作票制度 安全管理11 操作票制度 安全管理12 隔离

20、闭锁系统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13 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14 安全工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15 ON-CALL 值班管理制度 运行管理16 交接班制度 运行管理17 设备定期轮换试验制度 运行管理18 巡回检查制度 运行管理19 运行中控室值班管理制度 运行管理20 缺陷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21 设备台帐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22 检修作业手册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23 通信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24 信息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25 整定单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26 测试设备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XX/T XXXXXXXXX8A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安全工器具、仪器仪表和

21、通用工器具清单序号 名称 备注1 验电器 安全工器具2 绝缘杆 安全工器具3 核相器 安全工器具4 绝缘罩 安全工器具5 绝缘隔板 安全工器具6 绝缘手套 安全工器具7 绝缘靴 安全工器具8 绝缘胶垫 安全工器具9 安全带 安全工器具10 钳形电流表 仪器仪表(电气)11 温度湿度仪 仪器仪表(自动化)12 压力校验仪 仪器仪表(自动化)13 可调式电阻箱 仪器仪表(电气)14 录波仪 仪器仪表(电气)15 电源发生器 仪器仪表(电气)16 绝缘表 仪器仪表(电气)17 继电器校验仪 仪器仪表(电气)18 继电保护测试仪 仪器仪表(电气)27 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2

22、8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管理29 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计划物资管理30 生产仓库管理制度 计划物资管理31 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综合管理32 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综合管理33 合同管理制度 综合管理34 承包商管理制度 综合管理35 招投标管理制度 综合管理36 技术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综合管理37 计算机及网络办公设备管理制度 综合管理38 教育培训管理规定 综合管理XX/T XXXXXXXXX919 直流高压发生器 仪器仪表(电气)20 直流接地故障测试仪 仪器仪表(电气)21 变压器变比测试仪 仪器仪表(电气)22 直流耐压仪 仪器仪表(电气)23 避雷器阻性电流检测仪 仪器

23、仪表(电气)24 避雷器泄露电流测量仪 仪器仪表(电气)25 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校验仪 仪器仪表(电气)26 接触电阻测试仪 仪器仪表(电气)27 工频交流耐压仪 仪器仪表(电气)28 介损测量仪 仪器仪表(电气)29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测试仪 仪器仪表(电气)30 真空开关真空度测试仪 仪器仪表(电气)31 蓄电池放电仪 仪器仪表(电气)32 自耦调压器 仪器仪表(电气)33 信号发生器 仪器仪表(电气)34 电导率仪 仪器仪表(电气)35 荷重测量仪 仪器仪表(机械)36 超声波探伤仪 仪器仪表(机械)37 测速仪 仪器仪表(机械)38 轴承探伤仪 仪器仪表(机械)39 内经千分尺 仪器仪表

24、(机械)40 外径千分尺 仪器仪表(机械)41 塞尺 仪器仪表(机械)42 千分表 仪器仪表(机械)43 游标卡尺 仪器仪表(机械)44 全站仪 仪器仪表(水工)45 压缩气机 通用工具46 线管标签打印机 通用工具47 热吹风枪 通用工具48 标签打印机 通用工具49 电烙铁 通用工具50 天平 通用工具51 电焊机 通用工具52 透平油滤油机 通用工具53 加油泵 通用工具54 潜水泵 通用工具55 切割机 通用工具56 鼓风机 通用工具57 抽湿机 通用工具58 电动液压泵 通用工具59 金属零件清洗机 通用工具XX/T XXXXXXXXX1060 磁力钻 通用工具61 电动扳手 通用工具62 角磨机 通用工具63 冲击钻 通用工具64 曲线锯 通用工具65 虎钳台 通用工具66 力矩扳手 通用工具67 套筒扳手 通用工具68 丝锥扳手 通用工具69 钢字码 通用工具70 金刚石钻孔 通用工具71 法兰分离器 通用工具72 千斤顶 通用工具73 手拉葫芦 通用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