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T XXXXXXXXX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 5 部分:主站设计导则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ower energy efficiency monitoring systemPart 5: Design guidelines of Master sta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管 理 委 员 会
2、GB/T XXXXXXXXX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设计原则 15 主站架构 16 功能要求 37 界面规范 38 性能指标 39 接口规范 310 工作环境 .311 安全防护要求 .4GB/T XXXXXXXXXII前 言建设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和电力用户能效监测系统是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为规范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和电力用户能效监测系统建设,确保电力能效测评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推动电能服务和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特制定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标准。本系列标准包括: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主站功能规范;第 3 部分:通
3、信协议,包括主站与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和电力能效监测终端间的通信协议;第 4 部分:子站功能设计规范;第 5 部分:主站设计导则;第 6 部分:信息集中与交换终端技术条件;第 7 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技术条件;本标准为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的第5部分。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GB/T XXXXXXXXX1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 5 部分:主站设计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能效监测系统主站的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功能要求、界面规范、性能指标以及安全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建设国家级、省、市级电力能效监测系统主站的开
4、发、建设和使用,也可以作为其测试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 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DL/T 533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DL/T 698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GB/T XXXXX 电力能效监
5、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总则3 术语和定义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总则GB/T XXXX 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 设计原则a) 主站系统应遵循“功能实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开放有序”的原则;b) 主站系统整体结构设计时应具有良好的形态,各功能模块间满足低耦合度,各功能模块内满足高内聚度;c) 主站系统应成为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化支撑工具。5 主站架构5.1 系统物理架构GB/T XXXXXXXXX2主站系统主要包括前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 服务器等部分。主站系统通过防火墙采集用户用能数据或其他信息,另一方面通过 Internet 网
6、络对用户提供电能服务等。数据库服务器前置采集服务器安全隔离装置W E B 服务器打印机工作站防火墙G P S 卫星钟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磁盘阵列G P R S / C D M A / 3 G 无 线 公 网 、以 太 网 、 光 纤 网 等主 站 系 统用户能效数据采集或能源管理系统路由器外部系统向提供用户电能服务等应用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I n t e r n e t 网 络图 1 系统物理架构5.2 软件架构主站软件一般采用 B/S 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设计应遵照以下架构,数 据 层服 务 层应 用 层表 现 层数据库访问服务 消息服务 权限服务报表服务 对外接口服务 系统管理
7、模块有序用电需求响应用能采集管理用户用能分析节能服务业务管理D S M 目标责任考核知识库管理客户端数据采集 数据解析 数据存储图 2 系统软件架构GB/T XXXXXXXXX3主站采用多层结构:a) 表现层:表现层是系统直接面向操作用户的部分。提供统一的业务应用操作界面和信息展示窗口;b) 应用层:实现具体业务逻辑,是主站系统的核心层,根据系统的应用特点,应用层分为系统管理模块、DSM 目标责任考核、节能服务业务管理、有序用电管理、需求响应、用电采集管理、用户用电分析、知识库管理等功能等;c) 服务层:提供全局通用的数据库访问服务、消息服务、权限服务等基础服务,并实现本系统专用的业务逻辑服务
8、,为应用层提供通用的技术支撑;d) 数据层:信息的存储、访问、整理,为系统提供数据的管理支持。数据的存储应采用当前主流的数据库。6 功能要求主站系统软件功能应满足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主站功能规范GB/T XXXX 的有关规定。7 界面规范主站系统保证界面设计简便,色调统一,内容清晰,名称格式规范,界面基本元素风格一致,操作流程统一简便等。8 性能指标性能指标要求见表1:表 1 性能指标要求分类 性能指标 适用功能查询类 简单查询类 响应时间5 秒 查询用户档案等信息简单统计类 响应时间10 秒 有序用电发布情况等统计类复杂统计类 响应时间30 秒 行业类别用电量占比等并发 并发用户数 1009 接口规范通过标准接口实现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连接。接口设计时应遵循安全性、共享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10 工作环境主站计算机机房的环境条件应符合 GB/T 2887 的有关规定。GB/T XXXXXXXXX411 安全防护要求主站应符合相应的安全防护要求:a) 国家级主站安全应该满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 所规定的三级及以上相关安全防护标准;b) 省(市)级主站安全应该满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 所规定的二级及以上相关安全防护标准;c) 国家级主站与省(市)级主站、主站与子站之间应设有防火墙保护。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