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益群体分析三、项目逻辑框架的项目分析在规划和项目管理与评价中,逻辑框架法是用于判断和分析特定的状态,以确定为改进这种状态所需要开展的目标和活动。在规划和项目策划和准备过程中,逻辑框架用于规划和项目的立项、评估和决策;在规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逻辑框架法可以作为规划和项目实施过程监测和评价的主要管理工具。项目的逻辑框架需要重点汇总的内容有: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纲要目标逻辑);项目期望获得什么成果(纲要逻辑和指标);如何实现项目成果(活动,措施);影响项目成功的外部关键因素有那些(假定条件);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评价项目成功程度的信息(验证依据);需要哪些方法(措施);项目的代价是什么(成本);在
2、项目启动之前,需要哪些先决条件(先决条件)等。项目逻辑框架的基本模型如图 5-5。图 5-5 项目逻辑框架基本模型逻辑框架法在项目研究中分为分析阶段和计划阶段(见图 56),在分析阶段结束时,应该形成项目的逻辑框架,用于项目的计划。逻辑框架的分析分为四步:利益群体分析;问题分析(反映实际情况);目标分析(提出未来改善的情形);对策分析(针对特定状态,比较不同的选择)。图 5-6 逻辑框架法的分析与项目计划(一)利益群体分析所谓“利益群体”是指受到项目或规划产出影响或可能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包括直接的或间接的、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利益群体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投资活动所有相关者的利益分析,来确定规划或
3、项目的长远目标和宏观影响,明确项目的最高目标和主要受益群体。利益群体分析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分析,一般应是规划和投资机会研究的必须包含的重点内容。以下用一个河流入海口区域污染治理规划为例(表 53),说明利益群体分析的内容和程序。表 5-3 利益群体分析案例利益群体分析是拟建项目现状分析(背景分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问题分析”紧密相关。只要逻辑框架需要修改,就必须重新分析利益群体。因此,利益群体分析不是孤立的分析步骤,而是一个过程。(二)问题树分析在项目利益群体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问题分析”,是要找出项目主要目标群体的核心问题,即需要项目解决的核心问
4、题是什么?图 57 是上述案例的问题树分析。问题分析程序可以完成:分析现状、从中找出主要问题(即现存负面状态);在“树型”结构/层次中建立问题间的因果关系。图中案例需要项目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河水水质恶化”,上部是问题带来的后果,下部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三)目标树分析目标分析是针对问题分析找出的“核心问题”,通过研究提出拟建项目所需实现的最终目标,包括宏观目标和直接目的。分析方法和步骤:重新系统地把问题分析的所有负面状态转变成正面状态,包括可以期望的和实际可能实现的;检查“手段目的”关系,保证层次的真实和完整(因果关系转换成手段目的的连接);必要时还需修改说明、增加一些新目标,以使之更加切题,并
5、强调更高层面上目标实现的必要性,去掉那些不合适、不便利或没必要的目标。图58 是案例目标树分析过程。图 5-8 目标树分析(四)对策树分析对策分析也称策略分析,是要研究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对策方案。对策分析要求达到:确定可以构架一个项目策略的方法;选择一个或多项对策方案;决定对策,形成项目。研究对策的基本内容包括:目标群体的重点和有吸引力的,包括:受益的时间;可利用资源(外部基金、联合/合伙机构基金、专业需求/获取);目标群体的现有潜力和能力;行业产业政策以及对整体政策目标的贡献;与其它行动(规划、项目)的关系和协调;社会的可接受性;对消除不平等的贡献;紧迫性等。图 59 是案例的对策树分析内
6、容和结果,分析从拟建项目的产出/结果、直接目的和宏观目标提出了对策方案,并从废物治理和污水治理内外两个方面形成了对策意见。通过上述利益群体分析、问题分析、目标分析和对策分析,分清了项目逻辑产出、直接目的和总目标的层次和相应的内容,在把需要投入的内容和指标确定下来,就可以形成项目的逻辑框架。四、项目逻辑框架的编制(一)纲要逻辑的层次在项目逻辑框架分析阶段完成后,可以按照逻辑关系,从纲要逻辑、验证指标、验证依据和假定条件逐列填写相关内容。“纲要逻辑”编辑的关键是要分清层次,在不同的层次上,纲要逻辑表述着不同的内容,特别是规划的编制,一定要层次清晰。图 510 示意了从规划到项目,再到纲要逻辑内容的
7、层次。图 5-10 纲要层次:从规划到纲要内容(二)假定条件的确定逻辑框架的“假定条件”是该方法最重要的特点,属于规划或项目外部条件的范畴,也是项目逻辑框架值得认真研究的内容。通过分析阶段可以明确:单个项目不可能实现目标树上的所有目标。项目所遇到的外部条件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应该作为项目风险度评价的一部分进行评估。对假定条件重要性评价的流程如图 511。确定的假定条件应列入合适的位置。通过此方法,假定条件是可以验证和评价的。【2008 年真题】应将投资项目外部条件的可能性和可变性,作为项目( )的组成部分进行评估。A满意度评价 B成功度评价C美誉度评价 D风险度评价【答案】 D项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
8、件的分析(三)项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分析用逻辑框架分析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区分项目的内部要素和外部条件,明确项目业主(法人)和出资决策者的职责和工作任务。根据逻辑框架的内涵,图 512 反映出项目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的界限。图中带箭头虚线表示项目的外部条件;虚线方框表示项目的内部要素。图 5-12 逻辑框架中项目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图 513 是项目内部因素的分析示意图。逻辑框架的内部分析集中在垂直逻辑的项目直接目的、项目产出和项目投入三个层次,同时在水平逻辑的层次纲要、客观验证指标和验证依据三个组列。这些内部因素的主要特点是:都属于项目业主的工作职责范围,应该在项目完成时实现。这部分内容
9、的重点是项目方案,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是出资人“审批”项目的重点。图 5-13 项目逻辑框架的内部因素分析图 514 是项目外部条件的分析示意图。逻辑框架的外部分析集中在垂直逻辑的假定条件和水平逻辑的项目总目标中。所谓项目的“外部条件”就是实现纲要必须具备的每个层次之间的条件,由项目利益相关者从外部来创造;另一方面,项目的宏观长远目标是出资者和宏观决策层从总体考虑,多数是项目间接的作用和影响。图 5-14 项目逻辑框架的外部条件分析五、逻辑框架的应用(一)逻辑框架在规划咨询中的应用图 515 是逻辑框架在编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规划层次分析的逻辑框架。图 5-15 逻辑框架在规划层次分析中
10、的应用图 516 是逻辑框架在进行规划评价时的基本架构,是按照规划的基础、规划内容、规划目标、总目标四个层次分析规划要点、指标、优势条件和外部制约因素等。图 5-16 逻辑框架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逻辑框架图 517 是本节案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最终形成的逻辑框架。从图中可以看出形成项目是整个治理规划的一部分,其结果是减少废水的直排;建设内容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等;直接目的就是改善河水水质;长远目标是提高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图 5-17 完整的项目可研逻辑框架(三)逻辑框架在项目评估中的应用项目评估是站在投资出资人的角度,对项目的合理性、效率、
11、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图 518 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项目评估逻辑框架格式。项目名称: 出资时间:项目简述(分类等): 投资人出资额: 图表编制/修改日期:图 5-18 项目评估逻辑框架格式六、逻辑框架的优点与局限性(一)逻辑框架法的优点1能确保提出主要的问题,分析主要的缺陷,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信息;2能系统而又符合逻辑地全面分析事物的各个方面,形成良好的规划与项目策划方案;3通过推理技巧,强调环境作用,提高规划与项目设计水平;4它是沟通项目决策、管理和其他方面的重要联络手段,可增加各方面的相互理解,改善项目管理;5通过连续系统的日常监测,保证在管理人员变更后,管理方法和程序得以继续;6方便政府与项目多个投资方的联络;7有利于行业部门的对比和研究,进行高层次和全方位的总结。(二)逻辑框架法的局限性1在项目开始时如果过分强调目标和外部因素,可能造成管理的僵化,应该通过对关键指标和因素的定期检查总结,重新评价和对其调整;2作为总体分析的工具,逻辑框架法对政策问题只能作一般分析,如收入分配、就业机会、资源途径、地方参与、成本和策略可行性、项目因素与外部条件的关系等还需要专业分析和评价;3逻辑框架是项目准备、实施和评价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模式,不能代替效益分析、进度计划、经济和财务分析、成本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