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赫章韭菜坪入选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2008 年 7 月 16 日,贵阳天怡豪生大酒店内气氛热烈,赫章县委县政府在这里举行“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入选 2008 年中国十大地标性避暑名山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了省建设厅、省气象局等省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人民日报社、贵州日报社、香港商报、新浪网络等三十多家媒体记者在现场进行了提问,县委政府领导及评选部门对记者提出的旅游服务、交通设施、评价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回答。此次新闻发布会对提高赫章知名度,推介赫章,宣传赫章、建设赫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会议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文均主持,县委常委副县长钱
2、超国作旅游推介,副县长吕鸣致欢迎词,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西部中心主任张剑讲解了“阿西里西”评价体系。最后中国城市竞争研究院主任乔惠民先生向赫章县人民政府颁发韭菜坪十大避暑名山证书。今年新闻:毕节再膺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及十大避暑名山 第六届(2009)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TOP50)、第三届(2009)全球避暑旅游名城口碑金榜(TOP100)与第二届(2009)中国避暑名山榜(TOP100),历经十个月口碑调查和专项研究评价课题化作业,于 6 月 2 日在香港共同发布,毕节地区及其乌蒙山屋脊韭菜坪因夏季气候舒适凉爽宜居宜游而榜上有名,毕节城市群以“阿西里西”锦言再次入选“2009 中国十大避暑
3、旅游名城”;韭菜坪以“清凉指南”锦言入选“2009 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该评价课题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 GN 国际合作委员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多个机构联合主持,由以上机构联合组建“中外避暑宜居宜游资源研究评价联合课题组”具体承担研究、评价工作。入选城市均配以四字形象锦言,由该课题首席公信官根据各城市风貌特色,代表联合评价机构题赠。毕节,是中国西部乌蒙山脉一个最美丽的地方、一个崛起中的新城。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将毕节地区称之为“世界山地喀斯特大百科全书”,赞美这里是东亚喀斯特表现最典型最精华地带。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首席公信官乔惠民指出,有合作口碑调查机构最近专门对各种报刊和网络媒体、包括
4、海外华人传媒、博客论坛口碑等进行搜索查询,初略统计,在海内外“第三只眼”里,贵州毕节从 2004 至 2009 五年间,有 30 张新名片、新品牌、新定位,引人关注。例如:毕节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歌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十大民歌”、“WHI世界民间音乐遗产保护范例”、首届“中国城市十佳形象主题歌”;毕节乌江上游三大连湖(支嘎阿鲁湖、乌江第一湾、索风湖)入选中国十大喀斯特美丽湖泊口碑金榜,排名第一,并入选“2009 中华十佳生态亲水美景”;毕节威宁草海入选 2009 中国冬季观鸟旅游目的地城市,位列第三;毕节织金洞风景名胜区在首届世界喀斯特首府论坛入选首届世界喀斯特美景(中国区)范例;“中国贵州夜郎古都
5、与可乐的论证会”确认彝族是夜郎古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彝文文献记载的夜郎古国史实与汉文献的记载一致,毕节赫章可乐是夜郎国鼎盛时期的政治中心;毕节中水鸡公山遗址出土炭化古稻及彝区稻作文明考古出土成果,入选2008 中华两岸四地共同文化遗产保护金皮书,并给予“十大馆藏范例”称誉;毕节金沙回沙酒亦以“茅家系列异曲同工”、“回沙成双贵州老酱”、“沙香回环酱意十足”连续三届入选中华美酒名品排名金榜。值得注意的是该届避暑旅游城市与名山研究评价课题,是在全球和中国数十个城市进行了广泛的旅游者口碑调查、重点征询有关专家评价意见基础上,再次引进和参考应用中国“贵阳指数避暑旅游城市评价体系”、“阿西里西指数山地清凉宜
6、居宜游评价体系”(修订本)进行终审考评,从而排出2009 中国 50 座避暑旅游城市、中国 100 处避暑名山、全球 100 个避暑旅游名城榜单。乔惠民认为,毕节最大的贡献在于不但提供实验地、基准地、样本地创制了“阿西里西指数”,而且围绕山地宜游、城市宜居的未来发展要求,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调整修订,使之更为适用,从而进一步奠定了毕节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清凉宜居宜游气候资源的基准地位与“清凉指南”地位。最可贵的是毕节在原“阿西里西”指数基础上,结合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深化研究了更加切合自身实际的岩溶山地清凉宜居补充标准,敢于试验,敢于创新,以科学发展观加紧毕节新城与韭菜坪、乌江上游三大连湖避暑度假目的地建设,正努力打造中国清凉气候宜居之城、世界喀斯特美景胜地。因此,毕节本年度再次获得“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及“中国十大避暑名山”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