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以“幼儿为本” ,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 的人来关照。老师在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 。 当代人文意识老师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 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孩子才能在 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二、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 - 心理的健康,幼儿就有的发展, 反之若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 发展就有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在幼儿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 题。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
2、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 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 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 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像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 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 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 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 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
3、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 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 五、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1、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 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 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 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 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 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 本质和
4、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 事物是很有难度的。 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 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 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2、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 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 性等方面的发展。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 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 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
5、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 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 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 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 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 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 康。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 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 。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 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摆 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
6、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 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 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 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 康的心理。 六、教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 识的结构及程度。然而在现在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 全跟上发展的要求,这直接了影响了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 识。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 工作中所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七、教师在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 违反心理健康
7、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攻击性本属于品行 障碍类的矫正。我们应当采取正面教育榜样或采用暂时隔离、刺激的 方法。但有些教师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矫正,甚至 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用体罚的方法,这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体罚本 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起了的示范作用。 2. 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但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关系,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 3. 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幼儿身上说谎较为常见。幼儿说谎 的原因一为幼儿认知发展较低;另一原因,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 或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所致。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分析区别对待, 无所谓道德不道德,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并不少见。 4. 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有完整的 理论体系,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借鉴中小学校 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结果旧问题未矫正又了新的问 题。 结束语: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摆在每 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孩子应对一生 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 和的激情与精神、道德品质和习惯,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 那盏 “ 灯 “,扬起前进的风帆,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