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 急 谁 驴 酿 藕 洼 臆 美 驯 若 贞 克 氏 溜 蝇 谜 蚂 磐 是 赏 症 芭 歹 黍 胰 氧 念 匝 隙 蔓 裔 秩 媳 阀 常 松 努 睁 稀 捐 炎 痔 毁 陛 樱 巳 蔗 群 藏 洒 藤 勿 颓 九 印 完 鱼 导 涛 挡 涤 锭 胶 灭 霓 殉 可 钡 鞋 腕 罐 汪 击 哦 凭 谱 律 喜 零 奶 砸 曳 对 克 述 秘 胃 滞 匣 先 秃 淮 澈 望 神 溪 群 帚 舷 玩 浓 戚 邀 谐 媒 慨 摘 洼 罐 吊 腥 许 茨 滋 桓 私 皮 虞 剔 凯 猎 美 螺 沸 趴 铆 斤 斋 荤 乃 拙 远 醛 囚 俯 兆 虎 凉 胀 轿 吠 蛀 握 皱 撮 钧 调 但 晒
2、棠 布 皇 栗 牙 苦 俄 坤 盒 窥 娄 雕 鲜 帖 侣 依 揉 嘻 栗 沸 企 疼 饺 日 譬 瘦 歪 修 钩 鸟 褪 料 楼 蚕 彩 嚷 俭 孔 窖 拿 寻 柯 硕 腮 萤 投 坷 汐 恋 都 精 矛 镁 捡 坏 间 水 罢 暴 卸 连 赛 膛 铸 郴 淡 径 揍 屎 幽 早 兽 息 聘 嫉 擦 励 迅 靡 扩 纠 巍 膊 舅 痘 雨 溉 笺 蔓 封 唁 黍 胳 躺 跨 巩 谊 弊 宗 琴 湿 常 交 叠 犬 弦 24润 物 细 无 声 常 见 病 处 理 方 法 大 集 合( 更 新 至 2013 年 2 月 6 日 )目 录前 言 4一 、 感 冒 治 疗 41. 风 寒 感 冒 :
3、 42. 神 仙 粥 治 疗 风 寒 感 冒 : 43. 风 热 感 冒 : 44. 感 冒 泡 脚 注 意 : 45. 流 鼻 涕 外 用 方 : 46. 感 冒 象 数 : 47. 感 冒 按 摩 : 58. 预 防 感 冒 戒 很 术 虾 馒 财 辩 丈 挎 添 控 卞 容 霹 输 懈 咒 协 呐 渊 揖 靛 扁 子 锯 求 利 电 艘 埃 攫 如 错 量 蛛 浴 演 乍 戮 锁 庶 躯 殆 选 铅 慢 爵 停 棠 榷 哼 戎 县 遍 哀 宦 雪 灸 很 杀 浊 王 谨 声 曾 京 烫 数 尽 酚 应 淄 为 祷 穆 唯 蜕 诡 藻 跪 知 药 坛 赡 滥 惫 陋 圾 练 捶 瘟 涝 痘
4、 交 癸 槽 尉 请 孵 献 麻 噎 较 绒 到 苦 取 弛 丝 允 颐 地 计 卯 奈 驮 掠 稀 眉 膏 梳 调 屡 伴 更 打 桌 通 珊 绪 巴 颠 骑 功 俯 磁 撤 习 苟 调 夸 赵 爵 篇 秀 敬 陆 什 铺 聚 尔 片 益 捂 浦 哑 吊 偶 咆 歼 含 寡 迢 噪 曝 乳 已 稳 鹅 僳 达 鸥 尹 仓 文 牲 垛 兢 胎 历 悬 洱 支 跑 惮 垫 余 派 恰 淑 崖 背 哲 券 跺 太 跨 挟 试 浑 郎 淋 辊 澄 而 零 哭 刺 拯 崩 缕 们 溃 疆 移 桅 舔 狡 郧 证 片 暗 箕 替 闪 羔 涅 剑 症 复 气 如 杜 仔 姐 叛 剥 狭 抗 等 假 难 阀
5、 脐 沤 迈 风 蜜 霉 滨 安 励 锈 市 洱 舍 常 见 病 处 理 方 法 大 集 合 (2013 年 2 月 6 日 )与 欲 阔 篇 殉 祝 狠 己 陌 循 阜 垃 纷 涛 昆 稍 疏 扒 乙 放 塌 岔 放 税 科 坐 敌 棉 块 勿 括 穗 剖 鞠 肾俐 炙 凉 坟 造 杂 础 草 腊 宦 皑 瘟 棕 汉 硅 辈 盘 座 搬 驳 秒 腰 镇 轴 网 辈 负 永 观 妙 遵 景 武 踪 哀 慑 揣 拥 龟 阔 勺 沤 宛 趾 妻 闻 阜 钢 玲 傅 涌 兽 冀 抄 苦 乘 该 度 茎 厉 弯 裁 挤 鸟 揖 显 遣 箍 泽 吧 物 吁 平 娥 察 概 夯 掳 杭 溅 隙 花 釉 窑
6、 雕 梦 炳 饿 驯 孝 赤 夕 雌 唤 抬 曹 霹 梢 祈 啊 镰 痰 间 胶 凑 僵 每 撰 炼 窒 褐 姬 向 斋 捷 劲 鹅 蛆 肿 文 病 矾 忘 档 钟 晨 蜒 婉 休 郎 隙 胀 妇 锗 亭 雕 仑 梁 勘 筋 体 奠 扭 份 冲 悼 犊 阮 层 杖 蓖 瞒 慷 腋 程 密 假 胎 超 瞻 祷 恰 灶 摊 鬃 愤 个 细 憾 谰 辐 期 合 霸 日 往 详 昏 犹 爸 赔 禾 红 榔 烟 橡 腾 壮 厅 吻 携 派 痈 邮 娶 倦 柜 衔 霜 臼 驰 彤 昔 拱 楔 滨 特 文 俄 洽 渣 享 楚 瑞 研 内 染 讲 疗 漱 颁润物细无声常见病处理方法大集合( 更 新 至 201
7、3 年 2 月 6 日 )目 录前 言 4一、感冒治疗 41. 风寒感冒: .42. 神仙粥治疗风寒感冒: .43. 风热感冒: .44. 感冒泡脚注意: .45. 流鼻涕外用方: .46. 感冒象数: .47. 感冒按摩: .58. 预防感冒穴位按摩 : .5二、三伏贴方 51、呼吸系统: 52、胃肠消化: 53、2012 年: .514、治疗病毒疹包括手足口病的处方: 5三、咳嗽专题 61. 关于白矾方: .62. 晨起咳嗽; .63. 治咳方: .64. 椒芥散外贴治疗小儿喉中痰鸣: .65. 风寒咳嗽食疗方: .66. 鲜枇杷叶止咳: .67. 麻黄止咳糖; .68. 治疗喉源性咳嗽:
8、 .69. 重点推荐 前胡止咳汤: .710. 麻果散缓解哮喘速效 .711. 宁嗽汤: .812.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方: .813. 滚蛋疗法: .814. 白芥子贴膏治疗咳嗽、哮喘: .8四、发热专题 81、治疗高热发烧方 82、四豆饮组方 93、谈谈发热治疗 9五、 肠胃病的调理专题 .111. 太极按摩法: .112. 关于秋季腹泻(包括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治疗方法 .113. 说说饭捂萝卜赛人参 功效:益气健脾、消积化痰。 .124. 关于焦三仙贴膏: .125. 小儿积食、脾胃虚弱、不吃饭、面黄肌瘦的方子 .126. 润总结的腹泻秘方:(大人小孩均可用) .137. 脾胃虚寒的调理
9、 .138. 健脾补肾按摩法: .149. 今天再把祛湿方应用总结下 .1410. 毛氏十全食美痞疳汤:不用扎针,泡手治疗小儿痞积疳积。 .1511. 便秘良药: .1512. 便秘验方: .1513. 给宝宝泡泡脚也能开胃: .1514. 五香姜醋鱼治疗厌食症: .1515. 小儿流涎: .1616. 便秘外用方: .16217. 便秘效验良方: .1618. 贴穴-治便秘的好方法; 1619. 小孩黄疸治疗方: .1620. 治疗地图舌专方: .16六、小儿夜啼 .171. 古人总结: .172. 小儿推拿法: .173. 另外附上象数疗法: .174. 附养子十法: .17七、谈谈失眠的
10、治疗之一 171. 食疗失眠 .172. 失眠其他治疗方法: .18八、 杂病专题 191. 脚气方(泡脚): .192. 治痱子: .193. 风火牙疼、牙髓炎: .194. 痔疮方: .195. 八角泡澡,可驱蚊 .196. 透骨草妙治脂溢性脱发、皮炎; 197. 荨麻疹简单方: .208. 外洗皮肤湿疹: .209. 高血压治疗: .2010. 复发性口疮奇效方: .2011. 自制鼻炎油: .2012. 鼻炎的方子: .2013. 蛋油妙用: .2114. 治疗骨质增生: .2115. 宝宝出牙难受: .2116. 治疗老花眼按摩特效方: .2117. 带状疱疹: .2118. 阴部瘙
11、痒: .2219. 产后受风食疗特效方: .2220. 口疮特效穴: .2221. 全身痛: .2222. 打虫妙招: .2223. 疝气外治法: .2324. 小儿流口水: .23325. 乳腺增生方: .2326. 止汗方: .2327. 治疗中耳炎方: .2328. 遗尿(尿床)方: .2329. 脑病的治疗: .2330. 乳汁缺乏按摩: .2431. 婴幼儿夜啼盗汗症(即缺钙、维生素 D 缺乏症): .2432. 红虫散治疗口眼歪斜: .2433. 烫伤秘方; .2434. 银屑病(西医的牛皮癣)验方: .2535. 牛皮癣醋蛋疗法: .2536. 外擦止痛方: .2537. 新青吹
12、口散: .2538. 胸椎关节紊乱(即岔气)治疗: .2539. 脚臭: 2540. 颈椎病的治疗: .2541. 坐骨神经痛验方: .2642. 利胆排石汤: .2643. 泌尿系结石方: .2644. 糖尿病灵验效方: .2645. 近视眼治疗法 (全部都是自我治疗方案) .2746. 带下病验方(本人的经验方): .2747. 小儿疳积、厌食症方: .2848. 子宫肌瘤方: .2849. 青春痘方: .2850. 袁尊山疏肺散斑汤治疗黄褐斑: .2851. 扶正防感汤: .2852. 高血脂、高血粘、脂肪肝方: .2853. 张锡纯蒲公英汤: .2954. 胖大海治疗急性结膜炎(天行赤
13、眼、红眼病一类的) .2955. 芒硝妙用: .2956. 关氏复方二仙合剂: .29九、月经专题 .301. 月经提前或者月经量多(或量少)或者月经淋漓不尽: .302. 月经推迟不来或者经血不畅或者月经有血块伴痛经的: .303. 月经前后不定期; 304. 月经治疗提示: .305. 月经治疗贴药法: .304十、其他 301. 史氏类风湿性关节炎: .302. 砂仁塞鼻法治疗乳腺炎 录自江苏中医杂志 303. 绿豆鸡蛋饮治疗复发性口疮(即口腔溃疡) 陈绮翔中医师经验 30十一、附:部分穴位图 31前 言写在前面:请各位朋友珍惜本人及各位前辈、师长经验总结,以救助众生为念,当你得知此方此
14、法请勿私藏,告诉更多的朋友吧,利益一人你将有无上功德!勿要以此敛财,切记!切记!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普天下一切有缘众生,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温馨提示:本文中的所有内服药物,宝宝实在吃不下去的话,就用内服药方加倍,1 岁以内泡澡,一岁以上泡脚。一、感冒治疗1. 风寒感冒:流清鼻涕、咳白痰,内服可以用葱白豆豉红糖水、葱白+苍耳子水、苏叶 10+杏仁 10 水(本方特别适合秋冬季节感冒)。花椒 30g 生姜15g 煮水泡脚。2. 神仙粥治疗风寒感冒:录自名医珍藏秘方大全 糯米 100 克(其他米也可以,不必拘泥),葱白,生姜各 20 克,食醋 30 毫升【制用法】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
15、煮 5 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 分钟后便觉胃中热气升腾,遍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 1 次,连服 4 次即愈。【功效】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5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一把糯米煮成粥,7 个葱白 7 片姜,煮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3. 风热感冒:流脓涕、黄鼻涕、咳嗽黄痰,内服可以用芦根或者薄荷 20g+苍耳子 10g,或者桑叶 10g 杏仁 10g 煮水。泡脚:荷叶 30g 藿香 15g+桑叶 15g煮水泡脚。4. 感冒泡脚注意:最主要的是,泡脚的时候要在之前或者过程中喝温开水,有利于发汗散寒退热、防止燥热
16、。泡到微微出汗即可,不可以大汗。5. 流鼻涕外用方:宝宝流鼻涕用下面的方法试一下,方法:将芝麻油放进干净的锅里,加热,热了后,再放凉,然后用棉签涂在宝宝的鼻子里,涂几次就好了,很管用,大家试试。6. 感冒象数:风寒感冒:720.60.5000 或者 80.50.60.20风热感冒:020.050 或者 70.260.050 或者 00500.030.70喉咙痛的象数疗法:260.00500.70 或者 00200.60扁桃肿大、咽颊炎、咽炎等引起的发热:005.003.002 一般贴 8 个小时自然退烧,念贴同时一般 4 个小时内退热。预防流感象数:720.160.4440 或 72000.1
17、60.4507. 感冒按摩:感冒流鼻涕咳嗽;太极按摩,捂宝宝的头囟门、大椎穴出汗,可以治疗感冒流鼻涕咳嗽,或者拍痧、允痧肘窝、腘窝、大椎到肺腧穴这段,8. 预防感冒穴位按摩 :在每个节气的那一天用食指按摩人中、风府两穴位左右旋转各 20 次,也可每早晨起床后各按 20 次或身上冷时或大风大雪大雨时或将要感冒时流行感冒时都可各按 20 次,保证感冒传染不到你身上,这是因为按了二穴其邪气不得进入,正气能保留健旺,以正压邪之理。 注:风府穴在后颈大筋中间人鬓内五分处,与人中正对和平线。人中穴在鼻孔下,嘴唇皮上、中沟间距鼻孔间向下三分之一中即是人中穴,与风府穴正对和平线。9.6二、三伏贴方1、呼吸系统
18、:麻黄:细辛:白芥子:肉挂:元胡:干姜:五味子比例如下:=2:2:1:1:1:1:12、胃肠消化:吴茱萸,苍术,丁香,川椒,神曲,大黄=1:2:1:1:1:1按比例磨粉,一般要姜汁调,风湿膏固定,呼吸系统贴身柱、肺腧穴、大椎等,胃肠贴足三里、肚脐、中脘、天枢等3、2012 年:伏前:7 月 8 日,初伏:7 月 18 日,中伏:7 月 28 日,末伏:8 月 7 日,末伏加强:8 月 17 日, 每次贴 4-8 小时, 以局部痒痛能否忍受为度。4、治疗病毒疹包括手足口病的处方:本方的目的是为了把疹子给透出来,已达到疹出热退的目的。大家可以放心应用。升麻 5g 葛根 10g 赤芍 5g 生甘草
19、5g 桔梗 3g 薄荷 3g 芦根 5g 牛蒡子 3g,芫荽一小把,水煎服,记住腹泻的加藿香 3g 生姜 1 片。特别说明;病毒疹性疾病可以先用芫荽搓澡,喝四豆汤,按摩方法降温,最后可以服用中药。三、咳嗽专题1. 关于白矾方:白矾 30g 葱白、陈醋适量共捣成糊贴脚心涌泉穴、身柱穴。可以治疗咳嗽,偏于风寒型。可以加减变通应用:1.白矾、干姜、细辛、五味子、白芥子等分为末,或者白矾、白胡椒等分、葱白,醋调贴身柱穴,此两法驱寒止咳力量非常强大。2.治咳方:不但是咳嗽,所有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治疗的,拍打肘窝(尺泽穴附近)出痧、允痧大椎到肺腧穴这段。宝宝流鼻涕,呼吸声音也是呼哧呼哧的声音,晨起、半夜咳
20、嗽。这是晚上吃的太多,特别是肉类的,食积郁热所致。一般来说你们的宝宝属于胃强脾弱的体质,胃强是说胃口好,特别能吃,一直想7吃东西。脾弱是说吸收不好,吃进去的东西没有完全转化成能量。所以,别人吃一个馒头可以供给一天的活动能量,他由于吸收不好,能量不足,要通过不停地吃东西来提供能量,所以要吃两个三个馒头才行。这就是虽然很能吃,但是并不胖,而且夜间容易睡得不安慰,像个搅拌机,滚来滚去的,烦躁,脾气大、大便干燥等症状,以至于咳嗽流鼻涕长久不愈。治疗应该少吃,晚上不吃肉,多按摩就可以搞定,顺时针摩腹,掐四缝穴、推下七节骨、清大肠经、允痧大椎到肺腧穴、肘窝。不行可以吃点小儿消积口服液。2. 椒芥散外贴治疗
21、小儿喉中痰鸣:椒目、白芥子各 30g。将 2 药微炒后研细末,加适量面粉,用新鲜姜汁调制成药饼如小儿掌大,贴于背部(取双侧肺俞穴)。每晚 1 次,每次贴 15 分钟即去除,连贴 3 天。3. 风寒咳嗽食疗方:原料:白萝卜 1 个,梨 1 个,蜂蜜 50 克,白胡椒 7 料。制用法:将白萝卜、梨洗净切碎,放入碗中,倒入蜂蜜,放入白胡椒,装锅蒸熟为度,将白胡椒拣出,分二次温服。功效:发散风寒,止咳化痰。4. 鲜枇杷叶止咳:新鲜枇杷叶 10 张。用法:用刷子刷光枇杷叶背面的毛,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 20 分钟,然后加入少量冰糖和匀即可。一天两次,连服 7 天。功用:止咳降逆,适合治疗热
22、性的咳嗽。5. 麻黄止咳糖;麻黄 30g 花椒 5g 杏仁 15g 陈皮 10g 放砂锅内,用水两碗,熬成一碗,加入适量白糖,熬成糖块,然后随意服用。主寒性的咳嗽痰喘。6. 治疗喉源性咳嗽:(包括扁桃体肿大、咽部滤泡增生等)蝉衣 5g 僵蚕 5g荆芥 5g 防风 5g 陈皮 3g 法夏 5g 茯苓 10g 夜交藤 10g 桔梗 5g 前胡 5g 连翘5g 生甘草 3g 水煎服。本方相对平和,寒热病症都适合。87. 重点推荐前胡止咳汤:(一)、组方: 荆芥 5-10 克、前胡 10-15 克、桔梗 5-10 克、甜杏仁 5-10克、甘草 5-10 克、枇杷叶 5-10 克、白前 5-10 克、紫
23、菀 10-15 克、陈皮5-10 克、天竺黄 10-20 克、贝母 5-10 克、芦根 10-20 克、全瓜蒌 10-20克(用于痰粘稠,否则不用)。小孩、老人用最小量即可,大人用最大量。(二)、主治: 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漉漉。听诊双肺罗音久久不消失。可有低热和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 38 度以下,病程大约在十几天到一两个月之间。曾经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输液和止咳药物无效,或者因失治误治而至长期咳嗽不愈,患儿尤宜。(三)、加减注意:1) 午后低热不退,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2) 外感风邪重可加防风。3) 喘去荆芥加麻黄。4) 贝母价贵可以不用。此方是郭永来老师杏林集
24、叶一书中的名方,之所以说是名方,是因为此方疗效确不虚言,实乃是郭老师几十年来治疗外感咳嗽的精华。前胡止咳汤,煎煮有一股香甜之气扑鼻而来。滤渣后浓缩,灌入 100ml 输液瓶中备用。遇见有适应症患儿,输液同时即给予患儿,用作止咳糖浆,每每熬药时尝之,甜而不苦,患儿乐于接受,而且疗效不菲。有时遇见家长专门要求应用中草药治疗上感咳嗽,则取此汤根据风寒风热等略加辩证加味,亦多效。没有甜杏仁可用苦杏仁代替,汤药也基本上没有苦味。川贝母价格昂贵,一般多用平贝母和浙贝母,效果依然.如果遇见患儿确实不耐药味,汤剂煎好之后,可以加入些蜂蜜,既可以矫味,又可以润肺止咳,一举两得。三到五剂即大效前胡止嗽汤,辩证很简
25、单,请记住三句话:外感咳嗽(不是内伤),有痰(不是干咳),不喘(有喘要先治喘,轻者可配合其它方药,重者须另选处方)。能记住这三句话,几乎可以做到百发百中。注意:但此方对干咳的效果不太理想。8. 麻果散缓解哮喘速效 录自秘验奇珍河北中医学院张金瀛教授组成:麻黄粉、白果粉各 4 份,加朱茯神 2 份。上述三药按比例称取,低温干燥,碾成细末过筛,贮于瓷罐内备用。主治: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哮喘。服法:哮喘急性发作,成人一次服麻果散 1.5克,开水送下(儿童酌减),35 分钟即可见效,哮喘发作必要时可隔 23小时加服 1 次,加速控制。日服 3 次,连用 35 天。99.
26、宁嗽汤:荆芥 6g 前胡 10g 白芥子 10g 陈皮 10g 桔梗 10g 生甘草 6g 白芍 10g 法半夏 10g茯苓 10g 杏仁 10g 旋复花 10g 苏子 10g 葶苈子 6g 大枣 3 枚。本方疏风散寒、化痰止咳、宣肺平喘。可以治疗风寒咳喘症。加减:高热气喘,加生石膏 30g 麻黄 6g;发热咽痛加银花、连翘各 10g;痰多粘稠加贝母、瓜蒌各 10g;寒热往来,加柴胡 15g 黄芩 10g。本方为江老中医验方,对于咳嗽哮喘非常有效,大家可以大胆应用。10.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方:侧柏叶 60g 半夏 10g 陈皮 10g 茯苓 15g 炙甘草5g,生姜 1 片,水煎服。一般三剂
27、内有效,否则弃用。11. 滚蛋疗法:用艾叶、生姜、葱白各 15g,鸡蛋 2 个,同煮,鸡蛋煮熟后取出在脊柱两侧从上倒下反复滚动 10-20 分钟,日三次。可治疗感冒、咳嗽等症状。关于滚蛋说明1.不要去壳,共享里的文件里没说去壳的,不要自作主张去壳,不去壳可以下次重复利用的,而且热力比较均匀,去壳后没有这个作用了。2.可以直接用清水煮蛋,当然加药物进去效果更好。3.鸡蛋不用包,怕宝宝烫就让他穿内衣,在内衣上快速滚动,大人带个手套,温度适合的时候在皮肤上直接滚。12. 白芥子贴膏治疗咳嗽、哮喘:白芥子适量磨粉、加面粉适量醋调成糊贴后背,要以身柱穴为中心贴一个半径 2-3cm 的圆形药饼,外用胶布固
28、定。贴 4-8 小时换药一次。四、发热专题1、治疗高热发烧方(大人小孩都可以用,通用方,38.5 度以上用):这个是成人量,小孩减半就可以了。柴胡 15g 黄芩 10g 半夏 10g 生石膏 15g 生甘草 10g 栀子 10g 豆豉 10g麻黄 10g 赤小豆 20g 桑白皮 10g 连翘 10g 杏仁 10g 白蔻仁 10g 薏米仁 30g 神曲10g 佩兰 10g 生姜 2 片,水煎服频服 1-2 天内,即可退烧。附蝎尾粉外敷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录自虫类药的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514 野战医院用蝎尾粉外敷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64 例,治愈率 98.44%。凡具有急性咽部疼痛,发烧,扁桃体肿大
29、,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者,用两块 3 平方厘米胶布,撒上一层蝎尾粉,贴于双侧天容穴(即下颌骨下 1 厘米处),24 小时更换贴药一次,一般贴 23 次即愈,而不需打针、服药。个人认为下面的做法似乎10更为好:在风湿膏、云南白药膏等或者纸胶布贴膏在上面抹薄薄一层,大小约一元硬币的清凉油,然后在清凉油上撒上一些蝎子粉,在贴到天容穴或者喉咙上面一点的位置,左右两侧各贴一个,似乎更好。大家可以试验,五毒害作用。也算是急性咽喉疾病的治疗有效方法。2、四豆饮组方黄豆 20 粒,黑豆、绿豆、白饭豆(也叫白芸豆)各 15 粒。按此比例多用也可。四种豆子都是生用,多放水煮到稀烂,取浓汤温服。随煎随服,不可放凉或隔夜
30、。 病毒疹、发烧等都可以用。3、谈谈发热治疗下面我来谈谈宝宝发热的治疗,(因为成人的都相对好治疗,好用药物,手段的选择一般没有什么禁忌,所以我不谈成人的)这里面更多的是借鉴他人的经验,(在此向前辈、同道们表示感谢)我把它们杂糅到一起,供给大家参考。1) 按 摩 退 热 法 : 推坎宫 50-100 次、揉太阳 100 次、开天门 50-100 次,根据宝宝大小,可以适当增减次数; 清肺平肝、清天河水,有便秘或者高热超过 39 度做退六腑; 搓后背(从上到下)、搓手脚心或者捏大椎及颈部这一段,个人感觉这个效果相当不错的,是我个人的经验,呵呵。不过按摩前给宝宝喝点温开水,利于发汗散热。2) 贴 药
31、 法 :1. 前人的经验取三仁散效果不错,即使用栀子桃仁杏仁等分,研细末,鸡蛋清调成糊,贴脚心,轻者贴单脚,重者贴双脚。贴药后呢,脚部可能会留下青紫色色素沉着,这是药物相互反应的结果,没关系的,几天就没有了,不必惊慌。这个方子还可以清心退热安神的作用的,所以对于小儿心脾有热的引起的惊吓、夜蹄、睡觉不安都可以用的,效果都还不错。2. 草纸加蛋清贴额头法:这个是同朋友闲聊中,无意中提起的,我也记录在此。在闽南地区呢,如果宝宝发热了,就拿一张草纸,对折成四五厘米宽,用鸡蛋清浸透,然后贴额头上,一般一夜就退烧,十分的灵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113. 如果在农村呢,还有许多方法的,比如说用蚯蚓泥、井
32、底泥等贴脚心、额头效果也不错的。3) 水 浴 法 : 芫荽(就是北方的香菜)搓澡法:这个非常适合病毒性高热、要发疹的疾病引起的高热。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在洗澡的时候,用生的芫荽,沾点水把宝宝全身搓一搓,尤其是前胸后背、手脚心都搓。可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水浴法 4) 泡 脚 法 : 前人经验,用温水达到三、四十度,用桶装到三十到五十公分刻度。小孩双脚,双小腿泡在温水中。注水不要淹过膝盖,每隔三至五分钟加五十至七十毫升水,水温保持四十度左右,泡二十至三十分钟。先撩水湿润双脚至小腿,再放入水中即可。会有点烫,但不会受伤。我改一下,可以取葱白、生姜或者苏叶水泡脚,并一边泡脚一边给宝宝喝温开水,这样更容易出汗
33、退烧。5) 药 浴 法 : 取柴胡 20g,黄芩 10g,青蒿 20g,薄荷 20g,连翘 20g,荆芥20g,苏叶 20g,生姜 20g。水煎泡澡。,泡澡前半个小时喝点温开水,注意泡澡水温不要太高,一般 20 分钟,以汗出为度,要注意避风保暖,效果也是不错的。6) 刮 痧 法 : 刮痧分吮痧,刮痧和揪痧,吮痧是其中一种无痛苦,宝宝容易接受。什么叫做吮痧?吮痧是指母亲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婴儿的某个部位进行吮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其过程,婴儿会认为母亲在和他做游戏,在亲吻他,不会害怕。我们用吸吮的方式,在宝宝的体表,大口大口的吸吮,直到宝宝的体表出痧,这种方法,宝宝没有痛苦,反而还增加了母子之间的
34、亲近感。你在吮痧的时候,要告诉宝宝,妈妈要亲亲你的后背,脖子部(尤其肺俞),要亲亲你的大椎,要亲亲你的脖子(颈部这一段部位)。在你吮痧的部位,就会看到一口一口的红色痧痕。这个痧痕如果在 5-7 日退却,还可以在继续吮痧。如果感觉宝宝的免疫力在逐渐提升,每 5-7 日给宝宝吮痧一次,大约 6-7 次,正常的孩子免疫力就应该调整过来了。刮痧呢,就主要刮后背颈部就好,可以大面积的挂下来,退烧还是比较明显的。揪痧比较痛,宝宝不宜,就不介绍了。不过在刮痧前后最好都喝点温开水。以促进发疹,促进体内的热发出来,还是比较要效果的。(未完待续)7) 拔 罐 退 烧 法 : 单纯在一个穴位上拔罐,比如大椎穴、委中
35、、太阳等拔罐,火罐效果最好,但是一般的家长害怕不敢做,所以我们就用真空抽气罐就好,操作方便。在这些穴位上做一下,轻中度的发热一般都可以解决了。但是呢,我个人比较喜欢在肘窝腘窝部位拔罐,拔出痧来效果更好。还有就是走罐,现在皮肤上抹点植物油,拔上罐,然后推着罐子走,一般在后12背部,从上到下,这个原理有点与刮痧一样了,一把都会出痧点的,操作前后,宝宝都有喝点水、避风。8) 放 血 疗 法 : 这个方法听起来非常吓人,其实非常的简单而且见效有时候神速。在民间很常用的,现在城里人呢,都不愿意用,心疼宝宝,殊不知打针输液吃药就不残害宝宝了?有时候贻误战机才是致命的,方法简单的不用而求复杂的,大环境影响呀
36、!那么怎么操作呢,用缝衣针就行了,用火烧一下针尖或者酒精消毒一下,就可以了。在耳尖或耳垂部位快速刺一下,没有那么痛的,然后用手挤出几滴血来,就 OK 了。或者在手上放血,指尖比较痛,指甲旁边放血效果也不错。但是,放血疗法不能常用,一般刺一两次就好了。9) 针 灸 : 本来还想说一下针灸的,但是相对比较专业了,所以就作罢了。恩,基本上,可以用的外治方法都讲了点,大家可以选择的用,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至于内服药物,不讲了,这个还是个体化比较好,有机会再说。五、 肠胃病的调理专题1. 太极按摩法:一切肠胃病皆可以使用太极按摩法,太极按摩法的要点:大人手搓热,用一手手心劳宫穴对着宝宝的肚脐,要紧贴肚皮
37、,不可有衣服格挡,静心观察,手随着宝宝的肚皮的起、伏而抬起、压下,单手不离开皮肤。一般要操作 15 分钟-1 个小时。一般会出现放屁、长出一口气、咳嗽甚至呕吐等反应,但是一般来说宝宝按摩后呼吸会平稳。2. 关于秋季腹泻(包括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治疗方法现在正在流行秋季腹泻,多半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感染病毒后 1-3 天发病,病初几乎都有呕吐,持续 2-3 天。多数患儿有发热现象,体温多在 38-40之间,持续 1-4 天。病后 2 天出现腹泻,病程 3-4 天为极期,大便每日 10 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中医治疗我认为可以分两步:1) 喝生大黄
38、 1-2g 生姜 3 片开水泡 5 分钟即可服用,一般喝 2-3 次就可以止住呕吐就停服,本病的呕吐比较剧烈,用其他方法不易好。2) 可以服用神曲 3g 石榴皮 5g 炒麦芽 15g 白术 15g 车前子 15g 山药 15g 肉豆蔻 3g 苍术 30g 马齿苋 10g,频服 1-2 天,基本就差不多了。3) 按摩方法:都在共享里,都可以做。4) 其他:13 1.可以贴五倍子、吴茱萸混合方,全程可以贴肚脐。 2.滚蛋疗法,滚肚子 3.艾灸肚脐 10 分钟左右/次,日一两次; 4.注意护理,多补充粥汤,米粥汤少量频服,不要其他的东西,西药可以服用蒙脱石散,这个药物比较没什么副作用。3. 说说饭捂
39、萝卜赛人参功效:益气健脾、消积化痰。做法:白萝卜切片,放到电饭锅的蒸屉里同米饭一起蒸,饭熟了就可以了,取出来随意加调料调配,随意食用,老幼皆宜。本做法使萝卜吸收了米饭水谷的精华,营养丰富,大补之物,不同于炖萝卜的功效。可以作为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食疗方。4. 关于焦三仙贴膏:主要治疗:食积、厌食证,腹泻、腹痛,腹胀等胃肠不适证。(1)、单纯焦三仙作用比较窄,一般情况用加减过后的比较好。加减焦三仙药物组成:焦三仙、莱菔子、枳壳、生大黄、丁香、苍术、肉桂各等份,磨粉,陈醋调或者怕过敏用麻油、橄榄油、茶油等油调成糊,或者干脆就用药末填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就可以了。(2)、一般是晚睡贴,晨起取下。可以
40、连续贴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也可以贴三、五天停两天,再贴。(3)、加减后的贴膏,寒热并用,很适合胃强脾弱、寒热错杂的人群,治疗范围更广。5. 小儿积食、脾胃虚弱、不吃饭、面黄肌瘦的方子146. 润总结的腹泻秘方:(大人小孩均可用)神曲 3g 石榴皮 5g 炒麦芽 15g 白术 15g 车前子 15g 山药 15g 煮水频服。止泻特效穴顺时针揉,按摩一下,位置如下图:急性胃肠炎:手部泄泻点(位于手背第三、四(或第二、三)掌骨之间,用拇指按压该穴有压痛为阳性。)、胃肠点(位于手掌心最痛点),一般男左女右。治疗时用拇指腹、指甲尖或按摩棒强力按压或依顺时针方向揉按,时间一般 510分钟。特效。7. 脾胃虚
41、寒的调理脾胃虚寒: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15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 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食疗方1.生姜粥:鲜生姜 5-10 克切片,大枣 2-5 枚,小米或者大米或者粳米适量,同煮粥。有暖脾养胃,祛风散寒功效,
42、适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头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风寒感冒则去大枣,加入葱白 3 根。2.胡椒猪肚汤:白胡椒 2g,猪肚 1 个,砂仁 2 个。将砂仁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 2 小时,调味后,饮汤吃猪肚。功效:温中健脾、散寒止痛。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腹胀欲呕、四肢不温、形寒怕冷者。 食疗原则:1.宜食食物: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莱、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小米、黑米等。2.忌
43、食食物: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莜麦、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等。注明:只要选择宜食食物搭配来吃就没有错了。 按摩:捏脊、补脾经、揉外劳宫、运八卦、掐四逢、揉肚脐、摩腹、 揉足三里 艾灸:肚脐、三脘穴(上、中、下)、足三里、关元、脾腧、胃腧穴 拔罐:肚脐、及其上下左右四周各拔一个罐。每次 5-10 分钟,取下, 隔五分钟,再拔一次。 敷贴法:简单的用丁桂儿脐贴贴肚脐,也可以用肉桂粉、丁香酚、花椒粉、八角粉等,用醋或者酒、或者生姜汁调成糊贴肚脐,外用胶布固定。 热敷法:一般用热水袋或
44、者吧炒热的粗盐装入布袋热敷肚脐,腹部。滚蛋疗法:就是把两个鸡蛋放入锅里煮热,取一个用纱布包一下,在肚子上来回滚动,凉了换另一个鸡蛋继续滚动。注意不要烫着。 刮痧:一般在背部脊柱两侧操作,从上到下。一周 1 次,最好刮痧好艾灸。 沐浴法:一般用葱白 50g、艾叶 30g、生姜 30g、透骨草 15g 等煮水泡澡。 足浴法:同上泡脚。168. 健脾补肾按摩法:点揉太白到公孙穴这一段、涌泉穴。本法可以健脾补肾壮骨增高增重,良效。9. 今天再把祛湿方应用总结下 祛 湿 方 : 藿香 15g 或者佩兰 15g 苍术 15g 砂仁 10g 或者白蔻仁 10g,健脾祛湿。 有 寒 湿 : 生姜 20g、艾叶
45、 15g、花椒 20g、丁香 10g、肉桂 10g 等选择两三种加进去,散寒除湿。 湿 热 : 黄柏 10g 荷叶 10g 赤小豆 30g 加进去 湿 疹 瘙 痒 : 祛湿热方+白鲜皮 20g 苦参 15g 枳壳 15g 伤 食 腹 泻 : 祛湿方+焦三仙各 10g 车前子 10g 石榴皮 10g 暑 湿 感 冒 或 者 胃 肠 型 感 冒 : 祛湿方+大腹皮 10g 生姜 30g。 祛 湿 贴 脚 方 : 藿香、莱菔子、苍术,有湿热加栀子,寒重加草果等分磨粉醋调贴脚心,外用胶布固定,效果非常好。 祛 湿 按 摩 方 法 : 三阴交、阴陵泉、承山穴按摩,很快就好掉 小 儿 疳 积 白 矾 方
46、: 组成 白矾 6 克,面粉、醋各适量。制法 将白矾研末,加面粉调醋成糊状。适应症 治疗小儿疳积。用法 敷涌泉穴(脚心)。10. 毛氏十全食美痞疳汤:不用扎针,泡手治疗小儿痞积疳积。成分如下:麻黄、桂枝、桑枝、白芥子、生山楂、炒白术、木香、藿香、芒硝、槐角(就是长得样子好像手指头一样的槐角)共十味中草药。用量:十岁以上,每味药克。五岁以上,每味药克。五岁以下,每味药克。用法:把这一副药一次性用现开水浸泡0 分钟左右,感到汤药不怎么烫手时,既可以给孩子泡手。每次泡手时间适可而定疗程:一副药可以连续泡手天左右。11. 便秘良药:决明子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用,但是注意决明子要炒黄或者炒焦,研末或者泡水
47、每天 10g 代茶饮,良效。12. 便秘验方:黑芝麻 500 克,糯米 250 克,先将黑芝麻炒熟,糯米炒至黄色,混合研成粉末。然后对药粉 1 汤匙,加白蜜半汤匙,于空腹时用开水冲服。每日 1 次,连服 117月。适用于大便燥结(习惯性便秘)、产后及热性病后期便秘,一般坚持服用1 月可愈。13. 给宝宝泡泡脚也能开胃:焦三仙各 10g 莱菔子 15g 砂仁 10g 茯苓 15g 藿香 10g 白术 10g 透骨草 10g14. 五香姜醋鱼治疗厌食症: 录自河南中医五香粉组成:藿香、砂仁、草果仁、橘皮、五味子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后备用。用法:取鲜鲤鱼1 条,放锅内煎、炸数分钟,加入碎生姜 5
48、克、五香粉 3 克,翻动后加入米醋一小杯,放入菜盘内令病人嗅之,使病人口流唾液,然后令病人作菜食用。本人认为:用该五香粉来调制其他肉类、排骨等应该也非常有效,可以使用。15. 小儿流涎:益智仁、滑石各 10g,车前子、冰片各 6g,甘草 3g,共研为细末,填满脐眼,外用药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 1 次,10 天为 1 疗程。或者用吴茱萸方:吴茱萸磨粉,醋调贴脚心治疗流口水、高血压、头面部疾病(包括口疮、喉咙痛、扁桃肿大等),贴肚脐治疗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疾病。16. 便秘外用方: 生大黄 5g ,水煎液浸泡棉球,挤去多余的水分,将浸药棉球置于脐窝内(神阙穴) ,每晚睡前敷 1 次,次日起床后取下。
49、一般经 35 日大便可排泄通畅。17. 便秘效验良方:宽肠顺便汤:无论大人小孩强弱,均可以其化裁。基本方:杏仁 10-20g,麻仁10-30g 枳壳 20-30g 厚朴 20-30g。气虚的可以加黄芪 10-30g 升麻 3-5g,脾虚少食,加生白术 20-50g,去麻仁,多年便秘加当归 30g 桃仁 10g,没有其他症状的用原方。18. 贴穴-治便秘的好方法 ;用热水泡脚后,在脚反射区乙状结肠和直肠处贴 6 厘米乘 1 厘米膏药,同时在涌泉,照海穴贴 1.5 厘米乘 1.5 厘米膏药,24 小时即解大便.贴四,五次即可趋于正常.膏药用活血止痛膏,麝香膏,云南白药膏等芳香药物,刺激性小为佳.。19. 小孩黄疸治疗方:18太极按摩,掐四缝、太冲行间穴、太白到公孙按摩。茯苓 30g 茵陈 30g 荷叶15g 苍术 15g 佩兰 15g 砂仁 15g 煮水泡澡,一般一周之内可以好了。象数:7880.20.60.4020. 治疗地图舌专方:党参 10g 白术 10g 山药 30g 天花粉 10g 石斛 5g 鸡内金 10g 炒麦芽 15g 知母 10g黄芪 10g 三棱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