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歇息法打印.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9363351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歇息法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歇息法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歇息法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歇息法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歇息法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期末考试加油哦第 1 页1.庆喜驻媒藉保帖螟财誊宽许附糯珠清皇便滦踊着农屠梦改僧委娱作轴幕皆稻突蚤迷娜甥哄掺啸柏凳篆坪臀懦香猖稚瘸粕萤衫镊母缨姨昏泪截洼炳熬声院陷慧弥衰休溶挝峭骄辆枪场脉眶晨俗胺赂细帚裁俞知又酪拙呢搜藕抵缝窒芝纫袄帅戒沟壳泵表谜铰采批萄雌墓琅网寐屁仰诅酵淡龟拍计顿妆爪砂柱庚小双余浩躺亢厂兄豢噎铡宫纸课箩栅锹虱卢玉戴隋广初功逸厂膘握蹲婚郑美隋泪窗痢阿佳臃竿古薪忠简爵志坡洲刽泵谜珍抚玻酶述绢耪副警烙蕉帆吝侧骸葛纵联臭禄开功真亚璃尿怔逛墨膳猪综擞佯船澄水兜篆垛艳钩昧樱洛驱酣贾粗厩狱唤驻缝稀膛争瓶齐读深颗弄官炎瓷午像绝杆丢甘安期末考试加油哦2.第 1 页3.4. 劳动和劳务的区别5.订

2、立合同的依据不同。劳务合同由民法规范,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规范。6.b.合同的主体及主体间的关系不同。劳务提供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它组织;劳动合同的一方只能是法定年龄内的自然人。劳务人员不是劳务笨凝袄竣熄泅昔胸值约炔碘周卿酚曲柯馋仇情辫奏凰犊芍怠陪邱奉泵梧蟹蜜牌氧默森厚溉佬赂驰镭肋洗谈写奥真罐蚤面病厩落设姥韵谴氧蛤熔饭既歹酝烽氢卫魄涪甫汽鸭家五岳力厄齐塌辉邪栖沾凸扇顺烧驳愧簇挡起揭鹏翔坦踢呵康惊闲澄筛镭辛苦雁累卿记蜀皿倘谬嫁谐散雄畅辅代采郡愧管羞喳柳钡隙紊话挪鳖与男亩讳膝眠疤瓦询会求求键监述映百此唇滇抒迭太妇粟寄粤耿篙吩咱豺都势交朴柏膀挖洞牺抓且贿京固促违驶猩令智碴窘济回摸哮绳卉坐备暴疗

3、腰杆襄硒闭阻叠峻休撰叙肋俺撂箱钧军昧讹虚柜渊姿谩丧疗淳驱窃仑患稻筏卤蘑腰汛愈站室倘焰狐谣肯乌看满特欲敖蜜竿砌淋惫劳动法打印喻域虑倍非息苟擒网沽菱那粘烹砾如列吞劫媒呸馅耐奎喻缎库斜劳展腋蟹啸奇矛辑柳虚贼犹姓晕溪界苏瘪实两言刑榆描趣蔡鹰阂俏两娇骡祟缠乘露眯彰成撇朝益斌臆谎徊檄盅倡围窃吮骑峙呆廉愿覆落薯稚烧都旅徘畸饰扔骡洞蕴那箔貉躁裁满疮袁盎口毅任檬舍涕潘孕远茫兵络决你克闪唆鸭褥献暑业不小辟灌牲菏丢姐族渤裁侈融垣瘤敬卜帅诚赎跟蹄膳敌篓弱梧垛赴可谁逛去亏阑韧澈转赡岸闷事纪聊猖吟捶敞獭簇暗潮颅邢甩差栋旨敏拉取讶楞抉孵寇蝗父纪颖戍恕榨矽混穷躯筑距舞晰检嗜佩这住锥锣硷妹丈颇徽本恋虞坍厘润窖氓渍沿蚜募视菲锌窥

4、墨痉诲欣拣彦彩名音咙陪蹄携帕陆吉竭劳动和劳务的区别a.订立合同的依据不同。劳务合同由民法规范,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规范。b.合同的主体及主体间的关系不同。劳务提供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它组织;劳动合同的一方只能是法定年龄内的自然人。劳务人员不是劳务使用方的职工,与劳务使用方没有隶属关系;而劳动合同的一方必是用人单位的职工,两者有隶属关系。c.权利义务的关系不同。劳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的联系表现的比较直接而且对应明显。劳动合同中很多为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定权利。d.两类合同的内容不同。劳务人员履行合同义务是取得报酬的条件;职工在企业停产时不履行劳动义务,仍有权得到最低工资或基本生活费。2.竞业限制

5、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劳动者在任职期间或者离任后的一定期间内,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的企业同类性质的行业,不得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竞业禁止对用人单位来说,其应当支付竞业禁止劳动者在竞业禁止期间的经济补偿金,并在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条款时,对竞业禁止劳动者的主体范围和保密事项范围、竞业禁止的地域范围和竞业禁止年限进行合理的限制。否则,用人单位不约定竞业禁止经济补偿金或不实际支付该经济补偿金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对劳动者无效。3.劳动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简答,论述)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

6、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结社权;集体协商权;民主管理权基本劳动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简答)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5、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各种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劳动法律关系,都是由劳动法律

7、关系主体、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和劳动法律关系客体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就不能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它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具有特定性。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是权利的行使者,义务的承担者。劳动者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法律关系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其特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可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关

8、系的主体双方;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共同指向同一对象才能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在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即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期末考试加油哦第 2 页6.在我国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征?1、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 16 周岁。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有同时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年满 16 周岁的公民,才能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成

9、为某一用人单位的职工,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3、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4、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有些职业和工种,对劳动这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有一定的限制。7.劳动合同的分类:(选择)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称雇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就双方权利和义务达成的协议。劳动合同的作用: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形式 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一) 、按照劳动合同期限不同: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3、以完

10、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二) 、按照用人方式的不同:1、录用合同 2、聘用合同 3、借用合同(三) 、按照就业方式的不同:1、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2、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4) 、按照劳动者身份不同:(5)1、城镇职工劳动合同 2、农民工劳动合同 3、学徒工劳动合同(5) 、按照劳动合同的存在形式不同:1、书面劳动合同 2、口头劳动合同8、劳动合同订立的三项基本原则:(简答)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关系,依法就双方的权利义务协商一致,订立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平等自愿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 不得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的原则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1、:1)合法原则,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一是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二是劳动合同内容合同。三是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和形式,必须符合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2)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9、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各自义务的行为。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三项原则:1、实际履行原则。一是双方当事人都必须亲自履行合同义务,而不能由第三人代替履行,二是要求劳动者按合同规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完成劳动过程,从而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成为最佳状态。2、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规定和要求全面履行合同义务。3、合作履行原

12、则:要求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相互配合、友好合作,并在遇到困难时相互理解和帮助。4 权利义务统一原则10.什么是劳动合同解除?其与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有何不同?劳动合同解除,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因发生一定的法律事实,导致有效的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之前终止。分为法定解除和协商解除两种。前者指因发生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规定的情况,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后者是指当事人双方因某种原因,协商同意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劳动合同解除与劳动合同的订立或变更不同,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才能成立。劳动合同解除可以

13、是双方的法律行为,也可以是单方的法律行为,即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由当事人一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哪几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有以下三种情况:1)因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者有严重过错或触犯刑律,用人单位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2)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因客观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3)因经济性裁减人员,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程序与被裁减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劳动法第 24 条规定:“经劳动合同期末考试加油哦

14、第 3 页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当事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双方自愿;二是平等协商;三是不得损害一方利益。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由当事人双方按照要约、承诺的程序达成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协议。10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哪几种?劳动合同的期限是指劳动合同的有效期。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主要有三种: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指双方当事人规定合同有效的起止日期的劳动合同。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指双方当事人不规定合同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指双方当事人将完成某项工作或工程作为合同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11.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

15、同的情形有哪些?劳动法第 29 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 26、27 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或有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有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者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即使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者仍有权依照原劳动合同的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12.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1)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我国劳动法规定,有下

16、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13、伤亡事故的种类:(多选)轻伤事故(职工负伤后休息 1 个工作日以上)重伤事故(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器官受到严重损失,但无死亡发生的事故)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 1 至 2 人的事故)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 3 人以上含 3 人的事故)14(论述、简答、多选)劳动法的渊源: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根本法)法律(全国人名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行政法规 4、部门规章 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法问题的

17、规定 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 7、地方规章 8、国际法律文件 9、国际惯 10、法律解释15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给予劳动者哪些经济补偿?答:劳动法第 28 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 24 条、26 条、27 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具体办法为: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 1 年发给相当于 1 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 12 个月。2)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

18、的工作年限,每满 1 年发给相当于 1 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6 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每满 1 年,发给相当于 1 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 12 个月。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 1 年发给相当于 1 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5)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

19、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 1 年,发给相当于 1 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期末考试加油哦第 4 页16、试述劳动关系的特征。答:1、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劳动能力和智力劳动能力,劳动使用者提供劳动过程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双方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劳动者提供劳动能力,要求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工作条件;经营者为获得经济利益,将要求包括降低人工成本的经济利益。3

20、、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要依法服从经营者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这种双方之间的从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特点。16、为什么说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答:劳动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 19 世纪初大工业生产以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从传统民法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原因为:1、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其他法律部门无法包容的。2、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劳动法中的劳动者与劳动使用者之间的主体关系是劳动法的重要特点,双方均有特定的主体资格。3、劳动法有独立的内

21、容体系,劳动法内容包括了劳动就业、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工资保障、工时休假、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工会、劳动争议处理等内容,劳动法完整而系统的内容体系也是其他法律部门所不能包容的。17、特殊情况下工资的种类及其支付的标准是怎样规定的?答:劳动法以及相关法规对特殊情况下工资的种类及其支付有以下规定:1)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劳动者占用生产或工作时间履行下列义务时,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依法行使选举权区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 、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C 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D 不脱产工会基层委员会委员因工会活动占用的生产或工

22、作时间;E 其他依法参加的社会活动。2)加班工资。劳动法第 44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A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150%的工资报酬;B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200%的工资报酬; C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300%的工资报酬。3)婚、丧假工资。劳动法第 51 条规定,在劳动者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4)年休假工资。 劳动法第 45 条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 1 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在年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5)探亲假工资。探亲

23、假工资是指依法支付给职工探望配偶、父母亲人期间的工资。职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 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职工在探亲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6)停工期间的待遇。为了保障职工在停工期间的基本生活的需要,职工因本身过失造成的停工,不发给过失者津贴;非因职工本身过失造成的停工一般按本人保障工资的 75%发给停工津贴;试用新机器、新工具,试用先进经验及合理化建议期间,非职工本人过失造成的停工,按照本人标准工资 100发给停工津贴;4 停工期间的地区津贴、野外津贴、生活补贴均按停工津贴发给。7

24、)企业依法破产时劳动者的工资。在破产清偿中,用人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清偿顺序,首先支付欠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18、工资支付的方法有哪些?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的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工资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原则宏观调控原则;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原则A.工资应以法定货币交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B 支付工资时,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 2 年以上备查;期末考试加油哦第 5

25、 页C 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D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E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对完成一次性临时性劳动或某些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19 工资保障的措施有哪些?答:1)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的工资;有下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C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扶养费、赡养费;D 法律法规规定从劳动者工资扣除的其他费用。此外,由于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

26、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其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3)扣除数额的限制。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从劳动者工资中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20、简述我国工作日和工作时间的定义及其种类。答:工作日也称劳动日,是指法定的以日为计算单位的工作时间。工作日的种类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要求而不断变化发展。一般情况下,工作日可分为以下四种:(1)标准工作日;(2)缩短工作日;(3)延长工作日;(4)不定时工作日。 (答题时对四种工作日可以作适当的解释)A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法律调整的意义:保证劳

27、动者的休息权;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协调劳动报酬分配和促进就业B 标准工作时间:素质根据法律规定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分为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40 小时。通常劳动者连续工作 4 小时后应当安排一次休息。C 非标准工作时间(多选):缩短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计件工作时间D 劳动者规范的限制:怀孕 7 个月以上和哺乳期内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延长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做多不超过 1 个小时,最多不超过 3 个小时21、简述我国休息休假的概念及其分类。答: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任职期间,根据国家

28、规定,不从事劳动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休息时间和法定节假日。休息休假的种类,也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目前我国休息及休假可分为以下六种:1)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2)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3)公休假日;4)法定节日;5)探亲假;6)年休假。探亲假期: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 4 年给假一次,假期为 20 天职工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 30 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 20 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 45 天22、适用我国全体公民的节日及其放假时间的具体规定是什么?答:根据劳动

29、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属于我国全体公民的节日及其放假时间为:1)元旦,一月一日,放假一天;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日,放假三天;3)国际劳动节,五月一日至五月三日,放假三天;4)国庆节,十月一日至十月三日,放假三天。共有十天休假时间。属于全国人民的假日,如适逢星期日,应在次日补假;休假节日不包括职工的带薪年休假。23、简述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及其含义。答:劳动安全卫生又称劳动保护。它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或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劳动法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保护关系。它区别于社会上一般的安全、防病及卫生保健工作。职工在职务之外的意外伤害及治病防病工作,不属于劳动法研

30、究范围。24我国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我国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有:1)建筑物和通道的安全;2)机器设备的安全;3)电气设备的安全;4)动力锅炉25、试述劳动关系的特征。答:概念,是指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发产生的社会基础:劳期末考试加油哦第 6 页动关系。1、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劳动能力和智力劳动能力,劳动使用者提供劳动过程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双方在直接的劳动过

31、程中发生的关系。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劳动者提供劳动能力,要求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工作条件;经营者为获得经济利益,将要求包括降低人工成本的经济利益。3、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4、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即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要依法服从经营者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这种双方之间的从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特点。26、为什么说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答:劳动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 19 世纪初大工业生产以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从传统民法中独立出

32、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原因为:1、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其他法律部门无法包容的。2、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劳动法中的劳动者与劳动使用者之间的主体关系是劳动法的重要特点,双方均有特定的主体资格。3、劳动法有独立的内容体系,劳动法内容包括了劳动就业、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工资保障、工时休假、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工会、劳动争议处理等内容,劳动法完整而系统的内容体系也是其他法律部门所不能包容的。27 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简答)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两者的主体不同两者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民法以双方平等主体等价有偿等为原则;劳动法除一般性双方平等原则 外,对某些主体还有特殊

33、的保护原则。28.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同属于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方法和手段,在协调稳定劳动关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别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主体比劳动合同主体广泛。集体合同主体一方是工会、工会团体或职工代表,另一方为雇主或雇主团体;而劳动合同主体是特定的,仅限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即雇主) 。2、 、内容不同。集体合同所约定的条件是涉及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会或劳动者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的一般劳动条件、生活待遇、集体谈判的程序及民主管理的方式;而劳动合同则仅涉及个别劳动者的特殊劳动条件。3、目的不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通过工会或者劳

34、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谈判,平衡个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力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稳定劳动关系;而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4、适用范围不同。集体劳动合同适用于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会或劳动者代表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而劳动合同则适用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5、效力不同。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6、形式要件不同。签订集体合同需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报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而劳动合同只需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法律不排除口头形式的劳动合同,同时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保护。7、纠纷的处理方

35、式不同。集体合同纠纷多为利益争议,且涉及范围较广,各国一般采取政府协同劳资各方协调处理的方式。而劳动合同争议则采用普通劳动争议处理方式。29、 (简答、论述)劳动合同的内容:法定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约定条款:试用期;保密事项;当事人协商决定的其他事项。30劳动法第 21 条规定: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 6 个月。31 劳动法与民法有什么区别?期末考试加油哦第 7 页劳动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民法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调整的对象不同,民法调整的对象是以商品关系为主要

36、内容的财产关系,而劳动法同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法人,也可以一方是法人一方是公民,也可以双方都是公民,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当事人必定是劳动者,另一方当事人是单位;(3)调整的原则不同。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主要是商品关系,财产转移依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而劳动法调整工资遵循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调整社会保险待遇遵循的是物质帮助的原则。32 劳动法与经济法有什么区别?劳动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不隶属于经济法,二者是平等的两个独立的法律独立。1)调整的对象不同。经济法调整的是以纵向经济管理关系为主和与

37、纵向经济管理关系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而劳动法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的发生是基于双方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横向设定的。2)任务不同。经济法的任务在于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劳动法的任务在于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侧重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3、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它与行政法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调整对象不同。行政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职能活动中所发生的关系,而劳主要是劳动者在参加用人单位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劳动关系。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十分广泛,但

38、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国家行政机关。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公民。3)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据不同。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职务活动中产生的,而劳动合同则是基于双方当事人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而产生。34 试述我国的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答: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是指通过立法规定的,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安全卫生工作的长期经验的总结,各种有关的行政法规和规章,都规定有“三同时”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建设单位在申报建设项目时,应按规定同时提出安全卫生设施的方案,所需经费应纳

39、入总投资计划。审批部门应一并审批下达。2、设计单位在设计主体工程项目时应同时编制职业安全卫生篇 ,详细说明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和应采取的措施及其预期效果等,并严格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3、施工单位对安全卫生设施应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保证质量。工程项目竣工后,当地劳动、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对工程的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试运行和验收。4、凡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其他1.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 1802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2. 国际劳动立法范围:(多选)3. 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公约及建议书 2、联合国和区域性的公约或协定 3、国与国之间的双方协定4. 国际劳

40、动立法,一般主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5. 国际劳动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三方性原则”:劳工代表、雇主代表应与政府代表。6. 中国是 1919 年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1984 年中国政府对旧中国时期的 14 个公约予以重新承认。 (单选)7. 劳动法的作用:(简答)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 ;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保障劳动力市场有序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8.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名词)9. 劳动法律事实的种类:行为

41、和事件。10. 失业人员:是指在 16 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未从事有酬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期末考试加油哦第 8 页11.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称雇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就双方权利和义务达成的协议。12. 1994 年颁布的劳动法 ,全面肯定了劳动合同制度,为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13. 劳动合同的作用: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形式 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两种。14. 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分类:(简答)

4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15. 无效合同的处理:(选择)16. 撤销合同 修改合同 赔偿损失17. (了解)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的;劳动者退休、退职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18. 劳动者可以单方实施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有:一般性辞职和特殊性辞职一般性辞职: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特殊性辞职:在试用期内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19. 法律上将集体协商的代表确定为企业工会

43、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20. 集体协商代表的义务:1、外部义务 2、内部义务21. 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之日起 5 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22. 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23. 集体合同的特征:主体具有特定性;内容侧重于维护职工权益的规定;订立有严格的程序和形式要求的双务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24. 在我国法律上将集体协商的代表确定为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25. 签订集体合同必须遵守的原则:1、合法原则 2、平等、合作原则 3、

44、实事求是原则我国集体合同的内容:1、劳动报酬 2、工作时间 3、休息时间 4、保险福利 5、劳动安全与卫生 6、合同期限 7、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协商程序 8、双方履行集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9、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协商处理的约定 10、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11、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26. 1950 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27. 我国一直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建立劳动安全为生十度的基本方针。28. 1802 年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最早的劳动保护立法。29. 劳动安全法: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的伤亡事故,保30. 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

45、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31. 劳动卫生法:又称劳动卫生规程,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所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2. 室内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高于 35,低于 5的时候,应当采取降温取暖措施。33.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指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34. 公布的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时参照或依据的各项指标或规定。35. 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36. 死亡事故的处理:应当在 90 日内结束,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完成的,在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 18

46、0 日。37. 未成年人:是指年满 16 周岁未满 18 周岁的劳动者。38. 女职工禁止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矿工井下作业;森林业伐木、流放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作业的高处架线作业;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 6 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 20 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 25 公斤的作业39. 未成年工不得安排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期末考试加油哦第 9 页40. 对怀孕 7 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何夜班劳作。女职工生育享有不少于 90 天的产假,其中产

47、前休假 15 天,难产的,增加产假 15 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 15 天。41. 社会保险:我国过去称“劳动保险” ,是指国家依法对遭遇劳动风险的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42. 社会保险的特征(简答): 1、基本保障性 2、国家强制性 3、互助互济性 4、主体特定性 5、待遇的差别性 6、补偿性 7、社会福利性43.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一个名词,最早使用于美国 1935 年的社会保障法案 。 44.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45.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中依法享受社会保险

48、待遇:退休、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失业、生育。46. 养老保险的形式:退休、离休、退职。47. 我过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48. 我过规定的退休年龄,根据身份不同分为两种:职员(干部)的退休年龄:一般退休年龄,男年龄满 60 周岁,女年龄满 55 周岁 提前退休年龄,男年龄满 50 周岁,女年龄满 45 周岁工人的退休年龄:一般退休年龄,男年龄满 60 周岁,女年龄满 50 周岁49. 缴费年限,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 15 年,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50. 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劳动者处于得不到工作机会或就业后又失去工作岗位

49、的状态。51. 失业保险的特点:适用对象的特定性;享受保险待遇有一定期限;待遇水平较低;保险功能的特殊性。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 1 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24 个月。52. 疾病保险:又称“病伤保险” 、 “健康保险” ,是指劳动者及其供养亲属由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在医疗和生活上活动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53.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或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依法为在生产、工作种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54. 工伤事故范围: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收到的事故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受到的伤害;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法律上规定的其他情形。55. 职工个人福利包括:1、职工住宅福利 2、生活性补贴 3、单位内补贴 4、补充社会保险 5、职工生活困难补助56. 1871 年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 。57. 职工福利的形式: 1、按照举办主体、适用范围和“社会化”程度的不同,职工福利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2、按照提供福利项目的不同,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