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100练(1-5).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9356165
  • 上传时间:2019-08-03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100练(1-5).doc
    资源描述:

    1、(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 200 练(1-5)1班昭续汉书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班彪:当时著名学者。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文化常识】 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

    2、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译文】班昭续汉书扶风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风郡)班彪的女儿,叫做班昭,字惠班。学识渊博文采很高。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节讲究礼节法度。她的哥哥班固写作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u)” 。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趴跪在楼阁下边

    3、,拜班昭为老师诵读传授汉书。 【思考与练习】1 解释:竞_辄_2 翻译: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师事焉3、写马融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终总是2.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3、衬托汉书精深。 2 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

    4、妻传) 注释】屯田都尉:职官名称。当:判决。文姬:蔡文姬。使驿:使者。文状:文书。明公:对曹操的敬称。原:原谅,此指赦罪。 文化常识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 12 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译文】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坐者满

    5、满的坐在殿里。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话音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思考与练习1 解释:诣_徒_厩_虎士_2 翻译: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诚实相矜;济垂死之命。3 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参考答案】1.拜见赤足马棚勇敢的士卒 2.表露的思想极悲哀,

    6、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确实同情你(相,你); 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3.被动词。3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炳烛:点燃蜡烛。 文化常识 “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

    7、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晋平公(1)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2)学,恐已暮(3)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7) 学,如日

    8、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 【思考与练习】1 解释:暮 安敢 善2 翻译: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3 、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_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_【参考答案】1.迟、晚怎么敢好 2.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 3.下面一段话。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4 薛奎识范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

    9、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 (选自宋史范镇传) 注释 范镇:宋朝人。绾(wn):留。帅客:此指太守的宾客。伟人:不平常的人。文言知识“ 阳”与“阴”。古代山的南面叫“阳”,山的北面叫“阴”。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华阴”,当在华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面称“阳”,恰与山相反。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思考与练习1 解释:俾_益_退_ 趋_逾_ 2翻译:薛奎守蜀_; 及还朝,载以俱_; 当以文学名世_【译文】范 镇 字 景 仁 , 成 都 华 阳 人 。 薛 奎 做 蜀 地 的 太 守 , 一 见

    10、面 就 很 赏 识 他 , 留 在 自 己 的 府中 , 使 他 和 学 生 们 们 讲 论 学 问 。 范 镇 自 己 更 为 谦 逊 退 让 , 常 到 薛 奎 的 府 门 就 快 步 急 走 ,过 了 一 年 , 人 们 不 知 道 他 是 太 守 的 宾 客 。 等 到 薛 奎 回 到 京 城 时 , 用 车 带 他 一 起 进 京 。 有人 问 薛 奎 进 蜀 得 到 了 什 么 , 回 答 说 : “得 到 一 个 不 平 常 的 人 , 将 会 以 学 问 闻 名 于 世 。 ”【 参 考 答 案 】4、薛奎识范镇1.使更加退让到、前往超过 2.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等到薛奎回京城

    11、,便带着他一同走;必然凭文学出名。 5 芮伯献马贾祸 周厉王使芮(ru)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 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晓:争吵。文言知识 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伯”。上文芮伯,看来是老大。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

    12、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月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思考与练习1 解释:帅_捐_厌_ 卒_逐_ 2理解:“将以献于王”中省略了介词宾语_;“ 荣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宾语_; 当以文学名世_3 翻译:子无以应之_;是贾祸也_;遂谮诸王_;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_【 译 文 】周 厉 王 派 芮 作 统 帅 军 队 讨 伐 戎 , 得 到 一 匹 良 马 , 芮 伯 想 把 它 献 给 周 厉 王 。 芮 季 劝 阻说 : “不 如 舍 弃 这 主 意 。 大 王

    13、贪 欲 无 厌 , 而 且 又 好 听 信 别 人 的 谗 言 。 现 在 因 班 师 归 来 就献 马 给 他 , 大 王 的 左 右 近 臣 必 定 认 为 你 不 止 得 到 一 匹 好 马 , 就 都 要 向 你 索 求 。 你 没 有 东西 应 酬 他 们 , 他 们 就 会 在 大 王 面 前 说 你 的 坏 话 , 大 王 必 定 相 信 他 们 的 话 。 这 样 做 是 招 引祸 患 啊 。 ”芮 伯 不 听 劝 告 , 终 于 把 马 献 给 了 周 厉 王 。 荣 夷 公 果 然 派 人 来 向 芮 作 索 求 东 西 ,没 有 得 到 , 就 在 大 王 面 前 诬 陷 中 伤 芮 伯 。 周 厉 王 大 怒 , 将 芮 伯 逐 出 。 君 子 谈 到 这 件 事 都说 芮 伯 也 有 过 错 。 你 既 然 知 道 大 王 贪 得 无 厌 , 却 又 诱 导 他 的 贪 欲 , 这 就 是 芮 伯 的 过 错 啊 。【 参 考 答 案 】5、芮伯献马贾祸1.同“率”抛弃满足最终赶走 2.以之 献于王; 使人求焉。 3.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这会招致灾难的;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100练(1-5).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3561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