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340253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7.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脊髓损伤的物理治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李勇强,脊髓损伤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的内容,对抗体位性的低血压 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牵伸 肌力,站立和转移 平衡 下肢矫形器的应用 步行 轮椅训练,一、对抗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tion)是高位脊髓损伤患者(T6以上)康复训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受伤早期常伴有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它是妨碍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血压的变化是诊断体位性低血压的重要指标,当病人由卧位向坐位或站位转移的过程中,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心慌不适,甚至意识丧失或昏厥,同时病人血压

2、下降,产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神经源性因素 血管交感神经支配障碍,当患者由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神经调节失效 血管源性因素 心源性因素,康复治疗方法,点动起立床 压力治疗 手法治疗 治疗性运动 强迫性治疗? 转移注意力(兴奋患者交感神经)?,点动直立床 患者躺在倾斜台上呈一直线,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在患者刚好出现症状的临界度上调整,日趋接近直立姿势,从而克服体位性低血压,压力治疗 弹力绷带,弹力袜,紧身衣以及穿戴充气压力来治疗体位性低血压,但要注意的是外界施加的压力一定要适中才能起到“泵”的作用,过紧会阻碍肢体的血液循环,太松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这对治疗师和压力衣的制作者的要求较高。(观察肢体末

3、端),手法治疗 利用由下而上的向心性按摩,拍打,增加患者的回心血量,改善患者的脑部供应,治疗师必须在患者站立的过程中不断拍打,按摩患者的下肢,当脊髓损伤患者能够第一次清醒的站立时,这将会极大的鼓励他们康复的决心。但患者治疗过程,治疗师将会很辛苦,且手法一旦停止,很多患者将会又出现低血压症状。(反复操作,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性运动 每天站直立床之前应有一个“热身”运动,即动员患者全身肌肉收缩,挤压静脉,迫使血液流向心脏。当肌肉舒张时,静脉又重新充盈,从而对静脉产生“按摩”效应,进一步配合其他训练,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产生。,强迫性治疗? 转移注意力(兴奋患者交感神经)?,二、关节活动度训练,定义

4、:利用各种方法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痉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20分钟左右/次 2次左右/天 动作轻柔、缓慢(注意手上感觉,禁忌暴力) 不能超过生理范围 双侧比较 与自身比较 注意年龄结构 注意既往史,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已经减少 关节僵硬 循序渐进 注意观察皮肤颜色 观察水肿程度 经验和手上感觉很重要,脊髓损伤最容易产生挛缩的几个关节 足下垂 屈膝 屈髋 腰骶前屈,高位脊髓损伤(T4以上)病人,尤其是T1以上的病人,肩、肘、腕、手也要注意被动活动。 充分利用矫形器 充分利用CPM 充分利用类似于MOTO-MED这样的器械 充分利用家属和

5、护工,观看视频(运动审片11:0716:18),三、牵伸训练(又称为牵张训练),主要针对的是肌肉痉挛和关节挛缩的脊髓损伤患者。,实际是手法牵引关节(人工) 缓慢牵拉, 持续1530秒或更长时间 ,20次/天,2小时/天 自我牵拉 主动抑制 拮抗肌收缩,脊髓损伤病人很难做到,病理原理,非线性的应力 滞后 蠕变 应力松弛,牵伸训练的原则,牵张训练前评定,明确功能障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 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必要时在牵张前应用放松技术、热疗和热身训练。 牵张训练时,牵张力量应轻柔、缓慢、持续,达到一定力量,持续一定时间,逐渐放松力量,休息片刻后再重复。 牵张后,可应用冷疗或冷敷,以减少牵张所致

6、的肌肉酸痛,冷疗时仍应将关节处于牵张位。,脊髓损伤最常见的牵伸的肌群 髋关节内收肌群 屈膝肌群(腘绳肌) 踝跖屈肌群(小腿三头肌),观看视频(运动审片19:00-23:00),四、肌力训练,能够区别绝对力量的增加和耐力的增加。,能够区别单纯性的肌力训练和功能性的肌力训练,肌力训练的原则 阻力性原则 超常负荷原则 疲劳原则,肌力训练的粗化与细化 粗化:重点强调功能性力量训练,大的肌群的整体收缩。不强调避免代偿运动。 细化:具有功能之后,重点强调某一块肌肉的收缩,追求动作的完美(缝匠肌举例)。,看视频(00-11)分级讲解肌力训练,训练注意事项,正确的训练量 注意心血管反应 注意无痛训练 注意脊柱

7、的稳定性 对于脊髓病理性改变的患者要特别小心,五、站立和转移训练,结合视频(29-37)讲解,转移训练 翻身训练 卧位与坐位之间的相互转移 床上移动 轮椅-床 轮椅-地面,翻身训练,全辅助下翻身 患者独立的翻身动作 利用布带等辅助具进行翻身,坐起训练,躯干前屈功能(特别是腰骶部) 髋关节前屈功能(腘绳肌是否挛缩?) C7以上患者相对比较困难,床上移动,前后方向 左右方向,轮椅-床,轮椅-床之间的相互转移(2种) 辅助下转移(利用滑板),轮椅地面的转移,轮椅-地面的转移,对肌力和轮椅质量要求较高(在轮椅技巧里面讲解),站立训练 不戴支具站立 戴支具站立(分小腿和长腿),六、平衡训练,平衡:是不同

8、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在某一姿势的能力。 平衡训练:针对患者平衡障碍的关键因素,提高患者坐、站和行动时平衡能力的锻炼方法。,三级平衡的分类 1级:静态平衡 2级:动态平衡(自动态平衡) 3级:反应性平衡(他动态平衡),平衡训练的原则,从静态平衡(I级平衡)训练开始,过渡到自动动态平衡(II级平衡),再过渡到他动动态平衡(III级平衡)。 逐步缩减人体支撑面积 逐步提高身体重心 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头颈和躯干运动 从睁眼训练逐步过渡到闭眼训练(很少做)。 从自我保持平衡至破坏平衡时维持平衡 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和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小心),脊髓损伤病人平衡训练,坐位平衡 长坐位平衡 端坐位平衡

9、 跪位平衡 站立平衡 观看视频(25-28)讲解,七、脊髓损伤病人下肢矫形器的应用,见PDF文档 看矫形器视频(作业审片45-结束),八、步行训练,结合视频(44-结束)讲解 注意: 利用拐杖从轮椅上起来和坐下 利用拐杖从地面起来 拐杖和助行器的选择问题,九、轮椅的选择和训练,视频(作业治疗审片开始-32),田富刚轮椅技巧,总结,对抗体位性的低血压 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牵伸训练 肌力肌力训练,站立和转移 平衡训练 下肢矫形器的应用 步行训练 轮椅训练,康复训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以功能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各种训练方法的原则并不是具体的方法、先进设备等等,同志们辛苦了!,谢谢大家!,E-MAIL:liyongqiang_ QQ:9638678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