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格尔木市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6月17日)102p.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933879 上传时间:2018-05-03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6.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尔木市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6月17日)102p.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格尔木市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6月17日)102p.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格尔木市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6月17日)102p.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格尔木市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6月17日)102p.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格尔木市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6月17日)102p.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格尔木市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一、格尔木市概况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 隶属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其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约 11.89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市区平均海拔 2780 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市人口27 万,城市人口占 90%以上,平均年龄 32 岁左右,现有汉、藏、蒙古、回等 2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 83%。格尔木于 1954 年建政,全市现设 3 个工行委、4 个乡镇、5 个街道办事处和 1 个经济开发区,辖 26 个社区居

2、委会、41 个行政村(牧)委会,由两省(青海、西藏)三方(青海、西藏、部队)六大系统(市属、西格办、部队、盐湖集团、铁路系统、石油系统)组成,地厅级单位 5 个,县团级单位近 80 个,城市总体规划面积 52 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 30.22 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继西宁、拉萨之后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青海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和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重点园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格尔木市进入了发展与建设的新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人民安居和谐的良好局面。曾先后被评

3、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并连续 4 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 6 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格尔木辖区属大陆高原气候,少雨、多风、干旱,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仅41.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日照时间长,年平均高达3358小时,光热资源充足。唐古拉山乡辖区,属典型高山地貌,气候寒冷,仅有冬夏两季,年平均气温-4.2,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 毫米,年蒸发量1667毫米。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全市有近90%的土地属于荒漠、半荒漠的戈壁滩,周边半径400公里内

4、无一座大中型城市,自然条件恶劣。每年的风沙天气有近180天,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自然条件下,格尔木人民坚持和发扬青藏高原“五个特别” 精神,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把格尔木建成了戈壁沙滩上的一座绿洲,市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市郊农田葱绿,树木成行。格尔木市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地貌复杂,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向东倾斜。昆仑山、唐古拉山横贯全境,山势高峻,气势磅礴。该市雄居世界屋脊,境内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冰塔林立,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为世界之最。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峰海拔 6549 米,高峻挺拔,雄伟壮丽,是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柴达木盆地地势平坦,沙丘起伏,绿洲显现,盐湖、碱滩、沼泽众多,其中察

5、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号称“盐湖之王”。格尔木市的乡土文化主要以蒙古族和藏族文化为主。自 50 年代后,随着柴达木资源开发,驻地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高度移民城市的特征,城市文化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二、格尔木市城市区域功能和发展趋势特点(一)格尔木是一座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格尔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资源配置在全国独一无二。在以市区为圆心,半径 200 公里的范围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硼、锶、锑、石油、天然气、黄金、宝玉石等 50 余种矿产资源,有 30 多种位居全国前 10 位,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占全国第一位。境内面积为 5856 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

6、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已探明钾盐总储量 3.2 亿吨,镁盐总储量 31.6 亿吨,钠盐总储量 33.1 亿吨,其潜在价值巨大。涩北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 3000 亿立方米,远景储量可达 5000 亿立方米,是我国四大天然气田之一。境内有宜农土地 86.6 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 4130万亩。有大小河流 20 多条,水资源总量 23.85 亿立方米,有 50 余种野生动物资源和200 余种野生植物资源,其中 20 余种被列为国家级珍稀野生动植物。(二)格尔木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

7、)、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青藏铁路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全线通车;格尔木机场已开通西宁、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班,现在的格尔木,已初步形成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多种形式的十字立体交通网络。格尔木地处祖国西部的地理中心,是西南边防的战略支撑点,是内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门户。格尔木素有“兵城”和“汽车城”之称,解放军四总部、兰州军区、武警和空军在这里的团级以上单位近 30 个,主要承担着西藏方面的公路运输、管道输油、通讯及通信线路维护三大任务,对于西藏和整个西南边防的物质保障供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三)格尔木是一座资源开发型的新兴工业城市格尔木是青

8、海乃至祖国西部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主战场。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在三个产业中的比例上升到 79.27%以上,成为全市主导产业。百万吨炼油、百万吨钾肥和石油天然气三项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兴建,形成了格尔木的工业框架和基础。随着中信国安西台 30 万吨钾镁肥、1 万吨碳酸锂和青海锂业 3000 吨碳酸锂、2.5 万吨硫酸钾项目以及青海油田公司 30 万吨甲醇、50 万吨合成氨配套 90 万吨醋酸、30 万吨甲醇汽油、20 万吨二甲醚等项目,黄河水电开发公司 30 万千瓦燃气电站和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中浩公司

9、 60 万吨甲醇、乌图美仁铁矿开发、昆仑玉生产加工、加多宝 2000 万箱矿泉水、石材加工等项目的实施,必将推动格尔木资源开发再上新的台阶。(四)格尔木是一座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格尔木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进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开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昆仑山道教寻祖、察尔汗盐湖观光、胡杨林自然风景、蒙古族草原风情、玉珠峰

10、登山探险等十余条具有青藏高原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线路,相继建成了昆仑山口、玉虚峰、西王母瑶池、昆仑神泉、万丈盐桥、胡杨林、8.1 级地震遗址等景点,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称号。(五)格尔木是一座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城市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决定了格尔木在振兴青海中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多次到格尔木视察工作,对格尔木的发展寄予厚望。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奋斗,努力把格尔木建成西部现代交通枢纽、信息通信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资源加工转换中心、高原特色旅游中心,建成屹立于沙漠戈壁之中、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格尔

11、木的后发优势进一步凸现,这里正以优越的地理区位,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良的投资环境,成为各方人士投资创业的热土,成为青海西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正在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格尔木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 时期,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在不放松农业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第三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能源产业发展赢得先机,矿泉水、昆仑玉等特色轻工业品牌逐步确立,金融、保险、物流、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加速发展。截至 2010 年底,格尔木市工业主体地位更加凸显,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由 69.86%迅速上升到 77.16%。在工业的带动下,第

12、三产业增加值由 2005 年的 16.49 亿元跃升至 2010 年的 43.96 亿元,年均增长 14.9%。三大产业结构由 2005 年的1.0869.8629.06 调至 2010 年的 0.8777.1621.97,产业结构沿着以工业为主体、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 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带来的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 规划实施 5 年来,格尔木全市经济总量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由 2005 年的 56.73 亿元,连续突破 100亿元、200 亿元大关,跃升至 2010 年的 200.0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十一五”指标的 107.98%,比 2005 年增长

13、 1.47 倍,年均增长 19.82%,远远高于青海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财政收入的迅猛增长。5 年来,格尔木全市财政收入由2005 年的 14.94 亿元上升至 2010 年的 53.09 亿元,完成“十一五” 指标的 169.19%,年均增长 28.86%,比 2005 年增长 2.56 倍;地方财政收入由 2005 年的 2.53 亿元上升至 2010 年的 10.34 亿元,完成“十一五” 指标的 194.08%,比 2005 年增长 3.09 倍,年均增长 32.45%。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格尔木遍地是宝,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优

14、势。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格尔木的工业振兴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正是伴随着“十一五” 成长起来的。2005 年 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为全国首批 13 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从此,格尔木循环经济的发展伴着“十一五” 东风振翅腾飞。格尔木市委、市政府按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总体要求,以构建“3+3”(盐湖化工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商贸物资流通业、高原特色旅游业、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为引领,以建设“一区三园” (昆仑经济开发区、盐湖资源精深加工园、油气化工产业园、冶金工业园)工业体系为载体,坚持循

15、环经济理念,积极发展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 5 年来,格尔木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累计签约项目 102 个,签约金额达 717 亿元,到位资金 133 亿元。100 万吨钾肥、150 万吨炼油扩能改造、60 万吨甲醇、250 万吨铁矿采选、10 万吨粗铅、 500 万箱矿泉水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并产生效益,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青海盐湖集团、藏格钾肥、青海庆华、玉珠峰矿泉水等一大批资源开发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5 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70 亿元,超过“十一五”规划投资的 35%。格尔木被国家授予全国优质钾肥生产示范区称号,钾肥品牌战

16、略及市场空间不断提升并拓展。新兴产业迅速兴起,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开发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十一五” 末,太阳能并网发电装机规模达到 15 兆瓦。2010 年,格尔木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 140.15 亿元,年均增长23.9%,超过规划目标 1.9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 十五”末翻两番以上,占全市 GDP的比重达到 70%。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初步形成了以大型钾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特色轻工业、新能源发展为主的产业体系。地质勘探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累计矿产勘查面积达 3418.2 平方公里,尕林格等重点区域铁矿及多金属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资源保障不断增强。园区工业发展

17、一日千里,形成“一园多区” 发展新格局,产业聚集能力明显增强,各工业小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产业集群初步搭建,昆仑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察尔汗盐湖化工小区初具规模,实现了工业生产力的集中布局。这一切,使格尔木居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 100 个县(市、区)的第 15 位。 (三)城市建设与管理5 年来,格尔木以城市规划编制为先导,城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集中实施了一大批城市美化、亮化、净化、硬化、供排水、污水管网、环卫设施、街巷道路等工程项目,建成中心广场、盐湖广场、将军楼主题公园、滨河路、政府区域改造等一大批城市重点、亮点工程,完成铁兵巷、柴综院等 6 处棚户区改造,城市面貌大幅改

18、善、城市综合载体功能明显增强。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 43 条、小街小巷 35 条,新增城市道路 15.6 公里,城市道路总长达到 159.8 公里,人均道路达到 25.9 平方米。“ 七纵七横”的城市路网架构基本形成。房地产开发步伐大大加快,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居民小区相继建成,新增城镇住房 82.2 万平方米。 5 年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青藏铁路格拉段全线通车,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格尔木察尔汗高速公路、青海西藏400 千伏/750 千伏交直流联网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建设,格尔木敦煌铁路获得国家批复,格尔木库尔勒铁路预可研通过铁道部审查,德令哈格尔木 330 千伏输变电工程、涩北

19、格尔木天然气管线复线、花土沟格尔木输油管线复线、格尔木茫崖公路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突破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格尔木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5 年来,格尔木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入,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5 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43.96 亿元,年均增长 14.9%,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 1.9 个百分点。商贸流通业不断优化,德胜商厦、天天好超市、金佰川鞋城等一批现代商贸企业进驻格尔木,商贸流通及消费环境不断改善。2010 年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 28.49 亿元,年均增长 14.4%,比“ 十五”末增长 95.8%。高原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金鱼湖、昆仑

20、山、胡杨林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收入年均增长 28.8%,较“十五 ”末增长 2.53 倍,旅游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初步凸显。 四、格尔木市“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要点(摘要)实现“十二五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吃深吃透国家西部大开发会议精神及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规划的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格尔木西藏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区域协调发展、节能减排和绿色增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开放、区域竞争力等十个方面实施新突破。保持投资平稳

21、较快增长。推进格尔木“四个发展” ,必须在 “十二五”和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内,保持投资稳定较快增长,这既是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市目前乃至今后加速发展的现实途经。必须继续实施项目带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国家、省、州公共投资的稳定、推进和引导作用,继续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促进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规划的落实。该实施规划是试验区建设的纲领和指南,又是项目规划和建设的方向和蓝图。我市作为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必须切实不折不扣地抓好实施规划的落实,不因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干扰规划的贯彻落实。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 时期仍然是格尔木基础设施大提高、大跨越时期。要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

22、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体系。要积极争取省上与西藏、新疆、四川等省区的沟通与协调,加快推进格库铁路建设及格成铁路立项的步伐,积极争取茶卡格尔木,格尔木茫崖若羌库尔勒高速公路的立项开工计划,提高基础设施对格尔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以及国防建设、领土开发的强大作用,构建完善快捷高效的西部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分工地位、合理布局地方产业方向,增强三个产业协调,是“十二五” 期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全市国民经济素质的关键所在。壮大提升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着力培育金属镁一体化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等战略性、朝阳性新兴产业,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积

23、极发展高原现代化农牧业,努力探索农村(农场)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现代化水平。格尔木西藏工业园区启动建设。青藏两省区就格尔木工业园区建设规划问题多次磋商与商谈,为该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了基础。建设格尔木西藏工业园区既是做大做强格尔木工业的历史选择,也是保护西藏良好生态屏障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 期间,要加大与省、区相关部门的衍接,尽早启动该工业园区的立项规划及启动实施,发挥格尔木对周边地区的幅射带动作用。第二章 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对我国西部经济的影响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西 部 地 区 自 然 资 源 丰 富 , 市 场 潜 力 大 , 战 略 位 置 重 要 。 但

24、由 于 自 然 、 历 史 、 社会 等 原 因 , 西 部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相 对 落 后 , 人 均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仅 相 当 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的 三 分 之 二 , 不 到 东 部 地 区 平 均 水 平 的 40%, 迫 切 需 要 加 快 改 革 开 放 和 现 代 化 建 设步 伐 。 东 西 部 地 区 发 展 差 距 的 历 史 存 在 和 过 分 扩 大 , 已 经 成 为 一 个 长 期 困 扰 中 国 经济 和 社 会 健 康 发 展 的 全 局 性 问 题 。 支 持 西 部 地 区 开 发 建 设 , 实 现 东 西 部 地 区 协 调 发

25、展 , 是 我 们 党 领 导 经 济 工 作 的 一 条 重 要 方 针 , 也 是 我 国 现 代 化 建 设 中 的 一 项 重 要 的战 略 任 务 。 在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为重要依据的。1998 年 5 月,江泽民提出要“逐步加快开发西部地区” 。1999 年 6 月 17 日,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并对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论述。1999

26、 年 9 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部署 2000 年的工作时,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可以看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2000 年 1 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可以看作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全面展开。此后,西部大开发战略被纳入我国新世纪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成为新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7、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2000 年 10 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把划入中部地区的内蒙古和划入东部地区的广西列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区域范围之中。这样,现在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部,是指 12 个省区市,即:西北五省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五省区市,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2001 年 3 月 , 九 届 全 国 人 大 四 次 会 议 通 过 的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民 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28、 第 十 个 五 年 计 划 纲 要 对 实 施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再 次 进 行 了 具 体 部 署 。2006 年 12 月 8 日 , 国 务 院 常 务 会 议 审 议 并 原 则 通 过 西 部 大 开 发 “十 一 五 ”规 划 。 目 标 是 努 力 实 现 西 部 地 区 经 济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持 续 稳 定 提 高 ,基 础 设 施 和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取 得 新 突 破 , 重 点 区 域 和 重 点 产 业 的 发 展 达 到 新 水 平 , 教育 、 卫 生 等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取 得 新 成

29、效 ,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迈 出 扎 实 步 伐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 2000 年开始,按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区域重点和支持政策,在西部 12 个省区市全面推开。1、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 21 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 世纪最初的 10 年,是西部大开发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要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重点

30、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这是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即新世纪前 10 年的阶段性目标。2、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为了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党和国家确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具体而言,则是“六个坚持 ”:第一,坚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第二,坚持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第三,坚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突出重点地区优先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第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第五,坚持推进基

31、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第六,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突出体制机制创新。3、 三 个 阶 段西 部 大 开 发 总 体 规 划 可 按 50 年 划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 奠 定 基 础 阶 段 从 2001 年 到 2010 年 , 重 点 是 调 整 结 构 , 搞 好 基 础 设 施 、 生 态 环 境 、 科 技 教 育等 基 础 建 设 , 建 立 和 完 善 市 场 体 制 , 培 育 特 色 产 业 增 长 点 , 使 西 部 地 区 投 资 环 境 初步 改 善 , 生 态 和 环 境 恶 化 得 到 初 步 遏 制 , 经 济 运 行

32、 步 入 良 性 循 环 , 增 长 速 度 达 到 全国 平 均 增 长 水 平 。加 速 发 展 阶 段 从 2010 年 到 2030 年 , 在 前 段 基 础 设 施 改 善 、 结 构 战 略 性 调 整 和 制 度 建 设 成 就的 基 础 上 , 进 入 西 部 开 发 的 冲 刺 阶 段 , 巩 固 提 高 基 础 , 培 育 特 色 产 业 , 实 施 经 济 产业 化 、 市 场 化 、 生 态 化 和 专 业 区 域 布 局 的 全 面 升 级 , 实 现 经 济 增 长 的 跃 进 。 全 面 推 进 现 代 化 阶 段 从 2031 年 到 2050 年 , 在 一

33、 部 分 率 先 发 展 地 区 增 强 实 力 , 融 入 国 内 国 际 现 代 化经 济 体 系 自 我 发 展 的 基 础 上 , 着 力 加 快 边 远 山 区 、 落 后 农 牧 区 开 发 , 普 遍 提 高 西 部人 民 的 生 产 、 生 活 水 平 , 全 面 缩 小 差 距 。 4、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把发展科技教育和加快人才培养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这五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六个方面:一是水利,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西部开发的突出位置,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交通,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扩大西部与东部、西南与西北的运输通道,实现通江达海,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并促进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和交流;三是通信,继续加快西部地区通信干线和支线建设,进一步扩大通信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