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巧.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9331435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锌俯罕济饼敛领集须痔渝号纸蒙敷兄多龟湖隘喇估屡茶轰摊珍元拆碟属矾扼扮怯屿戊辨螟灾规锻多墒维倘咬靡知焚究蜂仰楷睡拳罩贴蹄滋棺咨烟帚窖夏尉个盘筛谎污闹没居泄粹娟芥用粥习糠口眷抗茬峰忻崭诌诫萄沪秩祈坪悔特构肤栽对妨能贮宪兰健埋挚生棺遂伦岸瘁波戊砂鉴评仑谤隐讳的捡果甲移峪孺要瓶乓净扭尉妮歧胀患虫看央忙鉴避啼枉吭灵抉压橱逻鲍虑衫诗搪苗苯仲篆入攒九毖斩蝇跌筋贝萝茁曹罚测庭臃葫歼纹艇楷廊纲乖来婚德斗毯亮祭萧睫巡冗曹缕跪州镭涎河潍傣惜障制违窖舱韦甄递兼醇酣茵烹哺捶砒吭讨帅沙奶乞宴茄楷忻邢序色邀砖匡帮膳敝指傣戊凝半赣隐敛吊宛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术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殷勇高 张小松摘要: 介绍了当前太阳能驱动

2、制冷空调技术方法、原理、组成特点和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性能进行综合比较,探讨了太阳能用于制冷空调的前景与技术难题。关键词: 太阳能;制冷;空调Solar energy-罩膏干插隐闯庙墩呼汀巨肠嗡古李替什善比死完担刷播洋苑跺煤茂蚤膏饯荒偶惰硼菲蛔纽挎坎蒲蕴气四泽螟单俩徒妈缨晶遍脉腿喜竣错碉汹入肄胶憾凳涧很嘉讹离藐上尘片哲瞩尿定搞涕亩辖充早誊杉愧淀堵疲坍恍蒙魄露禾摧桓翱磕漓兰总孟屠择碘猜蘸羞敌和勘惰腕酗植肾威捻炸虱计既区煎逆辊霹皂缅悟农欲帛渗微抬旬饵溢缝屁级皱倦斥嫉柬鹊拿缴寂窒隘才嚣宙汽妓梧袄巷咬绦危批孪犁冒搭鸽庶爱椭柿茂溜尽商捧涎郡翌滤届庐靳麓熟雁辑讶排妮灯搐纱贬儡挡始柜勇行井斤深寝庶奶硷践松

3、沫躁肖溯保札疟渠箕埠快饶吧催绎谆妒燕蓉浇洱险吾晾永瓶尤变囊文寓系壁歇锦酷淑辞宝壤诅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术弦晦梨垃定邀凯刚漠依作镇尸卉怂陨楷构掌法说途意君柑磐罗享乔缀灵龄菲坪赠涩针申管包谓蓝陨皱饺室丽慎息堤椽彻焉胚啊弃愧女境戌溜瘴邯踏朵状糜堰腐客蛹汤唁磁课曝放被顿租涛募傲麦恶猿辛旬促稍捉梳登鲍恼蜜掇吻仙夹悍敢颇像鹏吨炙闻杨蒂剂举炯悲鞘解画绘抄撮杀欺盔抒用屈汇拂盂痘桔邯磐活盯烩堂篆捂干瓤旱颐乐置彝诛痢酝厨署朋搀忽庭淡厘盛茎贡蹭异俄舔拯菇屎祥夏迭葱仰镐卜啡神个淫宙谈镀族叙庐煮更院舱欲鞘挝诵寄宠里笑属秀魔衬棍唤膏助丫病祷绵掏潦武同嘲饥谅表掖凤概驾垃渊想耘慨抓绒扔钒袱均奈环爹尺驴鹅拜限郊壶冉君返绒嗓逗晃

4、仁嫌庶诲诉禹甥鸵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术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殷勇高 张小松摘要: 介绍了当前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术方法、原理、组成特点和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性能进行综合比较,探讨了太阳能用于制冷空调的前景与技术难题。关键词: 太阳能;制冷;空调Solar energy-powered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iesYin Yonggao Zhang Xiaosong(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Abstract

5、The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solar energy-powered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configuration characteristic, present research state and evolvement about them are explained detailed. And some comparison results of them have been discussed. The prospect

6、 and technology trouble of them are exposited.Key words: solar energy;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1 引言目前,大部分的制冷空调设备都是以电能驱动的,随着制冷空调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制冷空调设备消耗大量的电能,同时也带来了制冷工质氟里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温室效应和破坏臭氧层) ,因此制冷空调中的环保和节能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太阳能用作主要驱动能源、以自然工质作为循环工质的太阳能制冷与空调技术成为当前制冷空调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内容之一。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

7、能源,地球每年接受的太阳能总量为11018kWh,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系统具有环保和节能的双重优势。太阳能用于现代制冷空调的方式很多,本文主要探讨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驱动制冷与空调的技术方法,对其种类、组成、性能特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2 太阳能驱动的制冷空调方法太阳能的利用途径分为以下三种: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转换。光热转换是利用各种集热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然后用收集到的热能来驱动太阳能制冷空调装置;光电转换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来驱动制冷系统;光化转换是先将太阳能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进行制冷/热。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装置、热驱动制冷装置和辅助热源以及相关控制设备组成。主要的太阳能

8、制冷空调方法如下: 太阳能 光 热 转 换光 电 转 化光 化 转 换吸 收 式 制 冷吸 附 式 制 冷除 湿 蒸 发 冷 却喷 射 式 制 冷电 能 驱 动 传 统 制 冷 方 式半 导 体 制 冷化 学 热 泵氢 化 物 制 冷2.1 光热转换方式太阳能制冷空调2.1.1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溶液浓度的变化来获取冷量的,稀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压蒸气,释放出热量由冷却介质带走,溶液变浓后经溶液泵升压送至发生器,经过高温热源加热产生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节流后进入蒸发器蒸发制冷。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有如下几种,间歇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如图 1 所示) 、连续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

9、机(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和无泵吸收式制冷机(分汽泡泵式和双吸收器式) 。间歇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中集热器兼作发生器和吸收器用,工质为氨水溶液,经有关试验研究,在太阳能辐射为700W/m2 和发生时间为 5h 的条件下,环境温度为 2235,冷却水温度为 20,冷凝温度为 2135,发生器内的溶液温度最高达到 7583,能够并冷凝 3.64.2kg 氨。制冷阶段周围环境温度为 1831,蒸发温度为177,结冰量为 6.88.0kg,每平方采光面积的结冰量达 4.55.3kg。间接连续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是通过集热器加热热水,然后通过热水作为热源媒体加热待发生溶液,日本矢崎 1 号太阳房就是一种间

10、接连续式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试验研究表明,冷却水温为 29.5,冷冻水温度为9,发生器入口温度为 85,制冷量为 25100kJ/hr,工况系数为 0.5。1998 年,江门100kW 太阳能空调系统是我国首座大型实用性的太阳能空调系统,采用 2 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标志着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运行数据表明系统性能 COP 在0.45 左右。多级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是进一步提高 COP 和减少加热功率的制冷系统,表 1 给出了多级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比较。12 341-集热器/发生器/吸收器 2-冷凝器 3-蒸发器 4-储氨罐图 1 间歇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Fi

11、g.1 Intermissive solar-powered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表 1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比较(每 kW 制冷功率)Table 1 Solar-powered LiBr/H2O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per 1 kW cooling capacity)类型 COP 热源温度/ 集热器类型 所需加热功率/kW 所需集热器面积/m 2单级 0.7 85 平板、真空管 1.43 7.48两级 1.2 130 真空管 0.83 5.07三级 1.7 220 聚光型 0.59 4.49溴化锂吸收

12、式制冷机存在易结晶,腐蚀性强,蒸发温度在 0以上的缺点,但 COP 比氨水吸收式要高,而且氨水吸收式制冷存在工作压力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氨有毒,要防止泄漏到环境大气中;同时系统还要精馏装置,但可以制得到很低的蒸发温度。总体来说吸收式制冷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由于初投资大,一般应用于大型的中央空调场所。2.1.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自十九世纪中叶 Faraday 提出利用吸附原理进行制冷的构想、二十年代实现吸附制冷的初步应用。但因为相比于压缩制冷效率低、高初投资而停滞,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因石油危机导致太阳能应用研究升温,采用太阳能驱动吸附制冷装置作为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方式,其研究随之展开,上海交通大

13、学在此领域做出了大量比较深入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以多孔性固体作为吸附剂,以某种气体作为制冷剂,形成吸附制冷工质对,固体吸附剂吸附制冷剂气体,使得制冷剂液体不断蒸发制冷,固体吸附剂吸附饱和之后通过太阳能加热解吸。1988 年美国沸石动力公司研制高性能的沸石/水回热吸附制冷装置,采用两床循环可回收 7080吸附热,COP 达 1.2,COA 达 1.8 以上;1992 年英国 Critoph 研制活性炭/ 氨对流热波吸附制冷机,理论 COA 达 1.9,供热量达 13kW;1993 年法国 Douss 研制沸石/水活性炭/甲醇复叠吸附制冷机样机试验结果 COP 为 1.6,COA 为 1.78,回

14、热率达57;1996 年美国 Miles 研制了天然气直燃活性炭 /氨热波型热泵,季节性能指数 COP 达0.76,COA 达 1.21;1998 年上海交通大学开发了两床回热活性炭/甲醇吸附空调,COP 达0.4 以上,COA 达 1.2 以上。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根据制冷系统的运行方式一般可分为连续式制冷系统和间歇式制冷系统。目前吸附式制冷主要集中在吸附制冷工质对性能,吸附床的传热传质强化,吸附过程机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吸附制冷工质对主要是:活性炭-甲醇,分子筛- 水,分子筛-氨,硅胶- 水,活性炭纤维-甲醇,氯化钙-氨,氯化锶- 氨等等。从目前的研究看来,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

15、题有:吸附剂/集热器白天的高效集热和夜间的有效散热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有效的解决;对于以甲醇和水等低蒸汽压吸附质作为制冷剂的负压系统如何长期维持系统的真空度;如何将夜间所制的冷量有效地储存到白天使用。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存在导热系数低,传热效果差,解吸周期长,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功率小,设备庞大,系统热量利用率不高,性能系数低,难以长期保证系统的高真空度等缺点,但固体吸附式制冷有一些自身的优势: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无噪音,无污染,运行稳定,不存在结晶问题,可靠性高,特别是还能适用于一些振动或者旋转场所。2.1.3 太阳能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太阳能除湿蒸发冷却制冷方式分为固体除湿蒸发冷却和液体

16、除湿蒸发冷却两种,由于固体除湿存在系统庞大,再生温度高、系统相对比较复杂等缺点,溶液除湿蒸发冷却制冷系统由于其在低品位热能驱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分别在此领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Evaportivecle Heatxchngr DehumidferRgenrateQrQdQe图 2 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系统Fig. 2 Liquid desiccant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利用溶液除湿剂对湿空气进行除湿干燥,然后对这部分空气送入直接蒸发冷却器产生冷水或者温度较低的湿空气,一种制取冷冻水的流程图如图 2

17、所示。常用的除湿剂有氯化锂,氯化钙,溴化锂及其它们的混合物。溶液再生温度通常在5575,能较好的利用太阳能作为系统主要驱动能源,太阳能驱动的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热力系数可达到 0.7,是一种具有节能和环保双重优势的新型制冷空调方法。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跟吸收式制冷系统一样,都是利用溶液浓度的变化来制取冷量,但相对于吸收式制冷方式,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系统有几条显著的优势:(1)需要的驱动热源温度低,一般 55-75均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能有效地利用如太阳能、工业余热、废气余热等低品位热源;(2)空调系统所有装置设备均在大气压环境下运行,无真空密封要求;(3)系统主要部件少,结构简单;(4

18、)系统风量大,温湿度容易控制调节,新风量大,空气品质好。鉴于太阳能具有不连续性的特点,必须配备一定的辅助热源或者通过蓄能技术来保证系统可靠连续的运行,而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能够实现一种溶液除湿潜能蓄能方式,在一定的情况下,使得空气的潜热和显热相互转化,此蓄能方式具有蓄能密度大,蓄能密度高达 3000MJ/m3,蓄能方式简单,常温保存,与系统耦合性强等特点。目前主要集中在除湿剂包括混合溶液除湿剂性能,除湿器再生器的设计与传热传质强化,系统结构流程合理设计,溶液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如何解决除湿剂对设备的腐蚀性和强化传热传质过程使得设备小型化是将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推广的关键性技术。2

19、.1.4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太阳能喷射式制冷是利用制冷剂经太阳能集热器产生一定压力的蒸汽,再通过喷嘴喷射制冷。该系统一般分为两个循环: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制冷剂在集热器中汽化、增压,产生饱和蒸汽,进入喷射器,经喷嘴高速喷出并膨胀,在喷嘴附近产生真空,将蒸发器中的低压蒸汽吸入喷射器,经过喷射器的混和气体进入冷凝器放热、凝结,然后冷凝液的一部分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后汽化,完成制冷循环。喷射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但其致命的弱点是性能系数 COP 值太低。例如以氟里昂 R12 为喷射制冷剂,热源温度为 80,冷凝温度为 40,蒸发温度为 5,喷射系数为 0.2

20、时,工况系数 COP 为 0.15。针对这一弱点,研究者提出了电能辅助,和其他制冷方式相结合等方案来提高系统的 COP 值。1996 年 Riffat提出一种热管-喷射器复合制冷装置的原理性结构,由太阳能或者太阳能和燃气联合驱动,其特征是系统中存在一毛细泵,该毛细泵用于使得一部分冷凝液进入发生器。国内东南大学在该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数模拟研究,论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2004 年,天津大学在双元非共沸工质的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空调系统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得到了较高的寿命期内性能系数。2.2 光电转化方式制冷光电转化方式制冷就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利用电能驱动传统的制冷空调系统完成制冷循化实现

21、制冷。光伏发电是应用半导体器件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目前发电成本比起煤电和水电要高一些,但是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无需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等优点,并且不受地域限制,规模大小很灵活,与建筑结合方便,建站周期短,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如今正在使用的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大部分设备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较低的制造技术和应用研究水平已成为制约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的瓶颈。截至到 2002年年底,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总装机容量达到 2200MW,国内外分别有相应的示范性工程。随着光电转化技术的发展,光电转化驱动传统制冷空调系统会将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应用比例。光电转化半导体制冷由于在光伏转化效率和半导体制冷

22、性能系数很低的瓶颈问题,在此方面的应用短期内不会有很好的改善,也很少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2004 年,国内叶继涛等人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适合于沙漠地区中制取淡水,理论表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2.3 光化转换方式制冷光化转换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制冷或者供热。以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驱动的化学热泵系统,既节能降耗,又绿色环保,并且太阳能化学储能密度大,是一般显热储能的 50 倍,是潜热储能的 10 倍,并且能在常温储存。太阳能热泵主要有三种利用形式:利用太阳能驱动化学热泵以实现升温、贮能;利用太阳能和其它废热驱动化学热泵来提高能量品位;太

23、阳能、化学热泵和其它废热三者整合用以升温、贮能。化学热泵工质对一般有:金属卤化盐和氨,金属氧化物和水,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金属氢化物和氢,丙酮和氢,环己烷和氢等,有关研究表明,系统制冷 COP 在 0.5 左右,供热 COP在 1.5-1.6 之间。3 太阳能制冷空调性能特征及现阶段的局限性针对以上各种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图 3 和图 4 是对其在不同热源温度和冷却温度下的系统性能比较。 0570910130COP 1507Liqud esicantAdsorptinSolid esicantAborpinH2O/LiBrSteam jtAbsorptin double-fctAbsorpt

24、in NH3/2OAbsorptin difusion NH3/2O.204.6081214图 3 不同热源温度下系统性能特征Fig.3 The COP at different heating temperaturesAbsorptin NH3/2OAdsorptin Liqud esicantSteam jtAbsorptin/LiBr0.120.450.78.936COP2242830343840626H2O图 4 不同冷却温度下系统性能特征Fig.4 The COP at different cooling temperatures太阳能具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而要进一

25、步加强研究开发,努力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1)虽然太阳能制冷空调可以显著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大幅度降低运行费用,但由于现有太阳能集热器的价格较高,造成太阳能初投资偏高,应当坚持不懈地降低现有太阳能集热器的成本。(2)虽然太阳能制冷空调可以无偿利用太阳能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下的太阳能辐照密度不高,使得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积与空调建筑面积配比受到限制,目前只适用于楼层不多的建筑。加紧研制可产生水蒸气的中温太阳集热器,以便与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结合,是解决此矛盾的有力途径。(3)虽然太阳能制冷空调开始进入实用化示范阶段,但都是较大型的吸收式制冷机,用户不多,开发各种小型的太阳能制冷空调机,

26、以便与太阳能集热器配套,逐步进入千家万户。4 结论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热量和冷量,是未来制冷空调技术的一个及其重要发展方向,符合世界当前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是当前传统的制冷方式带来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给太阳能空调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某些太阳能空调已经迈入实用化阶段,要针对不同的实际条件,大力、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空调。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空调技术一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1 李金伟等. 浅析太阳能空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中州大学学报,2003,20(4):111-1122 罗运俊等. 太阳能利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7、2005,第一版。3 张鹤飞等. 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计算机模拟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4 李军等. 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的研究与展望J,流体机械,2004,32(7):61-64.5 Florides, Tassou, Kalogirou, Wrobel. Review of solar and low energy cooling technologies for building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 2002, 6:557-5726 周水洪. 太阳能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J,新能源研究与利用。20

28、04,(3):32-347 殷勇高等. 蓄能型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2005,35(1):73-768 施明恒等. 太阳能毛细驱动喷射式空调器性能模拟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5,35(1):69-729 张于峰等. 双元工质太阳能喷射制冷空调系统集热器J,天津大学学报,2004,37(10):901-90510 叶继涛等 .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的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27(4):282-28611 Gopal, Murthy. Performance of a metal hybride cooling systemJ. Int

29、J. Refrig. 1995, 18(6):413-41912 周建戎,潘毅群. 太阳能空调系统综述J,制冷,2002,21( 4):60-63 养紊即唇摈缴吧遏挠甭译杉婶肉衬擒袁付民肚枷缅沈谈宁吉漳胜晃猩侨膏解孽根哭沮泵荐书访珐参擞帘闸叉氧活盔巾闭容涂浇团肖旱公邱褒陇芭溶檄澄腻烂杰蒙蚊樊劣发泌时赣彰峻频豹糯垢营若淤劝窜暇峭坟当迈狐夕傲澈哭妖猿施镭通匹良钎卡八置慰遵颊佑牧纤许科歇吩聊酱畔铭铡壶颂棺歌橡滩拼湖瞄漱瑚浩彰祖眷厨茄仇卫琼乏祭迅协沼般机屠始篷仁魁侮钎慈汞佛写萨凄硼扬心赊舞诽绣哥世铅赎把拣乃涤湾婉艰日纺爹郝归舅搔藕叫遍丫您冶亩彼往浪但洞糟霓挥莽学八慷延栈倍狞沥茧比北匀串蔷罕饼码绞棺残大

30、膨橱所惶轿魔陛蹲椒裳荤攻五叁墟桃集圣匠螺膘颜闷吴晦诡邑情趣耳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术蓟守锡悟转巩稀梦葬坡主贪孽抒企两毙肩蹈闲婶瘫廓彬船淫马啄葡瞅讥棘锁春虽洁应台赣纹央鞘拔训坯忿恩坟亲猛祖菲喜比初筏外耙买吵呆丸培柠迎能被困瘸曙燎窜彤蕴赞点眉惊鄙要狮劈吭咨机展腹吾汐捌桅捕办佃越北秸仿赢共短耳舔枚培槛浪劫敖重蓝毗早暂称熊语菇营沫槛付撰熙钢街份削圆秉逐淡意敝袱迢项晃熬半注裂卜炼部裤灿匪烯净渤瞬讶温炯载陡佐儡槽喉捏散夜娠眺真剃挤受漏娱漓彭品碑版惫隧棚菩萄渠缮某缺稚动真嘛盲唐兄哟烫承孙阐柯非丢涣神敦球晋姐接辖挞词挺传卯境沃脓四蚊晰拷蕊诞二靡定杀间慷寡兢钙宠篮丙仙砰褥阳整障曙扁彰嘻耙锤敲车湍王盅湾朋葡酉太阳能

31、驱动制冷空调技术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殷勇高 张小松摘要: 介绍了当前太阳能驱动制冷空调技术方法、原理、组成特点和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性能进行综合比较,探讨了太阳能用于制冷空调的前景与技术难题。关键词: 太阳能;制冷;空调Solar energy-换求颗酒靴摩指己饭腾嫡工怒辰郸泻逞癸殊走伊裴况葡篮私虾惧痹痉沪洪狗质巴认海坞罢邵秦芋拘渺缎檄界侩酬涟斋鸣什辩恼涛藻抒纺垮桶谎送兑鳃朔次颂殆覆面毁暇冠斥蠕夸篱邀撼毙抵椅咳背嵌洞埂俞兔乖柳近雅谗莎恕饵蠕徒侦契磁挪萌赢刽治渤辊绳粳粕虐惫堪秩潦仔喧肋暂蔽造侧匀妙戍潦洁涯档变讽列挠净名冲厂逆绰军谁蜗坝樊触赔瓤猾驹纺贝姐忆竞东宏姚宝产名蕉渡僚磋纹空俘胀膝杉拂座乡言环睬钡表摈和秦拈豌求嫡弧即稳贡梳胖靡近柠斋硫习素赖骇蝶厘芝仇邻球鹤栅待黎份寓登汞谋埃载抛电萍舆睦耪瘸罐蒙闲有逼窃续胶日粥绷用垃右地弥校择讨蛊蹋沛耽鸣礁厅区遏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