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篇(中药综合第 13 章高频考点)第 一 章 中 医 基 础 理 论一、病、证、症的区别1、症:又称症状,是病人主观的异常感受比如:头痛,发热,呕吐等都是我们的一种主观上的异常感受。2、病:是对疾病的总概括比如:感冒,这个病名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有病理状况的总概括。3、证:又称证候,注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个性和区别 。比如:感冒,中医的诊断可以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证候。二、阴阳关系的临床应用1、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用滋阴的药物,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被称为“阳病治阴”。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用补火助阳的药物,治疗阳虚所致的虚寒证,被称为“阴病治阳”。三、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的生理功能:主
2、血脉(主要与血液的生成,运行有关);主神志。2、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调畅气机的运动);藏血。3、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包括运化饮食和运化水液);主统血(可以防止血液溢出血管)。4、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包括了肺主宣发、肺主肃降);主调通水道(注意于肾主水加以区分,肺是调通作用,肾是主导作用);朝百脉,主治节(注意与心主血脉区分)。5、肾的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主纳气的作用可以维持吸气的深度)。四、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五脏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色 五味 脉象肝 胆 目 筋 怒 青 酸 弦心 小肠 舌 脉 喜 赤 苦 洪脾 胃 口 肉 思 黄 甘 缓肺 大肠 鼻
3、皮 悲 白 辛 浮肾 膀胱 耳 骨 恐 黑 咸 沉五、五行生克规律的应用治法 含义 适应症滋水涵木 滋补肝肾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金水相生 滋养肺肾 肺肾阴虚培土生金 补脾益肺 肺脾气虚益火补土 温肾健脾 脾肾阳虚治法 含义 适应症抑木扶土 疏肝健脾 肝脾不调培土制水 健脾利水 脾虚水泛佐金平木 滋肺清肝 肝火犯肺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泻南补北 滋肾阴,降心火 心肾不交六、气的分类和功能名称 含义 生成 分布 生 理 功 能元气生命活动最根本的气肾精化生 根于肾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名称 含义 生成 分布 生 理 功 能宗气集聚处被称
4、为膻中或气海肺吸入的清气脾运化的谷气主要分布于胸走息道以行呼吸(助肺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助心气行血);名称 含义 生成 分布 生 理 功 能营气行于脉中富含营养的气水谷精气 血脉之中 营养全身,化生血液卫气行于脉外 具有防御作用的气行于脉外防御外邪,温养脏腑控制腠理开合和汗液排泄七、气与血之间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主要指的是营气) 气能行血(故活血药常配伍行气药,加强其活血的功效) 气能摄血(主要是脾气的作用,脾气主统摄血液)2、血为气之母 血能养气(与之相关的治法:补血生气) 血能载气(与之相关的治法:补气固脱)八、十二经脉流注顺序记忆口诀:肥肠未批心尝,光身包饺单干(想要吃
5、肥肠但老婆不批准吃,吃不成心里总想尝一尝,吃不成肥肠自己光身包起了饺子)。上述两句话代表了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分别是:肥(肺经),肠(大肠经),未(胃经),批(脾经)心(心经)尝(小肠经);光(膀胱经),身(肾经),包(心包经),饺(三焦经),单(胆经)干(肝经)。九、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位的分布规律1.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记忆口诀:太倔少(人生太倔是少年,我们根据太倔少,就可以记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2.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记忆口诀:噎死他十、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根据上图,可以记住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出发,由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出发,由手走头 足
6、三阳经从头出发,由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出发,由足走胸十一、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1. 督脉的生理功能记忆方法:督脉(都教授) 都教授很阳光,由阳字,由此联想督脉可以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都教授长得高、头脑好,肾也好,由此联想督脉与髓、脑和肾的功能有关。2. 任脉的生理功能记忆方法:由任联系到任性,在由任性联想起女人。 女人属阴,由此联想任脉为“阴脉之海”。 女人与后代生育有关,所以任脉可以主持妊养胞胎。3. 冲脉的生理功能 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记忆方法:冲与“葱”同音,葱刚好 12 划,由此记住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冲为“血海”,能促进生殖功能,与月经有关记忆方法:冲与充
7、同音,由充联想到“充血”一词,由血记住冲为血海;另外,生殖过程离不开生殖器官的充血,所以冲脉也与生殖功能有关。4. 带脉的生理功能约束纵行诸经(带脉想皮带一样环绕腰一圈,因此可以约束经过这片区域的纵行经脉)。主司妇女带下(由带字联想起妇女带下)十二、六淫的致病特点1. 风邪的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因为风性开泄,能打开皮肤毛孔,带领其他邪气侵犯人体)2. 寒邪的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阻滞气血运行,不通则痛)寒性收引3. 暑邪的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气随津脱)暑多挟湿4. 湿邪的致病特点:湿为阴邪,阻遏气
8、机损伤阳气(湿为有形之邪 ,所以易阻碍气机)湿性重浊(肢体的 困重感 是它的典型辩证要点)湿性黏滞(主要指疾病缠绵难愈)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比如,下肢的水肿,阴部的瘙痒)5. 燥邪的致病特点: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口鼻咽皮肤的肝脏)燥易伤肺(肺为 娇脏,喜润恶燥)6. 火邪的致病特点: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伤津耗气 (耗气的原因是气随津脱)火易生风 动血(迫血妄行导致出血)火易致肿疡十三、阴阳格拒1. 阴盛格阳: 阴寒内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因此会产生“真寒假热”的表现。阴寒内盛: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阳浮于外:身热(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治法:虽有热象,但本质是阴寒内盛,所以用热性药治疗(热因热
9、用)。2. 阳盛格阴: 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不能输布于体表四肢,故产生“真热假寒的症状。真热: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假寒:四肢厥冷(身热不恶寒),脉沉但有力治法:虽有寒象,但本质是邪热内盛,所以用寒性药治疗(寒因寒用)。十四、邪正盛衰与疾病归转1. 实中夹虚: 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比如:外感热病,耗损津液的气阴两伤病证。2. 虚中夹实: 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比如:脾阳不振,运化无力的水肿病。3. 真实假虚证:本质实证,但现象却是虚的症状,称之为“大实有羸状”。比如:邪实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4. 真虚假实证:本质虚证,但现象却是实的症状,称之为“至虚有盛候”。比如:脏腑气血不足,运化
10、无力可致大便秘结等病症。十五、气的失调病机 气不足:气虚 气行时常: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多选题考点)记忆口诀:逼志玲脱下,其中逼(气闭),志(气滞),玲(气逆),脱(气脱),下(气陷,陷即下)第 二 章 中 医 诊 断 基 础 重 点 知 识 点一、寸关尺脉分候的脏腑 寸脉主上焦心肺; 关脉主中焦肝脾; 尺脉主下焦肾。其中,左手属阳,所以左寸脉主心(心属火),左关脉主肝(肝为将军之脏)同理,右手属阴,所以右寸脉主肺(肺为娇脏),右关脉主脾(脾为阴土)二、弦脉的脉象和主病【脉象】“端指以长,如按琴弦”【主病】 肝胆病、痛证、痰饮记忆方法:由“弦”联想到音乐 音乐具有“排忧”作用:“忧”
11、一般与肝胆病有关 忧需要喝酒“痛饮”:痛代表痛证、饮代表痰饮三、弦脉的脉象和主病【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主病】食滞、痰饮、实热 记忆口诀:市集谈话凑热闹,其中:市集代表食积、谈代表痰饮、热代表实热、话代表滑脉。四、心病辩证证候 共有症 辩证要点心气虚 + 气虚证(体倦乏力、气短懒言等)心阳虚1.心悸(心病共有)2.气短自汗、活动加重 + 怔忡、心胸憋闷 + 虚寒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证候 共有症 辩证要点心血虚 + 血虚证(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心阴虚1.心悸2.心烦失眠(心火偏盛)3.易惊+ 阴虚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证候 辩证要点心血瘀阻证心悸怔忡、心前区刺
12、闷痛+ 血瘀证(疼痛、面唇指甲青紫、舌有淤斑)心火亢盛证心烦失眠+ 吐衄(迫血妄行)+ 舌红绛生疮(心开窍于舌) + 尿赤涩灼痛五、肝病辩证证候 辨证要点肝气郁结证情志抑郁(病情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胸胁或少腹胀闷疼痛,善太息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湿阻碍气机运行)、黄疸、阴部瘙痒等+ 湿热证(小便短赤、浑浊)寒滞肝脉证 肝经所循行部位(少腹、前阴、巅顶)冷痛证候 共有症 辨证要点肝火上炎证 + 火热证(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吐血衄血)肝阳上亢证(肾阴亏虚)头痛耳鸣面赤烦躁+ 上盛下虚,虚实夹杂 (眩晕,两目干涩,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证候 共有症 辨证要点肝阳化风证病机:阴虚阳亢,气血上逆+阴虚证
13、(五心烦热,颧红,舌红少津)热极生风证病机:火热炽盛,灼伤肝阴+ 火热证(高热、烦渴)血虚生风证眩晕、肢体抽搐(风性主动)病机:久病血虚,筋脉失养+ 血虚证(面白爪甲淡白)六、脾病辩证证候 共有症 辨证要点脾失健运运化乏力(小便不利,肢体浮肿)+ 脾气虚证(身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脾虚下陷证 脘腹重坠,内脏下垂 + 脾气虚证脾不统血证 各种慢性出血 + 脾气虚证、血虚证脾阳虚证具有脾气虚表现:食少腹胀、便溏腹中冷痛+ 虚寒证(畏寒肢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证候 共有症 不同症寒湿困脾证 + 寒象(口不渴、便溏稀薄、小便不利等)脾胃湿热证纳呆、腹胀身重、苔腻(有湿邪) + 热象(面目发黄如
14、橘色,发热、尿少而黄)七、肺病辩证证候 辩证要点肺气虚 咳喘无力,自汗+ 气虚(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等)肺阴虚干咳,咳中带血、痰少而黏 + 阴虚(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口渴咽干)证候 辩证要点 舌象 脉象风寒犯肺咳嗽、稀白痰+ 风寒表证(恶寒重,无汗、鼻流清涕)苔薄白 浮紧风热犯肺咳嗽、痰少色黄+ 风热表证(发热重、有汗、鼻流浊涕)舌红苔薄黄浮数证候 辩证要点 舌象 脉象燥热犯肺干咳痰少难咯+ 干燥证(鼻咽口舌干燥)舌尖红苔薄少津脉细数痰浊阻肺咳喘,痰白量多易咯+ 胸满、呕恶苔白腻 脉滑八、肾病辩证证候 辩证要点 舌象 脉象肾阳虚证腰膝冷痛,夜尿多,性功能减退+ 阳虚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舌淡
15、苔白脉沉迟无力肾阴虚证头晕耳鸣,腰酸酸软,牙齿松动+ 虚热证(五心烦热,盗汗,失眠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肾精不足证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智力低下);成人早衰,生育机能低下舌淡 脉弱证候 常见症状肾气不固证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 (滑精早泄、尿后余沥)+ 气虚证肾不纳气证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气虚证九、胃病辩证证候 胃脘痛 呕吐 饮食 兼症胃寒证 冷痛 呕泛清水 食少 遇寒则重,得热则缓胃热证 灼痛 泛酸嘈杂 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渴喜冷饮证候 胃脘痛 呕吐 饮食 兼症胃阴虚证 隐痛 干呕呃逆 饥不欲食 虚热证(低热口燥咽干)食滞胃肠证 胀痛 呕吐酸腐 少食厌食 呕泻酸
16、馊腐臭第 三 章 内 科 辩 证 论 治 重 点 知 识 点一、感冒的辩证论治风寒感冒【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记忆:荆芥和防风是风寒表证的常用药)风热感冒【主症】身热重微恶寒,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清热宣肺【方药】银翘散(记忆:金银花和连翘是风热表证的常用药)时行感冒【主症】风热重证,流行性,传染性【治法】清热解毒【方药】清瘟解毒丸(记忆:瘟与流行性温病有关)体虚感冒【主症】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兼症】气虚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脉虚)【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记忆:人参等补益药
17、能强壮人体正气)二、咳嗽的辩证论治风寒犯肺【主症】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兼症】风寒表证【治法】疏散风寒,宣肺解表【方药】杏苏散风热犯肺【主症】咳嗽气粗,痰黄黏稠【兼症】风热表证【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桑菊饮(桑叶、菊花能宣散风热)燥邪伤肺【主症】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兼症】干燥证(口唇鼻咽干燥,舌红少津)【治法】辛凉清润【方药】桑杏汤(桑叶能清肺润肺)痰热犯肺【主症】咳嗽气粗,痰多黄稠【兼症】痰热证: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方药】清热化痰汤肺肾阴虚【主症】干咳少痰,或咳中带血,午后咳甚【兼症】阴虚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治法】滋阴润肺,止
18、咳化痰【方药】百合固金汤(百合性善养肺阴)三、喘证的辩证论治风寒闭肺【主症】咳喘,呼吸急促胸闷,痰稀白(寒邪阻滞肺的气机运动)【兼症】风寒表证【治法】宣肺散寒【方药】麻黄汤(麻黄即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痰热郁肺【主症】咳喘,胸部胀痛,痰黄稠【兼症】痰热壅肺证,里热证【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桑白皮汤肾不纳气【主症】喘促日久,呼吸浅,动则加重,呼多吸少【兼症】肾阳虚证(咳甚小便失禁或尿后余沥,畏寒,腰膝酸软)【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四、不寐的辩证论治心火炽盛【主症】不寐心烦【兼症】心火旺盛证(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脉数有力)【治法】清心泻火【方药】导赤散肝气郁结(
19、“母病及子”)【主症】情志变化则加重【兼症】肝气郁结(抑郁,胁肋胀痛,善太息)【治法】疏肝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阴血亏虚(肾阴、心血不足,致心火偏盛,心神失养)【主症】不寐,心悸,健忘【兼症】肾阴虚证(腰膝酸软,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治法】滋阴养火【方药】天王补心丹心脾两虚(血液生成不足,致心火偏盛,心神失养)【主症】不寐,多梦易醒【兼症】心血虚证(心悸、面色淡白、脉细)脾气虚证(食少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治法】健脾养心【方药】归脾汤五、便秘的辩证论治热结肠胃【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兼症】里热证(小便短赤,面红身热,口干口臭)【治法】清热润肠,通腑【方药】麻子仁丸(麻子仁能润肠通便,
20、方中大黄能清热通腑气滞郁结【主症】大便秘结,欲便不出(气滞,导致气的推动力下降)【兼症】肝郁气滞证(嗳气频作,胸胁满闷)脾失健运证(腹中胀痛,食少,苔薄腻,脉弦)【治法】顺气行滞【方药】六磨汤(把气滞给磨开)津亏肠燥【主症】大便秘结【兼症】津亏证(口鼻唇咽的干燥)血虚证(唇舌面淡白,头晕目眩,心悸,脉细涩)【治法】养血润燥【方药】润肠丸阳虚寒凝【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阳气不足,推动了下降)【兼症】阳虚证(面白畏寒肢冷,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脉沉迟)【治法】温通开秘【方药】半硫丸或桂附八味丸(硫磺内服能温补肾阳)六、头痛的辩证论治风寒头痛【主症】头痛剧烈,痛连项背,遇风尤剧(寒滞气血,不通则通
21、)【兼症】风寒表证(恶风寒,苔薄白,脉浮紧)【兼症】疏散风寒【方药】川芎茶调散(川芎既能行气,又能活血,对风寒气血淤阻型头痛尤宜)风热头痛【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如裂(热邪主升主动,风邪开泄)【兼症】风热表证(发热恶风,面赤红,舌红苔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方药】桑菊饮(桑叶、菊花是风热证的常用药)肝阳上亢【主症】头痛,头昏目眩【兼症】肝火上炎证(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脉弦数)【治法】平肝潜阳【方药】羚角钩藤饮(把上亢的肝阳给钩回来)瘀血头痛【主症】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痛。【兼症】血瘀证(或头部外伤史,舌紫,脉细涩)【治法】祛瘀通络【方药】通窍活血汤七、胃痛的辩证论
22、治寒凝气滞【主症】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兼症】寒证(畏寒,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温胃散寒,和胃止痛【方药】良附丸(高良姜可以温中止痛)饮食停滞【主症】胃痛胀满,胀满拒按【兼症】食滞内停证(嗳腐恶食或呕吐,苔厚腻,脉滑)【治法】导滞和胃【方药】保和丸(保通“饱”,“饱”联想起饮食内停)肝胃不和(“木乘土”)【主症】胃脘胀满作痛,痛连胁肋,生气时痛甚,嗳气后痛减,或见嘈杂吞酸,苔薄白脉弦。【兼症】疏肝理气【治法】和胃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主症】胃痛胀满,胀满拒按【兼症】食滞内停证(嗳腐恶食或呕吐,苔厚腻,脉滑)【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
23、丸(由方名中的“逍遥”可知其有疏肝的作用,配伍丹皮、栀子既能祛除肝的气郁,又能清热;)脾胃虚寒【主症】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兼症】脾胃阳虚(大便溏薄,纳差,泛吐清水)【方药】虚寒证(神疲乏力,畏寒,舌淡苔白,脉虚弱)【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黄芪建中汤八、泄泻的辩证论治食伤肠胃【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兼症】食滞内停(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治法】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保通“饱”,“饱”联想起饮食内停)湿热内蕴【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肠胃有热),或泄而不爽(湿邪其性粘滞),肛门灼热。【兼症】湿热证(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
24、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葛根芩连汤(黄芩、黄连既能清热,又能燥湿)下篇(中药综合第 47 章高频考点)第 四 章 民 族 医 药 基 础 知 识 重 点 知 识 点一、藏药六味与八性1、藏药六味:辛、甘、酸、苦、咸、涩(只是比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多了一个涩味)。2、藏药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锐 记忆口诀:揍你两顿清燥热睡3、八性归属土元偏盛:重、腻(记忆方法:泥土重)水元偏盛:凉、钝(记忆方法:凉水)风元偏盛:轻、糙(记忆方法:风轻云淡)火元偏盛:热、锐(记忆方法:火热)第 六 章 中 医 药 文 献 信 息 与 咨 询 服 务一、传统文献本草典籍: 神农本草 经、本草经集注
25、 、本草纲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方书典籍: 肘后备急 方、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普济方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 论、巢氏诸病源候论、瘟疫论二、现代文献一次文献: 由本人研究成果所写的 原始文献、论文 (期刊、毕业)、专著、专利说明、会议文献等。二次文献: 在一次文献上整理而成的 文献、书目和题录三次文献: 在二次文献上整理而成的论文 综述、 词典、百科全书、教科书等。第 七 章 中 药 调 剂 操 作 的 基 本 技 能 知 识一、中成药的药引1、黄酒 功效:温通经络,活血化淤 应用:活络丹、醒消丸(“消肿”)、跌打丸、七厘散
26、(七厘与“气理”同音,可以由此记忆七厘散有活血行气的功效,故可用黄酒为药引)2、生姜汤功效:温中散寒,止呕应用: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3、淡盐水功效:引药入肾应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4、鲜芦根汤功效:清热透表,生津应用:银翘解毒丸5、清茶功效:清上利下应用:川芎茶调散6、米汤功效:保护胃气应用:四神丸(肾阳虚泄下日久易损伤中气)、更衣丸(“更衣”即解大便,更衣丸功效泻火通便,苦寒易伤胃,故用米汤保护胃气)。7、焦三仙功效:消导积滞应用:至 宝锭(功能清热导滞,可由 “至”联想 滞,“宝”联想饱,由此记住其具有消导积滞的功效)。二、处方中对产地和品质有要求的饮片1、对产地有要求的饮片怀山药、田
27、三七、东阿胶、杭白菊、江枳壳记忆方法:2、对品质有要求的饮片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记忆方法:三、特殊煎药方法1、先煎增加药物溶解度 :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 20 分钟,再与它药同煎。比如:生龙骨、生磁石、生牡蛎、鳖甲、鹿角霜降低或缓解药物毒性 : 某些有毒饮片先煎可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如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经 12 小时的煎煮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降低毒性。2、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药煎好前 510 分钟入煎。如降香、沉香、鱼腥草、砂仁
28、 、白豆蔻、薄荷等。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 的饮片需后下,一般在他药煎好前 1015 分钟入煎。如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3、包煎含黏液质较多 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宜包煎。如车前子、葶苈子。 富含绒毛 的饮片宜包煎,因绒毛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辛夷、枇杷叶等。花粉等微小饮 片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4、烊化(熔化)一些胶类,蜜膏类 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稠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如鹿角胶、阿胶、龟胶等。5、另煎 一些贵重 中药,为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
29、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汁,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如西红花 、人参、西洋参等质地较疏松者,需另煎 3040 分钟。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水牛角等应单独煎煮 23 小时。6、对服对于液体 中药,放置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其成分,故应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对入服用。如黄酒、竹沥水、姜汁、鲜藕汁、梨汁、蜂蜜等。7、冲服一些用量少 ,贵细中药宜先 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因与他药同煎而导致成分被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如羚羊角、雷丸、蕲蛇、金钱白花蛇、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8、煎汤代水其目的是使药物充分煎出,
30、发挥疗效。煎汤代水的药物,质地泡松,用量大,一般先煎 1525 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壳、灶心土等。四、用药禁忌1、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蒌:全瓜蒌、瓜蒌皮 /仁、天花粉乌:川乌、附子、草乌参:丹参、 南沙参、人 参、玄参、苦参记忆方法:当男人炫苦2、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第 八 章 中 药 的 贮 藏 与 养 护一、中成药贮存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易虫蛀茶曲剂、 散剂、水丸、 蜜丸记忆口诀:我 去,山虫 要吃水蜜丸2、易霉变片剂、蜜 丸、膏滋记忆口诀: 骗闺蜜没变 高3、易酸败合剂、酒 剂、糖浆剂、 软膏剂记忆口诀: 败了就喝软 糖4、易挥发 芳香水剂、酊剂5、易沉淀 酒剂、口服液、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