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1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五校)2011-201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统考语文试题命题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靳立鸿 审题人: 汉铁高中 李文利 本试题卷共 8 页,七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颓圮(p) 弄堂(nng ) 飨士卒(xing) 桀骜不驯(xn)B忸怩(n) 遒劲(qi) 租赁权(ln) 变徵之声(zh) C翌年(y) 寥廓 (ku) 被八创(chung) 屏息以待(bng) D浸渍(z) 漫溯 (s)
2、受虐待(n) 迥乎不同(ji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饲养 菲薄 巨幅图案 偏袒扼腕 B莅校 喋血 婆娑起舞 秋豪无犯 C瞋目 欺侮 摘星览月 峥嵘岁月 D和蔼 浮藻 陨身不恤 一诺千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一套纪念邮票将呼之欲出。B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从常理分析,彭宇与徐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式的依推理判案不足为训,这显然会加深人们对司法公正和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逆向反思。C记者了解到,除了这种纳豆胶囊,先后有多种纳豆产品在他们的小区里搞推销,老人们纷纷解
3、囊。D钱钟书先生断然拒绝好事者的祝寿,他批评有的寿星“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疼不痒的话” ,此言至今,如雷贯耳。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分离半个世纪的东湖与沙湖重新相连,东沙连通渠项目工程投资达到 6.2 亿元,包括了河道、箱涵、地下储存池、闸、泵站、景观等分部分项工程组成。 B央行已于近日下发通知,拟将商业银行的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保函保证金存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等三类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就在于用中华文化及其民族精神凝聚起来的向心力,它如太阳般的温暖、光明,指引我们满怀信心地向着 21 世纪中华民族的光辉前程
4、奔跑。D国庆后,姚明将正式开始进入交通大学深造,虽然有很多同学盼望能与姚明同桌,但“姚之队”表示,姚明不会像其他同学那样抱着一大捆作业本、字典和书籍上课。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58 题。 “床前明月光”不需要别解郑张尚芳大家都欣赏白居易写诗提倡明白如话、老妪能解,而号为诗仙的李白也难得有这样一篇明白如话的诗篇。它的好处本在全诗就是篇大白话、自然亲切,因而妇孺都能传诵上口、千年不衰。可竟然有好些人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2不欣赏这一点,嫌它太白,要把它改的文一点,格律强一点,或用典多一点,以便配上心目中的诗仙标准。因为此诗“明月”两
5、次重复:“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这在古典诗歌格律里很犯忌,所以宋代蜀本李太白文集就擅改成“床前看月光”“举头望山月”,竟把两个“明”字全抹掉。如果改一个或可能是版本问题,改两个就说明是专针对“明月”重复来的,这太过分了,反而不可信了。况且时间虽早,改得却很拙劣,可说改得理致远隔、神韵全无。因为,如果是“看月光”,“看”是主动的,则主观上已经明知那是月光,哪里还会有突然发现明晃晃月光时、“疑是地上霜” 的恍惚呢。“举头望明月”,应是夜半眺望天心明月,如果是“山月”,则是刚上山的初月或将下山的残月,平视可见,用不着“举头望”了;月在山头,时间上也当是黄昏或黎明,就不合“静夜思”的诗题了。所以
6、那是妄人的乱改。其实唐人做诗贵自然不太忌重复,陆游老学庵续笔记特欣赏 “杜少陵曲江诗云: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花间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三联中叠用三花字,而意不重复,又何好也!”连重视格律的诗圣杜甫也不避重复,更不该拿这来限制诗仙李白了。为“床”在卧榻义外另寻别解更是热闹,冉休丹李白静夜思别解引了四说,着重引了把床改释作“胡床”(马扎一类),和“井床”(井架)两说,而更欣赏后者,认为坐在庭中的胡床上,尤其徘徊在井床边看月,要比卧榻更合诗境。不过,首先“胡床、井床”并不能单说为“床”。再者,在庭中或井架四边,月光是普
7、照的,怎么能分辨出前后,只说“床前”有月光呢?只有在指卧床时,因床后面有靠背屏风(可看古画中的床),月光可洒照床前,却不能照到屏风后,这才可解释“床前”两字。其实要为“床”求别解,四说远没说完全。在潮州方言中,桌子也叫“床”,但是月光照桌前也不是个理。所以既然卧床是最浅白又最合理的,就不要再找别解了。望月思乡,为古诗常题,不少诗人作过,那应是模拟古意的好诗题。骆冬青乡愁与春望:从“静夜思”到“两个黄鹂”也引了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冉文说李白此诗是化用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来的,其实那首燕歌行是写思夫的,李白诗更应脱胎于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
8、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里头的床是挂着罗帷的,明显不是什么胡床马扎或井栏,曹诗的床也应同样,他们都说到皎皎明月对床的照洒,惹起诗人的不眠和徘徊。这些诗里都强调的是明月、是床、是不眠之夜的乡愁,没了卧床可怎么体现不眠呀。所以,希望别给“床前明月光”找别解了,免得明月蒙尘、眠床缺失,硬把这首明白如话的好诗,因杂七杂八的别解变成了涩诗。(2011.8文史知识)5下列属于作者对反对改动唐人诗句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举头望明月”虽然“明月”二字重复,可它明白如话、自然亲切,千年传颂。 B“好些人”之所以要改动某些诗句,是因为它在古典诗歌格律里很
9、犯忌,适当改动,会使它符合格律。 C如果改成“看月光”“看山月”,不但失去了蓦然发现明月时的惊疑,还失去了“静夜思”的韵致。 D杜甫的曲江诗,三联中叠用三“花”字,而意不重复,说明唐人做诗贵自然不太忌重复。 6下列对床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蜀本李太白文集将“床前明月光”擅改成“床前看月光” ,是因为床就是井床。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3B冉文引用四说,把床改释作“胡床” “井床” , 觉得坐在胡床上,尤其徘徊在井架边看月角度更加有意境。 C在潮州方言中,桌子也叫“床” , 只是,说月光照在桌前不符合情理。 D“床”指卧床,因床后面有靠背屏风,月
10、光可洒照床前,而不能照到屏风后。 7下列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了冉文的观点,对骆文的引文一笔带过。冉文不同意引用他说,着力在卧榻义之外另行解释。 B无论是静夜思,抑或曲江,虽然诗中间有字的重复,但它自然亲切,妇孺能解,都不宜改变。 C“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月光穿户,无床不眠。古人常常斜倚井架或者躺在床上望月怀乡。D 文章虽然只是对由“床前明月光”而衍生的各种解读的解读,但也告诉我们唐人做诗重在自然,解读要合乎情理。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戆子记清 谢济世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
11、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期,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仆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
12、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蹋,与天子争是非,坐朝斑,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
13、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注 戆(zhung):憨厚而刚直。司阍(hn):看门。眴(shn ):使眼色。酡(tu):饮酒脸红貌。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得歌者侑一觞乎 侑:佐助,指劝人饮酒进食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4B诱朴者共媒蘖 媒蘖:挑拨是非C主人强颔之 颔:点头同意 D主人语塞,谢之 谢:感谢9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直接表现戆 者 憨直 特 点 的一组是( )诧 曰 : “胡 为 来 哉 ? ”挥 拳 逐 去 。 夺 瓶 还 谏 。 戆 者 止 之 。 市 马 、 造 车 、 制 穹 庐 、 备 粱 糗以 从 。 而
14、戆者可用也。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戆 子记是一篇寓言式散文,它主要记叙了三个佣仆的“黠 ”、 “朴 ”、 “戆 ”的特点,其中描写戆者指桑骂槐斥责主人言行不一的场面生动逼真。B.黠者见风使舵,心机太多,讨好主人,如请 歌 伎 、 进 谗 言 加 害 书 童 、 寻 找 戆 子的过错,是一个十足的市侩。C.作 者 将 戆 者 的 厚 直 敢 谏 与 黠 者 的 狡 黠 媚 上 进 行 对 比 , 将 戆 者 的 “可 用 ”与 黠 者 的 “不 可 用 ”、朴 者 的 “实 无 用 ” 进 行 对 比 。D. 作 者 因 一 “戆 ”
15、字 致 使 仕 途 多 舛 , 几 十 年 的 宦 海 浮 沉 使 他 对 “戆 ”感 受 颇 深 。 黠者、朴者、戆者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寄予愤懑,讽刺时弊。四、(24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 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 3 分 。 )(2 ) 、由 是 黠 者 日 夜 伺 其 短 , 诱 朴 者 共 媒 蘖 , 劝 主 人 逐 之 。 ( 4 分 。 )(3)主 亦 沽 直 而 为 之 乎 ? 人 亦 谓 主 沽 直 而 为 之 乎 ? ”( 3 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南歌子 南歌子 李清
16、照 吕本中天上星河转, 驿路侵斜月,人间帘幕垂。 溪桥度晓霜。凉生枕簟泪痕滋, 短篱残菊一枝黄。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翠贴莲蓬小, 旅枕元无梦,金销藕叶稀。 寒更每自长。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言江左好风光。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1)李清照和吕本中都是南渡之人。“凉生枕簟泪痕滋”和“短篱残菊一枝黄”这两词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2)两首词的下阕都用了反衬的写法,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 分) 13填空。(6 分)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5(1) 大卫科波菲尔 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 。 (2)中国
17、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报告文学是夏衍的 。(3)纪念刘和珍君中“ 惨象,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携来百侣曾游。 。” 揉碎在浮藻间, ”。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五、(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8 题。 奇崛的峭石张梦阳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在书房里独自静静地翻书;二是到山野间游山逛水,自由散想。一天黎明,信步在山野漫游,突然看到直矗云霄的山峰间,瑰丽、火红的朝霞映衬中,有一尊黑色的从悬崖上奇崛挺出的峭石,立时惊呆了。伫步凝望,恍然觉得这红霞中的黑色峭石,很像是鲁迅的头像,奇挺,坚硬,不同凡响,令人神往。是的,鲁迅就是 20 世纪中国一尊奇崛的峭石。20 世纪初叶,国难当头
18、,人们纷纷“竞言武事” ,青年鲁迅却顶着对物质 “崇奉逾度”的“质化”逆风,独树一帜,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在异国日本遥望中国茫茫大地,叹息“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 ?反复叹道“其亦沉思而已夫,其亦惟沉思而已夫” !经过十年沉默,1918 年 5 月, “五四”前夕, 狂人日记如一声春雷,接着“一发而不可收” ,孔乙己、阿 Q、祥林嫂、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一系列雕塑般的人物,和那荒原上无边野草丛中苦走不止的“过客” ,出现在读者眼前。对“正人君子”鞭辟入里的批判,对既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主的“第三样时代”的期盼,震撼着人心。他的精神力量和文学天才,无人望其项背,无论是小说,
19、还是杂文,散文诗,文学史研究, “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只要他一进入,就会立起一座奇耸的高峰。“只觉得受着一种痛快的刺戟,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这奇文中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可言喻的悲哀的愉快。这种快感正像爱于吃辣的人所感到的愈辣愈爽快的感觉。 ”注尽管也有人用恶骂来欢迎他,但也不能不承认他的奇崛。本来已经名满天下,完全可以做薪金丰厚的教授,也有意写自己的文学史著作,却因革命青年横遭屠杀,当权者“暴殄天物” , “对于别个的不能再造的生命和青春,更无顾惜”而毅然辞去教职,与爱人许广平栖
20、居上海,专事著译。遭遇创造社、太阳社“革命文学”青年的围攻与漫骂,逼着自己攻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又被左翼有识之士拥为“左联”盟主,可是说话既不得“左边”心悦,又惹得“右边”恼怒,还不得“中间”拥护,总遭暗算,只得“横站” ,孤军奋战。然而,从清代文字狱档中读出中国人尚“不悟自己之为奴” ;从立斋闲录等明代野史看出“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 。深刻得令人战栗!从而洞察出某些“领导者”不过是“借革命以营私” ,与权力者“争夺一把旧椅子” ,欲做“文坛皇帝”和新奴隶主罢了!而最为奇崛的是临终遗言:“一个都不宽恕!”后人可以因此也“不宽恕”他,恨他,骂他,否定他,或者利用他,与鲁迅著
21、作的传播、研究、赞颂一起延续了近一个世纪。今后无疑还要继续下去,甚至要遇到更为严峻的挑战,但无论怎样攻击他,他都在历史上立于不败之地。鲁迅最大的价值,在于他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扭转了数千年的传统思维定势,变奴性思维为独立思考,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做出了划时代的历史贡献。由于鲁迅是以思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6想家兼文学家的形象化的方式,致力于中国人思维的扭转的。所以比单一的哲学家或者文学家产生了大得多的综合效应,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发挥了少有人比的巨大影响。而要扭转国人的传统思维定势,反抗黑暗,革除时弊,就必须有棱有角,不能平顺、圆滑,因此鲁迅必然是一尊封
22、建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期出现的棱角分明的奇崛的峭石,绝对不是一块顺应时流的光滑圆润的鹅卵石。鲁迅绝不是事事正确的“完人”和“圣贤” ,他从来不相信什么“导师” ,自己也绝不以“导师”自命,甚至渴望自己的文字与所批判的时弊同时灭亡。我们纪念鲁迅,不能以“完人”和“圣贤”的标准要求他。那样,我们反倒会失去鲁迅,也证明我们自己没有冲破只知膜拜、迷信的奴性思维的牢笼。我们需要鲁迅,是因为他毕生所批判的时弊尚在。中国需要鲁迅这样的“精神界之战士” ,这般奇崛的峭石。(2011924人民日报 )注出自茅盾读呐喊。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文章开头由写“爱好”
23、到写“伫步凝望”所产生的联想,自然地引出下文,有先声夺人之效,也为下文写鲁迅渲染了气氛。B.峭石的特点是奇挺,坚硬,有棱有角,文章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显示了鲁迅先生作为“精神界之战士”之独立思考、批判时弊等的特点。C.鲁迅的最大价值,是他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他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他的作品有“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D.鲁迅在文学建树上,也是一尊奇崛的峭石,他塑造了大批雕塑般的人物,如孔乙己、阿 Q、祥林嫂、骆驼祥子、子君、涓生等。E.我们纪念鲁迅,不能以“完人”和“圣贤”的标准要求他,要冲破只知膜拜、迷信的奴性思维的牢笼,我们要继承的是他的精神。15第段写鲁迅这位“
24、精神界之战士”经历了哪些战斗?生发了什么“沉思”?请分别简要概述。(6分)16第段说鲁迅是“一尊封建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期出现的棱角分明的奇崛的峭石,绝对不是一块顺应时流的光滑圆润的鹅卵石” 。分别指出“棱角分明”和“光滑圆润”在文中的含义。 (6 分) 17文中说鲁迅是“20 世纪中国一尊奇崛的峭石”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谈谈 “奇崛的峭石”对你的学习的启示。(8 分) 六、(12 分) 18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国家将每年的 3 月 3 日法定为“爱耳日”。针对随身听不离耳等现象,请你为“爱耳日”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符合场景: 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不超过 20 字。(4
25、 分) 提示语: 。19“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等。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庄子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鸳雏,子知之乎?夫鸳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有人根据这三段文字撰写了上联:千里路始于足下,非梧不止。请你据此对出下联。(4 分)下联: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4 分)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7新华网华盛顿 10 月 10 日专电(记者冉维 易爱军) 美国白宫 10 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日分别同法国总统萨科
26、齐和英国首相卡梅伦通电话,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应采取果断行动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白宫声明说,卡梅伦和萨科齐表示同意奥巴马的看法,即应该采取果断行动最终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确保欧元区及其以外地区的经济复苏。声明说,在 10 月 23 日的欧盟峰会和 11 月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到来之前,奥巴马将和欧洲国家领导人就此问题紧密协调。声明说,奥巴马还同萨科齐就中东和平进程进行了简短交谈,双方一致认为相关各方必须回到谈判桌前。目前,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希腊、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欧元稳定受到威胁。奥巴马已经不止一次敦促欧洲尽快拿出有力的危机应对方案。七、(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
27、就像一场远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 悠悠岁月,一路走来,洒下我们的欢笑与泪水。一路上,也许冗长而无味,也许辉煌而璀璨。但不管怎样,一路的行走,沿途的风景,似乎使我们明白了,无论接不接受它的平庸都要勇敢地面对,即使只是一瞬间的永恒,如烟花般短暂美丽,也值得称奇。请以“风景作伴去远行”为题作文。要求: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 800 字。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82011-2012 学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12 分,每小题 3 分)二、(9 分,每小题 3 分) 5. 【
28、参考答案】B 项说的是“好些人”的观点。6. 【参考答案】D (A 错在“床就是井床”。 B 原文否定了“胡床” “井床”的表述。C 只是另举别解的不合理。)7. 【参考答案】C (“常常斜倚井架或者躺在床上”,把两种对立的观点指向一处,说法笼统)三、 (9 分,每小题 3 分)8. 【参考答案】D(道歉)9. 【参考答案】 B 【解题说明】A 项中句是写问话。C 项句是写治装出征。 D 项句是主人的看法。10. 【参考答案】 A“指桑骂槐”无中生有。四、(24 分) 【参考译文】译 文 : 不久,主人改任御史。早晨上朝前,书童为主人举着灯,灯油倒出来弄脏了主人的朝服,聪明的人跺着脚说:“不吉
29、利!”主人很生气,叫老实人用棍子打书童,憨直的人上来阻止老实人,并说:“我曾听您说:古时有羹汤弄脏了朝衣、蜡烛烧着了胡须都不动声色的人,您能说却不能做吗?”主人把怒气转到憨直的人身上,说:“你是想赚得直言敢谏的名声呢?还是想给人好处来讨好别人呢?”憨直的人回答道:“恩惠是您施予的,我哪里有呢!我奉献愚忠,您却说我赚取直言的名声!您现在身居掌管纠察的官职,将来跪在天子脚下,和天子争论是非,在朝廷上和大臣们争议兴革利弊,把失去官位看作是弃破草鞋一般,甘心降职流放就像是乐于回故乡一样,您也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别人也会认为,您是为了赚取直言的名声才这样做吗?”主人说不出话来,向他道歉,但心
30、里却很记恨这人。从此聪明人整天窥察憨直的人的过错,引诱老实人一同挑拨离间,劝主人赶走憨直的人。正逢主人获罪坐牢,谄害没有成功。没多久,主人奉命戍守边疆,出牢来整理行装。这时聪明人已经逃走了,老实人也竭力请求到别家去做仆人,憨直的人却捋起袖子上前说:“这是我们主人报效祖国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报答主人的时候啊!我愿意去!”他忙着买马、造车、制作帐篷、准备干粮,跟着主人去边疆。于是主人叹息着说:“我原来认为聪明的人和老实的人有作用,现在才知道聪明的人有作用却不能任用,憨直的人倒是可以任用的;老实人可以任用却实在没有作用,倒是憨直的人有作用啊。” 主人把憨直的人收养为儿子,取名“戆子”。优化方案教考资源
31、网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912. 【参考答案】(1)李词写夜深难寐,由天上写到人间,将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枕簟”。“凉” 字一语双关,既说环境凄凉难耐,又说国破夫亡之凄苦悲怆。吕词写词人旅途所见景象:竹篱低矮,傲霜的秋菊已经开过,只留下残枝上孤零零的一朵黄花。“残”字既写霜打风剥的句话的凋败,又暗示见菊思亲,有家难归的痛苦悲伤。(2)李词先回忆年轻时用荷花、荷叶图案装饰衣裳的舒心往事,用“旧时”“只有”状风物依旧,而国破夫亡之情大别于从前,以乐事衬悲情。吕词先写辗转难寐,寒夜漫长难禁的凄凉,看到“江左好风光”反而激起此人的的 中原的思归之情, 而 中 原 沦 陷 , 徒 言 “归 思 ”, 悲 不 胜 悲 , 以 乐 景 衬 悲 情 。13. 【参考答案】(1)狄更斯(2)包身工(3)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沉淀着彩虹死的梦。(4)风萧萧兮易水寒。五、(24 分)六、(12 分)18. 【参考答案】预防听力损伤,享有健康听力。远离随身听,请爱护你的耳朵。珍爱听力,快乐成长。19. 【参考答案】下联: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20. 【参考答案】美英法领导人认为应就欧债危机采取果断行动。七、(60 分)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