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女性,56岁,患者于6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时明显,胃镜示:胃底新生物,胃部的GIST占胃肿瘤的2%-3%,大小不一,多数位于胃体部,胃窦部最少见,典型CT表现为起源于胃壁的不均匀性强化的外向型肿块,小的病变可以均匀强化。大多数边界清楚光整,即使是巨大的恶性间质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也相对较轻,仅表现为肿块与相邻组织的分界模糊不清。病变主体位于胃外或向胃外生长,可向肝胃韧带、脾胃韧带、小网膜囊或腹腔内蔓延。有时CT难以确定其胃壁起源,肿瘤也可经常与胃壁相连,钙化少见。腔内病变者可呈息肉状。约半数病变可见黏膜溃疡,较大可出血或坏死,当大量出血或坏死后可形成大的空腔或空洞,可
2、与胃相通,甚至出现气液平面。增强扫描大多数为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瘤体实质部分早期多呈轻中度强化, 动脉期瘤体内可见蜿蜒走形的点条状强化血管或瘤体旁排列成簇的细小血管, 而实质期、延迟期强化更加明显。少数不典型者可完全囊变,形态不规则,发生感染或带蒂游走等,注意鉴别诊断。,良恶性GIST的诊断须结合肿瘤的大体和形态观察及生物学行为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有丝分裂数及坏死的存在与否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至为重要。多以肿瘤的潜在恶性程度来评定GIST。通常认为恶性指标有:肿瘤具有浸润性,出现局部黏膜及肌层浸润和邻近器官的侵犯。肿瘤出现远近脏器的转移。潜在恶性指标有:肿瘤体积,即胃GIST直径5.5cm,肠GIST直径4cm。核分裂象,以高倍镜视野观察,即胃GIST5/50HPF,肠GIST1/50HPF。肿瘤出现坏死。肿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肿瘤细胞生长活跃,排列密集。当肿瘤具备上述一项恶性指标及以上,或两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恶性GIST;仅有一项恶性潜在指标时,则为潜在恶性GIST(或称交界性GIST);而没有上述指标者,则为良性GIST。应该注意的是即使诊断为良性GIST,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90%左右会变成恶性,所以没有GIST是真正良性的,所以用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更为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