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1-2012年浙江温州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2 专题)专题 11:圆一、选择题1. (2001 年浙江温州 3分)已知扇形的半径是 12cm,圆心角是 60,则扇形的弧长是【 】A24cm B12cm C4cm D2cm【答案】C。【考点】扇形的弧长。【分析】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计算即可:扇形的弧长= (cm) 。故选 C。6012=482. (2001 年浙江温州 3分)已知两圆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是 3和 7,则圆心距等于【 】A4 B5 C6 D10【答案】D。【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外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 ,内切(两圆圆心距离
2、等于两圆半径之差) ,相离(两圆圆心距离大于两圆半径之和) ,相交(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和大于两圆半径之差) ,内含(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差) 。因此,圆心距等于 37=10。故选 D。3. (2002 年浙江温州 4分)已知扇形的弧长是 2cm,半径为 12cm,则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 】A60 B45 C30 D20【答案】C。【考点】扇形的弧长公式,根据【分析】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列式求解:扇形的弧长是 2cm,半径为 12cm, ,解得 。故选 C。n12=80n304. (2002 年浙江温州 4分)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3cm和 4cm,圆心距为 1cm,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3、 】A相离 B相交 C内切 D外切 【答案】C。【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外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 ,内切(两圆圆心距离等2于两圆半径之差) ,相离(两圆圆心距离大于两圆半径之和) ,相交(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和大于两圆半径之差) ,内含(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差) 。因此,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3cm和 4cm,圆心距为 1cm,43=1,即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差。两圆内切。故选 C。5. (2002 年浙江温州 4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P在 BA的延长线上,PC 是O 的切线 ,C 为切点,PC2,PB4,则O 的半径等于
4、【 】A1 B2 C D326【答案】C。【考点】切割线定理。【分析】设圆的半径为 r, PC 是O 的切线 ,C 为切点,PC2,PB4,根据切割线定理,得 ,即 ,解得 。故选 C。P=AB2=4r3r=26. (2003 年浙江温州 4分)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 120,半径为 6,则扇形的弧长是【 】A3 B4 C5 D6【答案】B。【考点】扇形的弧长。【分析】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计算即可:扇形的弧长= (cm) 。故选 B。1206=487. (2003 年浙江温州 4分)已知两圆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是 1和 3,则圆心距等于【 】A1 B2 C3 D4【答案】B。【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
5、【分析】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外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 ,内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差) ,相离(两圆圆心距离大于两圆半径之和) ,相交(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和大于两圆半径之差) ,内含(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差) 。因此,3两圆内切,它们的半径分别是 1和 3。圆心距等于 31=2。故选 B。8. (2003 年浙江温州 4分)如图,A、B、C 三点在O 上,AOC=100,则ABC 等于【 】 A140 B110 C120 D130【答案】 D。【考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分析】设点 D是优弧 上一点,连接 AD,CD。ACAOC=100,AE
6、C= AOC=50。12ABC=180AEC=130。故选 D。9. (2004 年浙江温州 4分)如图,PT 是外切两圆的公切线,T 为切点,PAB、PCD 分别为这两圆的割线,若 PA=3,PB=6,PC=2,则 PD等于【 】(A) 12 (B) 9 (C) 8 (D) 4【答案】B。 。【考点】切割线定理。【分析】根据切割线定理得 PT2=PAPB,PT 2=PCPD,PAPB=PCPD。PA=3,PB=6,PC=2,PD=9。故选 B。10. (2005 年浙江温州 4分)如图,PT 切O 于点 T,经过圆心 O的割线 PAB交O 于点 A、B,已知4PT4,PA2,则O 的直径 A
7、B等于【 】A、3 B、4 C、6 D、8【答案】C。【考点】切割线定理。【分析】PT 切O 于点 T, 。2PABPAPT4,PA2, ,解得 AB=6。故选 C。411. (2005 年浙江温州 4分)两圆的半径分别是 2cm和 3cm,它们的圆心距为 5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答案】B。【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外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 ,内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差) ,相离(两圆圆心距离大于两圆半径之和) ,相交(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和大于两圆半径之差) ,内含(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
8、圆半径之差) 。因此,两圆的半径分别是 2cm和 3cm,它们的圆心距为 5cm,2cm3cm5cm。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切。故选 B。12. (2006 年浙江温州 4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C在0 上,B=70,则A 的度数是【 】A.20 B25 C30 D35【答案】A。【考点】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分析】AB 是0 的直径,点 C在0 上,C=90 0。B=70 0,A=20 0。故选 A。513. (2007 年浙江温州 4分)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 3和 5,圆心距为 8,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相离【答案】B。【考点】两
9、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外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 ,内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差) ,相离(两圆圆心距离大于两圆半径之和) ,相交(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和大于两圆半径之差) ,内含(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差) 。因此,两圆半径分别为 3和 5,圆心距为 8,35=8,即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外切。故选 B。16. (2009 年浙江温州 4分)如图,么 AOB 是O 的圆心角,AOB=80,则弧 AB所对圆周角ACB 的度数是【 】6A40 B45 C50 D80 【答案】A。【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由AOB=8
10、0,根据同弧所对圆周角是圆心角一半的性质,得ACB= AOB=40。故选 A。1217. (2010 年浙江温州 4分)如图,在ABC 中,AB=BC=2,以 AB为直径的O 与 BC相切于点 B,则 AC等于【 】A B C2 D2233【答案】C。【考点】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BC 是O 的切线,CBAB。AB=BC=2,根据勾股定理,得 AC=2 。故选 C。218. (2011 年浙江温州 4分)已知线段 AB=7cm,现以点 A为圆心,2cm 为半径画A;再以点 B为圆心,3cm为半径画B,则A 和B 的位置关系【 】A、内含 B、相交 C、外切 D、外离【答案】D。【考点】
11、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相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或两圆半径之差) ,相离(两圆圆心距离大于两圆半径之和) ,相交(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和大于两圆半径之差) ,内含(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差) 。由两圆半径之和为 32=5,圆心距为 7,可知两圆外离。故选 D。19. (2012 年浙江温州 4分)已知O 1与O 2外切,O 1O2=8cm,O 1的半径为 5cm,则O 2的半径是【 7】A. 13cm. B. 8cm C. 6cm D. 3cm【答案】D。【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外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
12、),内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差),相离(两圆圆心距离大于两圆半径之和),相交(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和大于两圆半径之差),内含(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差)。因此,根据两圆外切,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和,得该圆的半径是 85=3(cm) 。故选 D。二、填空题1. (2002 年浙江温州 5分)如图,扇形 OAB中,AOB90,半径 OA1,C 是线段 AB的中点,CDOA,交弧 AB于点 D,则 CD 【答案】 。312【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延长 DC,交 OB于点 E,CDOA,AOB=90,DEO=AOB=90。OD=OA=1,C 是线段
13、AB中点,CE 是AOB 的中位线。OE=EB= CE= 。12根据勾股定理得:DE= ,32 。1CDE=2. (2006 年浙江温州 5分)已知ABC=60,点 O在ABC 的平分线上,OB5cm,以 O为圆心 3cm8为半径作圆,则O 与 BC的位置关系是 【答案】相交。【考点】角平分线定义,含 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作 ODBC 于 D。根据 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 OD= OB=2.53,12直线和圆相交。3. (2008 年浙江温州 5分)如图,O 的半径为 5,弦 AB8,OCAB 于 C,则 OC的长等于 【答案】3。【考点】垂径定理,勾
14、股定理。【分析】如图,连接 OA, AB8,OCAB,AC=BC=4。 O 的半径为 5,即 OC=5,根据勾股定理,得 。22OCA5434. (2011 年浙江温州 5分)如 图,AB 是O 的直径,点 C,D 都在O 上,连接 CA,CB,DC,DB已知D=30,BC=3,则 AB的长是 9【答案】6。【考点】圆周角定理,含 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性质是直角得到直角三角形 ABC,又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的性质,得到A=D=30,从而根据含 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中 30度角所对的边是斜边一半的性质和 BC=3,得到 AB=6。三、解答题1. (200
15、1 年浙江温州 5分)O 的两条弦 AB,CD 交于点 P,已知 AP=4,BP=6,CP=3,求 CD的长【答案】解:AP=4,BP=6,CP=3,根据相交弦定理,得 APBP=CPDP,即 46=3 DP。DP=8。CD=CPDP=11。【考点】相交弦定理。【分析】直接根据相交弦定理列式求解得 DP,从而得 CD的长。(没学相交弦定理的可连接 BD、AC,由BPDCPA 列比例式求解)2. (2002 年浙江温州 6分)如图,ACF 内接于O,AB 是 O 的直径,弦 CDAB 于点 E(1)求证:ACEAFC;(2)若 CDBE8,求 sinAFC 的值103. (2003 年浙江温州
16、8分)如图,AC 是O 的直径,弦 BD交 AC于点 E(1)求证:ADEBCE;(2)若 CD=OC,求 sinB的值【答案】解:(1)证明:A=B,ADE=BCE,ADEBCE。(2)AC 是O 的直径,ADC=90。又CD=OC,CD= AC。12sinB=sinA= 。CDA【考点】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分析】 (1)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到ADE 和BCE 中两组对应角相等,由此证得ADEBC。(2)因为 CD=OC= AC,从而得到 sinA的值,又因为A=B,即可求出 sinB的值。12114. (2005 年浙江温州 12分)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
17、D内接于O,A 是 的中点,AEAC 于 A,ABDC与O 及 CB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 F、E,且 ,EM 切O 于 M。BD 求证:ADCEBA;求证:AC 2 BCCE;1 如果 AB2,EM3,求 的值。1tanCAD【答案】解:(1)证明:四边形 ABCD内接于O,CDA=ABE。 ,DCA=BAE。ABFDADCEBA。(2)证明:如图,过 A作 AHBC 于 H,A 是 的中点,BDCHC=HB= BC。12CAE=90,AC 2=CHCE= BCCE。1(3)A 是 的中点,AB=2,AC=AB=2。ABDCEM 是O 的切线,EM3,EBEC=EM 2=9。AC 2= BCCE
18、,BCCE=8 。1得:EC(EB+BC)=17,即 EC2=17。在 RtAEC 中, EC 2=AC2+AE2,AE= 。174312CADABE,CAD=AEC。 。11AE3=CtanCADta2【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射影定理,切割线定理,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分析】 (1)欲证(1)ADCEBA,只要证明两个角对应相等即可。(2)过 A作 AHBC 于 H,根据射影定理就可以得到结论。(3)A 是 的中点,则 AC=AB=2,根据切割线定理,以及CADABE 就可以求的结论。BDC5. (2007 年浙江温州 10分)如图,点 P在
19、的直径 BA的延长线上,AB2PA,PC 切 于点 C,连OA OA结 BC。(1)求 的正弦值;P(2)若 的半径 r2cm,求 BC的长度。OA【答案】解:(1)连接 OC,PC 切O 于点 C,PCOC。又AB=2PA,OC=AO=AP= PO。12P=30。sinP= 。12(2)连接 AC,AB 是直径,ACB=90。COA=9030=60。13又OC=OA,CAO 是等边三角形。CA=r=2。 。2CB43【考点】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分析】 (1)连接 OC,则 PCOC,又 AB=2PA,则有 OC=A
20、O=AP= PO,于是P=30,从而可得12sinP= 。2(2)连接 AC,证得CAO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 CA=r=2,再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 CB的长。6. (2009 年浙江温州 11分)如图,在ABC 中,C=90,AC=3,BC=40 为 BC边上一点,以 O为圆心,OB 为半径作半圆与 BC边和 AB边分别交于点 D、点 E,连结 DE (1)当 BD=3时,求线段 DE的长;(2)过点 E作半圆 O的切线,当切线与 AC边相交时,设交点为 F求证:FAE 是等腰三角形【答案】解:(1)在ABC 中,C=90,AC=3,BC=4,由勾股定理得 AB=5。BD 是直径,DEB=90。
21、DEB=C,BB,DBEABC。 。DEBACBD=3,AC=3,AB=5, 。 。359E(2)证明:连接 OE。EF 是半圆 O的切线,DEODEF=90 0。AEFDEF=90 0。AEF=DEO。14DBEABC,A=EDB。DEB=DEO,A=AEF。FAE 是等腰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 (1)通过证明DBEABC,即可由比例式求得线段 DE的长。(2)由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的判定,通过角的转换进行证明。7. (2010 年浙江温州 8分)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AB=4,O 为对角线 BD的中点,分别以 OB,O
22、D 为直径作O 1,O 2 (1)求O 1的半径;(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解:(1)在正方形 ABCD中,AB=AD=4,A=90 0, 。OO 1= 。2BDA42BD24O 1的半径为 。2(2)如图,设O 1与 AB边交于点 E,连接 O1E。BD 是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ABO=45 0。O 1E=O1B,EBO 1=BEO 1=450。BO 1E=900。 。1122OBEE91SS36弓根据圆和正方形的对称性得 。BE=44弓弓阴【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扇形面积。【分析】 (1)由勾股定理求出 BD的长,即可由O 1的半径= 求得。1D=2415(2)设O 1
23、与 AB边交于点 E,连接 O1E。根据圆和正方形的对称性得 从而求出BES=4弓弓阴即可。11OBBESS弓8. (2011 年浙江温州 8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 CDAB 于点 E,过点 B作O 的切线,交 AC的延长线于点 F已知 OA=3,AE=2,(1)求 CD的长;(2)求 BF的长【答案】解:(1)如图:连接 OC,AB 是直径,弦 CDAB,CE=DE。在直角OCE 中,OC 2=OE2+CE2,即 32=(32) 2+CE2,得:CE=2 。CD=4 。(2)BF 切O 于点 B,ABF=90=AECACEAFB。 ,即: 。BF=6 。AECF26BF2【考点】切
24、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 (1)连接 OC,在OCE 中用勾股定理计算求出 CE的长,然后得到 CD的长。(2)根据切线的性质得 ABBF,然后用ACEAFB,可以求出 BF的长。9. (2012 年浙江温州 10分)如图,ABC 中,ACB=90,D 是边 AB上的一点,且A=2DCB.E 是 BC上的一点,以 EC为直径的O 经过点 D。(1)求证:AB 是O 的切线;(2)若 CD的弦心距为 1,BE=EO.求 BD的长. 16【答案】 (1)证明:如图,连接 OD, OD=OC,DCB=ODC。又DOB 和DCB 为弧 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ADE
25、DOB =2DCB。又A=2DCB,A=DOB。ACB=90,A+B=90。DOB+B=90。BDO=90。ODAB。AB 是O 的切线。(2)如图,过点 O作 OMCD 于点 M, OD=OE=BE= BO,BDO=90,B=30。DOB=60。12OD=OC,DCB=ODC。又DOB 和DCB 为弧 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DOB =2DCB。ADEDCB=30。在 RtOCM 中,DCB=30,OM=1,OC=2OM=2。OD=2,BO=BE+OE=2OE=4。在 RtBDO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22BD=O43【考点】切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 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径
26、定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 (1)连接 OD,由 OD=OC,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同弧所对圆周角是圆心角一半17的性质,可得出DOB=2DCB。又A=2DCB,可得出A=DOB,又ACB=90,可得出直角三角形ABC中两锐角互余,等量代换可得出B 与ODB 互余,即 OD垂直于 BD,确定出 AB为圆 O的切线。(2)过 O作 OM垂直于 CD,根据垂径定理得到 M为 DC的中点,由 BD垂直于 OD,得到三角形 BDO为直角三角形,再由 BE=OE=OD,得到 OD等于 OB的一半,可得出B=30,从而确定出DOB=60,又 OD=OC,利用等边对等
27、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同弧所对圆周角是圆心角一半的性质,可得出DOB=2DCB。可得出DCB=30,在三角形 CMO中,根据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 OC=2OM,由弦心距 OM的长求出 OC的长,从而确定出 OD及 O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BD的长。本题另解:如图,过 O作 OM垂直于 CD,连接 ED,由垂径 定理得到 M为 CD的中点,又 O为 EC的中点,得到 OM为三角形 ED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OM等于 ED的一半,由弦心距 OM的长求出 ED的长,再由 BE=OE,得到 ED为直角三角形 DBO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由 DE的长求出 OB的长,再由 OD及 O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BD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