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底层人群 难题需全社会 “求解”我国社会底层的人群日趋定型,缺乏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和机会,难以实现公正、合理、开放的向“上” 流动。学者警告称,在社会底层强烈渴望改变其经济社会地位的冲动的背景下,如果正常的社会流动渠道变窄或被阻塞,将可能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冲击波,甚至成为孕育社会动荡和暴力的土壤。首先,我们应该重视学者的警告。是的,如果底层人群不是呈减少趋势,而是呈增多趋势;如果底层人群改变其经济社会地位的渠道不是越来越宽,而是越来越窄;如果底层人群不是因为自身能力无法实现向“上” 流动,而是因 为公共资源分配不公无法改变命运,那么,社会动荡的种子就很容易在这样的社会土壤里生根发芽。认识到这
2、一问题的严重性,就要把解决这一问题当作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课题,认真加以研究。依笔者之见,底层人群呈增多趋势,向“ 上” 流动的渠道变窄,主要因 为公共资源分配不公难以改变命运,这一系列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求解” 。当然,首先需要政府“求解” 。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各 级政府一直在“ 求解” 。如果我 们把底层人群再划分 为两个层次,那么,最底层的可能是市场经济“不适者 ”。虽然都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但是,作 为政府是不能 让“ 不适者”饿死、冻死的。正因如此,政府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让那些“不2适者”能够 靠领取社会保障金生存下去。比最底层稍高一点的应该是这样的群体:他们成为穷
3、人,主要不是因为自身能力问题,他们当中有些甚至是受过高等教的人,智商较高的人,这些人成为穷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原因。简单地说,由于社会转型期政策、法律不严密、不配套,一些人利用官场腐败、商场陷阱等抢先占据了不应由他们占据的过多的公共资源,侵占了别人应得公共资源份额。这里举个例子:某市有个商人(屠夫出身)通过政界亲属的关系( 实际 上政界亲属加入了“ 权力股”),占据黄金地段开了多家网吧。一些大学计算机毕业生到他们那里求职作网管,竟然需先交 5000元的“培 训费” ,“培训期”为 一年;一年后,还需试用半年,试用期不给工资;试用期过后,便以不合格为名“扫地出门” 。想想看,在 这 种情况下,哪有公
4、平、公正可言?那些无法通过不正当渠道抢占先机的人,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如何改变得了自己的命运?这个问题不是一个极端严重的问题吗?显然,解决这类问题,光靠政府是不够的。公共资源分配不公,有些是历史形成的,有些是现实产生的。无论是哪种,政府只能通过政策调整的办法来解决,这就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还需立法、司法机关通过法律调整的办法来解决。解决底层人群的难题,需要政府作为,也需要立法、司法机关尽责;需要高层真抓,也需要基层实干;需要底层人群自身努力,也需要能人、强人给些方便;需要企业和各种经济组3织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也需要国家构建企业和各种经济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促进机制。一句话,需要全社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