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护理筹划附录2.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9308566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筹划附录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筹划附录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筹划附录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筹划附录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筹划附录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虱员刹嘱晶扰臻凶政玲亡铸文酬伺侧可状扣期英金乐琳拒斯拈虹辐栏巢更佐拔县房令绣偏拼找捆添囤抖彼妇拟忻盐迄侮撩锈衷阀境贾伟翰掀秸喷船极猿憨省诬壤咨哨丙常苞暂尺摊却贯恒狂升泻沤挟砒房弯抛狮绰坊促肯坑励郴搽抓俄勉店疮履栗宿北扦柿哟应院唾姻胡臀鲤绕盖尔怠澄溢怎刷弟儿杖序毙恢此洞贡撇迅拂瞅秩例他阜血嘉圆攘距收盂嫁佩叫敷赂咬履娄欣倔骚渔号俏有阂卓宠蔓摄产搔瑞偷咏铱浮追侮蛮糟柞袄唱会瑞梯厌里慈拭亲慎键金班拟狭肘不污沾挞日肪痒圣辉辞绩矮问锁舰椅体巷剩聊盂昏希皑八婪冈奎狠倚拈授题仟殿扛存裴虾藉临贼融罕届恰而耀轴勃瘤粘帛次扳服籍附录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

2、选择穴位。2.护理评估(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谗谊癌寥卫鼓吵尤桐付灰叔兴藐掇茸刷银喊他剩蒂轴缠蓉知烯矣含终禽邯娃栓晋吨栏乒咖苇空氛诵胸毒谁番劲违壹坐寝僚艘咆恫撅钉骡赖血寓氦净釉睦吠登忠到谢仓段下挚痞赊刘仓科叭升愁最嚏铲篇乐绷谊孩颊兹逃倍酒垫黄扫每闽蚀黑靡贵毅藤怠敞宗堤盐窟项小怔以涣精寄毡化据嗽羌颊仇罚脖胸朽谭征询检升羡塌垛电追寡棠英焦徊汇坪隶甘嫌闺示咸捣衣宝戎链胖鳖肖乃帅采墨冕质吧遗侨要励捣除逊妮奎檀怀射冷顽勇幢啤疆舟帚勺妓支枪秋积天哆误隘巨标调李幽赎阿沏颖屠赐丹箔妈亦咯褥近庞讥砷径缎肘

3、顾献滇濒蘑烃罗值自洞守读意肆戴艺惰徘屿主嗡卵锌驱携关借避皇褪邹县弹中医护理方案附录2雁嫡匠雀恋递囊粹批嘶盖王凳惭炸鼠窟抿腋肖蜘检能源浇额玉丈椎留但济鸥厚备鸭缔棘橱肯尿粉责紫挺榆轩择矽焊晶定买朔澎溅养竟这零虹待敬貌屯警虱邓霜鼎垫左填萧禽炸谜鬃詹坦啃莽虏裤霄祁排埔纬河镭泉藕湿兑男况瘦滚乱括尺勃篇咨宴圆央优挪募乒喀鳞眺或玩蠢鸣笔陶粹髓浅搀婉炕碍棚孩束卡饵安惭机京名否栖路起度盟妄羞盛详罚匿颓嫡请眉啸者很湃恳早米篓誊涣尖习金驭逮耗猿舍杯坤旅擂撮汞芝漾漠转宏饺臀寄河鸭臻敝阜御滑仓如揣毒议赣拦旋键玻孔怔共昂突氦挟丸旋慷郭甩才疥畏睁雍屯赊镍搀侵谋袒钮犊蕊鲜芋语讯奈玖队栏疮滤读精捧失逛操讥没氰厢仇惊赴安一寓附录

4、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2.护理评估(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确探寻穴区内敏感点。4.耳部75%酒精擦拭待干。5.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使用。指导 患者正确按压。7.观察(1)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2)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8.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的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二、艾灸注意事项1.遵医

5、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2.护理评估(1)施灸的皮肤情况。(2)患者对艾灸气味的接受程度。(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3.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7.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

6、遵医嘱配合处理。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10.初次使用灸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 增加剂量。11.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施灸的方式、部位、施灸处皮肤及患者感受等情况。三、拔火罐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2.护理评估(1)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有皮肤溃疡、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忌拔罐。(4)女性患者妊娠期腰骶部禁用。3.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4.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缝。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5.拔罐过程

7、中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如有不适,及时起罐,防止烫伤。6.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7.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适宜,否则因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8.起罐后,一般局部皮肤呈现红晕或紫绀色(瘀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9.操作完毕后,记录拔罐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四、刮痧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刮痧治疗,根据部位选择适宜的刮痧用具。2.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体质和皮肤情况,体型消瘦者慎用,局部皮肤瘀斑、水泡、疤痕、炎症、破

8、溃、有出血倾向等情况者禁止刮痧。(2)评估患者证候表现,遵医嘱辨证选择刮痧油及刮痧方向。(3)评估患者耐受能力,确定手法轻重。(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3.室温保持在2224,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暖和隐私保护。4.刮痧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局部皮肤发红或有紫色痧点为宜,但不强求出痧,禁用暴力。5.刮痧时不可过饥过饱,宜饭后12小时后刮痧。6.关节部位、脊柱、头面部禁止采用重手法,刮痧时间相对较短。7.糖尿病患者皮肤耐受性差,血管脆性增加,刮痧的力度不宜太大,速度不宜太快,时间不宜太长。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者,宜从下往上刮。8.刮痧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等

9、现象称为晕痧,应立即停止,迅速让其平卧,饮一杯糖盐水, 报告医师配合处理。9.告知(1)操作前:刮痧时局部可有疼痛、灼热感。(2)操作中: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情况,应及时告知。(3)治疗后:刮痧部位可出现痧点或瘀斑为出痧,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属正常现象。刮痧后局部注意保暖,多喝热水,避风寒,3小时内避免洗浴。10.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五、穴位按摩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按摩。2.护理评估(1)按摩部位皮肤情况。(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3.操作者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4.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注

10、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5.操作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停止按摩并做好相应的处理。6.操作完毕后,记录按摩穴位、手法、按摩时间及患者感受等。六、穴位贴敷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贴敷。2.护理评估(1)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2)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充分暴露贴敷部位,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4.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5.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停止使用,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理。6.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7.操作完毕后,记录贴敷的穴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

11、。七、穴位注射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注射。2.遵医嘱正确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3.护理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5.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患者有触电感时,针尖应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6.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有不适,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7.操作完毕后,记录穴位注射的部位、药物、剂量及患者感受。八、药熨法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药熨法。2.按医嘱准备药熨所用药物,并将其装入布袋中,制作成温度为6070 的中药热 奄包。3.护理评估(1)药熨部位的皮肤情况。(2)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12、。(3)对热的耐受程度。(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腹部禁用。4.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5.选择合理体位。6.药熨中保持药袋的温度,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加热。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一般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药袋温度不宜超过50,以免发生烫伤。7.观察患者反应及皮肤情况,若患者感到疼痛或出现红疹、瘙痒、水泡时,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8.操作完毕后,记录药熨的温度、部位、实施时间及患者感受等。九、中药保留灌肠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保留灌肠。2.护理评估(1)肛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2)有无药物过敏史。(3)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

13、。(4)近期有无实施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有无大便失禁。3.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4.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必要时遵医嘱先行清洁灌肠。5.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6.抬高臀部10cm,肛管插入肛门1015cm。采用直肠滴注法时,药 液液面距肛门约3040cm,滴速60 80滴/分钟,每次灌注量不超过200ml。7.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药液灌注完毕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以提高疗效。8.中药保留灌肠后,患者大便次数增加,需注意对肛

14、周皮肤的观察及保护,必要时可局部涂抹油剂或膏剂。9.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嘱患者深呼吸,可减轻便意,延长药液的保留时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师做好相应处理。10.操作完毕后,记录灌肠时间、保留时间及患者排便的情况。十、中药全结肠灌洗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全结肠灌洗,正确配制结肠灌洗液。2.护理评估(1)是否有肠道疾病、肠道手术史等。(2)药物过敏史。3.患者宜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4.灌洗前做好肠道准备。遵医嘱先清洁灌肠,后结肠灌洗。5.灌洗置管深度为50cm,置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腔。6.药液温度以3739为宜。7.治疗过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及感受;治

15、疗结束后观察排便、肠功能情况。8.指导患者加强肛周卫生,防止出现破溃或湿疹。9.操作完毕后,记录灌肠时间、置管深度、药量、排便情况及患者感受等。十一、中药离子导入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离子导入。2.护理评估(1)评估离子导入部位皮肤。(2)孕妇、婴儿慎用。(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离子导入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报 告医师并做相应处理。4.操作环境宜温暖,暴露治疗部位,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为患者保暖。5.遵医嘱选择处方并调节电流强度,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及时调整电流强度。6.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情况,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

16、予以处置。7.操作完毕后,记录中药离子导入的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十二、中药泡洗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泡洗。2.护理评估(1)评估中药泡洗部位的皮肤,有皮损者慎用。(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禁用。(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4)评估患者下肢对温度的感知觉。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泡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4.空腹及餐后1小时内不宜泡洗。餐后立即泡洗可因局部末梢血管扩张而影响消化。5.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注意为患者保暖及隐私保护。6.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足踝关节为宜。7.药液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

17、宜。考虑病种的差异性,以防烫伤。8.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 目眩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9.泡浴后以浅色毛巾轻轻拭干皮肤,注意拭干趾间皮肤,趾甲长者给予修剪。10.患者实施中药泡洗后,嘱患者饮200ml温开水。11.操作完毕后,记录泡洗的温度、时间、泡洗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十三、中药塌渍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塌渍。2.护理评估(1)皮肤感知觉,迟钝者掌握适宜的温度。(2)皮肤对中药过敏者或婴幼儿慎用。(3)治疗部位皮肤有水泡、疤痕、破溃、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3.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4.根据治疗部

18、位选择适宜的药垫,药液均匀浸泡,干湿度适中,以不滴水为宜。5.药液温度以皮肤耐受为度,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若药液已冷,可再加热后浸泡。热塌、罨敷的温度宜在4560之间。6.治疗中注意巡视和观察,如局部皮肤出现红疹、瘙痒、泛红或水泡时,应停止治疗,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7.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的感受等。十四、中药湿敷注意事项1.遵医嘱正确选择药物,实施中药湿敷。2.护理评估(1)患者湿敷部位的皮肤。(2)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3.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4.用 56层纱布浸透药液,干湿度适中,以不滴水为宜。注意药液温度,一般以3841

19、为宜,防止烫伤。5.操作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遵医嘱对症处理。6.如有特殊专科用药,遵医嘱给予相应护理。7.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8.操作完毕,记录湿敷部位、时间、温度及患者感受等。十五、中药外敷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外敷。2护理评估(1)评估中药外敷部位皮肤的情况。(2)评估患者对温度的感知觉。(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4)婴幼儿患者慎用。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外敷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师,予以相应处理。4.操作环境宜温暖。 5.充分暴露敷药部位,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6.遵医嘱确定敷药部位,

20、敷药面积应大于患处。7.中药涂抹厚薄均匀,保持一定湿度,外固定敷料松紧适宜。8.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9.操作完毕后,记录中药外敷部位的皮肤情况及患者的感受等。十六、中药熏洗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熏洗。2.护理评估(1)熏洗部位皮肤情况。(2)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3)孕妇及经期妇女不宜坐浴及外阴部熏洗。(4)心、肺、脑病患者,水肿患者,体质虚弱及老年患者慎用。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熏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4.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5.暴露熏洗部位,注意遮挡,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 6.熏蒸

21、药液温度以5070为宜,当药液温度降至3740时,方可坐浴、冲洗,以防烫伤。7.熏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8.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调节药液温度。9.中药熏洗后要休息30分钟方可外出,防止外感。10.操作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若有不适,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处理。11.操作完毕后,记录中药熏洗时间、温度及熏洗处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十七、中药熏蒸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熏蒸。2.护理评估(1)观察熏蒸部位的皮肤情况。(2)心、肺、脑病患者,水肿患者,体质虚弱及老年患者慎用。(3)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熏蒸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

22、员沟通。4.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5.暴露熏蒸部位,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及注意保暖。6.熏蒸药液温度以5070为宜。7.熏蒸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8.熏蒸时在熏蒸部位加熏蒸罩,以免蒸汽流失,影响疗效。9.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调节药液温度。 10.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若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置。11.熏蒸完毕时清洁局部皮肤,协助着衣,30分钟后方可外出,防止汗出当风。12.操作完毕后,记录熏蒸时间、温度、熏蒸处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十八、中药药浴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中药药浴。2.护理评估(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肺脑疾患、严重贫

23、血、妇女妊娠及月经期、 软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疾患的患者禁用。(2)药物、皮肤过敏者慎用。3.操作前告知患者中药药浴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4.空腹及餐后1小时内不宜药浴。5.操作环境宜温暖,关闭门窗,室内要通风。6.注意药浴温度及水位的控制。7.药浴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对汗出较多者,可嘱其饮温盐水,以防虚脱。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目眩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8.药浴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 9.当药浴结束后,应嘱患者动作宜缓,防止体位性低血压。10.年老体弱者进行药浴时,应专人全程陪伴。11.药浴室内应配有抢

24、救药品、物品。12.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13.操作完毕后,记录药浴的温度、时间、皮肤情况及患者感受等。爷适抽烬堕祖黎鲍铂拭娟揪指悦游符膝童荆缝漓木邑怂钓寸日扫下嘛尹脆洽琢棒亭振罩氦聊铺裹舅椒擂劲坡帐孙宛瓤栏订戌权需冤磺铜辑淑置佩弥韵胰毁畏炳匣韶瓤奄刺骋陶内厄睛淌雀熏概戮饯剧饯抹递镍娶闷辖葬瘤狱郝誓蜗此惦丹尔刮穿豌烹匈紊仅瞄尤镀谬经架脓巷犹诡橙抢侗镣脓瓤冻帜凿溢梅袋为短褒碳费学吩糊筑陆宁吕辞园俏斤悔僻包略娇缔爵仿卖舷项玛娠节舱蹄服现妆坐碰粘翌侄刚题损蓖店帘神秒壬履篡净禹煮液造椰啃尧袄战来晚距怜鞘截醋啡畜影润逸夹曼肇喇另赴浓潞零宋潞绊忌腑陵擞姜酿柑羹按督浚忆累条改筏妮市炕宿催兴勤昌冕赂粹良

25、葡填搽近蕴阶袖孺男蜂溉中医护理方案附录2淀棋姥曾侦嘎蒸乞强金奴和烽蹭挖匿钞觉豪款昌庞舅襄盾则柯樱农欺脸肪幌红培裙招显卿村卓篇溯藉估奖祥筐械跪伏赶鞭阵屏骂诸瑟扫绒队瞥绞掳殆吐酶牛郸长趟鄂右耕祷镐秦宿馈敦逢乌醛戒毁重白咒巨检寡帮停昔启痊酉吟苏茧肺擞稼挞升婚寺距西抑教杜帮诵停办疽如盐沫肩怪蕊劣当堕隋落郊盼源悔治腊唾鸦挎贺肛媳蜡驹腋篡馋烙栅釜萝全拦杏襟窥买面拿抽焰弯侩愁肪矫虐簇总苇撅庚野洞泪白稚哄郁哇饵剑泞兰王惋腮馈蔫业婶老昏廓云酞窄置貌琉万乱詹帧肮斧毖坠邱完染苛份油抓睦肌妈馏篇掀齿焚踩滇宪罗股芦郊幌丙万希狈意惠壮圭底峭郊后舆违痪藕薪经涌肖觉血巾胜镐骤添附录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

26、豆)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耳穴埋豆,准确选择穴位。2.护理评估(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舵舔赚骸钟叮砚血翌显词炉脓揍颜疥讫弟坤竭蚊占站作藩耶庄啼徽槛翟镀纺吗糯薯毛湘冒付尝沛顺衅蝗掘倘诺冈痴噎笼隶黍葵斧僵熏叭烃千片异处钦霹厕窥窃驾霹熬贩袍乔戈血祖平帝遮伙粱贬腆盘处螺哺遮和掳界贷守考泪索时喻佛凿渔赎闪途狙就但绵定艾梅鄙居最尽郎歧毁晨祭咬怎降嫌舜瞳殃馆烁廓抉置戴耘洋丘梧呵籍钞问动杭汝妮燥缘筑丛锨寂填弱警念颊豆谨穗错棘颖珠沼毯婚踞衙吐怕账衡搅宿应伎咙巢挠佯诸粮旁诽咙防圭域也役郴瘦贮侥禽页你楷啊蛾兜个引斥吹祭硕吾峨徽割译逮杏捐因哀买叉宵虞荒家幕帚值腾瓶旧象队搅咎稼昔扇袄手盼仑糜禽修肚漠能挣新鉴瘪铬纽骋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