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填空题(共48题).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次梁 主梁 柱 基础 地基。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求 配置钢筋。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弹性计算法_和 塑性计算法_ 两种方法。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 L2/L1_2_时为_单向板_;当 L2/L1_2_时为_双向板。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板式楼梯_和_梁式楼梯_两种。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梯形分布;短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三角形分布
2、。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 折算活载 9、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 极限条件、 机动条件和平衡条件 。当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时,结构分析得到的解就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 机动条件和 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 极限条件和 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取在支座 边缘处,这是因为 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
3、程,第一过程是由于 裂缝的形成与开展 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 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引起的。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净跨。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
4、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 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这时内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当配筋率较高即 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其内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 形截面计算,支座按 矩形截面计算。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附加箍筋或吊筋。21、雨篷除应对雨篷
5、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整体抗倾覆验算。22、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 ,式中的 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及 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1.72.7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为宜,主梁的跨度以 58 m 为宜。26、混凝土梁、板结构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 现浇整体式、 装配式、和 装配整体式三种形式。27、现浇整体式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
6、又分为 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等四种。28、肋形楼盖一般由 板、 次梁、 主梁组成,每一区格板一般四边均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梁。当 时按 单向板设计,设计时仅考虑在 短边方向的受弯,对于长向的受弯只作局部处理,这种板叫做“单向板” 。当 按 双向板设计,在设计中必须考虑长向和短向两向受弯的板叫做“ 双向板” 。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形或 正方形。主梁有沿 横向和 纵向两种布置方案。30、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 理想的弹性体,可
7、按 结构力学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 主梁、柱或墙上。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 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 荷载及 弯矩值中加以调整。 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10,可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 各自的跨度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计算。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来计算其内力。当梁板跨度少于五跨时,仍按 实际跨数计算。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 永久荷载和 可变荷载。永久荷载是
8、结构在使用期间内基本不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内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更能符合实际。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范对楼面活荷载值 乘以折减系数后取用。36、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应在 本跨内布置,然后隔跨布置。37、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小正弯矩(或最大负弯矩)时,本跨 不布置活载,而在 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 隔跨布置。38、求某一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应该在该支座 左右两跨布置,然后 隔跨布置。39、内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内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 最大内力值。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 截断或弯起的位置和 数量。40、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一般采用 增大恒载和相应 减小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即以 折算荷载来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当板或梁支承在砖墙上时,则荷载 不得进行折算。主梁按连续梁计算时,一般柱的刚度较 小,柱对梁的约束作用 小,故对主梁荷载 不进行折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