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科学空气.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307946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空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科学空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科学空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科学空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科学空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科学专题复习】空气【 知识点知识点 1】 空气成分及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空气成分及空气污染、温室效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N2 占 78%、O 2 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CO 2 占0.03%。2.空气污染物(1)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2)污染源: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3)防治措施: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3.空气质量报告(1)空气质量报告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和状况。(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

2、、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4.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出现的类似玻璃暖房的保温效应。主要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利: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宜生物生存。弊:如果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的恶果。【例题精讲】【例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氧气【例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不得离不开空气C.把空气中的其它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下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

3、重要【例 3】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表面变暖及一些异常气候( 如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雪灾)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所形成的“ 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1)下列反应都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判断,会加剧“ 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填序号)。CO 2 点燃 CO2 CH42O 2 点燃 CO22H 2O CaCO32HCl=CaCl 2H 2OCO 2 石油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2NaHCO3Na2CO3H 2OCO 2(2)下列反应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试判断,对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填序号)。CO22NaOH=Na 2CO3 H2O 6CO26H

4、 2O 光照 C6H12O66O 2 CO2H 2O=H2CO3(3)根据对(1)(2)的分析,你认为,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解析】 (1)能造成温室效应的反应必然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由题可知,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也不算常见。而是人类大量使用各种能源的反应方程式。故结合题干要求选 。(2)地球上主要吸收二氧化碳并生成氧气的反应时光合作用,故选。(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使用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植树造林等【答案】 (1) (2) (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使用氢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植树造林等

5、。【 知识点知识点 2】 氧气氧气1.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3)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4)液氧、固氧的颜色均为淡蓝色。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氧气与各种物质的反应现象如下表:反应物 燃烧现象碳和氧气 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和氧气 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磷和氧气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铁和氧气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和氧气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石蜡与氧气 发出

6、白光;瓶壁有水雾出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氧化碳和氧气 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甲烷和氧气 发出淡蓝色火焰;容器壁上有水雾出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可燃物燃烧条件: 要有充足的氧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由此可得灭火方法: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氧气的制取A、实验室制法:(1)原理:(固体和固体)22332OKClKClOMn2424 OMnKMn22HO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装入药品(通常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防止试管中的

7、固体滑落至试管口,堵塞导管)定:固定试管(试管口略向下:防止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小水珠滑落至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 点:点燃酒精灯收: 排水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 离:将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即停止加热(4)氧气的检验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5)氧气的验满方法:用排水法收集:当集气瓶口冒出气泡时,则已收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此外,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也可制取氧气。【例题精讲】【例 1】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

8、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例 2】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例 3】 (2010浙江衢州)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颜色;密度;溶解性;可燃性;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A B C D【中考连接】(2011 金丽卷)1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实验是(第 16 题

9、图)编号 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装置现象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冷水白磷氧气热水白磷冷水白磷热水白磷氧气A和 B 和 C和 D和(09 浙义)11、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这两个反应(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能在常温下反应 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2011 温州卷)20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2011 衢州卷)33小华同学做

10、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请分析回答: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 ,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 ;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图乙所示) 。请写出这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2010浙江湖州)34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步骤 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

11、镁条。步骤 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 15 左右。步骤 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1)步骤 2 的目的是 。(2)在步骤 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 3】二氧化碳图甲 图乙第 33 题图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

12、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时被称为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参与光合作用。(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易分解。(3)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Ca(OH)2+CO2CaCO 3+H2O。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人工降雨、制冷剂、制纯碱、尿素、汽水等。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与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2)原理: OHCalOHCl 223(3)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4)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

13、清石灰水,如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5)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例题精讲】【例 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中考链接】(09 浙丽)32.小岳同学在复习气体的性质时,阅读到以下资料: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前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装置取决于气体能否与水反应、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该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大小。现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反应前的物品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有关性质如下表,有关装置如下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能用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气体是 (填“甲” 、 “乙”或“丙” ) ;(2)收集丙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气体 反应前的药品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性质甲 固体+ 液体 常温 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乙 固体+ 固体 加热 能与水发生反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丙 固体+ 液体 加热 能与水发生反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甲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