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境界,白寿彝,什么叫境界? 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但从晋唐以后,译佛经者却给它赋予了一种特定的含义。佛学上把这种外部世界意识活动之中的主观感受称为境界。,本文是白寿彝读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札记后所写的读书心得。作者读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体会,领悟尤深。,什么是读书心得?,读书心得要写出自己读完书以后的感想和意见,也就是读书批评。 写读书心得,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并且使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主张或见解,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白寿彝(1909年-2000年)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的创办者之一。出生于
2、一个商人家庭,在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对中国史学研究、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以及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具有开拓性质的重大贡献。 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于1980年出版,江泽民、李鹏亲自致信贺书。该书已印刷30多次,累计印数100余万册,先后被翻译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朝鲜文、罗马尼亚文等。,作者介绍,王国维,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影响。是我国近代美学史上融中西美学为一体的第一人。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美学作品。生平著有作品6
3、2种,以观堂集林最著名,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 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qu)。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学者,平生钻研学问而无穷尽,他平日不介入政治圈子,不营生计,不交权贵,不慕荣华,不图享受,平日深居简出,生活简朴,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早起洗漱完毕,即至饭厅早餐,餐后至书房小坐。王国维到达办公室,准备给毕业研究生评定成绩,
4、但是发觉试卷、文章未带来,命研究院的听差从家中取来。卷稿取来后,王国维很认真地进行了评定。随后,王国维和研究院办公处的侯厚培共谈下学期招生事,相谈甚久,言下,欲借洋二元,侯给了五元钞票,王国维即出办公室。王国维雇了一辆人力车,前往颐和园。王国维吸完一根烟,跃身头朝下扎入水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稿王国维死后,家人在他遗物中发现了他死前一日所写的遗书。遗书条理清晰,考虑周密,足见死者绝非仓促寻死。,文章结构,一、(1-2)提出论点:治学要认真去体会,认真地去做。二、(3)按照自己的领悟解释王国维的治学三境。三、(4-6)在领悟的基础上,对三个境界逐一阐述,表达自己的见解。,蝶恋花,晏殊 槛菊
5、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秋日,槛圃内的菊花笼罩在雾气中像含愁一样,兰花沾上露水好似在哭泣。初秋的 轻寒透过罗纱惟幕,侵入内室。知秋将至的燕子,双双离巢飞走,只有妇人独自幽居屋 内。明月不知道离别的痛苦滋味,整夜把冷清的月光洒进屋内,使人离愁更浓。昨夜的秋风萧杀,吹得大树绿叶凋落。独自登上高楼,骋望远方,一直望到天边路的尽头,也不见恋人的身影。想给远去的情人寄去诗和信,没有来书,茫茫千山万水,不知他在何处?,(写离别相思之苦),凤栖梧,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
6、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傍晚时分,在徐徐吹来的微风中,久久伫立于高楼上,远望天边,郁郁寡欢,春愁无限,伤春惜别的愁绪凄然涌上心头。“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春晚日暮,草色青青,烟雾蒙蒙,夕阳残照,主人公默默无言独倚高楼,有谁会理解自己此时此刻凭阑怀远的思绪呢?“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既然思而不可得,望而无人识,那就干脆纵心所欲地喝个烂醉,以借酒浇愁,但这样又有什么用呢,纵酒狂歌,强作欢乐,却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纵使这样,仍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衣带渐宽,而爱无悔。为了相爱的人,即使因相思而逐渐憔悴,那也是值得的。,(这首词写怀念远方的恋人),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凤萧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热闹的夜晚里,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
8、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千百次寻找她,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处。,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 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这首词写元宵之夜在长街中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三种境界最初的含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
9、高楼,望尽天涯路。” 暮秋怀人之情。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怀人春愁,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怜幽独,别有怀抱。 共性: 怀人之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既表现出事业、学问上的渴望和期待,又表现出一种开始 探寻道路时的茫茫无绪之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了事业、学问上的崇高目标,为了获得成功,在前进道路上,历经艰难困苦,仍不懈探索,执着追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求索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弯路,经历多少挫折
10、,似乎已经无法可想,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了。但回头一看,忽然发现自己离目标已经不远,胜利已经在望了。,王国维人间词话 三种境界的含义:,立志(立什么志、要“立”住),如何立(锲而不舍的精神、作用),自得(形成自己的见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白寿彝 三种境界的联系:,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江河是由一股股
11、的小流积累起来的:马跳跃一次,也不能有十步(远);劣马奔跑十天也能很远,在于坚持不懈;雕刻一下便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被折断;雕刻并且持之以恒,就是金石也能被雕刻。,自学讨论,2)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君子用正确的方法加深造诣,是想要自己得到收获。自己得到了收获,就能掌握的巩固安稳,掌握安稳了,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深厚了,就能在取用(知识之时)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取得收获。,1治学如果有“秘决”的话,那就是( )2、王国维论治学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 ( )第二个境界是( ),第三个境界是( 灯火阑珊处。),巩固练习,认真地去体会,,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见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认真地去做。,悟禅的三重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寻而不得,“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似悟非悟,“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悟到了瞬间即永恒,刹那成终古,课外拓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的三个境界:,无心无意 三心二意 半心半意 一心一意 忘我境界 (魏书生),学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