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周美洪说中国墨.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9300578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美洪说中国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周美洪说中国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周美洪说中国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周美洪说中国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周美洪说中国墨赠尔乌玉块,泉清研须洁。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佚名李延廷藏墨玦制墨用的中药清代十大仙墨模棉花图 制墨工人描金 晾墨车间制墨工人用天平称重这里距离屯溪大概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 “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古代的徽州府就在这里。这里素有“牌坊之乡”的美称,明清时期建造的石坊遍及全县各地,共建有 250 多座。如今这些古牌坊都成了立体的史书,每个石坊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里有座太白桥,相传李白来此寻访当地的一位隐士,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这里是歙县。除屯溪之外,又一个徽墨主要产地。本地人都知道

2、这个传说,关于那座著名的八脚牌坊。明代的许国不仅是三朝重臣还是皇上的老师,他每年都要向皇上请假回家修牌坊,而且到了工期还迟迟不能完工,皇上觉得奇怪,问道:“不要说四脚,就是八脚坊也早就造成好了!” 没想到许国跪拜谢恩说:“臣正是造了八脚牌坊,且下不为例。 ”要知道,除了皇族,其他人是不允许建造八脚牌坊的。歙县真的很小,不用坐车,沿着八脚牌坊往上游方向走,不多久便到了依山而建的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周美洪已经五十多岁,从当初的学徒工到现在的一厂之主,周美洪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墨厂,当初那个只是接替父亲墨厂职位谋个差事做的小周怎么也没想到几十年后,他已经成为了安徽省徽墨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老周。做学

3、徒时的小周想得简单,学徒 6 个月之后便能拿到一个月 17.65 元的工资,除去自己生活,还能给父母上交 5 元算是尽孝心。学徒苦得很,每天从早上 6 点到晚上 6 点一共 12 个小时一刻也不得休息。除了学习制墨的手艺,给师傅泡茶,打水,收拾工具也都是分内的事情。学徒的过程又苦又枯燥,师傅还说了,这做墨,学徒容易,学好难。要想把墨做得又直又好看,还把制墨的每道工序都熟练掌握,可不是光学徒这点工夫就能实现的。五十多岁的老周人很精神,白发也不多见,老周说你去制墨车间转转,虽然不乏上年纪的工人,白发的却不多见。而且制墨工人大都身体好,不生什么病。这全是因为制墨的材料中有麝香、冰片,还有很多名贵的中

4、草药,在温热的温度下,随着多次杵捣合料,墨中的这些名贵成分也随之发挥疗效。还有一点倒也是稀奇,老周说这墨厂的女同志多生女孩,至于其中原因,还没有搞清楚。历史上已经有把墨做药用的先例, 墨入中药,可上溯三国时期魏国墨家韦诞, “以真珠一两,麝香半两捣细后,合烟下铁臼中,捣三万杵”,首开用药入墨之先河。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有“ 研浓墨点眼治疗飞丝入目红肿的方法”。据传在唐朝,易州有位读书人,屡试不第,皓首穷经,劳累过度,得了鼻衄之症。一日深夜苦读时,鼻孔突然流血。他忽忙用棉花蘸墨汁塞入鼻中,血竟止住了,从此这种止血法流传民间。明清之际,墨疗的作用大大提高,产生了以墨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并载入清皇宫内

5、廷法制丸散膏丹各药配方 ,成为帝王御用药。历史上最有名的要算是八宝五胆药墨了,相传清代圆明园被烧慈禧西逃时背上生了疮,什么药也医治不好,最后还是药墨治了慈禧的病,而在现代,药墨依然可做凉血解毒之用。老周一辈子学在墨厂,生活在墨厂,就连他的儿子现在也跟着他学习制墨的种种。日子久了,感情自然也深了。老周再不像小周那会儿只想着学徒的那点事,如今老周的脑子里想的事情是又多又远。“生于民间,死于庙堂。 ”是老周最害怕的事情。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制墨手艺,眼看着后继无人,只能在博物馆里念字看画读历史了,这是老周不愿意看到的。计划经济的时候,上海还有家很有名的超书功墨厂,到了市场经济的时候,位于市中心地带

6、墨厂的 5 层楼全部出租了出去,不用干活赚租金就能轻易地解决职工的工资问题,还会有谁辛苦安心地做墨呢。后来上海就没有人做墨了,也只能在光盘上才能看到如何做墨。方于鲁文彩双鸳鸯墨墨圆形,周围凸起边棱,涂金。一面中央凸起长方形栏,栏内涂金阳文行书“文彩双鸳央” 五字;栏外左侧近边缘处阳文楷书“方于鲁制 ”名款,右侧阳文“画一星” 三字。另一面雕双鸳鸯,红、绿、金三色彩羽,立于江岸礁石上,头尾交错,相互凝视。墨之侧边,镌阳文楷书“大国香” 三字。此墨收录于方氏墨谱第二卷国华第五十四款,为方于鲁传世彩墨,墨模雕刻精致,墨质坚莹,是方于鲁墨品中的典型之作。明初,墨上有施金彩者,但不多见。万历时期,墨上施

7、金错彩之风开始盛行,反映了当时崇尚豪华的社会风气。清汪节庵名花十友墨墨十锭一组,嵌装黑漆描金盒中。盒面中央隶书“名花十友” ,饰云龙纹。 墨面各雕名花一种并加题识。墨背面均题“名花十友”,涵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墨左侧面阳文楷书 “汪节庵仿制”。清乾隆龙戏珠御墨墨长方形。两锭合装于双开锦盒中,各附明黄色绣龙绫套。墨面雕龙戏珠图,衬以云水山石纹,纹饰描金,并点染朱色。墨背阴文填金篆书“御墨” 二字。从墨之龙纹特征可判定此墨的制作时间应为清乾隆年间。为乾隆御墨中之珍品。明万历程君房云来宫阙墨墨长方形。正面雕云来宫仙境,在树木的掩映中楼阁错落,山高穿云。背面刻阳文隶书“云来宫阙” ,镌篆字“程君房

8、氏”印款。墨顶阳文楷书“大国香” 。 此墨松烟制,色黝无彩。其造型规整厚大,饰纹呈浮雕状,刀法爽利且层次分明。程君房墨品多呈现此风格,此亦为明墨之主要特征之一。对于制墨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传承。老周的制墨厂是全国最大的墨厂,一共 116 人,技工 80 人。技工多是中年人,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很是少见。制墨的厂房是 1969 年同济大学给设计的,半个世纪过去了,一切还是老样子。要不是厂房褪了色的木柜子上贴了张周杰伦范特西的宣传海报,走进这里,可真是要怀疑掉进了七十年代的岁月里。老式的木桌椅,旧时的水壶茶缸,再加上墨厂里阴暗潮湿的气氛,一切好像都染上了一股霉味。按老周的话说,年轻人是越来越没有耐

9、心学习制墨了,也受不了这份苦。时下里时髦的活法是去大城市里打工,可能并不比在家乡多赚几个钱,但总算见识过白天的高楼林立,夜晚的灯红酒绿,再能够在有着落地玻璃的写字楼里谋一份事做,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墨厂的收入并不算少,雕墨模的马师傅是老手艺人了,一年能赚上个 10 万块,马师傅爱存钱,100块钱能买三件衣服。其他资历比较浅的技工一个月大概能有 2 千元左右的收入。同是雕墨模车间的小李是个刚刚大专毕业的年轻女孩,在墨厂里特别扎眼。这个合肥师范学校美术学院毕业的女孩,父母都在墨厂工作。雕墨模的工作耗神而又枯燥,小姑娘的桌子上悄悄地多了一个收音机。老周说他正在考虑找机会送小姑娘去深造。书法靠练,画

10、画可是靠灵感,能有一个雕墨模的好苗子很不容易。老周最近还和县上的职业高中搞起了合作,现在办起了印雕班,以后还打算办制墨班,保证百分之百就业。如果能保证在墨厂里做 5 年以上,3 年学费全免,老周说一个班 40 人,3 年下来能剩下 10 人就算不错。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老周的墨厂后面有一个中学,能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这也成了老周招工的一大优势。老周喜欢招结过婚的,能终生在厂子里做的熟练工,干了两年就闹着要走的,是厂里最忌讳的。墨厂最红火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会儿。据老周说那时候墨厂百分之百是卖方市场,大部分产量销往日本。“那个时候日本人买墨都是要排队的,还得是拿着现金来买。有时还要请墨厂

11、的人到上海吃一餐。 ”日本的汉文化很是讲究,用笔用墨量也很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金融危机,出口量也下降了很多。如今老周的墨厂年产量 60 吨,销售额 800 万左右。5 年前墨厂百分之六十出口,百分之四十内销,而现在恰恰反了过来。老周墨厂的墨每年百分之六十卖掉,百分之四十库存,可是老周一点也不担心,一是墨要放上几年,等墨里的胶退了,墨才更好用。二是制墨用的原材料都在涨价,去年桐油是 6.5 元一斤,今年就涨到了 12 元一斤。更重要的是如今很多人都认识到了墨的收藏价值,不仅书画家深谙其道,还有很多富二代会开着宝马、奔驰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墨厂来买徽墨、买歙砚,他们虽然不太懂行,但他们觉得这

12、有收藏价值。收藏墨自古就有传统。明代墨家程君房说过:“我墨百年以后可化黄金。 ”民国歙县志载,明代罗小华墨“一螺值万钱。 ”董其昌曾在程君房墨苑序中赞曰:“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那些传说中的名家名墨墨家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邵格之被誉为明代徽墨四大家。清代胡开文、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号称四大制墨家。程君房“云来宫阙”墨墨长方形。正面雕云来宫仙境,在树木的掩映中楼阁错落,山高穿云。背面刻阳文隶书“云来宫阙” ,镌篆字“程君房氏”印款。墨顶阳文楷书“大国香” 。 此墨松烟制,色黝无彩。其造型规整厚大,饰纹呈浮雕状,刀法爽利且层次分明。程君房墨品多呈现此风格,此亦为明墨之主要特征之一。曹素功“紫玉光”墨该墨居曹素功创造的 18 款墨之冠。具有色泽如玉,紫光浮动,芬芳馥郁,细密坚刚的特点。墨以黄山风景三十二峰为主题,作通景图案,并按山势地位的高低,划分三十六锭墨,每锭正面是山峰图案,背面刻有吟咏黄山的诗句。胡开文“棉花图”墨用十六付模板刻成,表达了从棉花播种到织布、染布的全过程。每锭墨的背版都有三、五百字的图释。汪节庵“西湖图”墨西湖图一套十锭,形状大小各异,景色分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