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于丹易中天现象.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299035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丹易中天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于丹易中天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于丹易中天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于丹易中天现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于丹易中天现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于丹易中天现象本文由游文库享博学贡献字号:大 中 小 有学者评说,二十一实际是文化复兴的时代,正如其所说,时下,一批电视知识分子正活跃在电视屏幕上,解读着被称为精英文化的国学经典,凭借其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讲解,以及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强烈的视听冲击感和画面感,使我们尽情享受一场美妙绝伦的文化盛宴。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让更多的人品味到学术的内涵和魅力,冥冥之中也产生了一种渴望寻求学术精神和灵魂升华的精神诉求。现代社会人们忙碌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对功利,名誉的渴望让人们的生存远离生命的真实本位状态,生活缺少质感,情趣,显得苍白,枯燥。而且理性工具主义的滥用使人们越来越忽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随着

2、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求一种可以填补寂寞生活并且美化灵魂世界的精神药剂,大众文化,精神快餐,如商业电影,肥皂剧,幽默搞笑短片,这些文化快餐以离奇的情节和暴笑的场景能在短时期内满足人们的欲望,放松饥渴的灵魂,但是看罢,听罢也就烟消云散了,而真正经的起考验的却是具有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经典作品。如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所蕴涵的对人生价值的精辟见解,对生命历程的独特感悟,都可以作为经典来解读,因为它包含了我国古代文人学者的独到见解和学术视野,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体现,代表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最高智慧的结晶。因此,回归这些经典,便是回归人文精神,是一次精神和灵魂的旅行。因此,时下国学的复

3、兴和盛行也是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们需求产生的,具有时代的意义。再看,国学的盛行也不完全是靠其具有的文化价值,当今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传播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渠道,各种文化因素才得以聚集在一起,碰撞,交汇,并且可以快速地传播与蔓延,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将文化快餐传递到每一个人手中。对于国学这一向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晦涩难懂的精英文化,借以电视传媒这种手段和方式,将枯燥晦涩的说教演变成集声影视听为一体的感官享受,同时又通过对感官的刺激改变人们传统的接收方式,精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再加上专家学者们的真情演绎,当然还少不了在场观众的热情互动,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具有互动性,感染力和趣味性,人们在一

4、片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达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和灵魂上的升华。而且这种脍炙人口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对国学的理解和学习中去,人们更多的交流和分享,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与和谐气息因此变的更加浓烈。有人说,虽然国学在现代社会里又获得了新生的土壤,但是这种商业化的运做方式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和侮辱。诚然,如果文化完全被当作商品来运作的话,那么文化也就失去了其教化育人的本义,而是偏离了本身运行的轨道渐行渐远。但是我们要看到更为积极的一面就是,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和表现方式,如果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都是值得提倡的。正如时下

5、人们掀起了国学热,精英文化通过传媒演变成一种适合大众口味的文化快餐,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在保证人们高效率地生活和工作的同时,又给予人们及时的文化享受,也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福音。新闻链接:最近以来,“学术超女“于丹遭遇了冰火两重天,她的新书庄子心得3 日在北京首发,当天就售出 1.5 万册。但是同时,反对她的声音也很强烈,近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大学的 10 名博士联名,称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十博士要于丹“下课“ 于丹的蹿红一直伴随着争议,很多读者对她无比推崇,但也有不少人从未停止对她的批评和抵制。3 月 2 日,知名论坛天涯网上出现

6、了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发起者为中山大学研究古诗词和古文献的徐晋如博士,文中言辞激烈,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还呼吁不要再闹出“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了,文中甚至要求于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并向电视观众道歉。 在帖子的末尾,包括中山大学博士生刘根勤、清华大学博士生王晓峰、暨南大学博士生周韬、中山大学副教授朱崇科以及于丹所任教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杨?等人,联名表态称“要将于丹抵制到底“。记者了解到,截至昨日下午,该帖已经引起了近万人的跟帖,拥护和批评者均有之。 发起者称凭良心办事 昨日(4 日)下午,记者试图联系活动发起者徐晋如,但其电话一直关机。随

7、后记者联系到联名抵制书中排在第一位的中山大学博士刘根勤,他是徐晋如的同学,研究古典文学专业,也是此活动的积极响应者。刘根勤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参与这次活动,是因为不想让人们再受于丹的误导了。在刘根勤看来,于丹所讲的论语和庄子 ,都只是借了古典文本的壳,但实际上很像速成教材,不仅偏离了文本本身,也给人造成了误导。至于这样的抵制是否有效,刘根勤称不管结果怎样,都应该有人凭良心发出这样的声音。 在讨论于丹和易中天之前,想问诸位喜欢于丹的读者一个问题,你们喜欢于丹是为了什么?当然因为她百家讲坛的孔孟之道!就是我说俗称的四书五经、国学。那么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对国学感兴趣呢?当然是民族文化传承。

8、那么孔孟之道的意义如何呢?我想无怪乎两个方面:一:使人向善、明理、心地澄明、破解人生的困惑。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胸怀更宽广,对人生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好了,我下面开始讲一个悖论,关于孔孟之道和于丹的悖论,在讲这个悖论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第一:这十个博士的国学水平是很专业的,因为都是著名学府搞国学专业的人士,应该这么说,他们的国学专业水平不比于丹差。当然我们普通读者的孔孟之道的理解水平应该是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的。第二:他们集体攻击于丹,我认为无怪乎有两个可能:确实为了国学的纯洁性。:文人相轻,其实是一种嫉妒的红眼病心理。第三: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对国学一知半解的人反而对于丹很欢迎

9、,最起码没有到痛恨厌恶的程度,厌恶攻击她的都是她的同行!好了,现在我就出一个悖论给大家解答解答!第一:如果这些博士们攻击于丹有道理,那么于丹就确实不值一提、胡说八道,那么以后大家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去听她瞎掰了。第二:如果这些博士们攻击于丹没道理,没道理便是纯粹无理取闹,是疯狂的嫉妒和红眼病。于丹是对的。那么,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些多年研究国学的专家们心胸狭隘,看来多年浸淫在孔孟之道和四书五经里并没有使得这些博士们心胸开阔起来。而且我提醒大家的是,这些攻击于丹的同行可不是极少数,他们基本代表了国学界的普遍呼声。那么!我问问诸位,你们自认为国学水平和人家国学博士们相比如何?回答只有一个,远远不如啊!

10、好了,既然人家从小到大研究国学,国学尚且没有令他们心胸开阔、为人高尚!你们这些业余人士仅仅凭看看电视、读几本于丹就能在国学修养上超过人家国学博士?人家没有因为孔孟之道而使得自己心胸开阔,你们又凭什么认为看了几本论语,就能令你们开卷有益,令自己心胸豁达起来呢?我看,或许不但不开阔,随着你们孔孟之道读得越多,反而心胸越来越狭隘也说不定!最后,我总结一下这个悖论:博士们反对于丹是对的,那么你们以后就不要浪费时间看于丹的书了。:博士们的责疑是无理取闹的文人相轻,那么我想,你们以后更加不能再看于丹的论语了,因为孔孟之道害人不浅啊!因为它能使人心胸狭隘、患红眼病啊! 总之,不管他们攻击的理由对否,于丹的书

11、都是没必要再读了!呵呵!不知道我的悖论大家能解否?下面我谈谈自己对于丹、易中天现象以及目前国学热的思考,觉得胡说八道的话,一笑了之。 讲得很美把孔孟之道讲得很美,未必就真的很美,好比我日记中的女人,我在写作的时候已经对她们经过了诗意的描述,而时间的阻隔和曾经错过的遗憾更令我对这样的美添加了许多极富想象的煽情描述。 而于丹同样用她极富煽动能力的语言把孔孟之道煽情到了极致,好比我们全世界几十亿革命群众曾经被苏维埃的富足生活煽动得忘乎所以一般,最后发现那些幸福的社会主义人民同样没有面包和牛奶!讲得美,不一定真的美。红学能把曹雪芹祖宗八代的趣闻给翻出来,曹雪芹同志写红楼梦的时候,或许他没有的想法,后代

12、的红学家们却硬给老人家硬加上去加上去了很多中心思想比如阶级斗争时期会加上反封建反压迫、争自由 ,就和我们小时候分析语文课本一般,什么文章都来个升华,就是不知道原作者当时有没有这个写作动机。我们把这叫做生拉硬拽。我一直很奇怪,红学把研究一本书作为学问,全世界估计只有圣经可以与之相媲美了。呵呵!有必要么?不浪费纳税人粮食么?倒也是,毕竟很多人要靠红学评职称、涨工资、拿稿费、混饭吃!或许,孔学、孟学研究都有类似的异曲同工之妙吧!讲得美,未必真的美,仅仅听上去很美,看上去很美。如果李洪智去百家讲坛演讲假如邪教教主李洪智去百家讲坛演讲,我想他的煽动性不会比于丹差。可能被他煽得晕糊糊的粉丝更多,可见一件东

13、西好不好,有时候主要靠卖的人口才好不好,而不一定真的好。广告效应啊,包装超过内涵。在中国,估计帕瓦罗蒂的粉丝绝对没有超级女生的粉丝数量多。因此,一件东西好和不好不能仅仅以追随者的数量多寡来决定的。言行未必一致语文老师有这样的特点,几乎每一个老师在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时候,都会分析得很美,感染了很多学生。但是,这并不等于语文老师们自己都喜欢荷塘月色 ,人本来就喜好不同的,好比有人喜欢武侠,有人喜欢严肃文学。孔孟之道也是如此,好比每个人在谈到“孔融让梨“孟母三迁“这些典故的时候,他们知道这样的道理,但是却未必去做。每个人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这样的道理,但是却很少有人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的谦虚

14、,好比那些于丹的攻击者!简单的东西被复杂化我一直很奇怪,语文教学中经常有很多考试不知道到底为了什么?比如名词解释。比如我文章里用了很多形容词,我用的烂熟,但是如果让我去考名词解释,我还未必就能考得上,那么我学名词解释的目的是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写和说么?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这样浅显的东西有必要去作过多解释么? 有些思想和美德是人类公有的,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在各个国家民族的启蒙教育中都有类似的说法。但是对我们来说,却变成孔孟的专利。如果愿意,社会主义可以被不断的演绎、与时俱进、四个现代化、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等等等等便如红学一般,如果红学家们愿意,甚至可以研究出曹雪芹大便擦屁股

15、喜欢用哪一只手!国学也是一盘菜,被千炒万炒,好比水里放点味精就是一锅鲜汤;放点辣是麻辣汤,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锅水而已!简单的东西被改头换面而复杂化。比如一个男同性恋者尽管可以把一个美女的美描述得天花乱坠,听的人还以为他喜欢美女呢?其他他喜欢的是男人而不是女人。但是对于一个正常男人来说,或许他看到一个美女,一言不发,但是目瞪口呆、口水直流,这样的表情再简单不过,已经说明了一切,比任何关于美的诠释都要有力和直接了当!客观对待本民族文化有民族自豪感是不错,但是不能盲目拔高,似乎古人的智慧都是超过今人的,孔圣人本来就被神话了。我就不信现今人的智慧就没有一个人超过孔某人的。起码我举个例子,对于共产

16、党人来说,马克思超过他吧!只要一有人质疑中医,马上就有人如丧考妣的大骂别人没有民族自豪感。我就不信现在的医学科学超不过几千年前刀耕火种时候的黄帝内经?几千年前原始人写的一本古书居然指导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几千年。而这本论语又指导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行为准则,曾几何时,一本论语治天下曾经风行一时。我们有我们的文化传承,别人也有。比如阿拉伯国家把他们的古兰经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治世经典。里面还有对通奸男女抓住乱棍打死的法律呢?但是人家伊朗还是这样的法律,人家认为这是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个人认为民族文化只要是文化就有可比性,就有优劣之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民族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未必就是优秀的。是文化,

17、那么就有精髓也有糟粕,比如我们的缠足文化、太监文化、妻妾文化等等。泰国人的人妖文化,我不了解泰国,不知道他们是否以人妖文化感到民族自豪?某些民族文化有的时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的价值仅仅是那一个时代的烙印,好比青铜器一般!京剧的男旦艺术再美,但是却注定要消亡的,它是重男轻女无奈产物,男人无论如何扮女人,都是远远不如女人来扮演女人的。李玉刚是特例,我们不能拿特例来作为男人比女人更象女人的依据!有些美是病态的,好比林黛玉的病态美。古琴声音再美,但是却已经不适合音乐普及教育。因为它并不适合西洋十二平均律乐曲,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十二平均律乐曲才是音乐教育的主流,而不是民族五声调系。有条件的话,钢琴比

18、古琴更适合音乐初级教育。因为钢琴可以代替古琴演绎民族声调系,但是古琴却不能代替钢琴演绎外国乐曲,应该说也可以,但是很不方便。我们说的振兴民族音乐,但是不是说要盖过西洋音乐,其实也盖不过。要知道,只有不适应时代、垂死挣扎的东西才需要振兴和保护。优秀的东西是不需要振兴的。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受欢迎并不代表民族音乐真正的走上世界。打个比方宋祖英如果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连续开一年的演唱会,那么几个月后观众必定渐渐门可罗雀。 但是如果换作帕瓦罗蒂,那么可以肯定,是天天满座的。我们要把别人的猎奇和新鲜感和真正的民族音乐走上世界乐坛给区分开!古董与某些民族传承比如国宝青铜羊首尊,它的价值是带有时代色彩的。它在

19、当时是祭祀用的酒器。代表了无与伦比的青铜铸造技术。但是有个概念要搞清楚,它的铸造技术对于世纪来说,不能说明什么。它的价值并不是要我们在世纪去学习它的铸造技术,因为我们的技术早已经远远超过它了,它的价值是历史价值。我对国学的理解同样如此。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思想是先进的。即使在世纪,孔子思想仍然有借鉴意义。但是借鉴是借鉴,我们有些人过分拔高了孔子和他的思想,似乎把孔孟之道作为诊治人们道德沦丧的救命稻草。我看这有点勉为其难了。我们很多人对国学的研读诠释已经背离了国学的实际价值,不是过分拔高就是歧解,好比我们在青铜器上打磨铜锈一般,在打磨得油光澄亮后,它的文物价值同样荡然无存!要知道国宝青铜羊首尊

20、的价值应该被放在博物馆里好好保存防止氧化,让考古学家们研究那段历史。它绝对不能被拿出来,重新打磨,然后用来盛放茅台和五粮液来招待外宾,因为作为酒器,它已经绝对不如任何一个几元钱的玻璃瓶更适合盛酒!而且里面还有微量的铅,有毒。国富民强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国学中国人数千年来四书五经是学子唯一标准读物,但是很遗憾,这并没有使得国富民强、国民道德高尚。反而演变成一股非常浓厚的夸夸其谈的士大夫习气,这种恶习导致高谈阔论、不干实事。众所周知,历史上几个有新气象的朝代,都是因为有一个不循规蹈矩的明君,并且国民士大夫习气不浓的时代,比如“胡服骑射“贞观之治“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这样的几个朝代,恰恰是那些信奉

21、四书五经为处世典范的士大夫阶层成为改革的绊脚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一代明相张居正,在改革过程中就受到很多士大夫的阻挠。我前篇日记里说的“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典故的徐绍配,她的夫君皇帝就是这样的混蛋,别人对他虎视眈眈,他却在研究老庄,专心一意无为而治, 这也是于丹在百家讲坛侃侃而谈的一部分要义最后国破家亡,老庄哲学没有救得了他,你无为,别人却不管你有为没为!人家拿刀过来了。国富民强的根本还是改革开放。 当孔孟之道遇到厚黑学在一个厚黑学大行其道的年代,虚空的道德教化是敌不过厚黑学的,在现代中国,任何一个人以孔孟之道来作为自己的处事哲学,那么他的前途只会是死路一条。在这样的年代,任何一个人想不食人间

22、烟火、出淤泥而不染只能是一个童话!假如孔子在路上遇到一个出车祸被撞,肇事者逃逸了的人。孔子做好事去救了他,但是人家却赖上了他,于是孔子很无奈,只有赔上医疗费、误工费。可这还不能动摇孔子的做人信念。但是假如这样的情况孔子再遇到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呢?或许他渐渐地也成为一个冷漠的看客了吧!只有人性化、民主、法制才是救国救世还我清明世道的根本贪官不是与生俱来就贪的。而是不能不贪。不贪就没钱送礼。没钱送礼就当不了官。当不了官就无法展示自己的抱负。贤相张居正的丰功伟业世人皆知,但是他同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和宦官冯宝勾结,冯宝是大肆受贿行贿。老张自己经济上也是有问题的,他死后被炒家,家里也有大量来历不明的

23、财产。这很可悲,在官场潜规则下,一点不贪的官员是无法生存的。我们为什么反腐越反越腐呢?因为我们用道德来教化官员,但是却用圣人的标准来监督官员,这形同虚设。可想而知,便是孔老二在世,第一个便会学会贪污!起码他自己要出版论语,先要向出版社编辑行贿,少出一点排版费和发行费,否则连自己的论语都出版不起!我昨天看了一个新闻,一个美国华侨的小孩被父母无意中体罚,结果一个美国家庭起诉他们,法院剥夺了这父母的抚养权,把抚养权给了那美国夫妇。尽管这对华人夫妇声称对孩子体罚是出于爱的目的。对美国人来讲,这没用,人家看中事实,无论是打什么爱的旗号都是没用的,体罚孩子就要被剥夺抚养权。可以想象,如果有这样的法律,见死

24、不救违法,同样赖人更违法,那么我们这社会还会出现那么多冷漠的看客么?还会有那么多老赖么?道德仅仅靠慎独来维系是很虚伪的,只有让法律来强化道德,来约束道德,道德才会被发扬光大。否则即使道德大夏建造得再高,于丹讲的仁义道德再漂亮,在人们转身回到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里时,你便像大梦初醒一般,因为你的道德观被处处碰壁,而你的本来被道德压制的厚黑学却处处通行无阻。有时候一粒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鲜汤,道德的虚空华丽是不堪一击的。现在的道德沦丧不是人们不懂道德,不是人们孔孟之道学得少,其实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有道德的人,需要知道的道理理论是很少的。很简单,孝敬父母、团结同志、遵纪守法,这个字很简单便概括了一切。世风

25、日下的根源不是缺少道德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而是缺乏孔孟之道生存的土壤。这样的土壤就是民主和法制。民主能催生法制,而法制则能催生大众人性化的思维,人性化的思维又反过来影响法律制定的人性化,既不拔高,切实可行,又不过低,缺乏法律的严肃。唯有民主才是救世之根源,一个民主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一个法制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时代。只有一个公平的时代,才会令道德高尚的行为受到推崇,得到它应该有的荣誉和物质上的肯定!民主催生公平,公平强化民主,这才是救世之根本!人手一本党章并不会令党员个个清廉,同样人手一本论语并不能使得人人都有行为上的礼义廉耻!那么怎样看待于丹、易中天现象呢?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热因为个人

26、的人格魅力大于学术价值。人们喜欢于丹,并不一定真的认同她对孔孟的诠释,好比很多人喜欢看我的博客,这并不等于我说的就对、就精采,而是我说话的方式和另类的思路。好比苏州人骂外乡人,人家不会太生气,因为对一个外乡人来说,苏州人骂人好比唱歌,软语侬腔,它骂的伤人性远远不如它的抑扬顿挫的音乐性。对于于丹的百家讲坛,喜爱她的人大多是女孩子、家庭妇女、中老年人。与其说他们喜爱于丹对孔孟的诠释,还不如说她们更欣赏于丹这个人,喜爱她的侃侃而谈的自信、雍容。喜爱她说话的节奏、韵律、风范。她的书浅显、通俗。令很多对古文、对国学不很了解的普通人看了很形象、很舒坦轻松。很多女孩子在于丹身上寻找到自己一直想成为的这样一个

27、女人形象,这个本来模模糊糊的标准渐渐清晰和具象起来。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于丹长相大众化,相貌属于既不美又不丑的女人,但是因为她的学识和风范,而令她整体形象变得有种说不出来的智性女性的魅力。要知道在以前能侃侃而谈孔孟之道的人都是一些老学究、酸气冲天的老儒。人们突然看到一个年轻的妇女在讲孔孟,会大吃一惊。一个相貌平凡却富有魅力的智性女性令女人们感到亲和力,觉得和自己距离很近。 令很多女生在她身上看到大姐姐的身影,看到自己未来的影子。很多家庭妇女、中年妇女在她身上看到女性的内在美是能够使得一个长相平凡的女人变得有魅力起来的,这给平凡的她们带来了很多希望。这便和很多男孩子喜欢武侠小说一样,潜意识地把自

28、己当成了杨过郭靖。这样的一个智性女人,有亲和力、有思想、会生活、事业有成就、自信睿智的小资女人。试问,有几个女孩子不渴望成为这样的小资女人呢!于丹的百家讲坛我看过,我得承认,她的语言煽动力一流,非常适合给大学生们讲课。绘声绘色。我看她讲李白的静夜思 ,很简单的一首诗歌被她讲得意境唯美,极具诱惑力。但是我看过一期,后来没再看过,毕竟人的爱好不一样,我更喜爱易中天的品三国,但是说实话,我从易中天的演讲中同样没有学到任何新的东西。比如,他说曹操人性、可爱、率真、曹操的历史价值大于刘备、诸葛亮,周喻的真实面目,诸葛亮的空城计、借东风子虚乌有。其实这些观点在几十年前已经被世所公论,所以说没有新意。但是我

29、还是喜欢他,为什么呢?其实大家喜欢易中天并不是因为学术价值,而是喜欢他的人,他的坦诚率真个性,行事毛糙像一个老小孩,他讲课像说书,眉飞色舞、绘声绘色、说到精采处,几乎五官四肢都被当作道具使了。他的书,语言很俗,但是因为俗才看得舒服。因此,我个人认为大家对于于丹和易中天,应该以一个平常心来对待,以娱乐性的角度来看待。如果过分拔高,把于丹和易中天崇拜得高高在上,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反而违背了她们一直塑造的学术亲民形象。她们的功劳就是把晦涩的学术问题,通过大众化的语言,使一些对这些本来不感兴趣的普通人产生了了解的欲望。从这点来说,她们对学术的普及是有贡献的。反而那些自命不凡的攻击他们的同行,我不以为然,我觉得就是一种红眼病而已,自命清高、自命不凡,从这点来说,孔孟之道和读书并不能真正使得人心境豁达、胸怀宽广!学术超女、学术超男才是于丹、易中天们的真实形象、本来面目。对我们读者来说,看他们的书,娱乐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