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0级集体备课(12).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9296411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级集体备课(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0级集体备课(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0级集体备课(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0级集体备课(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0级集体备课(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1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 11月 21日主备人 魏发茂教学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 方程(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为简捷明了,省时少力;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二、重点、难点:难点:在小学根深蒂固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树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重点: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三、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练习四、教具准备: 多媒

2、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出示教科书 103页 11题(买布问题):顾客用 540卢布买了两种布料共 138俄尺,其中蓝布料每俄尺 3卢布,黑布料每俄尺 5卢布,两种布料各买了多少?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2、算术方法?方程方法?两种都行吗?孰良孰莠?请同学们讨论交流3、较之算术方法,方程解法要简易得多,展示如下:(师生共同合作)巩固练习:1、 探索性练习:完成教科书 85页练习,并得出去括号法则: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2、形成性练习:(1)完成教科书练习

3、(2)学校团委组织 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六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 8块,总共搬了 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3)学校田径队的小刚在 400米跑测试时,先以 6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大部分路程,最后以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28米秒的速度冲刺到达终点,成绩为 1分零 5秒,问小刚在冲刺以前跑了多少时间?3、拓展性练习:编一道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所列的方程是6x8(65 一 x)400并将其与上题中的(2)(3)相比较,有何感想?将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举一反三讨论交流: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小结:1、 通过这节课,你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

4、际问题方面又获得了哪些收获?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注意什么?初步应用课堂练习:1、 必做题:课本习题第 1、2、4、5 题2、 选做题:课本习题第 11题3、 备选题(1)解方程: 3x23(x1)2(x2)=3(18x)(2)杭州新西湖建成后,某班 40名同学去划船游湖,一共租了 8条小船,其中有可坐 4人的小船和可坐 6人的小船,40 名同学刚好坐满 8条小船,问这两种小船各租了几条?(3)某校初一年级共 120名学生,在植树节那天要栽 50棵树,其中有 30棵小树,20 棵大树,两位同学一起可以完成一棵小树的栽植,三位同学一起可以完成一棵大树的栽植,结果当天顺利地完成了全部任务阅读上面的

5、情景,编制适当的题目,利用数学知识求解(4)甲、乙两人练习跑步,从同一地点出发,甲每分钟跑 250 米,乙每分钟跑 200 米,甲因找跑鞋比乙晚出发 3 分钟,结果两人同时到达终点,求两人所跑的路程。(5)为了拓展销路,商店对某种照相机的售价作了调整,按原价的 8 折出售,此时的利润率为 14%,若此种照相机的进价为 1200 元,问该照相机的原售价是多少元?(6)爷爷与孙子下棋,爸爸赢一盘记为 1 分,孙子赢一盘记为 3 分,两人下了 12 盘(未出现和棋)后,得分相同,他们各赢了多少盘?教学后记: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 11月 21日主备人 魏发茂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

6、教案3教学内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 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3、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初步体验一元一次方程的使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难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练习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巩固:1、解下列方程:(1)10x4(3x)5(27x)=15x-9(x2)(2)3(23x)33(2x3)3=5(

7、3) 3411x2、 (教科书例 1)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 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 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 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提出问题探究新知:问题 1(教科书例 3):某车间 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 1 200个或螺母 2 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解决问题的关键:1、如果设 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 名工人生产螺母;2、为了伸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恰好是螺钉数量的 练习 1:某水利工地派 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

8、5方或运土 3方,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4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问题 2:要用 20张白卡纸做包装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两个,或者做盒底盖 3个如果一个盒身和两个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那么能否把这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分做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请设计一种分法(想一想:如果一张白卡纸可以适当的套裁出一个盒身和一个盒底盖,那么,怎样分这些白卡纸,才能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盖配套,又能充分地利用白卡纸?)练习 2:1、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片可制盒身 16个或制盒底 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 100张白

9、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地利用白铁皮?2、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 120个,或者乙种零件 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 3个、2 个才能配成一套要在 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在解决配套、分配等问题方面你获得了哪些经验?这些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什么特点?本课作业:1、必做题:课本习题 2.3第 6、7 题,复习题 2第 1、2 题。2、选做题,教科书习题 2.3第 12题。教学后记: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 11月 21日主备人 魏发

10、茂教学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 方程(三) 一、教学目标:1、会把实际问题建成数学模型,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思想;通过去分母解方程,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3、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渊源及辉煌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5二、重点、难点:重点:实际问题中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难点: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三、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练习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六、教学过程:引入:1、引言:同学们,目前初中数学主要分成代数与几何两大部分,其中代数学

11、的最大特点是引人了未知数,建立方程,对未知数加以运算而最早提出这一思想并加以举例论述的,是古代数学名著算术一书,其作者是古希腊后期数学家“代数学之父”丢番图2、丢番图的墓志铭:“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人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请你列出方程算一算,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设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为 x岁,由题意可列方程xx42157126和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看到,上面这个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

12、数,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成整数,那么可以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一些。去分母的关键在于: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84.于是,所列方程变为整系数方程,解得:x=84。试一试: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方程就出现在这部英国考古学家兰德 1858年找到的纸草书上经破译,上面都是一些方程,共 85个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 33,这个数为几何?探讨归纳:解方程: 5321032xx1、 为使方程变为整系数方程,方程两边应该同乘以什么数?2、 在去分母的过程中,应该注

13、意哪些易错的问题?3、解上述方程的全过程,展示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试归纳、小结,并了解过程中每一步的主要依据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 90页练习。2、解方程(1) 2142x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6(2) 23534yy3、 (童话数学 100雁问题)碧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雁,它对群雁说:“你们好,百只雁!你们百雁齐飞,好气派!可怜我是孤雁独飞 ”群雁中一只领头的老雁说:“不对!小朋友,我们远远不足 100只将我们这一群加倍,再加上半群,又加上四分之一群,最后还得请你也凑上,那才一共是 100只呢,请问这群大雁有多少只?课堂小结:可通过以下

14、问题引导学生小结:1、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什么?2、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最小公倍数的目的是什么?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第习题第 3、8、9 题2、选做题:教科书习题第 13题。3、备选题:(我国古代故事:李白买酒)下面这首打油诗说的是李白饮酒的趣事有一天,李白“无事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请你告诉我,李白壶中原有多少酒?教学后记: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 11月 21日主备人 魏发茂教学内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 方程(四) 一、教学目标:1、会根据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

15、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重点、难点:重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难点:根据题意,分析各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熟练地列方程解应用题。三、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练习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第四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巩固: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71、解下列方程: (1) 6731y(2) (3)26104xx 5,06.15.x2、讨论交流:按怎样的步骤解方程 才最简便?由此你能得到怎样327x的启发?探索研究:1、问题(教科书 90页例 3):整理一

16、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 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 4小时,再增加两人和他们一起做 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安排多少人工作?解决问题的关键:、(1)把总工作量看作 1;(2)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2、试一试: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 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 6天, ”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请同学们尝试着尽可能多地补全此题,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各自的做法3、举一反三:(1)为庆祝校运会开幕,七年级(1)班学生接受了制作校旗的任务原计划一半同学参加制作,每天制作 40面而实际

17、上,在完成了三分之一以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半完成任务假设每人的制作效率相同,问共制作小旗多少面?(2)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便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 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3)将上述两题加以比较,有否相通之处?可否一题多解?并探究未知数假设的技巧性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习题第 10题,复习题第 4、5、6、7、8 题。2、选做题:教科书习题第 14题。3、备选题:(

18、1) (2)1.0.10xx 175321468x(3)一部稿件,甲打字员单独打 20小时可以完成,甲、乙两打字员合打,12 小时可以完成现由两人合打 7小时,余下部分由乙完成,还需多少小时?(4)某城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 700吨,由甲、乙两个垃圾处理厂处理已知甲厂每时可处理垃圾 55吨,所需费用 550元;乙厂每时可处理垃圾 45吨,所需费用 495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8元甲、乙两厂的工作时间均不超过 10时,请你设计一个问题,并请你的好朋友解答(5)甲、乙两人加工 284个零件,甲每时做 48个,乙每时做 70个;甲先做 1时后,乙再与甲合做,乙做了多少时间后完成

19、任务?请你先列方程解应用题,再根据所列方程,编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教学后记: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 11月 21日主备人 魏发茂教学内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 方程(五) 一、教学目标:1、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之间关系,借助画示意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用题;2、运用画图直观分析、探究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3、结合实际,创造活跃有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 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难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找等量关系,列方程。三、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

20、练习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第五课时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当代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法国遇到一个很有名气的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在电车里给苏教授出了几个题目:问题 1:“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距离是 ,甲每小时走 ,50km3km乙每小时走 ,问他俩几小时可以碰到?”2km苏教授一下子便回答了,你能回答出上述问题吗?分析问题:学生活动一 组织四人小组活动,观察分析,理解题意,弄清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相互交流。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分析,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9画出示

21、意图:引导分析:甲乙相遇时,他们共行的路程为 。本题有哪些相等关系呢?从路程角度分析: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 。从时间角度分析:甲行走的时间=乙行走的时间。如果设:甲、乙相遇他们的时间为 ,此时相等关系:x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 。即甲行走的速度甲行走的 +乙行走的 乙行走的时间= 则可得方程: /5032x解:设甲乙相遇时行走了 小时,根据题意得:, , 。32x10答:他们 10小时能相遇。此时教师再问:如果设甲行走的路程为 ,那么相等关系是什么呢?再让四人小组xkm讨论、交流。问题 2:“接着这位数学家又说:一只小狗每小时走 ,它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时5k它又往甲这边走,碰到

22、甲它又往乙这边走,问小狗在甲、乙相遇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在外国且又是电车上回答这个问题可有点难了,但是苏教授思考了一会儿,还是在下车前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知道他又是怎样解答的吗?学生继续分组讨论。由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然后教师点评分析: 画出示意图;(略) 分析:小狗走的路程=小狗走的速度小狗走的时间,现在只需求出小狗走的时间,问题就解决了。小狗走的时间为多少呢?显然,小狗往返跑直到甲、乙相遇时才停下来,故小狗跑的时间就是甲、乙相遇前走的时间,问题由此应迎刃而解。解:(略)事情还没有结束,苏教授回国后把这个问题向他的学生讲了以后,学生又向苏教授问了几个问题?而苏教授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

23、了这几个问题,试试看,你行吗?问题 3:学生 A提出问题:如果甲、乙、小狗都从一点出发,同向而行,其速度皆不变,乙和小狗先出发 3小时,甲再出发追赶乙,当甲追上乙时,小狗跑了多少米?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然后教师点评分析:1. 画出示意图;(略)2. 分析:变换情境后,变成了什么问题?问题的等量关系又是什么?小狗走的路程=小狗走的速度小狗走的时间,故关键还是求出时间,而这个时间就是甲追上乙的时间,可由下列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求得。甲行走的速度甲追上乙行走的时间=乙行走的速度甲追上乙行走的时间+乙提前行走的速度乙提前行走的时间。问题 4:学生 B提出问题:2010 级数学学科

24、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10如果甲、乙、小狗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而甲先出发 5小时,乙才和小狗一起出发,当小狗追上甲时,甲走了多少米?乙还能追上甲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由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的见解。之后教师引导分析:显然,小狗和甲又形成了追及问题,由问题 4知,设小狗追赶甲的时间为 ,则x可得到: 。53x此时小狗行走的路程=甲行走的路程= 千米,乙不能追上甲,原因何在57.3.呢?如果乙能追上甲,则肯定有 。23x解得 。1显然时间不能为负。说明:速度较大者追速度较小者,定能追上,崦而速度较小者追速度较大者,肯定不能追上。从而引出悖论:公元前 400多年古希腊的数学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25、,跑得最快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到爬得最慢的乌龟。因为必须到达乌龟出发点 A,而此时乌龟又进到 点,当阿再1A时到 点时,乌龟又进到 点,如此继续下去,阿永远追不上它,显然这是一个错误1A2A的结论,故称为悖论。应该怎么反驳这个结论呢?思考:假如你是苏步青的学生,你也出一个题来考考他,看哪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深度。布置作业:1、教科书习题第 6、8 题。2、小王每天去体育场晨练,都见到一位田径队的叔叔也在锻炼,两人沿 400米跑道跑步,每次总是小王跑 2圈的时间,叔叔可以跑 3圈。一天,两人在同地反向而跑,小明看了一下记时表,发现隔了 32秒钟两人第一次相遇。求两人的速度。第二天小王打算和叔叔同向而

26、跑,看叔叔隔多少时间再次与他相遇。你能先给小王预测一下吗?教学后记: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 11月 21日主备人 魏发茂教学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 方程(六)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11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二、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知道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难点:弄清商品销售中的“进价” “标价” “售价”及“利润”的含义。三、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练习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第

27、六课时六、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本节开始,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例: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 元,现在每件降价 ,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 a10%;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 以后,每台售价为 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 3%a元;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 元,则原定价是 ;14.8某商场把进价为 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 ,则该商品的标10价为 ;我国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决定下调药品价格,某种药品 1999年涨价 30%后,2001年降价 70%至 元,则这种药品在

28、1999年涨价前价格为 元。a自主尝试:问题(教科书探究 1):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 60元的价格卖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大体估算盈亏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解决;(1)商品销售中的盈亏如何计算?(2)两件衣服的进价、售价分别是多少?得出结论后,将结论与学生先前的估算进行比较;教师归纳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课堂练习: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我国股市交易中每天、卖一次各交千分之七点五的各种费用,某投资者以每股 10元的价格买入上海某股票 1000股,当该股票涨到 12元时全部卖出,该投资者实际盈利为多少?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29、 集体备课教案12课堂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结:由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后有何感受?商品销售中的基本等量关系有哪些?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习题第 2、3、4 题;2、备选题:(1)某商品的进价是 1000元,售价为 1500元,由于情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 5%,那么商店可降多少元出售此商品;(2)某商场将某种 DVD产品按进价提高 35%,然后打出“九折酬宾,外送 50元打的费”的广告,结果每台 DVD仍获利 208元,则每台 DVD的进价是多少元?(3)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件成本价是 400元,销售价为 510元,本季度销售了 件,为进一步

30、扩大市场,该企业决定在降低销售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经过市场m调研,预测下季度这种产品每件销售价降低 4%,销售量将提高 10%,要使销售利润(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保持不变,该产品每件的成本应降低多少元?教学后记: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 11月 21日主备人 魏发茂教学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 方程(七)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旅游、选灯、用电、水费、用气、电信等问题的方案设计,弄清各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掌握用方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巧2、通过一个开放式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用方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31、价值,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二、重点、难点:重点: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设计出各类问题的最佳方案三、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练习四、教具准备: 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13五、课时安排: 第七课时六、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小江一家三口准备国庆节外出旅游现有两家旅行社,它们的收费标准分别为:甲旅行社:大人全价,小孩半价;乙旅行社:不管大人小孩,一律八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一样你认为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较为合算?(由学生完成选择旅行社的方案。)分析问题:出示教科书探究 2:用哪种灯省钱?(师生共同探讨

32、完成下列问题:)1、上述问题中基本等量关系有哪些?(费用=灯的售价电费,电费=0. 5 灯的功率(千瓦)照明时间(时)2、列式表示两种灯的费用各为多少?(节能灯用 t小时的费用(元)为:60+0.50- O.11t白炽灯用 t小时的费用(元)为:3 十 0.060.5t)3、当照明时间 t取何值时,(1)白炽灯比节能灯省钱,(2)节能灯比白炽灯省钱?(3)白炽灯与节能灯费用一样?(精确到 1小时)4、如果计划照明 3500小时,则需要购买两个灯,试设计你认为能省钱的选灯方案。探究新知:下面问题是学生课前调查到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每一大组完成一个,分四个小组讨论后设计出最佳方案。1、

33、电价问题:据我们调查,我市居民生活用电价格为每天早晨 7时到晚上 23时每度0.47元,每天 23时到第二天 7时每度 0.25元请根据你家每月用电情况,设计出用电的最佳方案2、水费问题:我市为鼓励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的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 10吨部分按 0.45元吨收费,超过 10吨而不超过 20吨部分按 0.8元吨收费,超过 20吨部分按 0.50元吨收费,某月甲户比乙户多交水费 3.75元,已知乙户交水费 3.15元问:(1)甲、乙两户该月各用水多少吨?(自来水按整吨收费)(2)根据你家用水情况,设计出最佳用水方案3、用气问题:某市按下列规定收取每月的煤气费:用煤气如果不

34、超过 60 立方米,按每立方米 o.8元收费;如果超过 60 立方米,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 12 元收费怎样用气最节约?请设计出方案来4、电信支费: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电信业务不断推出,请你通过市场调查,为你家设计出一种通讯方案(1)两地间打长途电话所付电费有如下规定:若通话在 3分钟以内都付 2.4元超过 3分钟以后,每分钟付 1元(2)某移动通讯公司升级了两种通讯业务, “全球通”使用者先缴 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 1分钟,再付话费 0.4元, “快捷通”不缴月租费,每通话 1分钟,付话费0.6元 ,根据上述资料,(1)你认为一个月通话多少分钟,两种移动通讯费用相同?(2)某人估

35、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备课教案14计一个月内通话 300分钟,应选择哪种移动通讯或用长途电话合算些?课堂小结:可用教师对各小组交流的方案进行简单的评价作为小结。本课作业:课本习题第 5、7 题教学后记:集体备课时间2011年 11月 21日主备人 魏发茂教学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 方程(八)一、 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掌握用方程计算球赛积分一类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在从事探索性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认识数学的应的价值。二、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是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难

36、点:重点是弄清题意,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等量关系。三、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练习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第八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引入:上课一开始,老师就引人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足球话题或放映足球赛的片段然后引出问题:暑假里, 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了 9场,得分 17分比赛规定胜一场得 3分,平一场得 1分,负一场得 0分,勇士队在这一轮中只负了 2场,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呢?此问题要求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方法解决分析问题:出示教科书 96页探究 3:球赛积分表间题2010 级数学学科 第 十三周 集体

37、备课教案15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如何求得胜负一场的积分?2、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用式子表示出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3、师生共同探讨:某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它的负场,你能算出总积分吗?4、教师说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这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必须注意。课堂练习: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一次足球赛 11轮(即每队均需要需要 11场)胜一场记 2分,平一场记 1分,负一场记 0分,北京“国安”队所负的场数是所胜场数的一半,结果共得 14分,求“国安”队共平了多少场?教师小结:1

38、、由表格内容提供给我们解题的重要信息,值得同学们注意;2、利用方程不仅能求得实际问题的具体数值,而且还可以进行推理判断;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进行检验本课作业:1、必做题:课本习题第 9题2、选做题:(1)在一次有 12支球队参加的足球循环赛中(每两队必须赛一场) ,规定胜一场 3分,平一场 1分,负一场 0分,某队在这次循环赛中所胜场数比所负的场数多两场,结果得 18分,那么该队胜了几场?(2)一份试卷共 25道题,每道题都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求学生把正确答案选出来,每题选对得 4分,不选或选错扣 1分,如果一个学生得 90分,那么他选对几题?现有 500名学生参加考试,有得 83分的同学吗?为什么(3)2002 年世界杯足球赛韩国组委会公布的四分之一决赛门票价格是:一等席300美元,二等席 200美元,三等席 125元美元,某服装公司在促销活动中,组织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名顾客到韩国现看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四分之一决赛,除去其他费用后,计划买两种门票,用完 5 025美元,你能设计出几种购票方案供该服装公司选择吗?说明理由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