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MACD指标背离经典揭秘.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9295006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ACD指标背离经典揭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MACD指标背离经典揭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MACD指标背离经典揭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MACD指标背离经典揭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MACD 指标背离经典揭秘图(一)DIF 与 DEA 死叉红柱缩短,此时需综合股价和 MACD 原始的 12 天 26 天线一并考虑图(二)位置 1 的顶背离,此背离是必然的自然的属性。根本没有任何预示价值。 位置 2的下跌,DIF 并未背离,因为股价上升充分而使 DIF 追上前期了前期高点。MACD 的本质 如图(一)之主图:两条均线是 12 天和 26 天的指数移动均线(和常用的平均移动线区别只是计算时取的权重不同)。如图(一)之附图:MACD 指标:第一条线 DIF 就是 12 天线与 26 天线之差;求得 DIF 的均值(9 天的指数移动平均)便是 MACD 的第二条线 DEA;第一、

2、第二条线之差乘 2 便是大名鼎鼎的 MACD 红绿柱(乘 2 纯属放大后看图方便)。(9,12,26 天为大多数软件的缺省天数,可修改)哈, MACD 就是对均线系统精妙的注解! 当然,和任何均线一样 MACD 也是一个趋势指标。股价振荡运行时 MACD 就显得力不从心。这点和威廉指标与 KDJ 刚好相反。让我们简单的看一下 MACD 指标:如主图 12 天和 26 天线,我们通常的用法是这两条线的金叉和死叉。MACD 指标的“军规”中有一条:DIF 上穿(下穿)0 轴时,买入(或卖出)。请大家把这条军规翻译一下,对了:就是均线系统的 12 天线与 26 天线金叉买死叉卖。实际应用中,大家有这

3、样的体会:在均线系统中,很多股票到金叉买死叉卖(即 DIF上穿或下穿 0 轴)为时已晚,黄花菜都凉了。于是 MACD 作者给出了第一条线 DIF 的平均值即第二条线:DEA 线,显然,DIF 与其均值 DEA 之差越大股价上涨动力越大,当 DIF 跌到其均值 DEA 之下(即 DIF 与 DEA 死叉)指标提示卖出(反之也是一样)。DIF 与 DEA 金叉死叉对股价的提示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会领先于 12、26 天线的直接金叉和死叉,为我们理解均线系统的本质和实际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同样,在 DIF 与 DEA 乖离过大或股价突然快速反转时,等到 DIF 与 DEA 发出金叉死叉信号时一样会发生

4、黄花菜都凉了的情况。基于同样的思路作者给出了 MACD 红绿柱即 DIF与 DEA 之差,MACD 红绿柱越来越大显示走势强反之则反。MACD 红绿柱对股价的提示作用往往又会领先于 DIF 与 DEA 的直接金叉和死叉对股价的提示作用,就像上述 DIF 与 DEA 金叉死叉对股价的提示作用往往会领先于 12、26 天线的直接金叉和死叉一样。上述三组信号交相辉映,使得源于均线系统的 MACD 指标相比枯燥乏味的均线系统更令人赏心悦目。 MACD 是一个将均线系统的本质诠释的淋漓精致的指标! 也真是这种交相辉映的精彩,使得 MACD 指标几乎比所有传统指标更多的迎来使用者的研究、探讨、交流和争论而

5、成为最经典的传统指标。MACD 指标源于均线,阐述的是均线间的关系,MACD 指标没有涉及均线和股价的关系,所以,运用 MACD 时打开指数移动均线有时会看的更清楚些。如图 DIF 与 DEA 死叉红柱缩短,但主图中股价却始终在 12 天线之上运行且乖离不大,此时判断须慎重。任何指标,用指标注解中的“军规”按部就班的使用是远远不够的,超越按部就班是建立在对指标(当然还有市场和基本面,本贴仅讨论指标)深刻的理解之上的!仅以此短文与各位朋友共勉。以 MACD 指标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背离”结束小文顶背离:股价一浪比一浪高而此时 DIF 却一浪比一浪低显示股价将有大的跌幅,另有一说顶背离是指“股价一

6、浪比一浪高而此时 MACD 红柱却一浪比一浪低显示股价将有大的跌幅。(底背离则反之,略)探讨题:为什么 MACD 指标强调股价一浪比一浪高时 DIF(或 MACD 红柱)一浪比一浪低(即顶背离)才是比较准确判断依据呢?有无不同于传统观点的真正的玄机?!(底背离也是一样)揭开经典中的经典MACD 背离真实的面纱和误区MACD 是一个将均线系统的本质诠释的淋漓精致的趋势指标。也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技术分析指标。那么,MACD 中最核心的又是什么呢?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背离顶背离和底背离顶背离:股价一浪比一浪高而此时 DIF 却一浪比一浪低显示股价将有大的跌幅。底背离:股价一浪比一浪低而此时 DIF 却一

7、浪比一浪高显示股价或有大的涨幅。自从 1979 年发明以来,众多的技术分析大师和普通投资者认为:MACD 的顶背离和底背离是其精华所在。然而,个人认为,此乃技术分析领域迷信权威、不思进取、以诈传诈之最典型例子。也是此论行情埋葬大多数技术分析专家的真正原因!让我们开始股价在一轮升势后调整,调整后再度走强到达前期高点众所周知:此时 12 天短期均线和 26 天的长期均线受股价振荡整理影响,其上升速率都会减弱。同样众所周知的是:振荡整理对短期均线上升速率影响较大而对长期均线上升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其结果就是这两条均线的差比前浪相同位置时的差会减小,而 12 天 26 天两条均线之差(图中主图中两条均

8、线,12 天和 26 天为缺省值,可改)便是大名鼎鼎的 DIF也就是说当股价经过一段升势调整后再度到达前期高点时,MACD 指标中的 DIF 值从概率上应该比前期高点是要低!当然若未到达前期高点(一浪比一浪低)时,DIF 比前期高点更低!正是由于这种自然的属性使得 MACD 回避了两浪高度大致相等和一浪比一浪低时用 DIF 去判别股价的趋势。但事实上,无论两浪高度相同 /一浪比一浪高/或者一浪比一浪低,股价走势第二次回落对股价的预示作用是完全一致的!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走势可以理解成为走疑似 M 头,就 M 头而言,相当多的人对一浪比一浪低的更恐惧,那么翻译成 MACD 的表述

9、为何就成了一浪比一浪高更恐怖呢!?即便一浪比一浪高,从上面的原理看出,当第二浪高出第一浪的幅度有限时,DIF 很多时候还是会比前浪高点的 DIF 小,此时开始下跌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顶背离”也仅仅是 DIF 一种自然的属性和变化规律而已!技术指标运用好的人必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心智。不要幻想用那些人人都可以轻易掌握的技术指标和指标的说明去长期稳定的赚钱,因为现实并非如此。(注:股价过分振荡不适宜使用 MACD 周期过小过大也会使 DIF 失真,本文只是从统计学从概率意义上揭示 MACD 的这一现象,文中举了顶背离,底背离同理,略。另有一说股价一浪比一浪高(低)而 MACD 红柱(绿柱)却一浪比一浪低(高)显示股价将有大的跌幅(涨幅),叙述大致相若,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