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库基本知识.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289974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库基本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水库基本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水库基本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水库基本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水库基本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型水库管理员读本小型水库管理基本知识阳 新 县 水 利 局阳 新 县 防 办2目 录前 言.3第一章 水库及其主要建筑物.4第一节 水库及其主要建筑物.4第二节 水库的特性15第二章 水库工程检查与观测18第一节 水库工程检查观测的任务18第二节 水库工程检查与巡视20第三章 水库防汛抢险22第一节 水库防洪调度23第二节 水库常见险情及处理243前 言我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雨量充沛,水资源十分丰富。建国以来,我县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建水 库总数名列全省前列,其中小型水库 140 座,占水库总数的 95%以上。这些水库分布于全县各镇,对我县的农业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水

2、库大都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标准低,施工力量不足,且受“ 三边”等原因的影响,给工程留下了许 多后遗证;同时,随着水 库库龄 的增加,不少水库工程已趋老化,因此病 库、 险库较多。另一方面管理这些水库的多属镇、村一级,技术力量十分缺乏,因而养护维修不善,使工程的经营管理面临严峻的局面,如不加 强管理,一旦出事,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为了加强小型水库工程的管理, 发挥小型水库的工程效益,满足我县水库管理人员熟悉水库管理业务知识的需要。 结合我 县实际情况,我们编制了“小型水库管理知识”一书,主要讲述小型水库基本知识,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及防汛抢险知识,力求通 过本书使我 县小型水

3、库管理人员对小型水库管理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4第一章 水库的基本知识水库是充分利用水资源,达到 兴利、除害目的最有效的工程措施。水库可以把部分洪水和多余水量暂时存蓄,一方面控制下泄水量减 轻洪水对下游的威胁,另一方面做到蓄洪 补枯,以丰 补缺,为 灌溉、供水、发电、养殖等提供条件。水库一般由大坝、溢洪道(或泄洪隧洞)、放水涵管等组成。第一节 水库及其主要建筑物1.1.1 水库的防洪标准根据水利部、能源部的规范,水库工程按总库容可分为五种 规模,而水库的建筑物按其作用或重要性可分为五级。在 进行水工建筑物 设计时, 须按建筑物级别确定防洪 标准,可分 为设计标准和校准 标准,一般用洪水重现

4、期表示。重现 期是指运行期间,洪水平均多少年一次,如设计标准百年一遇,是指平均一百年出现一次超过该标 准的洪水,这是从长期的情况来说的,可能一百年 发生两次,后一百年一次也没有发生。小型水库的防洪标准 (土石坝):小(一) 型水库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4 级,设计防洪标准为 30-50 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 500 年一遇;小(二)型水库主要建筑物级别为 5 级, 设计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 200 年一遇。51.1.2 水库的主要建筑物在小型水库工程中,主要建筑物 为坝、溢洪道和涵管道。下面我们分别对其结构和构造给予介绍。1.1.2.1 大坝大坝是挡水建筑物,它的作用是 拦截

5、河流, 储蓄水量,抬高水位,以满足灌溉、供水、发电及国民 经济其它部门的需要,它是水库的主体工程。它的失事不仅使水库 效益不能发挥,而且将危及下游的安全。因此,其设计、施工、运用管理都必须坚决贯彻确保大坝安全这一基本原则。坝的类型很多,根据坝高及型式分 类如下:(一)、按坝高进 行分类:可分为低坝、中坝、高坝三类。低坝:坝高小于 30 米。中坝:坝高为 30-70 米。高坝:坝高大于 70 米。小型水库一般为低坝。(二)、按型式分 类:可分为土坝、重力坝、拱坝、支墩坝等。我县在册小型水库均为土石坝。6土坝是一种当地材料坝,是由土、石料或代料经碾压而成的一种挡水建筑物,这种坝型广广泛 应用于水利

6、工程中。我 县 140 座小型水库中,全部为土石坝。目前这种坝型适用范围广的主要原因是: (1)筑坝材料可以就地取材;(2)较能适应地基变形;(3)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便于维修加高或扩建;(4)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 组织 机械化快速施工。土坝有以下工作特点及结构 :1、土坝不许水流漫顶。由于土坝是由松散的固体颗粒碾压而成,防冲性能很差,一旦漫 顶溢流,坝体土料就会被冲出缺口,导致溃口跨坝。因此,土坝必须有足够坝高,才能抵御洪水漫顶 。坝顶高程应满足三个基本要求。(1) 高于最高洪水位;(2) 考虑风浪壅高及波浪爬高;(3)预留安全加高。 坝顶高程=坝前设计(或校核)洪水位+设计( 或校核

7、)洪水位的坝顶超高。坝顶超高=洪水位壅高(风浪壅高)+波浪爬高+ 安全加高设计坝顶高程时,要分别按设计 和校核两种情况考虑,取其中的大值作为坝项设计高程。设计洪水位和校枋洪水位可根据调洪演算得到, 风浪壅高与波浪爬高同坝坡,库面吹程(顺风向从 坝到水库对岸的最远距离,按水库7的不同形状选取)和风速大小等因素的有关,可利用经验公式 计算,小型水库近似将它们按 1 米考虑,安全超高是考 虑设计标 准暴雨洪水而预留的安全高度,小型水库 一般按 0.5 米计算。另外,在施工时,上述坝高还要预留坝高的 2-3%的沉降值。2、土坝边坡必须稳定土坝经常受到水的作用,必须 能在各种情况下维持自身稳 定,防止滑

8、坡事故。土坝迎水的一面称作迎水坡或上游坡,背水的一面称为背水坡或下游坡。坝坡的陡缓一般用坡度表示,如 1:3 表示高 1 米水平 3 米的一个倾斜面的坡度,读作一比三。土坝边坡应根据坝高、坝体土料、坝基情况等考虑。其一般规定是:底部坝坡缓于上部坝坡,迎水坡缓于背水坡(因为迎水坡 长期浸在水中,土体经常湿润饱和,库水位涨落交替,并受风浪冲击,尤其是在水库放水时比下游坡更易产生滑坡)。坝高大于 15 米,一般采用多级坝坡,并在变坡处设置平台(又叫马道),其作用是增加坝坡稳定,截取雨水以防冲刷坝坡。平台的宽 度一般为 1.5-2.0 米,内设排水沟。3、要妥善处理好土坝渗流问题土坝坝身及坝基都有渗流

9、通过,通 过坝体的渗流将降低坝 体的有效重量和土料的抗剪强度,超 过一定限度时,将引起 坝体、坝基的渗8透变形,如管桶、流土破坏,严重的可导致土坝失事。因此,土坝应设置防渗和排水设备。根据坝体土料的组合及防渗体设置位置的不同,碾 压式土 坝常见坝型为:均质 土坝坝体是用同样性质的土料筑成坝体全断面起防渗作用, 坝 的边坡较缓,横断面较大,最佳的土料是壤土或粉质壤土,粘土含量( 颗粒小于 0.005 毫米)占 10-30左右。粘性土料,透水性虽小,但施工碾压困难,干时容易龟裂且易产生滑坡;砂性土料,透水性太强,所以二者都不适宜做均质土坝。在兴建过 程中, 坝基如有砂粒层覆盖,应在坝体中部( 略靠

10、前) 加做防渗水槽与不透水基础相接,以切断 坝基渗流。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均质坝有 4 座。粘土心 墙坝这种型是用透水性较小 的粘土或粘壤土做防渗心墙,在心墙两侧用透水性较大,抗滑能力较强 的当地土料,如砂土、砾质土、风化石等材料作坝壳,心墙位于坝体中部或稍偏上游,心墙与坝壳之 间应做一定宽度的过渡带,过渡带应 按反滤要求设置,如果 坝基漏水,可将心墙做成截水槽插入岩基中,与其紧密结合,以防 产生集中渗漏而破坏心墙。心墙尺寸:心墙高度应 高出最高洪水位 0.5 米以上,顶宽不小9于 11.5 米,与基岩结合槽底 宽不小于 2.02.5 米, 边坡不小于1:0.2。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心墙坝 有 135

11、 座。粘土斜 墙坝这种坝型是用透水性小的粘土或粘土壤在迎水面做防渗斜墙。斜墙后面的坝体则采用砂性土壤或砂砾石填筑。 为了防止斜 墙与地基接合部位漏水,斜墙应插入岩基,用截水槽 与岩基相结合斜墙上游应设置保护层,以防冰冻和机械破坏。斜墙两侧应设置反滤层 。目前我县已建成的粘土斜墙坝仅 1 座。多种土 质坝当坝址附近的土料种类很多,而每种土料的数量又有限,则可用多种土料组合来做坝。各种土料的填筑部位,一般要按照土壤渗透性的大小依次序排列,透水性小的土料填放在坝体的上游,透水性大的土料填放在坝体下游。对用粘性土做的防渗体可以放在 坝 的上游侧,也可以放在坝的中间,但不能放在 坝的下游侧。在土料少而石

12、料多的地区,还 可以采用土石混合坝型,土料填筑在坝的上游侧,起到防渗作用,石料填筑在坝的下游侧,起到排水和稳定坝体的作用。排水设施一般 设在坝下游, 坝体和坝基相接的地方同,并要考虑便于观测或检修。排水设施应具有充分的排水能力,上游面不允许发生堵塞现象,同 时还应防止渗水将坝体的土料骨架 颗粒10带出(即应遵守排清不排浑的原 则 )。坝体排水设施常用的有棱柱排水体和贴坡排水体(又称表面式排水体) 两种形式。棱柱排水体这种排水体就是在下游坡脚 用土堆石做成棱柱体形状,渗水边周边用 1:1,外坡 1:1.5,靠近土或土基一面设置三层反滤 料,排水体顶部应高出渗流 逸出点和下游最高位,并不得低于 0

13、.5-1.0 米。贴坡排水体其砂石层构造与棱柱排水体相类似, 铺设厚度应大于 1.0 米,高度不小于坝高的三分之一,并使其 顶部高出浸润线的逸出点 0.5-1.0米,贴坡排水构造简单,需要石料较小,容易检修,适宜缺少石料地区筑坝。 贴坡排水特别适用于当原有排水 设施失灵。而要另做排水设施的老库改造工程。土坝防渗漏的原则是上截下排。在 坝的上游部位, 应尽量防止水流浸入坝体,在坝的下游部位,则用导渗的方法,把已经 进入坝体的渗水安全排出,保证坝壳干燥,坝体稳定 。在管理 上一方面要注意维修养护好土坝的防渗设施,定期 观测堵塞损坏,要及 时翻修,保障排水畅通。近几年来由于坝体(坝壳)土料的泥化和排

14、水体内砂石料有的 风化11而发生坝体浸润线抬高的现象,一般称之 为土坝的老化。土坝的老化严重地阻碍了渗流的排放,以致威胁大坝的安全, 应引起高度重 视,解决的办法是翻修加大排水设施,保 证渗流排水畅通。4、土坝要抗风浪冲击和雨水冲 蚀为了保护土坝坡坡面不受波浪、雨水、冰冻及穴居动物的破坏,上下游坡面均应设置护坡,坝顶 也要满足交通、抗雨水冲刷等构造要求。上游 护坡上游护坡常采用干砌石、混凝土板 护坡, 护坡一般从最低库 水位以下 2-3 米处护到坝顶。干砌石护坡是用人工铺砌块石于碎石或卵石层上,块石应紧密、嵌实,空隙 应用小石嵌紧, 块石厚度一般为 20-30厘米,下面铺一层 20 厘米厚的碎

15、石或卵石 层,再下面 铺一 层厚 15-20厘米的粗砂石在缺少石料的地区,可用混凝土板护坡,混凝土板 护可以预 制拼装或现浇 ,特点是抗风浪能力 强,但造价 较高。混凝土板厚约 0.1-0.3米,现浇矩形板尺寸为 1.51.5-33 米,板下必 须设置垫层 ,以保证水位下降时坝体内的水能顺畅地排出, 垫层厚为 0.15-0.20 米的碎石或砾石,并须作好伸缩缝,缝下填筑透水砂砾带。那种即不设垫层,又不分缝的整体混凝土护坡将危及坝体的安全,是不允 许采用的。12下游 护坡及 坝坡排水下游坡常采用草皮护坡。为防雨水冲 蚀坝面,在 坝的下游面要 设置 纵横排水沟,以利排除雨水。纵向排水沟布置在平台内

16、 侧,拦截坝坡上部的雨水,在垂直坝轴线 方向,每隔 40-50 左右设置横向排水沟,主要排除从纵沟流来的雨水。另外,坝坡与两岸山坡的交接处要设置排水边沟,拦截坝肩雨水和岩石 缝隙渗水。排水沟常采用 浆 砌块石砌筑或混凝土预制槽,有的水库 用块石护砌背水坡, 这样会对 白蚁的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不宜提倡。坝顶 防护坝顶宽度应考虑构造要求,交通要求及防汛 抢险的要求,小型水库坝顶宽度一般采用 4-6 米。为了便于排水,坝顶路面一般用碎石、砾石铺设,并做成龟背形或向坝下游一侧略为倾斜,坡度 为 2-3,某些水库还设置防浪墙,高约 1.0-1.2 米,防浪墙用混凝土或浆砌石做成,墙基应深入坝的防渗

17、体,以防高水位时发生漏水。1.1.2.2 溢洪道溢洪道是泄水建筑物,用于渲泄多余洪水,防止漫顶失事,因此溢洪道实际上是一个安全门,溢洪道按照其布置位置,可分为河床式溢洪道或河岸式溢洪道。河床式溢洪道是利用建在原河床上的溢流坝13段溢洪,它既是挡水建筑物,又是泄水建筑物。河岸式溢洪道是在河岸设置溢洪道。小型水库的坝 体一般为土石坝, 坝身不允许 溢洪,因此多采用河岸式溢道。河岸式溢道按水流进入溢洪道的进 水方式不同可分为正槽溢洪道和侧槽溢洪道,正槽溢洪道 应用最为广泛。小型水库正槽溢洪道一般为开敝式,且大部分无 闸控制(不宜 设闸或坎)。这种溢洪道具有结构 简单,施工方便,水流平顺等优点,其组成

18、是:引水渠溢洪堰(控制段)、泄水槽(陡坡段)、消力池(消能段)、尾水渠等组成。1、引水渠它的作用是将洪水平顺引到溢流堰,引水渠 应平顺畅通 ,不宜太长,引水渠前库面亦应宽畅 ,不能有阻 挡水流进入引水渠的卡水地形,当溢流堰很靠近水库时,引水渠就很短,甚至基本消失。2、溢流堰它是溢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位置高低控制着泄洪量的大小,因此又叫控制堰。小型水库常采用低溢流堰,堰型可分为宽顶堰和实用堰,我县多数为宽顶 堰。3、泄水槽 它紧接溢流堰之后,多为陡槽形式,又称为陡坡段,作用是将洪水安全地排泄到水库下游,槽中水流流速很大,冲蚀力强。因此,泄 14水槽一般做在挖方上,并作好衬砌。4、消力池泄

19、水槽末端水流速度很高,如不作消能处理,就会冲刷下游河床,危及水库工程的安全,因此要 设置消能设施。我 县小型水库 一般采用消力池方式消能。5、尾水渠作用是把消力池中的水,平顺 引入下游河床,防止洪水任意漫 流、淹没和冲刷下游农田。尾水渠段的水流流速也较大,因此 ,常作简单的护砌。1.1.2.3 放水设施放水设施是取水建筑物,是水 库工程的咽喉,是水 库灌区渠系工程的龙头,是水库发挥灌溉、供水、发电效益的关键。它由进口闸门、放水涵管和出口消能设施三部分组成:放水设施的主要作用是有计划的向用水单位供水。进口 闸门:小型水 库的进口闸门有卧管式、 圆筒活塞斜拉 转动式和平板闸门几种形式。我县 多数水

20、库采用螺杆式圆筒活启 闭机板闸门启闭平,水库管理部门特别 要熟悉和保管好进口闸门的 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以利用平时操作和 维护。放水涵管:小型水库的放水涵管通常也称剅管,因 为埋在 坝下15的地基上,在土坝中又叫坝下涵管 (洞)。它的作用是:根据用水部门的需要,向水库下游供水,必要时也可协助泄洪。其基本要求是运用灵活,安全可靠与坝体结合良好。常用的涵管形式有:混凝土涵管、钢筋混凝土涵管、石砌方涵和拱涵等。出口消能段亦即渠道段。由于渠道段能量太大,需设消力池消能,使水流平顺进入渠道 。以上三部分,通常称为水库工程的 “三大件”,对于水库管理人员说,必须弄清本工程三大件的基本 结构形式,保管好三

21、大件的技术档案,如图纸、设计书、施工时的 记录和历年观测、 维修的记录等,以利维护它们安全,充分发挥它们 的作用。水库如有发电任务,那么水电 站也是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 水库的特性1.2.1 水库的水位和库容水库的水位和库容是象征水库工作状况的两个主要特征值。库水位是反映水库被雨水蓄满的程度,一般用 “海拔”表示,单位为米,如库水位 100.5 米,表示以青岛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 基准面,库水位在这个基准面上 100.5 米,又称黄海高程。库容是指某一库水位时水库所能蓄水的容积(体积) 大小,通常 16用“万立米”表示。水位和库容虽然单位不同,但它 们之间却有着彼此对应的关系,一个库水位就

22、对应一个相应的库容。一般表示水 库特征的有以下几种水位和库容。1、死水位与死库容水库正常运行情况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叫做死水位。在死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死库 容主要是留作淤积泥砂和养 鱼之用。死水位的确定与许多因素有关, 对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通常把放水涵管的进口底部高程作为水库的死水位(当出口有电站量应另作考虑) 。2、正常蓄水位与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是指兴利最高水位,小型水 库是指开敞式溢洪道溢流堰顶高程。为充分发挥水库的效益,每年汛期结束枯水期来 临的前夕应尽可能使水库保持在这个水位,以保 证在枯水期有足够 的水量可以使用。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叫兴利库容,之间的水深叫消落水深

23、或工作深度。3、防洪限制水位与结合库容 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它是在设计条件下,水库防洪的起调 水位。防洪限制水位一般低于正常水位,根据洪水特性和防洪要求,汛期不同时段可分别拟定不同的限制水位。17正常蓄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 为防洪兴 利的结合库容。它兼作防洪与兴利之用,即在汛期为防洪库容的一部分,汛后为兴利库容的一部分,以减小专设 的防洪库容。溢洪道不 设闸门 的小型水库一般不设防洪限制水位,但当水 库处于病患状态,或原设计防洪标准过低时,亦可在上级主管部 门审定的情况下, 设置防洪限制 水位,以保水库的安全。4、最高洪水和滞洪库容 根据库容标准确定

24、的洪水位,可分 为设计和校核两种。按 设计 洪水确定的最高洪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按校核洪水确定的最高洪水位称为校核洪水位。最高洪水位与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库容称 为滞洪库容,如果存在结合库容,则最高洪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 间的 库容为防洪库容。5、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库容为总库容,一般由死 库容、 兴利库容、滞洪库容组成 。即: V 总 =V 死 V 兴 V 滞如果有结合库容 ,则:V 总 =V 死 V 兴 V 防 V 结1.2.2 水位-面积关系曲线18随着库水位的变化,水库的水面面 积也不同,不同的 库水位 对应不同的水面面积。水位与面积 的对应关系同,可用曲 线表示出来,叫做水位- 面积关

25、系曲线1.2.3 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同理,不同的水位有不同的库 容 ,可根据其 对应关系,绘出水位-库容关系曲 线。1.2.4 水库的集水面积水库的集水面积是指坝址以上与坝肩相接的分水岭所包围的面积 ,是能将雨水汇集到水库来的总地面积,一般用平方公里表示,可在地形图上量取,小型水库常采用 实测的办法测得。第二章 水库工程检查第一节 水库工程检查观测的任务2.1.1 监视工程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掌握工程 变化规律,为正确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2.1.2 及时发现不正常迹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工程安全运用。192.1.3 通过原体观测,对建筑物原 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指 标进

26、行验证。2.1.4 根据水质变化动态,做出水 质恶化预报。2.1.5 水库工程检查工作,可分 为经常检查、定期 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2.1.6 经常检查:水库管理单位应对建筑物各部门、闸门及启 闭机械、动力设备、通讯设施、水流形 态和库区岸坡等进行经常的检查观测,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2.1.7 定期检查:每年汛前、汛后,用水期前后,冰冻较严重地区在冰冻期,应对水库工程及各 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定期 检查 由管理单位负责人组织领导,对水库 工程进行全面或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应结合观测工作及有关分析资料进行。 2.1.8 特别检查:当发生特大洪水、暴雨、暴风、 强烈地震、工程非常运用及发生重大

27、事故等情况时,管理 单位负责人应及时组织 力量进行检查,必要时报请上级主管部 门及有关单位会同检查。 2.1.9 安全鉴定:水库建成后,在运用 头三至五年内,必 须对 工程进行一次全面鉴定;以后每隔六至十年进行一次。安全 鉴定按管理体制,由主管部门组织、管理、施工、 设计、科研等 单位及有关 专业人员共同参加。202.1.10 水库工程观测的基本要求是:水库工程必 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测次时间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观测。各种相互联系的观测项 目, 应配合进行。掌握特征 测值和有代表性的测值,研究工程运用情况是否正常,了解工程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变化情况。 保证观测 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观测

28、成果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 绘制图表,并做好观测资料的整编工作。如发现观测对象的 变化不符合一般变化规律或有突 变现象时,应进行复测,并根据复测结果,分析原因, 进行检查,研究 处理。所有检查 都要认真进行, 详细记载。 发现问题,应暂时保持 现场,迅速研究处理。如情况严重,应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 鉴定,均 应作出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节 水库工程检查与巡视2.2.1 当水库工程在不同运用情况或遭受外界因素严重影响时,如初次蓄水、高水位、大风浪、暴雨、排泄较大流量、水位骤涨骤落、21温度骤变、地震及近处大爆破等情况 发生时, 对工程薄弱部位、重

29、要部位、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要特别注意进行检查和观察。如发现严重问题,威胁工程安全,应昼夜监视。2.2.2 对土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察中, 应注意坝身有无裂 缝、塌坑、滑坡及隆起现象 ;有无害虫及害 兽活动;迎水坡有无风 浪冲刷;背水坡有无散浸及集中渗漏;坝头岸坡有无绕渗;坝址有无流土管涌迹象;减压工程和排水导渗设施有无堵塞、破坏、失效以及铺盖的防渗性是否良好等。2.2.3 对混凝土建筑物和圬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察中,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和容易 发生的问题,注意有无裂 缝、渗漏、剥蚀、冲刷、磨损、气蚀及脱碱等现象,伸缩缝止水有无损坏、填充物有无流失;坝墩及基座岩体是否稳固;廊道是否漏水;灌浆帷幕有

30、无损坏迹象,反滤排水设备的渗水有无骤增骤减,及 浑浊现象;塔架有无倾斜; 坝头岸坡及坝址有无集中渗漏等。对圬工 坝, 还应检查块石有无松动 、塌坍及局部变形等;粘土防渗结构有无裂缝及穿孔的可疑迹象;沥青混凝土护坡有无裂缝、隆起、水泡及蠕变等现象。2.2.4 对金属结构的检查和观察, 应结合构件部位受外界因素影响条件,注意结构有无变形、裂纹、锈蚀、气蚀、油漆剥落、磨损、振动以及焊缝开裂、铆钉或螺栓松 动等现象。 222.2.5 对闸门和启闭机的检查和观察,除按金属 结构的 检查和观 察内容外,主要应 注意闸门框架及面板有无 变形, 闸门有无歪扭,门槽是否堵塞,止水是否完整,有无老化及漏水现象导轮

31、是否锈蚀;启闭机运转是否灵活,有无不正常音响和振动, 丝杠是否弯曲、磨损、锈蚀;钢丝绳有无锈蚀断丝,吊点 结合是否牢固,受力是否均衡;机械转动部分润滑油是否充足以及机电安全保护设施是否完好等。2.2.6 水流形态的观察,主要 应注意进口段水流是否平 顺, 闸门堰后水流形态是否正常,跃后水流是否平 稳,有无不正常流态和冲刷淤积现象。拦污栅、拦鱼设施、漂浮物有否壅水或堵塞现象等。 2.2.7检查水库附属工程、动力、照明、交通、通 讯、安全防 护、避雷设备和观测设备等是否完好。 第三章 水库防汛抢险全县现有大小水库 145 处,其中 总库容 1 亿立米以上的大型水库 2 处,总库容 1000 万立米

32、至 1 亿立米的中型水库 3 处, 总库容 100至 1000 万立米的小(一)型水库 25 处,总库容 10 至 100 万立米的小(二)型水库 115 处。确保水库安全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每座水 库都关系着下游城 乡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旦倒 坝失事,洪水 倾刻泛滥,所到之处会造23成毁灭性的灾害,因此确保水 库安全,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务。下面我们就水库安全有关的防洪调度和小型水库土坝的几种常见险情的处理分述如下。第一节 水库防洪调度水库调度,就是根据来水和安全、兴利的关系进行优化运用,选定合适的控制指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发挥最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某个水库来说,其防洪标准确

33、定之后,实际防洪能力是随工程情况而变的,所以每年汛前要 认真检查,以确定当年的运用计划。防洪调度的原则: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充分 发挥工程效益,协调好水库上下左右,防洪与灌 溉、 发电等各方关系,以确定最优的防洪、兴利水位和运用方式。防洪能力未达到设计标准或水库枢纽工程有险情不能正常运用时, 须限制蓄水位予留防洪库 容。对校核标准洪水,或可能遭遇的超 标准洪水,每个大小水 库 都要提前落实保坝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在灌溉方面要充分发挥灌区内水源联合工程(包括塘堰)的作用,进行水量平衡,搞好统一调度。24第二节 水库常见险情及处理3.2.1 巡视与查险水库险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由

34、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因此,不论大小险情,只要发现及时,抢护措施得当,便可将其消灭在早期,及时化险为夷。要做到这一点,巡坝查险则是防汛抢险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侦察“敌情” 的工作,切不可掉以轻心,疏忽大意。具体要求:(1)、巡坝查险人员必须挑选熟悉坝情的责任心强、 办事精悍、有防汛抢险经验的人担任,进行巡 坝查险。 乡、村带队干部,要与巡坝员同吃同住同查坝同交班。编好班 组,力求一年固定不 变。(2)、巡坝查险工作要做到统一领导,分段负责。巡 查人员要加强巡查,善于发现和正确识别各种 险情。 对一般险情要及时汇报 ,及时处理,重大险情应指定专人看守 观察并立即上报,提出 处理意 见。(3)、巡坝查险的

35、交接班手续要完备,上下班要紧密衔接。接班人员要提前上班,与交班人员共同巡 查一遍,把情况交待清楚。相邻队组要互通情报。同时还要建立健全 请示、 汇报、通讯联络与报警等制度。(4)、巡坝查险范围:坝内坝外、坝上坝下、 坝坡坝脚、涵 闸泵站、沙石仓库都要查到。特别是对历 史险工险段、 坝内溃水土坑、洼地渊25塘、排灌渠道、房屋建筑、菜园庄家地等容易出险又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更要远查细查,防止漏查漏报,以致酿成重大险情。对分段接合部,相邻队组要越界(50100 米)巡查。(5)、巡坝查险方法:每组约 57 人成排前时,一人走坝外水边,乘波浪起落的时机,用脚察探破 绽和防浪情况;一人走坝顶 ,查看坝顶

36、和内外肩以下若干米的坝坡有无跌窝裂缝等;一人走背水坝腰,一人走坝内脚,一人走溃水边,注意浸漏、滑脱现象及草下暗漏。如果坝脚附近没有溃水,也要在离坝 脚较远外巡查,注意有无管涌险情。巡坝人员要不断交换情况,时分 时合,迂回巡 查,不留空白。查险是一件细致艰苦的工作,越是天气恶 劣(狂风、暴雨、黑夜),查险 工作越要抓紧,但要注意安全。在巡坝查险时,除对重点险工险段要特别注意外,对一般坝段也不可放松。根据各地巡 坝查险经验,必 须做到 “四到”,“六时”、 “三清三快 ”。四到:即眼到、耳到、脚到手到。所谓眼到,就是用眼睛随时观 察坝顶、 坝坡、坝脚及坝脚以外有无裂缝、塌陷、崩垮、浪坎、脱坡、潮湿

37、、渗水、漏洞流水、翻沙冒水等险象发生,同时还要注意近坝 水面上有无小漩窝、流 势有无 变化。所谓耳到,就是用耳朵探听水声有无异常声音,以辩别险情、如浪击坝身,滩坡崩坍,坝身漏洞,听到水流声音将不同。26所谓脚到,就是凭赤脚察探险 情、如脚 踩的土层比较松软,没有硬底,而且感到水很凉(比河水、雨水都凉),就要仔细检查的是否有险情发生、特别是不易发现险 情的水下部分,更要靠赤脚探摸发现。所谓手到,就是用手探摸检查 、如 坝坡上有杂草或障碍物,要用手拨开看看,抢险打的木桩、栓的绳子、护坡古石块、土袋等是否有断裂或松动现象。六时:即吃饭时,换班时,黄昏时,黎明时,刮风下雨时,水位陡涨陡落时,要特别注意

38、巡查,因为这些时个最容易收忽大意。三清三快:即险情查清,记号记 清, 报告说清;发现险情快,向上报告快,一般险情处理处(重在 险情要及时报告, 请示处理)。(6)、巡坝查险时应带工具:记录 本:以便随 时记载险情。小 红旗:以作 险情标志。铁锹 :供挖排渗沟用。尺子:丈量险情的部位尺寸。(7)、巡坝查险人员还要备好雨具,以保证下雨时正常执行任务。3.2.2 常见险情与险情处理(一)、散浸险情说明:在汛期水位高的时候,河水通 过坝身土壤的空隙,从27坝内坡下部或内坡脚附近渗出,象人身上流汗一样, 坝坡湿 润发软,甚至发生浸润水流,这种险情叫做散浸 .发生后应及时妥善 处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可

39、能形成内脱坡或漏洞等更大险情。原因分析 :造成坝身散浸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有: 坝身单薄,内坡过陡;坝身土质砂重,透水性 强;修坝质量关差。如 踩层厚,土块大,碾压不实,接头牙口处理不好; 坝内有隐患。如 蚁洞,獾穴,树根,暗沟,棺材等。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缩短了渗径,抬高了浸 润线 (即: 干湿分界线)而形成的。抢护 原则:坝外坡阻水入坝, 坝身内坡砂土,土质不易饱和,坝身稳定,险情无发展趋势,可以加强监视,注意其变化。如果坡面散浸较严重,则需及进处理。抢护方法以导渗为主。必要时,并应用粘土外帮阻渗,以减少江水渗入,同时兼收加强坝身之效果。现将几种常用方法,分别说明如下:a 导渗明沟。水位 继续

40、上涨,坝身发生散浸且有发展趋势,应立即在坝内坡开明沟导渗,让渗水集中沟内流走,降低浸润线,使内坡土壤干燥坚实,以稳定险情。具体做法:从内坡散浸部位稍上一点的地方起,到坝脚以外止,从下向上顺坝开挖一些连续 “V”字形导渗明沟。沟的间距 35 米,沟深 0.4 0.8 米,沟 宽 0.30.5 米。沟的断面一般上宽下窄。散浸严重的坝段,沟可以挖深些密些。沟尾要接通坝脚排28水沟,使渗水能流出去。b 导滤沟。如果开明沟后,沟内渗水大、流速快,挟带土粒,边坡坍塌,就应在明沟内放导滤材料,以保证流水不流土。导滤材料有两大类:一种是砂石料,一种是梢、秸料。用砂石导滤材料,一般要铺垫三层:下层铺粗砂,中层铺

41、瓜米石,上层铺卵石,每层厚约 0.2 米。如用梢、秸料做导滤材料,就捆成枕,直径 0.30.5 米,外裹一层草包或稻草,上面压一层土草包,以免土粒阻塞空隙,失去滤水导渗作用。枕的大头向上,梢向下,由沟的下部向上铺, 头梢接头处要重合交接,梢尾露出沟外,以利渗水排出。c 透水压浸台。当 坝身断面不足,或外滩窄小,内 坝产生严 重散浸时,可在内坡加做层苇层土的透水 压浸台。具体做法:在筑压浸台部分先做导滤沟(照上面第二种做法),然后在坝脚上, 铺放芦 苇两层,每层厚 0.1 米,共 0.2 米,铺成“人”字形, 头梢重合,柴梢向外,目的是引出渗水。在芦苇上面铺稻草厚 0.05 米,然后填土劣 实

42、,厚1.01.5 米。填土面上再铺放芦 苇, 层土导苇,直到浸润线以上为止,坡度 1:31:5。若基础不好,压浸台坡脚要抛石或用砂土袋固脚,以防止出现脱坡险情,但要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d 粘土外帮。内坡散浸严重的 坝段,如 坝身断面较小,外滩较宽,附近有粘土加做外帮。土随倒随用脚踩实,要保 证质量,以减少渗入29水量,从而缓和险情,增强坝身抗洪能力。外帮宽度一般 45 米,长度应超出散浸坝段两端至少 5 米,高出水面 0.5 米。抢护散浸切忌采用粘性较重的土壤填筑压浸台,它会使 坝 身渗水无法顺利排出,从而加剧险情。(二)、滑坡土坝滑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土体的滑动力超过了抗滑力,所以滑坡的处

43、理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设法减少滑动力,增加抗滑力,根据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种具体处理措施:开挖回填;放 缓坝坡;压重固脚,一般采用镇压台和压坡体(或叫帮坡)两种形式。清淤排水,同时,在坝脚用砂石或代料压重固脚;沟导渗, 滤水还坡;裂缝处理, 当采用灌浆处理时,在灌浆前应先进行 压重固脚处理,撑住 坝坡体后,再行灌浆。由于引起土坝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处理滑坡的措施也应经常是综合性的,有时可能是上述几种措施的共同 组合。(1)、险情说明:当坝背水坡发生散浸,没有及 时处理或处理失当,险情就会继续发展。或坝脚基 础软弱,内 临坑圹洼地,在散浸坝段的坝顶或内肩、内坡发生弧形裂 缝, 继而扩大,内坡就

44、整块向下滑动,甚至骤裂下挫,坝身形成吊坎,坝脚土壤上鼓,有的甚至坝基也滑动突起。这种险情,叫内脱坡或滑坡。原因分析:当坝身发生散浸后,坝土浸水饱和,抗剪强度降低,坝30坡失去稳定,整块土体下挫。如果坝脚基础松软,内临水塘湖沼,搞滑能力弱,更易发生脱坡险情。(2)、抢护原则:坝外阻水入坝,坝内滤水还坡,即消减渗水压力,恢复坝坡稳定。(3)、抢护方法:抢护脱坡的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 滤水还坡,外帮截渗,填塘固基。在具体实 施时,可根据当时当地具体情况,分别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抢护。开沟 导渗:从开始脱坡的 顶点起,沿弧形裂 缝挖沟,再从这条沟起开挖若干条与坝身轴线垂直的顺坡纵沟,沟尾均 应延出 坝

45、脚以外,不能封闭。沟距为 58 米,沟宽 0.5 米以上,沟深最好是挖到滑裂面(滑动部分与尚未滑动部分之间)。 实践证明,脱坡 险情发展很快,要迅速处理。沟的上下两端挖到滑裂面,中间接近滑裂面就能生效。开沟时如沟的边坡崩塌,不易成功,就从下往上挖,边开边放导渗材料。导渗材料应符合两个要求:即要使渗流顺利排出,又不允 许 渗流带走泥砂。导渗材料一般多用梢、秸料。把梢、秸料 轧成捆,直径 0.5 米左右,外包一层草后放入沟内,头向上,梢几下, 头梢重合交接,上压一层土草包。另外也有用砂、卵石作导渗材料的。透水 压浸台:如 坝身断面不足,脱坡严重,取土容易,做了上面的开沟导流以后,再在上面做透水 压浸台。一般面 宽 12 米,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