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整合乡村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经济发展.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286425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乡村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整合乡村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整合乡村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整合乡村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整合乡村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经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整合乡村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对嘉陵区开展“乡土人才直通车”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自 2008 年 9 月以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委组织部为破解农村人才工作“三难”困境,有效整合“返乡民工”人力资源优势,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积极组织开展了“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持续进行了“乡土人才直通车”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来的实践探索,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先后接待群众咨询信息资料2500 多人次,帮助解答疑难问题 260 多个,直接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450 余次,使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活动开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四川省内的主流媒体四川日报、四川农

2、村日报等先后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一、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滞后,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支撑为摸清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现状,该部组织力量分成 3 个专项课题调研组,先后深入到 15 个乡镇(街道办)开展专题调研,走访座谈干部群众近百人,发放调查问卷万余份;通过为期近 1 个月的深入调研,初步掌握了有关情况。目前,我区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共有 8.35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 10.4%;农村乡土人才资源虽具有一定优势,但总体开发滞后,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一方面,该区广大农民群众缺少技术,缺少致富信息,缺少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农业传统生产经营模式还占

3、相当比重;另一方面,该区农村中有一定技术专长的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返乡民工”虽具有先进理念、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却因多种原因多数都是“单打独干,难成气候”,没能发挥出应有作用。通过调研,该部深刻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靠大批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和各种能工巧匠来带动,要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政治和组织优势,通过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来达到整合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发挥农村乡土人才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二、积极搭建竞技平台,激发农村乡土人才创造

4、活力1、搞点示范,摸索经验。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要求,该部选择在产业发展、群众基础、自然环境、组织工作等方面条件较好的大通镇启动实施了“直通车”活动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该部注重探索活动的运行模式和实际开展效果,在乡土人才遴选上坚持“组织选与群众评”相结合,把“真有本事者”评出来;在人才资源开发中,做到了“统一岗前培训、统一服务着装、统一佩戴标识”的“三统一”要求;在综合服务场所建设上,坚持标准化、规范化设置办公室、接待处、资料室、阅览室、培训室及远程教育等基础设施,同时还将人才信息、服务项目、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公开上墙,使整个试点工作体现出了载体新、模式好、标准高的特色。2、以点带

5、面,逐步推开。按照“试点引路,逐步完善,面上推开”的总体部署,为深化活动开展,该部在试点经验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的意见、关于实施“乡土人才直通车”活动的意见等文件,对实施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基本做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适时组织动员 43 个乡镇(街道办)主要领导和区级部门负责人共 150人召开现场会,安排其到示范点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听取情况介绍。同时还采取印发简报、在新闻媒体宣传等手段,大力营造活动声势,使活动在面上得以迅速推开。目前 43 个乡镇(街道办)已全部启动,基础条件具备的 65 个村还同时启动了村级“服务站”试点;全区评选出的 850 名优秀乡

6、土人才,全部纳入了区级人才库管理。3、加强领导,强化保障。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共同参与、人才服务农村”的组织要求,各地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负责抓此项工作,安排了专门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为确保活动搞出成效,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各地还探索建立了涉及乡土人才评选表彰、聘任培训、考核激励等制度,部分乡镇对定期考评为称职的优秀乡土人才除发给一定岗位津贴外,还将其纳入“三培养”计划(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入党积极分子、村“两委”后备干部)或享受“三优”待遇(优先政策资金扶持,优先享受区、乡镇两级免费专业培训,优先发展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继续开展“直通车”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工作实

7、效近两年来,南充市嘉陵区委组织部积极开展“乡土人才直通车”试点工作,把群众急需的信息和技术方便快捷地“送”到千家万户,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为把该项工作继续向前推进,该部今后打算进一步从以下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一是着力营造氛围,在典型打造上再下功夫。继续加大宣传造势力度,不断增强活动开展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切实落实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构,预算必要经费,纳入目标考评。继续按照“典型引路,以点促面”的工作思路,在挖掘典型、培育典型、用活典型上再下功夫。继续因势利导,努力营造鼓励各类“田秀才”、“土专家”发展经济实体的社会氛围。对发展农村经济做出突出贡献者,除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外,还要加大政策和项目资金倾斜

8、力度,准予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良种和先进农机设备等,并优先将其发展培养成党员、村(社区)干部。二是搞好制度建设,在提升成效上再下功夫。继续探索建立和完善活动长效机制,用良好的机制来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坚持“政府搭台,人才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受益”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活动运行制度,规范运作、高效服务、合理收费、方便群众。坚持“服务三农、惠及百姓”宗旨,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目标考评制,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和效果。规范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开设服务热线电话,适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示范、个别指导等无偿服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乡土人才的评优评

9、先、培训学习、资质认证、发展扶持等制度,力争把“直通车”活动建成群众“满意工程”。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在拓展领域上再下功夫。继续深入推进试点工作,使其在内涵上不断升华、在领域上不断拓展、在载体上不断创新,努力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建立健全“乡土人才”信息库,依托现代通讯手段实现全区范围内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乡土人才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一批乡土人才到市、区培训学习;畅通交流平台,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加快村级服务站建设,构建区乡村 “三级”服务网络,扩大网络履盖面。实施“智力返乡”工程,有计划、分步骤地将返乡民工纳入乡土人才库管理,加大帮扶力度,

10、促进其二次就业、创业。四、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更好搭建技能展示平台1、开展“直通车试点工作,切实丰富了基层党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真正搭建起了“政府人才群众”之间的桥梁。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广大的乡土人才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他们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的便利来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授各种致富本领,调动和激发群众共同致富的积极性。开展“直通车活动,通过有效整合服务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体系,将“组织人才群众”三者有机联系起来,各级组织在引导中实现作用发挥,在活动开展中实现服务“三农”发展。“直通车”活动不仅仅是人才工作载体的创新,更是基层党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创新,收到了组织

11、、人才、群众“三赢”效果。2、开展“直通车” 试点工作,切实找准了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真正帮在了“关键处”,温暖到群众心坎上。目前,农民群众最盼、最缺的就是致富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的闭塞导致盲目生产,技术的缺乏导致效益低下。开展“直通车”活动,就是要通过组织引导让老百姓围绕市场搞生产,依靠科技增效益;在遇到畜禽疾病、庄稼病害、家电维修、基础建设等急难问题时,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为他们提供帮助,有专业的人士为他们开展“上门服务”、给他们排忧解难。3、开展“直通车” 试点工作,切实有效整合起了农村现有各类乡土人才资源,真正找到了一把破解农村人才瓶颈制约的“金钥匙”。简而言之,开展“乡土人才直通车”试点工作的实质,就是要由各级组织出面为农村优秀乡土人才提供技能施展平台、担保信誉,让群众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点菜”,人才依据所提供的服务收取一定酬劳。通过“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双“市场配置”之手,从体制和机制层面破解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难题。借助这一活动载体,可有效将农村中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猪博士”、“蚕状元”和“能工巧匠”等优秀乡土人才集聚起来展示身手、实现价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者: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余培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