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楼梦好了歌解两个译文的翻译批评与欣赏徐艳红201612016红楼梦 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 ,囊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容文化现象的林林总总 ,政治格局、市井生涯、闺阁琐事、儿女情怀无不尽收其中杨宪益、戴乃迭 外文局在文革前(大概是六一年左右)要我们译红楼梦根据一百二十回通行本,才译了一部分,文革开始了,当时江青要抓红楼梦的英译问题,告诉外文局,译文前六十回要根据八十回本改正,所以由重新根据当时俞平伯校订的八十回本改译(俞校订本也是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外文局当时又请教了专家吴世昌先生,由他校订。情况就是这样。文中如茗烟改为焙茗等都是根据吴世昌的意思。我们不是红学专家,手头也没有红楼梦
2、所以无法再帮你忙, 虽以译红楼梦知名,杨老却说最不喜欢红楼,虽然它是古典小说中最成熟的一本。他更喜欢看水浒、镜花缘。谈到为什么译红楼,杨老回忆说: “解放后有一段时间,周扬把我从外文局借走译文件。后来外文局觉得吃了亏,说你是我们的人,也得为我们做事,有几部名著要译,你就译红楼梦吧。当时我连一遍也没看完过,译它是奉命而作。里面的人物,贾宝玉、秦可卿、王熙凤有点意思,比较喜欢。 ”大卫 霍克斯( David Hawkes) 大卫 霍克斯( David Hawkes)生于 1923年, 1945至 1947年间于牛津大学研读中文, 1948至 1951年间为北京大学研究生, 1959至 1971年间
3、于牛津大学担任中文教授, 1973至 1983年间成为牛津大学 All Souls学院的研究员。曾为此学院的荣誉研究员。 霍克斯为著名的汉学家,年轻时即翻译楚辞 (The Songs of the South),其著作 A Little Primer of Tu Fu更是具权威且广为人知的唐诗翻译作品。而他的译作 The Story of the Stone(红楼梦)更是身为翻译家的非凡成就, 为了全心致力于此翻译计划,于 1971年辞去牛津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一职。来源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二仙笑道: “此乃玄机,不可预泄。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士隐
4、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 “玄机固不可泄露,但适云 蠢物 ,不知为何,或可得见否? ”那僧说: “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 “通灵宝玉 ”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甄士隐知道通灵宝玉的历经劫难不过是一场人间戏,转眼便烟消云散,只是醒后便忘了。 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睬他。那僧还说: “舍我罢!舍我罢! ”士隐不耐烦,便抱着女儿转身。才要
5、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是: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来历。 甄士隐也不过是茫茫一场戏的一个配角, 只是他现在身在其中。 日拄了拐扎挣到街前散散心时,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 “
6、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 好 了 好 了 甄士隐遭受命运的折磨,忽然醒悟,命运不可违背 而一切不过是一场戏,与我无关。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芴: h,上朝时手拿的玉板)(今对古)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今对古)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今对古,贫富转换)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古
7、对今)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旧人对新人)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古对今,富变穷)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他对己)好了歌解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儿)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女) 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高官变囚徒)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紫蟒 :高级官服)(书生变高官)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死后归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语篇类型: 表情型语篇 好了歌解是对好了歌的注解,表达了对世事无偿的感叹, 还有一种站在上帝视角的微微嘲讽, 剧透。1、衔接性 一般地说, 英语篇多于形连 , 汉语语篇多于意
8、连, 因此在将省略了的形 连 标 志 语 如 连 接 词 的 汉 语 语 篇 译 成 英 语 时 ,就应将省略了的形连标志语添补进去。陋室空堂,当年(这里)笏满床Mean huts and empty hallsWhere emblems of nobility once hung;( Yangs)Mean hovels and abandoned hallsWhere courtiers once paid daily calls( Hawkes)1、衔接性 衰草枯杨, (这里)曾为歌舞场。 Dead weeds and withered trees, Where men have once
9、 danced and sung.( Yangs) Bleak haunts where weeds and willows scarcely thrive Were once with mirth and revelry alive.( Hawkes)1、衔接性 (某人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某人)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Yesterday, yellow clay received white bones; Today, red lantans light the love-birds nest;(Yangs) Who yesterday her lords bone laid in cl
10、ay, On silken bridal-bed shall lie today.( Hawkes)2、可接受性 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知识、 经验、 习惯、 期待等, 即编制的语篇能否被译语读者所接受2、可接受性 歌舞场 Where men have once danced and sung.( Yangs) Were once with mirth and revelry alive.( Hawkes)2、可接受性 择膏粱 ,谁承望流落在 烟花巷 A pampered girl brought up in luxury May slip into a quarter of il
11、l fame;( Yangs) And the delicate, fastidious maid End in a foul stews, plying a shameful trade.( Hawkes) 烟花巷、择膏粱:解释不清楚,容易照成误解。2、可接受性 笏满床 emblems of nobility once hung;( Yangs) courtiers once paid daily calls( Hawkes) 翻译的好,因为国外没有 “笏 ”,却有悬挂徽章的习惯。 达官显臣经常造访的地方。3、信息性 信息分三级,表情性语篇, 多是一级信息、二级信息,也有少量的三级信息, 为
12、了信息搭配合理,译者有时会对信息进行升级或降级处理;或用加注和前景化增加可读性;或使新旧信息3、信息性 (对儿子)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No matter with what pains he schools his sons, Who knows if they will turn to brigandry?( Yangs) The sheltered and well-educated lad, In spite of all you care, may turn out bad;( Hawkes) (给女儿) 择膏粱 ,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A pampered girl broug
13、ht up in luxury May slip into a quarter of ill fame;( Yangs) And the delicate, fastidious maid End in a foul stews, plying a shameful trade.( Hawkes) 子女的对比4、 意向性 意向性指语篇构建者使用语篇来达到某种意图的各种方法。 语篇的构建通常都始于构建者的某种意向 ,而语篇的解读则终止于对该意向的辨识译者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并不总是一致的, 译作读者与原作读者的阅读目的也并非总是相同的。 因此, 当译作与原作的交际意图不相一致时 或译者作为原作的读
14、者没有真 正 领 会 原 作 的 意 图 译者就难以译出原作的交际意图。4、意向性 说什么 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While yet the rouge is fresh, the powder fragrant, The hair at the temples turns hoaryfor what cause? ( Yangs) Would you of perfumed elegance recite? Even as you speak, the raven locks turn white.( Hawkes) 杨直译,霍异译,没有表达出真正的意图,作者要表达的是女子正值
15、青春年华遭遇重大变故。瞬息万变,世事无常。4、意向性 因 嫌 纱帽小 , 致 使枷锁扛 ; 昨 怜破袄寒, 今 嫌 紫蟒 长 。 Resentment at a low official rank May lead to fetters and a felons shame. In ragged coat one shivered yesterday, Today a purple robe he frowns upon;( Yangs) 一种对比,杨版在格式上抛弃了对比,将其划到不同的级别中4、意向性 The judges whose hat is too small for his hea
16、d Wears, in the end, a convicts cangue instead. Who shivering once in rags bemoaned his fate, Today finds fault with scarlet robes of state.( Hawkes) 紫蟒是官服,但并没有表现出来5、情景性 由于存在诸如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社会阶层和性别、 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原语情景与译入语情景常常不相同, 在这种情形下, 从翻译乃交际, 而交际必须考虑效果的角度, 译者就不能不因应译入语篇不同于原文的情景而 在 翻 译 操 作 时 对 原 作 进 行 “改
17、 写 ”。5、 情景性 笏 满床 emblems of nobility once hung;( Yangs) courtiers once paid daily calls( Hawkes)5、情景性 (某人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某人)今宵 红灯帐底卧鸳鸯 。 Yesterday, yellow clay received white bones; Today, red lantans light the love-birds nest;(Yangs) Who yesterday her lords bone laid in clay, On silken bridal-bed shal
18、l lie today.( Hawkes) 霍版的 “红灯帐底卧鸳鸯 ”翻译的很准确,但整句诗的主人公不符合事实6、互文性 译者要使其译作在读者眼中看不出翻译的痕迹,没有 “翻译腔 ” 。 句式和词语 水平不够 诗歌体裁6、互文性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And all our labour in the end Is making clothes for someone else to wear.(Yangs) Each of us with that poor girl may compare Who sews a wedding-gown for another bride to wear.( Hawkes)7、连贯性 诗歌因体裁限制, 在逻辑顺序之间会出现断点或 “跳脱 ”的情况。 由于中西方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一段在原文里顺畅、 连贯的话, 如果机械地翻译成目的语, 则译文往往不自然。 翻译要按照原文的逻辑顺序排列, 如果符合, 则语篇就具有连贯性; 反之, 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