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抓好音乐教育基础,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doc

  • 上传人:hwpkd79526
  • 文档编号:9285164
  • 上传时间:2019-07-31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抓好音乐教育基础 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doc
    资源描述:

    1、抓好音乐教育基础,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 武钢第十九幼儿园 冯汉玲文章摘要: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就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感受力是基础 ,表 现力是建立在感受力之上的,创造力则是音乐能力的最高境界关键字:音乐感受力 表现 创造力 欣赏作者简介:冯汉玲,武钢第十九幼儿园外聘教师,从事幼教工作 5 年多,多次被评为先进,2003 年参加中心优质活动竞赛获得“活动进步奖” ,曾担任班组教研组长。音乐感受力是指人们对音乐作品产生审美知觉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的一种特殊能力,同时,又是从一个人情感的角度和理性的角度去理解,领悟音乐内容的一种独特的心理过程。纲要在艺术领域

    2、的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的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根据这一目标,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就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感受力是基础 ,表现力是建立在感受力之上的,创造力则是音乐能力的最高境界。我们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则应该从幼儿入园开始,对幼儿进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以达到促进幼儿情感发展这目的。一、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优化音乐活动传统的教育方法已满足不了音乐教学促进情感发展的需要,要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较大地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必须不断地改进音乐教学的方法,全方位地精心组织、安

    3、排、优化每一个音乐活动。1、情景交融。随机地在幼儿活动中融入相应的音乐内容,使音乐、动作、意境、情感融为一体或将歌曲、乐曲情节化、游戏化。如:下大雨时,让幼儿站在走廊上看大雨学唱歌曲下大雨,模仿着雨点的节奏:“滴答,滴答”;玩汽车时 ,就学唱歌曲 小汽车,模仿着汽 车喇叭声的节奏:“嘀嘀嘀,嘀嘀嘀” ;把娃娃家改成有情节的娃娃上灶。在此景、此情、此歌中的相互交融中,幼儿学歌兴趣浓,理解容易、掌握快。从而摒弃为他人表演的观念行为,在快乐中学习、体验,激发幼儿内心积极、主动的情感,以幼儿的情绪、感受为基础,在追求过程的完善,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 ”。2、唱、动结合让幼儿在唱歌时,身体的各部位,包括

    4、四肢均能自由地活动。可以与歌词匹配,也可以不匹配,只有是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即可,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好动不好静。因此,在听音乐、唱歌时,都带有明显的动作性的特点。但是,美国一些音乐教育家认为,幼儿不应过多地教舞蹈动作,应让他们充分地自然地听音乐,自由地跳起来,反映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如歌曲雪花就是让幼儿在了解歌词内容,联想漫天飞雪的奇如景象,感受并体验用动作表达歌曲内容的欢快的情绪。在音乐实践中,我们打破发传统音乐教学内容在形式上的分类,所有的曲子都可以让幼儿高兴地边哼唱边律动。幼儿通过自身艺术动作的参与,满足了好动的心理需要,感受到了音乐与动作的直接体验,在足够时间与空间中,使幼儿充分享受到了参与

    5、音乐和动作表现的“乐趣” 。3、多种形式综合活动采用正规的音乐学习活动和各种非正规的音乐活动,一般每月两次的正规形式的音乐活动,从选材、准备到教法、评价都作精心地设计,尽力体 现内容的系统性、形象性、方法的生活性、创新性、评价的客观性、求 实性,使每个活动都为下一个活动提供改革为借鉴,成功这经验。另外开展一些非正规形式的音乐活动,如:每学期一次的“卡拉 OK 演唱会” ,每月一次的“我会唱,我会跳”,每两周一次的“ 小小音乐会”等活 动,每个幼儿都有表演的机会。 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希望受到成人和同伴的关注、认可、赞扬、喜 欢尝试各种新鲜的经验,渴望自我表现,展示能力的需要,又使幼儿有一种荣誉感

    6、,更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 趣” 。二、欣赏音乐作品,丰富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远远超过再现音乐的能力,通过欣赏,幼儿能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扩大其音乐境界,并能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理解能力,丰富幼儿的音乐想象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健康的审美态度。音乐欣赏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即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而音乐欣赏则能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初步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愿望。如:进行曲(选自胡桃夹子组曲)是一首很美的作品,乐曲中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风格截然不同的三个 阶段的鲜明对比,描述了小丑进场、小丑变魔术、 观众欢笑的欢乐场面。幼儿欣赏这

    7、些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体会音乐的真、善、美。三、“ 音画合壁”开拓音乐视野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言简意赅地说出了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音乐和绘画有 较密切的 亲族关系;绘画可以超过边境进入音乐家的领域。”这充分说明绘画是凝固了音乐,音乐 是绘画的活动。 以大海和小溪为例,因为这首乐曲是用钢琴演奏,整首乐曲旋律亲切、优美,富有歌唱性,很有诗意。目的是通 过欣赏使幼儿能感受并区别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但对幼儿来说,理解大海的“ 汹涌澎湃” 和小溪的“柔和舒展 ”两种音乐 情绪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就引导幼儿运用听音乐画旋律图的方法来理解;把“汹涌澎湃” 画成一群大鱼,把

    8、“柔和舒展”画成飘动 的水草,每一个音符、每一条旋律、每一句歌 词都变成发看得见、有内容的画面,简笔画帮助幼儿更充分地理解了音乐内涵,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让幼儿借助简笔画的翅膀飞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四、营造教育环境、渲染音乐氛围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 所以我们引导幼儿在各种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活跃他们的音乐思维,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根据幼儿期是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与氛围,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是急于教音乐,而是触发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的萌芽。1、让音乐走进幼儿在一日

    9、生活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音乐刺激,让他们自然地接受音乐熏陶,生活在音乐的天地中,以激起愉悦的情感和兴趣。来园接待、早操、活动间隙、进餐,饭后活动、散步、午睡、起床等各个环节都播放不同性质的音乐,有节奏明快的童谣,雄健有力的进行曲,柔和安静的摇篮曲,缓慢流畅的舞曲,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从而激发他们想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2、让幼儿走进音乐在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的基础上,我们选用了不同性质的音乐,让幼儿学会听音乐。如:摇篮曲是睡觉的音乐,进行曲是走步的音乐等等。同时感知、体会、想象音 乐艺术和思想内容。我们还根据幼儿对会发声的东西表现出浓厚兴趣年龄特征,让幼儿经常摆弄打击乐器,无论在音乐活动中

    10、还是各种活动间隙均可自由使用。还常用瓷碗或瓶子装上水,让幼儿敲打,发出不同音高的乐音。既让幼儿得到不同音色、音高、节奏的感受,又 给幼儿带来极其愉快的创造性经验。五、结论与思考经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虽具有先天解剖生理的特点,但是,只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态度,优化教育方法,创设有趣的音乐教育环境的新颖的音乐教育过程,幼儿的这种能力是完全可以得到培养的提高的。同时,对幼儿的情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中显而易见的,不可估量的。常以旋律动听、节奏明显、情感色彩明朗的音乐活动中,始终伴随着情感教育,久而久之,必定使其内心情感更丰富、更深刻。他们将来就会用良好的心情去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他们的生活会更精彩,生活质量会更高。的确,音乐是幼儿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要具之一。主要参考文献:1、曹冰洁:走进幼儿音乐世界2、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3、朱慕菊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抓好音乐教育基础,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28516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