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落羽杉栽培技术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一)编制的目的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um)原分布于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信阳鸡公山林场于 1918 年开始引种落羽杉(为国内最早引种落羽杉的地区),至今已有 100 年的栽培历史,林场至今仍保留有树龄数十年的成片母树林。经过数十年的引种栽培、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树种在我国栽培区表现良好,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林、农田防护林、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适生性强、生长快、材质好、不胁地、树形美、病虫害少等诸多优点,被原国家林业局列入重要的速生丰产林树种。目前,落羽杉已在大江南北广泛栽植,尤以华东地区栽植数量最多。上世纪 80
2、年代初,信阳将落羽杉作为沿淮河平原地区的农田防护林、通道林首选树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并为当时的“平原绿化高级达标”作出了很大贡献。河南省其它部分平原地区、低洼易涝区也广泛栽植。由于落羽杉冠形美、秋季树叶变红褐色、色彩艳丽等,目前落羽杉已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湿地公园建设和乡村绿化美化。近年来,由于杨树食叶害虫高发、杨树价格大幅下跌、平原树种单一等多种原因,信阳平原地区又开始掀起新一轮推广种植落羽杉的热潮。但是,目前国内仍没有落羽杉栽培(包括苗木繁育)方面的技术标准,制约了该树种的规范化种植和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2(2)编制的意义通过总结多年的落羽杉播种育苗、栽培、抚育等方面的生产经验,制定落
3、羽杉栽培技术标准,进一步对该树种的苗木繁育、栽培、管护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统一技术标准,以期引导林农标准化、规范化种植落羽杉,提高落羽杉栽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这一优良树种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平原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一)任务来源按照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征集 2018 年度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要求,2018 年 2 月,淮滨县林业局与信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联合申报了落羽杉栽培技术规范。根据关于下达 2018 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8236 号),落
4、羽杉栽培技术规范被省质监局列入2018 年度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立项编号:20181210118。由淮滨县林业局、信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信阳农林学院等单位共同起草了本标准。(二)编制原则及依据本标准主要参考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基本规则,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本标准的各项指标,在总结上世纪 80 年代信阳市沿淮平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落羽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既参照了国内现有相关标准,又结合了我省3生产实际情况,使其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下列
5、规范性文件:GB/T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DB41/T383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DB41/T504 主要林木种子质量分级三、编制过程(一)工作基础参与落羽杉栽培技术规范编制的同志均在生产一线或科研方面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该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落羽杉育苗、栽培、管护等生产实践,掌握了落羽杉的生长发育规律、播种育苗、管护等方面技术,并总结了一套较成熟的苗木繁育、栽培技术,为编制该技术规范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全具备了制定落羽杉栽培技术规范的条件。(二)成立标准制定组立项获批后,2018 年 8 月 3 日,标准
6、主要起草单位淮滨县林业局、信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联合成立了标准制定组,淮滨县林业局局长彭大国任组长,信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戴慧堂任副组长,选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为标准制定组成员。同日,标准制定组召开了落羽杉栽培技术规范编制方案论证会,对此项标准的编制进行论证和研讨,并进行了人员分工,确定标准编制主要负责人。48 月份,标准制定组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标准制定前期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收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外标准,及多年来我市相关科研项目数据,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利用。(三)撰写征求意见稿2018 年 8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标准制定组成员深入信阳市落羽杉主要栽培区淮
7、滨县、息县、潢川县、罗山县、固始县等地实地考察、调研,并与当地林业专家和林农多次沟通和交流,召开标准编制研讨会或座谈会,听取他们对落羽杉栽培方面的建议,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交流,然后结合信阳 30 多年来落羽杉大面积栽培过程中掌握的基础资料和总结出的成熟技术,据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了落羽杉栽培技术规范初稿。然后,经过标准制定组成员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形成落羽杉栽培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四、主要内容的确定落羽杉栽培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 3 章 术语和定义,参照 DB41/T383、GB/T15776 中的有
8、关规定,对种子、苗木、播种育苗、整地、栽植密度、纯林、混交林等术语做了规定。第 4 章 种子准备、贮藏,包括种子采集、种子调运、种子贮藏等。第 5 章 苗木繁育,参照 GB/T6000、DB41/T383、DB41/T504 等育苗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对苗圃地选择、播种育苗、苗圃管理、苗木出圃等做了详细规定。5第 6 章 栽植技术,参照GB/T15776 造林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对整地、苗木要求、栽植技术等做了详细规定。第 7 章 抚育管理,参照GB/T15776 造林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对幼林抚育、补植、浇水、施肥、修枝、间伐等做了详细规定。第 8 章 灾害防控,参照GB/T15776
9、造林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对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人畜兽害以及森林火灾等提出了要求。五、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起草过程中,参考了以下标准和法律、法规,有的内容还直接引用为本标准的内容。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GB/T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DB41/T 383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DB41/T 504 主要林木种子质量分级六、标准实施的建议该标准是在长期生产实践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落羽杉苗木繁育、栽培、抚育管理、灾害防控等方面先进经验编制而成的。标准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并与其它相关标准相衔接,结构完整,内容全面,技术成熟先进,指标科学合理,符合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建议本标准通过审查后在我省落羽杉适生区推广应用,以促进我省落羽杉栽培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挥6落羽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在推广应用中进一步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总结生产经验,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为以后该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依据。标准制定组2018 年 10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