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 编码及标识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背景和任务来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5 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 ,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增强食用农产品消费信心。健全完善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以责任主体和流向管理为核心,以扫码入市或索取追溯凭证为市场准入条件,构建从产地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贯穿农产品的全链条,可有效破解各环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起各环节的质量信息互通机制和质量安全责任潜在惩罚机制。因此,
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有利于实现质量问题农产品召回、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追责,进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构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是全国粮仓,那么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刻不容缓,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势在必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重要一个环节是编码信息的规范,只有统一的编码信息才可以实现共享的平台。基于此,做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河南分中心在河南唯一的编码机构,于 2015 年底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 编码及标识规范地方标准,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 2016 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豫质监标发2016127 号)
3、由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负责组织该标准的起草和编制工作。本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河南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并结合我省农产品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我省农产品编码信息与追溯规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二、编制目的及任务来源为提升河南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在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方面提供规范的信息编码解决方案,以追溯码为载体,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三、编制原则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本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适用性。同时充分考虑到现
4、阶段我省农产品的编码与追溯需求,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四、编制过程2016年5月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作为标准的承担单位,组织成立了标准研究起草组。2016年6月 -2016年11月标准起草组首先多方借鉴其它省份地方标准的编制经验,赴外省和省内进行大量的调研,全面了解标准的内涵及编制方法。其次结合省内农产品实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标准编制提供技术支撑,采取专家咨询,组织召开座谈会,对标准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适用性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起草组于2016年2月起草标准讨论稿,2 月形成征求意见稿,经讨论修改后于3月送审。五、标准的主要内容 1、标准名称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
5、督局的要求及其它省市情况,标准名称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 编码及标识规范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编码信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编码原则、编码对象、编码结构和信息标识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和信息交换。3、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国内文件共九个。GB 12904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与条码表示GB/T 14257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放置指南GB/T 15425 商品条码 128条码GB/T 16986 商品条码 应用标识符GB/T 18284 快速响应矩阵码GB/T 21049 汉信码NY/T 1431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NY/T 1761 农产品质量
6、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通则NY/T 2531 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交换接口规范4、术语、定义本标准给出了追溯码、贸易项目等九项术语和定义。5、编码原则本标准的编码符合惟一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6、编码对象以追溯单元为编码对象。应至少包含追溯单元所涉及的主体单位、产品、追溯批次等三方面信息。7、编码结构提出几种农产品贸易项目代码的编码结构和追溯码的结构,供使用者选用。同时给出规范性附录 A 常用性应用标识符的表示方式,资料性附录 B 农产品追溯编码示例,帮助使用都正确使用。8、信息标识信息标识可采用条码标识(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和射频标签两种,同时给出示例以供参考。六、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说明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七、标准实施的建议建议本标准在征求意见、专家审查会后,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本标准首次对我省农产品信息追溯编码进行了规范,建议尽快实施本标准,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大标准宣贯力度,为推动河南省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地方标准起草小组2017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