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紫云英是我国南方稻区重要的绿肥作物,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展绿肥产业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重要途径,对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种植绿肥是我国传统的养地模式,能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和作物品质,显著降低现代农业对化肥的依存度,实现化肥减施。随着我国南方稻区紫云英面积的急剧增长,种子已成为限制绿肥发展的瓶颈,紫云英种子短缺和价格虚高成为绿肥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我省豫南稻区是紫云英种子重要生产基地,担负着全国四分之一的种子生产和供应任务。因此,加大种子生产技术理论创新,研发与品种相适应的轻简化、高
2、产高效种植配套技术是推动绿肥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目前尚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建立与河南省产地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制定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将有利于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的标准化,对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种子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在总结最新研究成果和田间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对我省紫云英种子大规模生产的高产高效和轻简化具有指导意义。二、任务来源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申报 2017 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要求,提交了豫南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立项申请。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豫质监标发2017104 号关于下达 2017
3、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 豫南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得以立项,立项编号为 20171210276。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罗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起草了本标准。三、编制原则和依据本标准的编制从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的生产实际出发,遵循全面、科学、合理、简明的原则,既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农户的生产实际。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本标准的编制严格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以 GB 3543
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8080绿肥种子 、NY 410根瘤菌肥料 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相关参考依据,在大量田间试验的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编写。四、标准的制定过程1、前期研究工作2008 年以来,随着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启动,我国绿肥的研究工作得以恢复。河南省农区绿肥工作也相继开展。2011 年至 2015 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承担了“河南农区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及紫云英种子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对紫云英种子生产技术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根据大田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经验,对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生产中的单项技术进行筛选组合,形成了
5、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集成,并开始生产应用,采取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法,在示范中对该套技术集成进行检验和完善。2015 年,基本形成了成熟的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体系。2015 年至 2016 年,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已经成熟,在罗山县周党镇、子路镇进行大面积紫云英种子扩繁示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标准基本框架2014 年至 2016 年,课题组在研究成果以及大田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进行系统总结,确定了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3、标准文本的起草2017 年 3 月至 6 月,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
6、研究所及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小组成员的讨论,对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中的各项内容、技术指标进行确定,最终完成了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4、征求专家意见2017 年 7 月,通过征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和固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0 位专家的意见,共收集专家意见 41 条。起草组对专家意见进行讨论,最终采纳 23 条,未采纳 18 条。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进行
7、修改后,形成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的送审稿。五、主要内容的确定本标准主要规定了紫云英种子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种植、田间管理及种子收获。第 3 章术语和定义中,对本领域的一些术语和定义进行重新解读和说明,以期实现行业的统一。紫云英、跑马水、稻底套播的定义主要参考曹卫东等主编的中国主要农区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规程 。豫南稻区根据河南省行政区域划分及豫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来进行定义。第 4 章种植中,主要涉及紫云英种植的田块、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种子处理、接种根瘤菌及播种时间、播量及播种方法。紫云英繁种田应选择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田块连片种植,便于管理,避免种子混杂。繁种田 2 公
8、里范围内避免种植其他品种紫云英。繁种田要选择非连作的田块,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连作导致紫云英种子品质及产量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一个品种在某一区域连年种植,会造成活力减退,导致品种退化;另一方面,连年种植导致土壤中紫云英所需养分,尤其是微量元素下降,进而影响紫云英的生长。通过异地换种及轮作可以避免品种的退化及种子产量下降。豫南稻区紫云英品种选择范围较广泛,各个品种紫云英均适宜种植,以当地品种信阳种紫云英为主。种子质量要求参照 GB 8080绿肥种子编写,种子处理、接种根瘤菌相关内容参考曹卫东等主编的中国主要农区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规程编写。紫云英的播量、播期等技术指标的确定以田间试验结果为依据
9、。播量试验按照紫云英播种量设 5 个处理:7.5kg/hm2、15.0kg/hm 2、22.5kg/hm 2、30.0kg/hm 2、37.5kg/hm2。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紫云英种子产量先升后降,播种量 22.5kg/hm2 时种子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因此,种子生产时,播种量应为 22.5 kg/hm2 左右。播期试验设置了 8 月 20 日,8 月 30 日,9月 9 日, 9 月 19 日,和 9 月 29 共五个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 8 月 20 日到 9 月 29 日之间播种,紫云英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除 8 月 20 日处理外,播种越早,紫云英鲜草产量
10、越高。8 月 20 日播种,冬前紫云英生长旺盛,田间通透性差,抗病性降低,菌核病发生相对严重。9 月 19 日播种时,紫云英种子产量最高,比 8 月 20 日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与其他播期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播种期控制在9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播种过早,稻肥共生期过长,幼苗瘦弱;播种过迟,则易受冻害,越冬苗不足。迟于 10 月中旬播种,每 667 m2 应增施复合肥 15 kg20 kg,保证冬前基本苗数。第 5 章紫云英田间管理技术,主要规定了紫云英的水分管理、施肥、病虫草害的防治及田间去杂。水分管理根据紫云英既怕涝又怕旱特点来规定紫云英生长期间水分管理要求。紫云英在生长期间既怕涝又怕旱
11、。在田间管理中,一定要开好横沟、纵沟、围沟,达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做到未雨先防,雨过田面不积水,以利全苗、壮苗。出苗时,淹水易造成烂芽缺苗;越冬时,多水或干旱均影响根系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春季旺长时,积水会造成黄苗,生长不良。如遇严重干旱,要及时灌跑马水。施肥规定了紫云英生长期间基肥 1、追肥的施用时期、施用种类、施用方式 2,3等技术要点。这部分内容主要根据紫云英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性及不同季节的降水、温度情况,根据大田研究结果,参考文献资料并结合田间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研究表明,在播种后每亩施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 15 kg20 kg,能保证紫云英对磷的需要,显著增加种子产量。在紫云英孕蕾期叶
12、面喷施 0.5的过磷酸钙溶液、浓度为 0.10.15%硼砂(Na 2B4O710H2O)溶液和0.05%钼酸铵( H8MoN2O4)溶液 1 2 次 3,不仅能促进植株生长,提高鲜草产量,而且有保花保荚的作用,进而提高种子产量。留种田忌追施过量氮肥,在紫云英返青期,弱苗和低产田可每 667 m2 施 1.53 kg 尿素。病虫草害防治遵循以农业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所使用药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虫害防治中选用了对蜜蜂毒性小的苦参碱、呋虫胺、噻虫啉。农药施用剂量按照相关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定、参考文献资料 4,5、结合田间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专家意见进行规定。紫
13、云英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为防止品种混杂退化,应在紫云英各个生育期进行田间去杂,尤其是在紫云英始花期,应根据所留品种的特性,及时拔除病株、劣株、杂株以及其他植物,并携出田外。第 6 章种子收获。这一部分规定了收获的时间及收获方式。紫云英荚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一般在种荚有 75%变黑时收获最好。根据繁种田面积,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通常每亩可收种子 50-60 公斤。第七章种子贮存。种子晒干扬净后,应以田块为单位于室内常温贮存,贮存种子含水率应10%。贮存期间保持室内干燥,防止混杂,确保种子质量。越年保存的种子应低温贮存。六、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制定的原则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
14、的有关法律法规。七、标准实施的建议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是依据国家绿肥种子生产相关规定,按国家标准化要求,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及信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编写而成。由于目前生产者的标准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故建议标准发布实施后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本标准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修订或更新,以适应新技术和生产发展的需要。2017 年 8 月参考文献:1袁子鸿. 红花草种子播前处理技术 . 种子世界, 1995(2)2李小闯. 冬季绿肥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3)3葛天安, 叶梅蓉, 张昌杰等. 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 . 草业科学, 2005(7)4刘春增, 吕玉虎, 潘兹亮等. 高产优质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 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2010(11)5 吕玉虎, 潘兹亮 , 张丽霞. 紫云英高产栽培、压青及留种技术. 种业导刊,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