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农作物,哺育了中华文明,在古代曾是五谷之首。近年来,由于水利设施的改善,谷子面积逐渐下降,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仍是主导作物。谷子是我省第一大杂粮作物,夏播谷子种植面积 150 万亩左右,全省平均亩产 200 公斤,是我省重要农作物的有效补充,为我省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谷子种植,采用大播种量保证全苗,再通过人工间苗达到适宜的留苗密度的栽培方式,且从播种到收获,程序繁多,各个程序简单粗放,劳动强度大。现代谷子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在品种创新、整地播种技术改进、先进化学除草产品研发等科技成果支撑的基础上,
2、形成的一项新型的谷子精量播种技术,具有具有简化、省工、高效的特点,有利于全程机械化生产,是未来谷子生产发展的方向。该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地简化谷子生产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谷子种植经济效益,可为我省谷子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科技支撑。为了更规范有效地利用该项技术,我省亟待制定标准化的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21、任务来源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关于下达 2018 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豫质监标发2017236 号)的要求(项目编号:20181210055) ,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组织对河南省地方标准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
3、范起草、制定。本标准依据河南省夏播谷子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相关科研成果,提出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期、播种机型选择、播种量、播种深度以及田间管理(施肥、水分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等方面的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结合河南省夏播谷子生产实际,简便实用。该任务得到了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郑州综合试验站,编号:CARS-06-13.5-B24)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河南夏谷区优质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4BAD07B01-02)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领域):旱地谷子水分利用及节水减灾技术研究(152102110131)等项目的支持。2、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
4、据(1)标准编辑的原则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农业标准管理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遵3循国家现有的农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发展农业、增加产量、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为最终目标,使制定的标准符合我省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达到技术先进,生产可行,宜于操作,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标准编辑的依据科学性: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的制定,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同时融合最新科研成果。标准的确定,以多年田间试验调查为基础,进行了广泛调研和科学验证,编制的技术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特殊性: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顺应了当前谷子生产发
5、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压力。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前国内外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有选择地吸收先进部分,并有针对性的结合我省各地的实际生产应用情况。可操作性: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意见,使标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在应用中可操作性强。三、编制过程1、标准立项和起草小组成立2018 年 5 月 19 日, 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进行立项答辩,7 月 2 日获得地方标准立项。立项后,标准起草单位河4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洛阳市种子管理站、洛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和郑州市农科所成立了标准起草
6、小组,确定了起草人员和分工,并制定了标准的编写计划。标准起草小组由李君霞担任组长,起草人有李君霞、秦娜、朱灿灿、平西栓、代书桃、马春业、秦家范、宋迎辉、陈培育、韩艳丽、韦松治、李丽华、范艳萍、王春义、段俊枝。李君霞:负责标准起草组织与协调,标准起草的总负责人;秦娜:负责标准草案的起草与编写,以及实验相关数据的测定、收集和分析整理;朱灿灿、平西栓、代书桃、马春业、秦家范、宋迎辉:生产实地调查与省内各生产单位建议的征集;李丽华、范艳萍、王春义:协助负责有关实验数据的测定和收集。陈培育、韩艳丽、韦松治、段俊枝:对标准的编写提出指导和建议。2、科研项目试验结果和文献查阅2011 年至今,标准起草小组承
7、担了一些谷子轻简化栽培相关的科研项目,如:承担的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郑州综合试验站) ,每年都在河南省 5 个以上县、市的开展谷5子示范推广工作;“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河南夏谷区优质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领域):旱地谷子水分利用及节水减灾技术研究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作为轻简化栽培的一种方式受到农户和谷子种植相关合作社的普遍欢迎。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形成了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在总结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及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并查阅国内谷子精播栽培技术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制定该标准的资料,为标准的起草作了文献与科学数据等方面的准备。3
8、、标准初稿撰写2018 年 8-12 月,标准起草小组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根据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从标准编写提纲、谷子精量栽培的术语、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进行会议讨论后,由小组成员秦娜负责执笔进行标准初稿的撰写,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修改, 12 月完成标准初稿的撰写工作。4、征求意见稿2019 年 2 月中旬,标准起草小组将标准初稿反复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将征求意见稿发函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万正煌研究员、重庆市农业农科院张继君、青岛市农业科学院张晓艳研究员、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张国彦研究员、安阳市农业6科学
9、院王素英研究员、南阳市农技推广站胡银庆研究员、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强学杰研究员、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董亚南、洛阳农林科学院王自力研究员、洛阳市种子管理站金松灿研究员、商丘市农技推广站王新华研究员、邓州市种子技术服务站李晓丽高级农艺师,共 12 位专家进行征求意见。至 3 月下旬,共收到 12 份征求意见返回稿。意见返回后,标准起草小组对征求意见稿进行整理汇总,综合多为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讨论、再次查阅资料、咨询后,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编出了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将征求意见稿上传到河南省地方标准服务平台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四、主要内容的确定标准题目最开始申报的是
10、夏播谷子精量播种栽培技术规范 ,在立项答辩会上,专家一致认为标准题目改为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更为贴切,故标准名称由此得之。第 1 章范围中规定了夏播谷子精量播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夏播的谷子栽培。第 2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是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第 3 章术语和定义中,对本领域的一些术语和定义进行重7新解读和说明,以期实现行业的统一。夏播谷子、精良播种、麦黄水等定义是我们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的解读和说明。第 4 章产地环境对地势、土壤类型、土壤养分、海拔、前茬作物提出了要求,产地环境
11、条件应符合 NY/T 5010-2016 规定。第 5 章播前准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和造墒 3 方面进行了规定。品种选择应根据生态环境及产地条件,选用通过国家(省)登记备案的、同一适宜生态类型区,且优质、高产、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种子处理要求播种前进行种子清选和药剂拌种,种子清选选用适当的方法清选谷种,并在晴天摊晒 2-3 天;药剂拌种主要是防止病害,针对白发病、线虫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都有相应的药剂处理要求,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2007。造墒要求浇麦黄水或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浇底墒水,灌溉水质量符合 G
12、B 5084 相关规定。第 6 章播种从播种期、播种机型选择、播种量、播种深度和镇压 5 个方面进行了规定。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茬口,结合土壤墒情,麦收后及时播种。夏播应在 6 月中/下旬以前,尽量抢时早播。播种机型选择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宜谷物播种机型号,调整排种口和行间距,行距 35cm40cm。所选机具8必须符合 JB/T6274.1-2001 要求。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土壤肥力等确定播种量。每 667 m2播种量控制在0.200.30kg。单穴播种 7-10 粒。夏播常规种每 667 m2 留苗3.54 万株,杂交种 3.03.5 万株。播种深度根据播种机型号,调节播种器
13、深度,尽量浅播,不露籽即可,播深 3 cm5 cm。镇压要求播后及时镇压,根据墒情镇压 1-2 遍。播种后 2-3d,应进行苗前镇压,破除板结,利于出苗。第 7 章田间管理根据谷子种植需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阶段。前期管理包括灌水、封闭除草、查苗补种和中耕除草 4个方面,灌水结合土壤墒情适时灌水,如墒情不好,直播后即灌蒙头水,透墒后利用畦沟排除田间积水,以利种子吸水萌发。封闭除草每 667 m2 用 100g 谷友兑水 20kg,在田间无积水时均匀喷洒封地。使用除草剂应参照 NY/T 1276-2007 和 GB/T 8321规定执行。查苗补种在 2 叶 1 心期,对缺苗断垄较轻的地块,在下雨
14、后可及时移栽补苗。空穴率超过 25%时,应重新播种。中耕除草 在播种后 3 叶期前趁早灭茬清垄,应做到松土、除草、围苗相结合。为避免谷子旺长,可镇压谷苗。谷苗 56 叶后,如阔叶杂草较多,可用二甲四氯钠、或氯氟吡氧乙酸防除。使用除草剂应符合 NY/T 1276 和 GB/T 8321 规定。中期管理中,追肥在谷子拔节至抽穗前,结合浇水或下雨每 667 m2 顺垄追施尿素 810kg。中耕要求追肥后立即进行中耕培土,深度978cm,利于蓄水保墒,防止倒伏。灌溉在谷子拔节期,如遇天气干旱,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70%时,应及时灌溉。后期管理中,防旱防涝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灌浆水,谷子后期遇涝,
15、应及时排水。喷施叶面肥在开花和灌浆初期,每 667 m2分别用磷酸二氢钾 500 倍液 50kg-60kg 喷施叶面,防止早衰,减少秕谷。第 8 章对主要病虫害防治进行了规定,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农业防治要求麦收后清除田间根茬、落叶及四周杂草、农作物病残体,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将拔除的病株远离谷地深埋或烧毁。病害防治以防治白发病、谷锈病、谷瘟病和黑穗病为主。白发病:播种前用 35%瑞毒素或 35%甲霜灵按种子量的 0.2%0.5%拌种防治白发病;谷锈病:发病初期用 20%三唑酮乳油 1000-1500 倍液防治;谷瘟病:发病初期可用 40%克瘟散或敌
16、瘟磷乳油500800 倍液防治叶瘟,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防治穗瘟;黑穗病:播种前用 50%的多菌灵按种子量的 0.5%拌种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规定。虫害防治,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播种时每 667m2用 40%辛硫磷乳油 0.5 kg 加炒熟谷子 30kg,拌成毒谷,播种时施入播种沟内,或于傍晚撒入垄沟。玉米螟、粟灰螟、粘虫、粟茎跳甲:苗后 1 个月左右,在幼虫钻蛀前,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胺基甲酸酯及菊酯类农10药,兑水常规喷雾。如每 667m2喷洒 0.5 g0.6 g 的 25 g/L的溴氰菊酯乳油。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
17、Y/T 1276 规定。第 9 章对收获贮藏进行了规定。谷子籽粒变硬、谷穗变黄的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选择改进的联合收割机及时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去杂,选择通风、防潮的仓库保存,防止霉发和虫蛀。种子贮藏应参照 GB/T 7415 规定执行。五、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制定的原则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 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六、标准实施的建议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全省谷子生产部门应结合当地谷子生产实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实施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规范河南
18、省地方标准:(一)加大宣传力度,借助谷子研究和示范推广项目,向基层技术人员介绍该标准操作技术规范,了解标准内容,提高对标准的认识。同时在各类项目实施过程中,尽量面对合作社、谷子种植大户开展现场培训,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扶持、引导、推动夏播谷子精播栽培技术推11广,加快标准的实施。(二)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及时发布通过审定的标准,使用者通过各种形式登录查询、检索该标准内容,通过后台监督,进行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使标准落到实处。(三)对本标准进行完善和发展,在标准应用过程中及时跟踪调查,收集标准应用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不断完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