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动物生理生化.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9272823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生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动物生理生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动物生理生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动物生理生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动物生理生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动物生理生化第一部分、生物化学 第一章 绪论 了解生物化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了解生物化学与各专业的关系,如何学好动物生物化学? 第二章 蛋白质 1. 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 20 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英文缩写、分类及重要性质。3. 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了解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4. 掌握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分子量的测定。 5. 掌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酶 1了解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酶催化作用特征。 2了解酶的组成及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3. 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及酶活力测定。 4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米氏常数及其意义。

2、5掌握变构酶、共价调节酶与同工酶。 6了解酶工程及酶的命名和分类。 第四章 糖类代谢 1了解糖在动物体内的一般代谢概念。 2掌握糖的分解供能(糖酵解、三羧酸循环) 、糖异生的过程和生理意义及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3掌握糖代谢各途径间的联系及其调控。 4了解糖原的生物合成与分解,掌握糖原代谢的调节。 第五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1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高能化合物及体内能量产生、转移和利用。 3掌握两条重要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电子传递抑制剂。 4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偶联机理及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 5掌握线粒体穿梭系统。 第六章 脂类代谢 1了解脂类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体内运转的概

3、况。 2掌握脂肪的分解与合成,特别是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和生物合成。 3掌握丙酸代谢及其生物学意义。 4掌握脂肪代谢的调控。 5了解类脂的代谢。 第七章 含氮小分子的代谢 1.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掌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 2. 了解动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概况。 3. 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及尿素的生成。 4. 了解脱羧基作用、氨基酸碳骨架的去路、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5. 了解个别氨基酸代谢和非必需氨基酸生物合成,掌握一碳基团的概念和活性蛋氨酸循环。 6. 了解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掌握嘌呤、嘧啶各原子的来源及其在不同动物体内分解的终产物。 7. 掌握糖、脂类、氨基酸和核苷

4、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第八章 核酸的化学结构 1了解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功能。 2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特别是 DNA 的二级结构。 3掌握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4了解真核细胞染色质的结构。 5了解核酸的分离纯化和定量测定。 第九章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1. 掌握 DNA 的生物合成、DNA 的损伤修复。掌握反转录和 PCR 概念。2. 掌握 RNA 的生物合成及转录后加工。 3. 了解 DNA 测序、真核生物的转录和催化活性 RNA 的发现。 4. 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组成(遗传密码、解码系统、核糖体) 。5. 掌握大肠杆菌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蛋白质的加工。 6. 了解蛋白质的到位和真

5、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 7. 掌握遗传学中心法则。 8. 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掌握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学说(阴性调控、阳性调控) 。 9. 掌握基元、锌指、亮氨酸拉链、增强子、转座子等概念。 10. 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现状,掌握 DNA 重组技术相关的概念(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杂交、基因文库等) 。 第十章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1掌握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生物膜的功能。 主要参考书: 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化学 (第三版) ,周顺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题题型:是非、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第二部分、动物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的三

6、个水平:分子和细胞、整体和环境、器官和系统;掌握并深入理解其中相关概念。 2.掌握细胞生理学的基本内容(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跨膜信息传递的常见第二信使) 。 3.了解生理学研究的方法: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 4.掌握兴奋性与兴奋: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5.了解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理;动作电位传播的特点。局部电流学说和跳跃式传导。 6.掌握机体功能的调节: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了解反射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 ;体液调节。 第二章 血液 1.掌握机体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及其功能。 2.血浆:

7、了解血浆蛋白的功能,掌握血浆缓冲物质的作用以及血浆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及作用。 3.了解红细胞:形态、数量、悬浮稳定性、比容等概念;生理机能和血红蛋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 掌握白细胞机能。 5.了解血小板:形态和数量、生理机能。 6.了解血液凝固:血凝过程和机制,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7.掌握纤溶系统、促凝和抗凝。 8.了解血型:红细胞凝集反应;人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 第三章 循环系统 1.循环系统的生理意义。 2.了解心脏生理: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心动周期及心动周期中的各种变化;心音、心电图、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心肌的四个生理特性之特点; 3.了解血管生理

8、:血流的动力和阻力、血压等。 4.掌握微循环:微循环的结构、血流通路及其功能,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形成,淋巴回流的意义。 5.掌握血液循环的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神经中枢,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深入理解血压的直接测定试验各项目的相关机制! 第四章 呼吸生理 1.了解呼吸的意义;掌握肺呼吸和组织呼吸的概念。 2.了解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原理;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掌握肺内压和胸内负压的概念及其意义; 3.掌握气体交换: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掌握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及其节律性活动的机理(中枢吸气活动发生器和呼吸切断机制学说) ;肺的牵张

9、反射;呼吸的体液性调节(中枢、外周化学感受器及其适宜刺激) 。 。 第五章 消化生理 1.了解消化和吸收的定义;消化的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2.了解口腔消化:唾液的组成、作用,掌握分泌的调节。 3.掌握单胃消化:胃液的组成及其作用,分泌及分泌调节;胃运动及其神经体液调节。 4.掌握复胃消化: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的生物学消化过程;瘤胃运动及其调节。 5.掌握胰液、胆汁的作用及分泌调节;了解小肠液的组成及分泌;小肠运动及其调节过程。 6.了解大肠运动及其微生物消化作用。 7.掌握吸收:吸收的机制;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和途径。 8.了解消化机能的整体性 本章是动物生理学的重要章节,要求在理解消化

10、吸收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胃肠消化过程、消化液的组成、分泌及调节;注意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第六章 泌尿生理 1.了解尿的理化性质及组成。 2.掌握尿液的生成:肾脏的结构特征及基本功能单位;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了解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3.重点掌握尿生成的调节:肾血流量的调节(自身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房利尿钠肽) 。 4.了解排尿及调节。 5.了解肾脏的其他功能: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调节血压;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等. 掌握泌尿试验项目的机理分析。 第七章

11、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1.了解能量的来源;能量平衡及其测定;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2.掌握体温:家畜正常体温变动范围、体温恒定的维持、产热和散热、等热范围和代谢稳定区。 3.了解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 第八章 肌肉 1.了解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基本结构特征;物理特性;肌肉细胞的生物电活动;掌握肌丝的组成,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 2.掌握骨骼肌的收缩:等张、等长收缩;单收缩、强直收缩;兴奋收缩耦联。 3.了解骨骼肌的类型及其生长发育。 第九章 神经系统 1.了解神经纤维生理:神经的结构、功能和分类;掌握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神经冲动的传导及特征。 2.掌握突触的概念、

12、类型、传递机理,突触传递的特征,神经递质;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 3.掌握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弧;反射中枢及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抑制。 4.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感受器的分类及特征;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丘脑及感觉的投射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痛觉、皮肤感觉,内脏感觉和牵涉痛特殊功能。 5.了解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6.了解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去大脑僵直(、 僵直) ;大脑皮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7.了解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8.掌握高级神经活动:条件反射形成和

13、消退及其生理意义;动力定型的概念及其在家畜养殖实践中的意义;家畜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第十章 内分泌 1.概述:掌握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一般性质,机能及作用机理;激素分泌的调节。 2.掌握脑垂体和下丘脑:脑垂体、下丘脑激素的生理机能及其与其它内分泌腺的功能联系,脑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 3.掌握甲状腺素、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功能及分泌调节。 4.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 5.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机能及分泌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的机能及分泌调节;应激的概念。 6.了解其它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理作用。 掌握下丘脑垂体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睾丸轴)为中

14、心的内分泌调节。 第十一章 生殖生理 1.初情期、性成熟和体成熟的概念。 2.掌握雄性生殖生理:睾丸的内分泌和生殖机能,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3.雌性生殖生理:掌握卵巢的内分泌及生殖机能,了解雌性配子的发育、排卵、受精、妊娠、分娩的内分泌调节。 掌握本章的一些相关概念 第十二章 泌乳 1.了解泌乳的概念;乳腺发育及其调节;掌握初乳及常乳的区别及其生理意义。 2.掌握乳的分泌及其调节。 3.排乳:了解乳的蓄积,掌握排乳的过程及其神经体液调节。 参考书:家畜生理学 (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出题类型:概念,单项选择题,填空,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08 年题型解析及应对策略1简答

15、题(一)生物化学例: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答:产生的 ATP 为糖酵解的 18 或 19 倍;代谢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存于 ATP 中;能量转化率为 38,利用率非常高。解析:简答题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单一,只要抓住其主要答题点进行解答,不需要拓展。如例题问的是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就只需要答生理意义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想答得完美一点也可以把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方程式写上,但是不写不会影响得分。(二)动物生理学例:简述影响肾小球率过作用的因素。答:率过膜通透性和有效率过面积的改变有效率过压的改变A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B 囊内压 C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血浆流量解析:和生物化学一样,动物生理学

16、的简答题也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察,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是比较有联系性,答题时注意要全面,简练,抓住要点。2实验题(一)动物生理学例:设计实验说明反射弧的活动机理。答题解析:实验题考察的是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设计实验前要明确考题要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完成设计。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反射这一概念的掌握,以及对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理解程度和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首先明确实验目的(说明反射弧的活动机理) ,然后提出充分的实验原理(如: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7、反射活动一般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一环节中断(结构或功能受到破坏) ,则反射不能发生。从刺激开始到反射出现就是反射通过反射弧的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大,反射时越短,刺激强度越小,反射时越长) 。然后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如:由于脊髓的机能比较简单所以常使用只损毁脑的动物,脊蛙和脊蟾蜍) 。具体的实验步骤要按照实验目的来设计,这个实验可以通过打断反射弧的各个步骤来说明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反射。具体设计只要是符合实验目的都是可以的。(二)生物化学例:设计实验从动物肝脏中提取 DNA。答题解析:首先要了解 DNA 和 RNA 理化性质的区别,明确实验

18、原理(在浓氯化钠溶液中,脱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在稀氯化钠溶液中,脱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将脱氧核糖核蛋白和核糖核蛋白从样品中分别抽提出来。将抽提得到的核蛋白用 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处理,DNA(或 RNA)即与蛋白质分开,可用氯仿一异戊醇将蛋白质沉淀除去,而 DNA 则溶解于溶液中。向溶液中加入适量乙醇,DNA 即析出) 。选择适当的材料和仪器。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步骤的时候不需要将具体的试剂的量标出,只需要将需要注意的步骤清晰的表述出来。实验题主要考察的还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解体时按照

19、标准的实验设计格式,有条理的将具体的实验过程描述清楚就可以了。实验题答题总体思路:实验题主要考察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实验的熟悉程度,而是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一般而言,实验的具体操作都会在复试的过程中进行考察,因此,初试一般还是侧重与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已有知识的具体应用。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考察目的是什么,然后将要考察的知识点一一明确,再按照应有的实验格式进行设计,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3分析论述题(一)动物生理学例:分析内分泌激素对动物发情周期的调控。答:雌性动物在性成熟以后,出现周期性的性反射和性行为过程,称为性周期,哺乳动物的性周期称为发情周期。发情周期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

20、期。在发情之初,是雌激素积累的时期,此时雌激素浓度较低。在发情前期的中、后期,卵泡和血液中的雌激素浓度继续上升,并出现高峰,由于卵泡内有糖蛋白雄激素局部正反馈作用,通过卵泡膜细胞 LH 受体数量增加,最终到达雌激素分泌高峰。进入发情期,LH 高峰出现,通过刺激孕激素分泌,影响到卵内酶的活性,而触发排卵。发情后期,LH 刺激黄体细胞分泌孕激素、雌激素,当孕酮分泌到达一定量时,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 FSH 的分泌,使雌性动物不再表现发情。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两个知识点:内分泌激素和发情周期。作为论述题,就要求回答的尽量完善。首先要明确内分泌激素和发情周期的基本概念(这是得分

21、点) ,然后明确发情周期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内分泌激素是不同的。这时需要分别从这四个周期来分析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分析到这里,答题思路基本上就清晰了。(二)生物化学例:某一肽链中有一段含 15 圈典型的 a螺旋结构,分析并回答:(1)这段肽链的长度为对少纳米?含有多少个氨基酸残基?(2)翻译的模板链是何种生物分子?对应这段 a螺旋片断的模板链由多少个基本结构单位组成?(3)在合成这段肽链过程中,若以氨基酸为原料,活化阶段至少消耗多少 ATP?延长阶段至少消耗多少 GTP?解析: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道综合性的大题,但是分成了若干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的考点是比较单一的。如第一小问,考察的是考生

22、对 a螺旋结构的掌握,包括一个螺旋的长度和所含的氨基酸残疾的个数。第二小问考察的是对核酸,蛋白质大小的掌握。第三小问考察的是氨基酸在合成肽链过程中 ATP 消耗的量,以及延长阶段 GTP 的耗能情况。总体而言,这道题考察的还是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以及给出部分信息对知识点的推断能力。分析论述题答题总体思路:可以看出,分析题一般都会以几个小问题的形式出现,每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而每个问题都是比较单一的知识点,只要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全面,答题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论述题则发问的形式比较大,答题的空间也相应比较广,需要对各知识形成网络的思维,能发现各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的使用它们。有

23、一定的答题难度,但是通过多做练习也能有很大的提高。五重要知识点详细解析(一)动物生理学(按知识点)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及其转运物质的方式作答时,要分析全面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区别,两种转运的具体形式,各种形式的特点。2细胞的兴奋性、兴奋性的变化名词解释:兴奋性,兴奋,记忆性内容,需回答精确。3刺激与反应的关系,适宜刺激和不适宜刺激的概念,阈上刺激与阈下刺激。明确刺激和阈值的概念,概念清晰。4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名词解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记忆性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对比进行记忆。5动作电位基本过程及其兴奋性变化的关系作答时要明确动作电位的传播过程,理解并记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24、。6内环境和稳态,内环境恒定的生理意义,注意名词解释内环境。7血浆、血清的概念,二者的区别,各如何制备。复习这类概念时,要掌握两者的区别,不仅从概念上区分它们,还要知其本质的不同,该题可能出实验题,需了解其具体制备方法。8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脆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和血成,熟记上述概念,并对其检测方法有所记忆,有可能涉及到实验题。9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要求对上述概念熟悉,并能区分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属于记忆性的内容。10血浆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生理功能,血浆中的主要抗凝物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名词解释: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熟悉它们的生理作用,将血浆蛋白和血浆进行整体性记忆,

25、并区分其不同。11凝血的过程及抗凝、促凝作答时要点有:各凝血因子的作用,凝血的内源性途径和外援性途径,抗凝、促凝的概念,抗凝措施和促凝措施及其原理。12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压力、容积、瓣膜和血流的变化明确概念:心动周期,心率,心力储备,记忆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3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心肌细胞的自律性、窦性节律,心肌细胞的收缩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记忆以上概念和特性。14心肌的异常自身调节和等长自身调节,普通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特点。15心电图、心电图波形的意义前者可能出选择题,后者可能出简答题。16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7动脉脉压,中心静脉压及测定中心定脉压的意义,影响

26、静脉回流的主要因素18微循环的三个通路及其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明确微循环的概念,记忆其相关知识内容,重在记忆。19组织液的生成、回流及其影响因素,淋巴液的生成、回流及其影响因素记忆并区分两者的概念,将两者的生成、回流及其影响因素相互对比,促进记忆。20心血管反射的具体过程,肾上腺素和去肾上腺素的作用名词解释: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负性变时作用,负性变力作用21呼吸的全过程重点掌握: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为负压的形成原理及生理意义。22每分钟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正确地区分两者。23氧解离曲线的生理意义

27、如:什么是氧解离曲线,其生理意义是什么,曲线左移或右移的意义,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PO2,PCO2,pH,温度)24CO2 对呼吸运动的影响,缺乏 CO2 对呼吸的影响,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有哪些,化学感受器的特征,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名词解释:肺牵张反射,三级呼吸中枢的假说,中枢化学感受器25动物的消化方式记忆性内容,分三个方面,了解各种消化方式的特点。26胃内消化,主要内容有胃液各种成分的产生部位,胃液分泌的头期及调节,胃液分泌的胃期和肠期。复习重点关注盐酸的功能,胃黏液的功能,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胃运动的方式,胃运动的机能,胃的排空及机理,胃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从整体把握,细化各个细节

28、,掌握基本概念,熟悉各种机能。27小肠内的消化,主要内容有胰液的功能,胆汁的功能,小肠运动的方式、特点和生理作用,小肠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复习时同样从整体入手,有层次有条理的将各知识点细化,并和胃内消化做比较分析,加强记忆。28尿素再循环及其再畜牧生产中的意义29消化、吸收的概念,吸收的机制,小肠是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30掌握概念:能量代谢,氧热价,呼吸商,标准代谢水平,行为性体温调节,体表温度,体核温度,调定点学说,风土驯化,气候适应31体温恒定的意义,体温调节的中枢,体温调节的外周机制,将各知识点串连起来,同时能将各概念区分清楚。32尿的来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

29、力,影响因素,尿生成包括的基本步骤名词解释:肾单位,原尿,有效滤过压分清原尿和血液的区别33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分泌、排泄作用,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及分泌作用的因素,排泄的概念,尿的浓缩与稀释,终尿的概念34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名词解释:突触,化学性突触,电突触,突出传递掌握化学突触传递的机理,电突触传递的机理,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及其特点,突触传递的特征。35反射,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兴奋传导的特征掌握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及其活动机理,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枝性抑制,回反性抑制,突触前抑制,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换能作用,适应现象,对比现象,后作用)36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需要掌

30、握的概念:牵张反射,腱反射,肌紧张,去大脑僵直,姿势反射,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熟悉各种调节特点,小脑调节躯体运动的作用,大脑皮层的调节。37条件反射,向来是考察重点,需掌握其概念,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的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机理,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动力定型。38激素的来源,生理作用对各种激素的作用要明确,并且对于其来源,功能都要区分开来。这里是单项选择的考察重点,在简答和分析题中也会有所涉及。重要的知识点:激素信息传递的方式,激素的分类,产生部位,化学性质,主要功能,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加压素的生理功能,催产素的生理功能,下丘脑释放激素的种类和生

31、理作用,生长素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加压素的生理功能,催产素的生理功能,下丘脑释放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代谢的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作用,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39精子生成的调节,影响精子生成的因素,精液的组成和生理作用基本的概念,需要熟记40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排卵,需要掌握概念,自发性排卵,诱发性排卵,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卵泡发育的调节,排卵的调节41发情周期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诸如:发情周期的分期,发情周期的调节,都是考察重点。42射精,受精,受精部位,受精过程,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43妊

32、娠,掌握各种激素对其的调节,分娩,分娩的过程,分娩的发生机制44乳腺发育的调节作用,初乳的重要性,初乳和常乳有什么不同,排乳的反射性调节的过程需要掌握的概念有:泌乳,乳腺的发育,激素对其调节,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记忆,如乳的分泌,乳的生成,乳的分泌过程。(二)生物化学(按知识点)1.20 种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理化性质复习时要重点把握:氨基酸的两性性质,等电点和光吸收性质,并熟悉在什么状态下氨基酸时酸性,什么状态下氨基酸是碱性。2.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蛋白质的四种结构方式掌握:蛋白质是生命的体现者名词解释:一级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并掌握这四种结构之间的关系3.蛋白质的结构和

33、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主要性质重点为: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名词解释:两性解离,等电点,光吸收,变性,复性,牢记概念,在选择题和大题中都会有所体现。4.酶的概念,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酶催化的机理复习时重点掌握:酶的化学本质,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同时熟悉同工酶的概念。记忆性的还有酶促反应动力学,即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重点是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5.水溶性维生素在代谢中所起的作用,维生素 C 的生理作用,几种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作用要点:维生素 B1,B2,B6,PP 和泛酸,它们发挥作用的活性形式6.糖是动物体主要的供能方式,供能的化学过程,糖的分解供能过程名词解释:糖酵

34、解,柠檬酸循环掌握糖酵解、柠檬酸循环,乙酰辅酶 A 的形成的具体过程7.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和意义,糖异生作用的生物学意义及反应途径复习时抓住:反应途径进行适当记忆,反应的意义和其他途径的意义作比较。8.糖原的合成与分解9.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转换枢纽几种代谢的连接点,容易出答题,需要关注。10.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记忆性内容,能灵活应用。11.两种呼吸链的组成及其作用机理,胞液中 NADH 氧化时的穿梭作用和特点,ATP 的重要作用,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其抑制将两种河西联的组成和机理进行比较再记忆,能分辨其不同点,ATP 的作用是记忆性内容,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12.脂肪的分解与合成途

35、径,脂肪酸的 B氧化的过程及产生能量的计算,脂肪酸的合成代谢过程掌握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代谢发生的部位及两种转运系统,记忆概念 B氧化,其产能的计算过程可能会出问答题13.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掌握要点:必须氨基酸的概念,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概念。14.氨基酸的脱氨基、脱羧基作用掌握具体的过程,记忆概念脱氨基、脱羧基。15.氨的代谢要点:重点关注尿素的生成 a酮酸的代谢。16.DNA 碱基组成的特点,DNA 的二级结构,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及忠实性的保证记忆重点:中心法则,半保留复制,冈崎片断,起始、延长、终止的过程以及其中酶的作用。突变的种类,修复的种类。17.转录的概念及过程,翻译的概念及过程两者进

36、行对比联想记忆,过程种区别及相同点。18.遗传密码,起始密码,终止密码选择的可能性很大,也有可能出分析题,明确其概念和特点。19.DNA 重组技术和 PCR 技术20.体液的概念,体液的交换,水平衡,电介质的平衡及调节21.钙、磷在体内的分布及其生理作用,影响钙、磷吸收的因素,钙磷代谢的调节22.酸碱平衡的意义和体内的三种调节方式23.血液中血浆蛋白质的功能24.红细胞代谢的特点25.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分解代谢26.免疫球蛋白的的概念和功能将各种细胞和蛋白的概念分清楚,了解其不同的功能及联系,能进行区分,记忆时进行对比和联想。六参考书目1、 动物生物化学农业出版社(三版)周顺伍2、 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秀平3、 家畜生理学农业出版社(四版)陈杰尽管由于统考没有给出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是沿用以往的参考书目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基本知识点的变化并不大,只要掌握基本知识对于新题型还是不用过于担忧的。以上列的是往年该科目的参考书籍,知识结构及体系都是比较完整的,便于考生自学和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