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41T - 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9272644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 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41T - 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41T - 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41T - 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41T - 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B 05DB 41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 41/T XXXXXXXXX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production of Malting Barley (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河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41/T XXXXXXXXX前 言为规范啤酒专用大麦的原料生产程序,提高啤酒大麦的品质、商品率及效益,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2、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制规则及GB/T 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写。本标准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树杰、薛正刚、郜战宁、冯辉、杨永乾。DB41/T XXXXXXXXX1啤酒大麦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啤酒大麦生产的品种选择、质量标准、茬口选择和主要栽培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啤酒大麦原料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152

3、005 粮食卫生标准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GB/T 74162008 啤酒大麦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 品种选择根据用途、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耕作制度、作物茬口、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综合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良种良法配套,以充分发挥良种在增产上的作用。豫北和豫中地区可以选择弱春性啤酒大麦品种,如:驻大麦3号、豫大麦2号、苏啤3号、苏啤4号、沪麦14号、花30等,豫南早熟茬口可以选择熟期早的春性品种,如:驻大麦5号、驻大麦7号、鄂大麦934、鄂大麦072、浙皮10号、浙皮11号、扬农啤11号、扬

4、农啤12号等。4 质量标准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符合GB 74162008和GB 4404.12008的规定,淡黄色或黄色,无病斑、无霉味和其他异味,其中水分含量不超过13%,千粒重(干基)不低于32 g,粗蛋白含量(干基)不超过13.5%,饱满粒(腹径2.5 mm)大于70%,发芽率不低于 90%,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卫生指标符合GB 2715规定。5 茬口选择最适宜前后茬为花生、大豆、水稻、红薯、芝麻,大麦晚播早熟,与种植小麦相比,可晚播10 d15 d,早熟7 d10 d,可提前播种,后茬平均可增产10%15%,要尽量避免麦类连作或大麦重茬。6 整地DB41/T XXXXXX

5、XXX2整地质量和足墒播种是大麦一播全苗、打好丰产基础的关键,所以要深耕20 cm25 cm,深耕耙透不漏耕。旋耕机作业的地块,至少机耙三遍,达到上虚下实无坷垃,地面平整。秸秆还田的麦田一定要做到底墒充足;若墒情不足时,应造墒后播种,确保一播全苗。稻茬麦田要在收稻前排水晾墒,降低土壤湿度,适时撒播,或收稻后及时整地播种。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在上茬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耕翻入土,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 cm;同时浇塌墒水,塌实土壤,并促进秸秆腐解。燕麦多的田块,播种前把地整平,每亩用40%燕麦畏乳油150 ml200 ml,兑水30 kg50 kg, 均匀喷雾或撒施土表,喷后立即进行浅混土,最晚

6、不超过2 h,混土深度一般1 cm3 cm,使药剂与土壤混合形成药土层防治燕麦。防治地下害虫,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 kg3 kg,耙前撒施。7 施肥7.1 施肥量根据田块测土配方结果和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提倡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一般全生育期每667 m2施纯氮 10 kg12 kg,五氧化二磷6 kg7 kg,氧化钾6 kg7 kg,提倡施用农家肥1500 kg3000 kg,或还田秸秆300 kg, 在缺锌或缺锰的地区,根据情况每667 m2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 kg。应掌握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的原则。麦田必须多施农家肥作基肥。在增施农家肥作基肥的同时,还应注意

7、合理施肥。7.2 施肥方法有机肥、磷肥、微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生态特点合理分配氮肥基肥追肥比例,一般氮肥的70%做基肥,30%用作平衡肥、返青期追肥。追肥根据苗情施用。凡麦苗叶色嫩绿、叶片披垂、无脱肥现象、群体较大的麦田,一般不施氮肥或少施氮肥,苗相长势较差,单株分蘖少,群体数量不足,长势不匀的田块,每667 m2追施尿素3 kg5 kg作平衡肥。中后期一般不施用氮肥,以防贪青晚熟,造成倒伏或蛋白质含量超标。8 播前准备8.1 晒种可促进种子生理后熟,打破休眠,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势、发芽率,杀死或杀伤病原菌、虫卵或幼虫等。一般选晴天在土场上摊3 cm7 cm厚,翻晒2 d

8、3 d,要均摊薄晒,经常翻动。晒后种子要进行清选,以淘汰弱小种子、破损粒、带病虫粒和草籽等杂物。8.2 种子包衣预防大麦条纹病、黑穗病发生,可用6%的立克秀或15%的粉锈宁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1%0.3% 湿拌种子,种湿即可,不宜多水,堆捂3 h4 h,晾干即可播种。9 播种9.1 播期根据气候、品种、墒情合理制定播期,豫北地区播期在10月28日11月5日播种,黄河以南的豫中和豫南地区播期在10月23日10月30日。DB41/T XXXXXXXXX39.2 播量高产田块每亩播种量为6 kg7 kg, 中低产的地块,应控制在每亩播种量 7 kg8 kg,播期推迟可适当增加播

9、量,每推迟5 d,下种量增加1 kg。9.3 播种方式最好采用机播条播,一般等行距20 cm25 cm,也可采用宽窄行播种,每两播种机间要留一个30 cm宽行,以利于田间管理。因降雨多或稻茬排水不利土壤墒情过大地块,可采用撒播,但要适当加大播量。播种深度3 cm5 cm,墒情好宜浅播,墒情差应适当加深至5 cm6 cm。10 越冬期管理10.1 管理目标确保苗全、苗匀、苗壮,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协调幼苗生长和养分贮备的关系,保证麦苗安全越冬。10.2 管理措施10.2.1 查苗补种大麦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剔稠补稀,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10.2.2 中耕划除适时

10、浅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增加通透性,促进根蘖发育,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对长势偏旺、植株高度超过27 cm,亩群体超过80万的地块,要深耕断根,控制旺长。10.2.3 化学除草麦田阔叶类杂草如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野油菜危害较重的田块,可用除草剂有使它隆、苯磺隆(又名巨星、阔叶净)、2,4-D丁酯、2甲4氯等。可供选择的药剂配方有:用20%使他隆乳油40 mL加18%2甲4氯150 mL,兑水30 kg 40 kg在杂草基本出齐后茎叶喷施,对猪殃殃有特效;用10%苯磺隆10 g加2.4D丁酯50 mL,兑水30 kg40 kg喷雾。禾本科燕麦的防治在越冬期每亩用40%爱秀60 ml或大骠马40 m

11、l,返青拔节前每亩用40%爱秀80毫升或大骠马60 ml加水30 kg喷雾一遍化学防除,大麦田严禁使用含精恶唑禾草灵的除草剂。防治早熟禾可以用异丙隆防治,最佳施药期为冬前杂草出苗高峰期,春季用药时杂草草龄偏大,仅作为补救措施,一般冬前每亩用纯药60 g100 g就能取得较高防效,每亩用水量保证在30 kg以上。化学除草的时间从11月中下旬至次年麦苗拔节前均可进行,要选择日平均温度超过5 、天气晴好上午10点以后进行施药。11 春季管理11.1 管理目标因苗制宜,合理促控,协调产量结构,构建高质量群体;促弱转壮,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控旺防倒,稳定穗数,增加粒数;防治病虫害,促进大麦正常生长发育。

12、DB41/T XXXXXXXXX411.2 管理措施11.2.1 中耕除草开春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苗早发,消灭杂草,控制春蘖过量滋生,确保麦苗稳健生长。11.2.2 预防倒伏和霜冻对于旺长的麦苗,在起身期每667 m2使用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 g50 g加水30 kg均匀喷雾,或深锄7 cm 10 cm断根控长。也可在破口至扬花期每667 m2使用劲丰80 ml100 ml加水30 kg均匀喷雾,降低穗颈节间长度,促使茎秆粗壮,提高抗倒能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于寒流来临之前采取浇水、烟熏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对遭受冻害的麦田,要立即追施速效氮磷化肥,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1

13、1.2.3 病虫害防治对于纹枯病病株率达到15%的麦田,每667 m2用12.5%的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g,兑水30 kg喷雾,隔7 d10 d喷一次药连续喷施23次,注意将药液喷在植株基部。对于白粉病和叶锈、条锈病发病田块,可在发病初期每667 m2用20%三唑酮乳油50 ml或25%稀唑醇可湿性粉剂50 g60 g加水30 kg40 kg,根据发病早晚和流行快慢可连续喷药13次,间隔7 d15 d。苗期蚜虫百株蚜量达到200头时,每667 m 2可用40%氧化乐果100 ml兑水40 kg喷雾防治。12 后期管理12.1 管理目标养根护叶,延长上

14、部叶片的功能期,防治病虫,提高粒重,确保丰产丰收。12.2 管理措施12.2.1 防虫治病大麦扬花初期连续降雨或10 d内有5 d以上降雨天气,每667 m2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 g加水30 kg喷雾,防治赤霉病。每百穗蚜量达到或超过500头就要及时防治,每667 m2用10%吡虫啉10 g15 g、50%抗蚜雾可湿性粉剂10 g15 g,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 ml30 ml,以上任意一种加水50 kg喷雾,发病较重的田块可间隔7 d10 d再喷施12次,注意调换施药品种;灌浆期发病的田块由于植株较大,不容易打透,每667 m 2可混配40%氧化乐果40 ml50 ml进行复合防治

15、。12.2.2 叶面喷肥结合病虫防治,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50 g200 g、氧化乐果40 ml和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 g,加水30 kg40 kg喷雾,一喷三防,起到防虫、治病、促进灌浆增产增收的效果。13 收获适时收获,丰产丰收。二棱大麦成熟时,穗轴脆硬,容易折断,造成损失,应适时收获,酿造用的二棱大麦在完熟期收获最佳,因乳熟期收获的大麦,籽粒中含氮化合物较多,制成的啤酒混浊,品质降低,蜡熟末期至完熟期为最佳收获期。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清选,使籽粒含水量低于12%时,及时进DB41/T XXXXXXXXX5行精选包装入库,贮藏于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霉变。不同品种分别入库存放,严防混杂,以免影响酿造品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解决方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