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加公路国道 111 线那吉屯至尼尔基段公路工程(第二合同段)水稳拌合站、沥青拌合站临时用电方案编制: 乔延凯 审核: 杨学军呼伦贝尔道路桥梁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那尼一级公路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 0 一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搅拌站临时用电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及说明1.1 编制依据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3)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4)编制的总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搅拌站施工方案。1.2 编制说明 本方案根据搅拌站布置及施工要求,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以满足施工生产及生活的要
2、求。2 工程概况 1、我 项 目 部 承 建 那 吉 屯 至 尼 尔 基 段 一 级 公 路 土 建 工 程 第二 合 同 段 , 施 工 起 讫 桩 号 K1546+100K1558+400, 主 线 全 长12.3 公 里 。 本 合 同 段 包 括 路 基 工 程 、 路 面 工 程 , 排 水 防 护 工 程 、交 叉 工 程 及 桥 涵 构 造 物 , 全 线 采 用 双 向 四 车 道 一 级 公 路 标 准 建设 , 设 计 速 度 100km/h。 整 体 式 路 基 宽 度 26.0m, 汽 车 荷 载 等级 采 用 公 路 -I 级 。阿 荣 旗 北 互 通 连 接 线 起
3、 点 位 于 本 项 目 主 线 K1548+469.427处 , 终 点 位 于 阿 荣 旗 北 互 通 收 费 站 路 头 , 施 工 起 讫 桩 号ALK0+000ALK6+390 路 线 全 长 6.39 公 里 , 采 用 二 级 公 路 标 准建 设 , 设 计 速 度 为 80 km/h, 路 基 设 计 宽 度 12m。搅拌站位于 ALK6+390 线路左侧,处于新发乡境内,交通方便。根据施工安排,在搅拌站用电主要是钢筋加工设备(钢筋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电焊机) 、混凝土拌合设备、试验室及生活区用电。本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在于指导搅拌站、沥青拌合站的施工用电,确保能够满足两站
4、的施工生产生活用电并保证施工用电安全。3 电源进线、配电装置、用电位置 3.1 电源的确定 根据工程特点及本搅拌站布置情况,搅拌站布置一台 250KW 的变 压器,变压器设置在拌和站右侧,该变压器经一级配电箱后分成三路供电,一路供给混凝土拌合设备及协作队伍临房,一路供给钢筋加工场地,一路供给试验室。 为防止因停电引发人身与工程质量事故,将视工程需要在箱变附近安装 200 kW 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两电源使用专用互投开关进行切换。配电箱的配置 本工程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施工规范要求采用 TN-S 系统供电,实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系统设置低压配电柜(一级配电箱) 、分配电箱(二级配电箱)
5、、开关箱(三级配电箱) 。低压配电柜设在变压器附近,方便和箱变连接和管理;二级配电箱沿根据使用需要布设在负载相对集中的地方便于和三级配电箱连接;三级配电箱装设在用电设备附近便于操作,与所操作的用电设备距离不大于 3m。 配电箱、开关箱采用冷扎钢板和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的厚度应为 1.22.0mm,其中开关箱体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 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0.81.6m。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采用铜芯绝缘导线。3.2 箱式变电站为施工现
6、场的总配电装量,作为第一级配电装置。根据现场施工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可设为一个供电区。现场动力、照明及生活用电,通过逐级安装配电箱的办法取得电源,配电箱分为以下三类主配电箱 即一级配电箱,作为第二级配电装置,由箱变低压侧开关分回路馈出,在用电集中处或大型负荷处设置,按一定距离间隔分布在施工现场,作为现场一定施工区域内的总动力配电箱。可分回路接出分配电箱。 分配电箱 即二级配电箱,从主配电箱中分回路接出或 T 接在主配电箱某回路中,作为第三级配电装置,各回路带漏电保护装置,可直接向设备负荷供电,做到一机一闸,也可分回路向开关箱供电。开关箱 即三级配电箱,分动力开关箱及照明开关箱,带漏电保护装置,
7、作为现场小型机械设备及照明使用的第四级配电装置,应靠近用电负荷设置。 施工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分开设置。 3.3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电源中性点将直接接地,保护零线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还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防雷冲击电流不大于 30。防雷接地焊接时搭接倍数:扁钢搭接应大于扁钢宽度的两倍,三面焊接,圆钢与扁钢搭接应大于圆钢直径的 6 倍,两面施焊。药皮敲净,焊点必须做防腐处理(刷两道防锈漆,埋地处还须刷两道沥青漆) 。 防雷接地引下线的保护管应牢固,测试点设置便于检测,接触面镀锌完好,螺栓等紧固件齐全,防腐均
8、匀。 保护零线采用绿、黄双色线;保护零不准与工作零线混用,保证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别使用;保护零线严禁通过工作电流。4 临时用电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施工临时用电管理体系,确保临时用电安全。 现场临时施工用电要专职电气管理负责人,对现场用电安全负责。由专职持证电工进行日常维护、管理。施工过程中做好记录,现场施工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临时用电检查验收记录; 电气设备的合格证,试验、检验凭证和调试记录; 临时用电接地电阻测试记录;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复查表;临时用电电工维修记录; 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检查复查记录;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电工值班制度及值班名册;材料合格证、说明书。
9、以上资料要及时积累,收集、整理、归档。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安全检查和资料检查由安全部门规定并具体实施。 现场所有临时用电工程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验收由现场临电负责人、安全员和技术负责人协同监理共同进行,验收必须使用统一表格,验收合格后必须存档备查。5 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制定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各部门和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均必须遵守: 定期对工人进行触电急救演练,使工人熟练掌握触电事故的急救方法,确保事故发生时不惊慌,人人都能沉着、冷静、及时的抢救伤员。 施工现场配电必须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三相五线制)实行三级配电,禁止使用老化电线,破皮的应进行包扎或更换。不得拖拉、浸水或缠绑在脚
10、手架上等。 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使用电缆卷筒和倒顺开关,严禁带电移动电气设备或配电箱。 所有用电机械电源连接都要由持证电工操作。 现场电工每天施工前要对各配电箱、电源线和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每日施工完毕,电工应巡视全场,切断电源,锁好电箱,检查电器,防雨设施,并将电箱钥匙交由班长保管。 现场应配备电器测试仪器,电工应每月对机械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试,并作好记录,不符要求立即实施整改。 电工、材料员、安全员应对进场电器材料严格检验、取证、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清退出场,所有材料应记录备案。 协作队伍进场后必须首先进行安全用电交底,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
11、育,并登记入册,归档备案。6 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现场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和规范、法规。 搅拌站应配备专门电工,负责搅拌站内施工生产生活用电,要坚持认真记好维修保养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和检测试验记录等。所有资料,都应归档保存。 凡电气作业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适合电工作业,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操作证或上岗证,才能独立上岗操作。电气作业人员要认真学习电力安全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一切违章作业,努力提高技术业务水平。 电气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电工检测仪表和包括验电器、接地封线、安全标志牌、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安全用具。安全用具应按
12、规定作定期电器试验,凡超过使用期限和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及时更换,禁止继续使用。 除接受业主方及上级单位的用电检查外,坚持用电安全的自检自查制度,项目部每半月检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作好记录,及时整改。要坚持用电安全 “一票否决”制度。对严重的违章用电、事故隐患,又屡查屡犯的,要处以罚款,直至停工整改。 现场用电线路、用电设备,包括办公及生活用电设施,所使用的电气部件、材料都必须具有国家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合格证,不得使用不合格及假冒伪劣产品。安装后必须经过检查,符合技术要求和用电安全,并经专业技术人员或负责电工检查同意,方可投入使用。凡产品质量、电气性能、技术要求达不到用电安全标
13、准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负责电工有权拒绝使用。线路开关及设备每月检查一次,包括线路及设备的绝缘测试、接地电阻测试、漏电开关测试及线路、设备完好情况的检查等。所有电器设备、包括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接地线可靠相连,重复接地电阻必须小于 10。 在现场配电箱上接装用电设备,必须征得现场值班电工的同意,方可接入用电。非电工禁止在配电箱内改变接线,更换熔丝和随意操作开关电器。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用电设备,不乱拉乱接电线电器,发现用电设备损坏或电线绝缘破损,应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电工修理或更换。开关的更换、熔断器熔丝的更换,严禁用不合格或不同规格的开关、熔丝代替。 手持电动工具的安装与使用应严格按
14、国标要求,一般场所使用应具双重绝缘性能,潮湿场所应尽量采用安全电压,在金属容器内或管道内操作使用,除采用安全电压、漏电开关外,还应有专人监护安全。 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停电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监护人制度、工作间断与终结制度等安全组织措施。以及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封线、设围栏与悬挂标志牌等安全技术措施。严禁约时停、送电。在必须进行 0.4kV 低压带电作业的场合,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带电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并必须在有经验电气作业人员的监护下,进行作业。无严密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禁止登杆带电作业。 现场的备用发电机必须安装双投刀开关与主电源进行切换,
15、否则应设独立的供电线路,以避免倒送电事故的发生。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电工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酒后操作。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拴好防滑绳,施工中不得拆改已搭好的架子和脚手架,不准高空抛物,不准在没有防护的外壁板上放置材料机具等。 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仪表等,确认导线绝缘良好,方可使用。各种机电设备,电闸箱应有防雨防潮措施。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机械时禁止戴手套。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使用电焊机时,电焊机外皮应做好接地,
16、一,二次线应有防护罩,多股线应压接鼻子。焊把线皮损坏处要包扎绝缘,不准铜线外露,潮湿场所电焊机把线不得在地上拖拉行走。 现场电气焊使用前必须取得现场用火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施焊前要认真检查现场,清除周围易燃物品。施工时应设专人看火,并有防火灭火措施。施焊后应及时熄灭火种,并检查周围,不得有余火隐患。 实行逐级安全负责制,工长要根据施工任务的特点,对安装临设电工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检查班组的实施情况,班组每天对工人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并作好安全记录,值班电工勤于检查,维护现场线路、设备,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解决。现场所有电气、机械设备及线路的维护,由现场专职电工负
17、责,其他未经允许人员严禁接触电气设备。所有电气、机械设备及线路使用前由专职电工检查、调试后,确认安全、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后由电工进行拆除。 施工现场用电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电动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做到持证上岗,经培训后进行操作,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希望所有用电人员遵守以下要求。7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防火措施7.1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措施: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小于 0.7m,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细沙层,其厚度为 100mm,在细沙层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覆盖宽度超过电缆两侧 50mm。 施工现场埋设电缆时,尽量避免碰到下列场地:
18、经常积、存水的地方,地下埋设物较复杂的地方,时常挖掘的地方,预定建设建筑物的地方以及散发腐蚀性气体或溶液的地方,制造和贮存易燃易爆或燃烧的危险物质场所。 电缆与附近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小于 2m,交叉间距不小于1m。 埋设敷设的电缆接头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电缆架空架设的安全措施 室外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采用钢索悬吊敷设,高度不低于 2.5m。电缆沿墙壁敷设,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得小于2.0m。 电缆水平敷设时,应在首端、末端、转弯处、接头两侧和中间段设置电缆固定点,固定点的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负荷,且不得损坏电缆保护层
19、。 电缆垂直敷设时,垂直段不得设电缆接头,转弯处和中间段设置电缆固定点,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 1.5m。 电缆线路全部采用五芯电缆,电缆完好,无老化、破皮现象。配电箱与开关箱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电气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要严格按规定,选用与电气设备的用电负荷相匹配的开关、电器、线路的设计与导线的规格也要符合规定,以保护装置的完好。 照明灯具及发热、产生电火花的电气设备,从安装上、使用过程中都不容许与易燃物靠近,保持一定的距离。 电气设备要严格按其性能运行,不准超载运行,做好经常性的检修保养使设备能正常运行,并保持通风良好。 雷电也能引起火灾,对避雷装置要注意检修保养,保持接地良好。有静电时还要做好静电
20、火灾的防护。 配电箱要选用非木质的绝缘材料制作,包括配电板的材料,提高耐火性能。 电气材料进场检查措施 所有进场使用的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进场检查,必须证件齐全,必要时应抽样送权威部门检测,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柜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两人作业,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 总、分配电箱门应配琐,
21、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职电工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 1h 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拉闸上锁。 各种配电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保持清洁。更换熔断器的容体时,严禁用不合格的熔体代替。施工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分开设置。 7.2 电气防火措施 配电箱、开关板应采用阻燃及高强度绝缘材料,禁止使用木板或其它易燃材料安装电气设备。 电力线路的导线截面要符合机械强度和安全载流量的要求。导线的连接安装要紧密,螺栓要紧固,禁止超负荷运行。 开关、插座、熔断器、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电气性能和使用环境要符合使用与防火要求,不得超负荷运行。保护设备及熔断丝要按规定选用,严禁使用铝、铁丝或随意使用铜丝代替熔断丝。
22、电焊设备应避开易燃品和可燃品,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不得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进行电焊作业。当施焊对象的性质不明时,禁止施焊。 宿舍不得使用功率 100W 及以上的白炽灯泡,不得私自安装使用电炉和电热设备。严禁利用灯泡或电热设备烘烤物品。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器和切断电源。 露天安装的电气设备要有防雨设施,防止电气设备受潮,影响电气绝缘水平。使用中的电气设备,要定期检查绝缘电阻,防止因绝缘破坏短路而烧毁设备引起火灾。 加强对使用中的电气设备的巡回检查,特别要注意灾害性天气时的检查。强风暴雨和洪水天气要防止倒杆、断线和淹没电气设备事故引起火灾;雷暴天气要注意电气设备因遭雷击引发火灾。在雷雨季节到来前
23、,要事先做好避雷器试验、接地电阻测试。塔吊应安装避雷装置,并可靠接地。夏季要防止电气设备因高温引发火灾,要注意做好设备的通风、降温工作。冬季施工采用电加热保温时,要注意与可燃物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变电站和电气设备相对集中的场所、办公或生活区等,都应设置灭火设备。发现电气设备故障,漏电走火或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及时切断电源。应使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灭火机或黄砂灭火。切不可在未断开电源前,用水或泡沫灭火机灭火。发生火灾,要迅速报警,以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点。 8 施工临时用电应急预案8.1 断电和临时停电应急预案 目的 为确保在施工生产中发生突然停电后和用电事故后,能迅速有效的组织对本工程供
24、电电流的维护,保证施工的连续性,恢复供电后的触电和机械伤害事故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了突发事故领导小组,有组织的开展抢修工作。 组 长:杨光增副组长:杨学军、杨忠良组 员:乔延凯、郭志强、穆勇、刘海泉 突发性停电的应急措施 立即切断总配电箱的电源开关。分别切断各路分配电箱、开关箱的电路。 检查正在使用的各种大小型机械的待机状况,确保供电后安全、有序地恢复工作。有序地组织砼浇捣的质量控制,避免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充分了解停电的原因及可能恢复供电的时机。有效的组织生产生活安排。 组织检查本工地供电线路是否因施工不当造成断电。 对可能造成的不稳定秩序及时进行排解。 预防停电措施
25、 在施工高峰期,提前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尽量保证施工期间不停电。 施工期间,派专人负责用电设备的检查维修,确保施工用电正常。 如电力在一段时期内不能保证正常供应时,必须在现场配备发电机,保证紧急情况时的供电。 8.2 触电急救措施 触电急救措施是在发生触电事故后,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同时采取的现场急救措施。一般来说,在保护措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的。此时应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另一种方法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电者;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接触触电者。 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则应使伤员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静卧休息;如果是肺部暂时停止呼吸,心脏暂时停止跳动,或者肺部虽有呼吸,但是呼吸比较困难,这时必须毫不迟疑地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