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员比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268167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比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员比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北方生产企业的比例为2:2:6,即管理人员:辅助生产工人:生产工人。管理人员占20%。规范化、流水作业的的企业一般在1:2:7即管理人员为1,辅助生产工人为2,生产工人为7,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10%.这个同样要因企业性质而定,我公司是一个机电行业,管理比例在12%左右,对我公司来说还是比较合理,因为生产线比较紧,便于现场管理,效率较高,劣势是成本较高,管理者的比例还是偏高。一个生产制造型的企业,管理人力/总人力之比例应该是多少比较合理。我们的企业总体已经达到 6.6%,个别部门达到 30%了(1个人主管管理 2 个人) 。目前我公司所有的员工有人,其中管理员工有人(包括所有技术、行政、管理非

2、生产类员工) ,生产工人有人,21%比例。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比例是:1:8,即一个管理人员管理八个一线员工,当然,这个也要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来安排,比如:研发部门或者公司为扩张而作的人员储备等等。如果觉得行政支持人员较多,可以通过工资包干等办法,来削减。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比例,这个比例一般和行业有关系,例如制造行业比较低,10%左右,因为工作简单,需要协调和管理的工作少,而在科研机构或者知识型的机构比较高,我们单位 15%左右,因为知识型对管理,例如培训,薪酬,考核,激励要求较高,管理难度较大,所以适当高.但是个人认为如果超过了 20%,不管什么机构,都有点臃肿.道理很简单,平均一个管理人员(行政,人事,质量,财务等)才服务 5 个技术人员,有点效率太低了,跟班的太多了 20%似乎有些高了吧,曾经听别人说过 10%左右最好。我公司现在是 15%。制造业:5-8%.说标准的直接人力(就是带产的员工)与间接人力(比方管理人员)比时 6:1(14%) ,在中国大陆是 4.5:1(18%) ,计算人力时需先从企业目标及战略分解到人力资源战略目标。 。 。 。 ,然后才是编制出合理的编制人数。生产人员和辅助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的比例比较合理 12:3:1。上市公司新宁物流管理、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 18.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