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极限法分析临界条件专题.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266138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极限法分析临界条件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7极限法分析临界条件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7极限法分析临界条件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7极限法分析临界条件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七、用极限分析法分析临界条件的专题通过本专题训练,着重掌握分析临界条件的方法:若题目中出现“最大” 、 “最小” 、 “刚好”等词语的,一般都有临界现象出现,都要求出临界条件分析时,为了把这个临界现象尽快暴露,一般用极限分析法,特别是某些题目的文字比较隐蔽物理现象过程又比较复杂时,用极限分析法往往使临界现象很快暴露出来。例题 l如右图,质量 mlkg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斜面体质量 M2kg,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 0.2,地面光滑,37 0 ,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推力 F,要使物体 m 相对斜面静止,力 F 应为多大?(设物体与斜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 10m/s2)

2、分析和解答先分析物理现象,为什么 F 取得合适数值,才能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用极限法把 F推向两个极端来分析:当 F 较小(趋近于 0)时,由于 m2三种情况下,它们能否达到相同的速度(矢量)?试列出它们的表达式,并根据此式分别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注意说明理由分析和解答:(1)设受力后 ml的加速度为 a1,m 2的加速度为 a2,受力后某时刻 t,m 1的速度为 v1,m 2的速度为 v2,那么,a1 a2= 则:v 1=a1t = FtFv2= v + a2t = v + Ft/m2 (2)受力后 m1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m 2作有一定初速度的匀加速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是向右

3、的m1a2,m 1的速度增加得比 m2的快,虽然 m2已有一定初速度,它们仍可在某一时刻达到相同的速度m1m 2时,由于 ala 2,它们的速度增加得一样快,m 2已有一定初速度 v,因此 m1的速度将总是比 m2的速度小。 ,它们不可能达到相同的速度m1m2时,由于 a1a2,m 1的速度增加得比 m2的慢,m 2已有一初速度,因此,m l的速度将越来越小于 m2的速度,它们也不可能达到相同的速度总结与提高:讨论型论述题的特点是:给出物理情景并提出要求的同时,还要求当给出不同的某个物理量的值时,对结论的影响情况进行讨论有些题它不明确指明讨论,但隐含必须加以讨论的情况,如透镜成像、光斑形成的双

4、解性;波传播的双向性、多解性;解题过程中出现增根;开方中出现正、负根等均须对其物理意义加以说明和讨论训 练 题(1)如右图,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 m1、m 2、m 3,带有滑轮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轮和所有接触处的摩擦及绳的质量均不计,为使三物体无相对运动,求水平推力(2)如右图所示,把长方体切成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两部分,切面与底面的夹角为 ,长方体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设切面亦光滑,问至少用多大的水平力推 m,m 才相对 M 滑动?(3)如右图,平行于斜面的绳把小球系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为使球在光滑斜面上不相对运动,求斜面体水平运动的加速度。(4)如右图,斜面倾角为 ,劈形物 P 上

5、表面与 m 的动摩擦因数为 ,P 上表面水平,为使 m 随 P 一起运动,当 P 以加速度 a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则 不应小于多少? 当 P 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时, 不应小于多少?(5)如右图,质量分别为 m1、m 2的 A、B 两木块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与 B 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要保持 A 和 B 相对静止,则施于 A 的水平拉力 F 的最大值为多少?若要保持 A 和 B相对静止,施于 B 的水平拉力 F 的最大值为多少?若把 A 从 B 的上表面拉出,则施于 A 的水平拉力最小值为多少?(6)如右图表示汽车拖木棒,设绳长为 a,木棒长为 b,悬点高为 h,求汽车以多大的加速度前进时,木棒可离开地面?(7)小车内固定有一个倾角为 370的光滑斜面,用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系住一个质量为 m2kg 的小球(如右图所示)若小车向右的加速度 al5m/s 2时;小车向右的加速度为a215m/s 2时,求细线上的拉力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