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科学家的道德责任首先当自然辨证法的课上说要写关于科学家道德的内容时,我就感觉到这是一个我们在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大学生应该重视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现在网上讨论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话题,缘由就是因为最近的方舟子事件,是因为方舟子的网站“新语丝”一年的时间贴出来 100 多篇揭露科学家学术欺诈的文章,从此引发了很多问题和争论,现阶段方舟子事件还正在愈演愈烈,这正折射出来某些科学家对于科学道德的不尊重和中国现阶段的科学学术界的种种问题。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众多科学学术成果也公然于网海,方便了大家的参考学习,然而不仅仅放纵了进行学术研究的科学家也放纵了某些懒惰的学子,导致当今大学生的文本作业,甚至是毕业论
2、文基本都是拿网上发表的现成论文东拼西凑而成。速成的文章,不仅蒙骗了老师的眼目,其实也同样蒙骗了自己的真才实学。不光是方舟子事件,近年来抄袭行为越来越普遍了,连续的学术“抄袭门”的爆出,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高校学术抄袭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把高校学术比做一个人体,学术腐败比作是疾病的话,我们将看到的是:疾病正在更深的侵蚀着人体。高校学术抄袭丑闻的频频再现足以说明,高校学术抄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让我们深为不解的是,高校学术抄袭事件何以出现“井喷”的现象,一件件“抄袭门”背后,究竟说明的是什么?高等学府,曾经被人誉为培育天之骄子的“象牙塔” ,是那般的圣洁与美好。高校教师
3、更是最为光荣的园丁。老师的言与行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天之骄子们的道德培育。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的良好愿望,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 ,著名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至理名言,历来皆受到大家的赞许、认同与推崇。学术,也曾有被梁启超先生称之为“天下之公器”的美誉。然而,这一切似乎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对真的学术知识的追求,将会被我们抛而远之。不记得曾几何时,我们忘记了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它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物,其使命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以求真为最高目标,具有认知功能。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
4、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处理人与人矛盾的产物,它以善为目标追求,具有规约的功能,它依赖于人们的自觉性,是通过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起作用的,具有常规和保守的相对稳定的性质。忘记了科学与道德的关系,往往在高校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言论:“天下论文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这反应的是一种学术作风的丑态,也是一种对学者所追求的学术道德的玷污。这一个个抄袭者用个人的丑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象牙塔”这个美妙的圣地的形象和学术的健康发展,更是严重贬损了“学术”的真谛及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高等学府是培育经邦治国的栋梁之才之圣地,学者们研究的是经邦平天下的高深学问,抄袭现象的频出会不断地改变学者与学术
5、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及其信仰。高校“抄袭门”频现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当下学者们浮躁的学术心态导致学术道德的滑坡甚至丧失殆尽。往往不良之风会影响所有高校的学术研究者,学术研究者的良好道德素养对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学术研究者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科学信念和科学情感是学术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动力,科学意志和科学品质是学术研究者成功的关键,科学责任即维护科学的荣誉,使科学造福于人类,是学术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良心上的要求,科学学风直接关系到治学是否严谨,结论是否可靠。这些由个别到普遍,由一般到高端的学术腐败,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警示,即在我们的高校里,
6、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集体性坍塌。诚信,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更要干诚信事、当诚信人,做诚信的传承和发扬者。科学的发展提高了科技活动主体的道德修养。科学精神影响着科学家的内心世界,孕育着学术研究者的道德品性,内化为学术研究者的道德人格学术研究者崇高道德品质对社会公众具有潜移默化的榜样和示范作用。科学的发展帮助人类获得美的体验,科学美成为现代科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帮助人类构造完善和谐的自然图景,通过体验逻辑性、简单性对称性、完备性取得美的享
7、受,激发求知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精神情操。科学的发展为道德的宣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由现代科技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先进的通讯技术和传播手段,加大了道德宣传的力度和广度。科技知识的普及有助于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自觉的道德观念,引导人们以自觉地去维护、支持法律,从而把法律条例的正当要求转变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现阶段的社会中,往往需要杜绝这种学术上的欺骗问题,高度重视诚信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立足高校的职能进一步认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树立切实加强诚信教育的观念,明确加强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开展更多更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树立诚信
8、的学术观念应从老师、学者做起,从而影响和带动学生。最重要的,大学生是教育的主题,诚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拥有更加系统深刻的诚信理论,具备明确的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促进其有效的自我教育。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刻认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动积极地接受教育,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诚信的理论知识,把诚信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论文、考试、交往、恋爱、求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真实诚恳、讲求信用,做一个诚实的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要突出丰富多彩性:可以针对不
9、同的对象,如不同年级、不同系科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如商业诚信、法律诚信、政治诚信等;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如公益签名活动、诚信征文活动、社会调查、剧社活动等;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如学校统一组织、院系组织、学生社团组织、联合组织等。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务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纸上谈兵,不仅要在校园内以各种形式广泛开展,还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走向社会,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做出努力,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诚信教育实践活动要从细微处入手,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和诚信行为习惯的锤炼。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建立大学
10、生诚信档案是一有效途径。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等高校纷纷建立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对规范大学生诚信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全校、甚至全社会都对此有所了解。其次,建立诚信档案要科学化、规范化。诚信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记录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生活学习、组织纪律等方面尽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承诺情况,如国家助学贷款、考试作业、勤工助学、学杂费交纳、集体活动出勤等。诚信档案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规范、细致、客观。档案建立后要进行科学的管理。诚信档案在学生毕业时要作为
11、学生品行的有力证明交给用人单位。再次,诚信档案建立要形成体系。建立诚信档案不仅仅要在高校内通行有效,而且要与社会接轨。大学生诚信档案要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联系,与相关制度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发挥教师、同辈群体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运用标语、布告栏、校园广播、电视等有效手段,营造全方位的校园诚信文化教育环境。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不断提高诚信修养,注意养成自身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并注意与子女交流诚信心得,对一些现象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为子女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诚信教育环境的营造需要不断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宣
12、传、教育,营造优良的诚信舆论和文化环境;要尽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逐步健全市场经济诚信法规体系。同时,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要统一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三者之间要成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共同进步。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这意味着道德价值的根本在于人自身。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来约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所谓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指道德判断具有主观性。作为主体的人依靠理性、信念和伦理,靠内心的自省、自觉和自为,通过自我教育,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来调节自己,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言行,
13、既不用外部强制和监督,也不需自己意志力的控制,而形成了习惯,油然而生的道德情感和判断。具有自觉性、自教性、内控性等特征。学校道德教育应着重从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加强道德行为训练来培育学生的自觉自律精神。 现代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自主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自觉自律的能力与素质。在当前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和素养,对于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从本质上讲,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动前,有勇气自动去做你必须做的事情。自律往往和你不愿做或懒于去做但却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联系。 “律”既然是规范,当
14、然是因为有行为会越出这个规范。比如,刷牙洗脸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有一天你回到家筋疲力尽,如果你倒床就睡,是在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克服身体上的疲惫,坚持进行洗漱,这是你自律的表现。人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让自己讨厌或行动受阻挠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克服对情绪的干扰接受考验。 自律的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是去做应该做而不愿或不想做的事情;一是不做不能做,不应该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你每天早晨坚持锻炼身体,某一天天气特别寒冷,你不想冒寒冷继续坚持,但是你最终走出家门,继续锻炼,这就属于前者。后者的表现也较多,你喜欢抽烟,但到了无烟室,你必须忍住内心的欲望不抽烟。 一般情况下,自律和意
15、志是紧密相连的,意志薄弱者,自律能力较差;意志顽强者,自律能力较强。加强自律也就是磨炼意志的过程。 自律对于个人的事业来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律有助于磨砺心志,有助于良好质量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 自律是在行动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动中体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梦想自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就会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吗?靠读几本关于自律的书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律,同时也需要主动,它不是受迫于环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行为。前提条件是自觉自愿地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要自律,同时你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比如,针对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点或不良习惯,限定一个时间期限,集中纠正,效果比较好。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能也因此应得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