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doc

  • 上传人:czsj190
  • 文档编号:9261280
  • 上传时间:2019-07-31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doc
    资源描述:

    1、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点滴之中,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 们整个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但反思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 实践,才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走进了一些误区,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一用文学创作的术语去指导、评价学生作文,从而把学生作文与文学作品混为一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文学创作中的不少术语,如“主题”、 “题材 ”、“技巧”之类,被不知不觉引进了中学作文教学的课堂。 语文教师套用这些术语来指导、评价学生的作文,就有意无意地把学生作文同文学创作混淆了起来,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切 实际的要求,“主题明

    2、确”, “题材新颖”就是一例。“主题”是什么?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者的世界观,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集中体 现。“ 提炼主题”,“深化主题” 等等,本是 对文学创作的要求。以此规范学生的作文练习,势必要求学生写的每一篇作文都必须有一个明确而且是有道德 训诫意义的主题。 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已 经被学生作文中的大量事实所证实。除了“主题明确 ”“题材新颖”之类的评价标准外,还有一些文学创作上的要求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学的作文教学,例如:“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 准第二” 这个一度十分流行的文学批评公式,也曾 经成为评价学生作文的标准,时至今日, 不能说它的

    3、影响已 经消除。再如,至今仍有很多语文教师主张学生的作文是允许虚构的。这就忽略了一个事实:学生的作文不是文学创作,我们的作文教学也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虚构”则是只适用于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段,现在学生作文中胡编乱造,假话连篇的现象随处可见,不能说跟老师的这种指导思想没有关系。如果学生写作文时养成了真假不分的习惯,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 性” ;不惜歪曲事 实,无中生有,这种“写作训练” 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恐怕不仅限于作文的范围了,当然,作文教学中那种明确要求学生编写童话、寓言、故事的训练不在此列。二、过分的强调作文外在体式的花巧,却忽视了内在真情实感的表达。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很多教师在具体的作

    4、文教学中并没有指导学生去感受生活,而是经常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等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如何开 头点题,中间如何展开,结尾又如何照 应,甚至于鼓励学生模仿课 文,下苦功夫背范文,过分的强调作文外在体式的花巧,学生的作文也就往往 编造脱离自己生活真实与认识,能力的“成人化”语言,或者充当时尚文学的“模仿秀”,却忽视了内心真情 实感的表达。其实,对中学生作文的要求,语文教学大纲早就有明确的表述:一是作文的生命力来自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因而必 须“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二是“ 以 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5、” 。在提出写作的个性化要求时,又明确了书面表达的基本目标是“观点明确,内容充 实,感情真实健康”。可以说“感情真实健康” 是写作的灵魂。可见,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才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然而,作文教学 实践中,我 们并没有真正去研究并落实作文教学这一最基本的目标,作文教学的目标迷失了,而是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式的花样创新上。但殊不知,文章的体式 应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来决定,有些学生一味地为了花样创新,不管写什么内容,不管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加上题记、后记,这非但没能 给人有新鲜之感,反而觉 得是碍眼的败笔,实属画蛇添足。对 文体的选择也不根据题目和内容的需要决定,不根据自己

    6、擅长来选择 ,追求花式花样,硬撑着写自己不拿手的文体,结果弄巧成拙,写成 “四不像”了。事实证明,一味追求作文体式花样的花样技巧,往往会因形害意,影响到真情实感的表达。“言由心发,文自情生 ”,真情实感才是好文章的灵魂所在。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握住 “真情实感”这一核心目标, 让学生把心情 鲜活地呈现在纸上,让快乐 和伤感,喧闹和沉静一起构成文章的底色。三、以应试为最终目的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位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他语文素养的高低,正因为如此,我 们的作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件循序渐进 的事情,它需要

    7、我们有一个长期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引导学生不断 积累,不断进步。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命题设计、写作指导,作文训练的盲目性、随意性、即时性, 让学生写作时丢掉了“ 自我”,走上了框框加杜撰的“歧途 ”。两周一篇大作文,成 为我们的学期写作计划,临近作文课,或从课本或从练习卷上拿过一道作文 题,便成为这次作文的目标。至于本学期写作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我 们并没有认真思考与设计, 选 用什么样的命题,也不做分析与探究, 为了应对考试,话题作文练一些,材料作文练一些,只要一学期写够 八次,就算“ 计划”完成了。时下,语教界推出了很多教学生“快速作文”的专家,这些专家的所谓快速作文法,在我看

    8、来,其实与我们目前的素 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他们的 “快速”,目的就是要解决部分学生考 试时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他 们不是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出发,而是 设定好几个框架,不管你写什么作文,不需要你去精心构思,只需要往这个框架里套入死记硬背的一些材料就可以了, 这当然是省事了,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我 们的学生学习写文章,其最终目的并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况且这样的“ 快速”作文往往千篇一律,恐怕在考试中也是很难得高分的。教育家钱梦龙曾说:语文考试本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检测手段,但如果学生的应试之心太切,考试便成了自我束 缚的绳索,势必妨碍语文能力的提高

    9、,反而对应考不利,这就是当前中小学生 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症结所在。在这样的现状面前,我 们只有一个选择,这就是看透考试,解放自己。 这才是真正聪明的选择 。钱先生认为,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摆脱考试的束缚以后,要把教学的方向切切实实得调整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 许多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证明,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教出的学生必然 语文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思维活跃,能 读善写,下笔如有神,而且必定具有很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试想,这样的学生到考 场上会吃亏吗?会写不出一篇 800 字的作文吗?他们还需要去 临时抱佛脚,学什么“快速作文法 ”吗?瞄准考试而教,学生未必考得好,付出的却是学生素质下降的沉重代价,着眼于学生“ 发展”而教,学生不会考不好的,而且也得到了学生素质提高的丰厚回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26128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