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课堂提问、大有学问.doc

  • 上传人:kpmy5893
  • 文档编号:9260481
  • 上传时间:2019-07-31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课堂提问、大有学问.doc
    资源描述:

    1、 课堂提问、大有学问【摘要】英语课堂教学其实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贯穿课堂教学组织和调控的主线。教师的提问必须讲求艺术性,重视提问的策略,但是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由于不到位,导致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地体验参与。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的提问策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而且有意义,使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词】无效提问; 有效提问; 原则; 技巧【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

    2、(2012)04-0196-02一、英语课堂提问中的常见问题1.1 无效提问,抑制学生的思维。 在常态英语课堂甚至公开课中,笔者们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 free talk: “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是师生间互相问好中常见的一幕。虽然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并没有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应有的迁移,也没有强化其已有的知识运用。师生问答,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英语课堂局限于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单相交流,忽视了师生的双向交流以及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看似有问有答,但时间上却缺乏交际意义。单向的交流只能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

    3、动提问的意识,缺乏质疑的能力和信心,更谈不上开发学生的智力。1.2 提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有时候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感到茫然,不一定是没有听懂教师所提问题,可能是因为所涉及的话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作为一个刚过十岁的孩子,对许多方面的知识都了解不够,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能只考虑到围绕着课文内容去思考,忽视了这一矛盾的存在。二、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2.1 提问的要求2.1.1 提问的质量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水平。 教师水平越高,提问的质量越高。它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而且要求教师善于提问。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提问的水平和能力。2.1.2 提问要事先做好精心的准备。 教师提出的问

    4、题必须符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英语水平。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把难度较高的问题安排班内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反之,比较容易的问题可以留给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回答。2.1.3 不要一次性提出很多的问题。 教师的提问中如果涉及的点很多,那么学生就会应接不暇,也无法使学生认真思考所有问题的答案。如以下提问:who is sitting with whom under the big tree and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这样的提问要避免,因为太多问题,太多信息,学生顾不过来,会降低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2.1.4 避免机械的提问方式。 如按照座位顺序、学号顺序

    5、逐一提问。那样,学生会很快熟悉这种提问方式,很可能轮到自己回答问题时才集中注意力。2.2 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2.2.1 激发兴趣原则。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2.2.2 科学性原则。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应是随意的、即兴式的。在授课前,应认真备课,把握知识要点,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既要无知识性错误,符合语言规律和文化习俗,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最基本

    6、的语言训练目的。2.2.3 启发思维原则。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它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千万不可不着边际地为提问而提问。2.2.4 难易适度原则。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此外,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进行提问,知道从“哪”提,向谁“提” ,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2.2.5 适时性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是说教师要善于

    7、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课堂教学的帷幕刚一揭开,教师就必须创设意境,适时提问。这种提问既有对以前学过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又有对新授知识的启发与引导。提问的最好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与“悱”之时,这时提问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反复求索。2.2.6 鼓励性原则。学生每次回答问题结束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对问题的答案作出明确的结论。对回答困难者,教师要及时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帮助;对回答不正确、不完整的,教师应加以纠正和补充;对学生不能正确回答的或回答完全错误时,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安慰、鼓励,具体指出其错误所在,切忌冷嘲热讽,更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手段,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回答正确的,教师要

    8、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褒扬;对有创见者,教师更应该大加鼓励。三、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时机把握技巧3.1 新课导入时的提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好奇心强,在导入新课前巧妙设疑,以独到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它可以是问题式的,也可以是图片式的,更可以是 free talk 式的,关键是要能引出该课时的新授内容,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在 pep book 7 unit 4 lets read 教学中,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笔者及时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a. who is liu yuns new friend?b. where do

    9、es liu yuns new friend live?c. how does liu yuns new friend go to school? 此时的学生充满了好奇迫切的心理,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培养了学生寻读的能力。当学生充分地阅读语篇后,笔者再一次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最后,笔者设计了个环节:who can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alice? 及时的复述既巩固了本课时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例如在教 pep book 7 unit 3 part a lets learn 时,在教学单词 newspaper 时,

    10、笔者采取了以下的几个问题:a. whos that man? (ss: yao ming.)b. can you see him in a math book? (ss: no.)pcwhere can you see him? (ss: i can see him on tv/on the net.)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说:we can see him in the newspaper.通过让学生猜猜篮球明星姚明的照片会登在哪里,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 newspaper 这个单词的教学。这样,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 newspaper 这个单词。p 这样,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既符合学生

    11、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把新旧知识很自然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排除学生理解新语言时遇到的障碍,为教学新知识创造条件。3.2 过渡处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尽量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实际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而必须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如例如在教 pep book

    12、3 unit 4 part a lets learn 时,在教完本单词 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时,要过渡到基本句型的教学,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a. whats this? (ss: home)t: great! this is my home.b: how many rooms can you see? (ss: i can see 5.)c. which rooms can you see? (ss: a study, a bathroom, a bedroom, a living room and a kitche

    13、n.)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说:oh!you can see a study, a bathroom, a bedroom, a living room and a kitchen.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知识。这样, “问”到点子上的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在过渡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又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3.3 突出重点时的提问。 课堂提问设计要抓住重点,重点抓住了,主要内容也就抓住了。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没抓住的现象。在备课中,有经验的教师

    14、就会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它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 pep book5 unit1 part a read and write 时,在学生阅读第二封 e-mail 后,回答下列问题: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liu yuns e-mail?b. where is she from?c. whats liu yuns father / mother?d. whats her/his hobby?再比如,在教 pep book 7 unit 3 part b lets talk 时,教师在上过 lets try 后,紧接着上面的内容说:“

    15、sarah is going to the bookstore. shes going to buy a dictionary. where is chen jie going? lets listen to the tape.(放lets talk 的录音)。然后学生回答:“shes going to the bookstore.” 教师再紧接着说:“chen jie is going to the bookstore. where are you going?”引出 where are you going?句型,并带学生跟读,让学生回答:“im going to ”等句子,而且教师预先准备

    16、几张地点名词的投影片,如 cinema, post office, supermarket, beijing, shanghai, england .等,让学生互问互答。而这些内容的回答正是本课的重点。从的回答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补充与纠正,再让学生反复操练,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3.4 化解难点时的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除了确定教学重点外,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并为它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譬如,在教 t: what color is your cloud?s1: its white.s2: its grey.t: what

    17、 color is your rainbow?s3: its red, yellow, pink, green, purple此时,要求学生掌握的十个单词已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在了学生五彩缤纷的图画中,学生在掌握了颜色单词的同时,让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四、结束语课堂提问时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极大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有效的提问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根据课文重难点和学生特点设计问题,并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法把它们呈现出来,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质疑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最终使课堂教学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正所谓“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课堂提问、大有学问.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2604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