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色的呼唤读张楚七根孔雀羽毛让战乱过后的荒野开出美丽的花朵,就像试图在价值混乱的时代,叩问人们普遍麻木的心灵。我们没办法确定二者哪一件事来的更容易,但是我们都明白两者实现后会带来怎样的情感震撼。而作者张楚就做了这样类似的实验。读完张楚的七根孔雀羽毛 ,心情无比沉重和压抑。主人公的不幸经历与颓废心境让小说始终处于暗淡、凄惨、暧昧的灰色基调中。唯一闪光的地方就是被主人公宗建明视如珍宝的七根孔雀羽毛,每一根色泽暗淡绒毛密集的羽毛上都长着一只沉郁的蓝眼睛。这蓝色是神秘的蓝色,也是希望的象征。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县城里,而人们麻木的神经、焦躁的心情、横流的物欲、机械的生活却与繁华奢靡、忙碌焦躁的大都市中的普
2、遍弊病毫无二致。作者写了小县城人们精神上的异化,以及道德底线被撕扯后的痛楚。并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病态人物,揭露了现实社会中肮脏、恶俗、不堪的现象。在这情感糜烂,麻木荒唐的时代,道德的力量显出从未有过的薄弱,不禁让人们怀疑生活的意义以及人生的意义。这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最能感动读者的地方就是主人公宗建明对儿子的那份责任和迟来的爱,这爱是发自内心的执着的爱,也是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父亲的残留的最基本的良知。不可否认,在这个不谈爱情的社会里,宗建明是受害者。妻子曹书娟为了满足自己更大的物质需求和刺激而背叛他,去追随郭六、丁盛等金钱充裕、势力强大的大款或黑社会人物。对此宗建明无可奈何,被动而尴尬。在
3、局面无法挽回的情况下,他能做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来发泄心中的不快。但是他的报复方式却又是消极的甚至是恶俗的。离婚后,他患上了选择性失忆症,并度过了一段声名狼藉的日子。他放纵自己的肉体,随意地与并不喜欢的女性同居;靠酒精麻痹自己,甚至迷上了赌博。心情压抑下的豪赌使他输掉了所有财产以及前妻留下来的房子(是前妻用来得到儿子小虎抚养权的交换条件) ,更输光了一个男人的自尊与人格。输钱后他更是一次次厚颜无耻、心安理得地去向前妻讨要赌资,直到前妻消失。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儿子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来到单位找他,才终于让他回忆起自己还有儿子,一个像天使一样可爱的儿子小虎。儿子的出现唤起他内心的责任和爱,本已
4、死掉的心开始苏醒,发现了内心唯一未被攻破的堡垒。于是不顾曹书娟、李红等的阻挠,想尽办法将小虎接回自己的身边。为此他向朋友康捷借钱,甚至参与到谋杀丁盛案件中也在所不惜。作者确实把小虎描写得如同天使:“这个小男孩裹着件白色的羽绒服,羽绒帽子外面还裹了条桃红色的围脖。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雪后堆好的雪人。 ”这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把一个信封偷偷塞到“我”的手心里,说:“爸爸,这是我攒的钱,给你买好吃的。 ”小虎在形象和心灵上都是纯洁的化身,是这个世界道德和良知的拯救者,与黑暗的社会和灰色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他和文中那七根孔雀羽毛的意象共同构成正义的力量,向人们宣告光明的存在。而故事里更多的是生活中
5、的黑暗面。出场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在过着正常人的生活。首先是一系列病态的人,宗建明的选择性失忆症,李浩宇的宇宙恐惧症,小女孩丁丁的自闭症。而其他的人物何尝不是也生活在不正常的状态中,如李红的尴尬婚姻经历,曹书娟傍大款的行为,康捷等在辗转老婆与情人之间的游戏。作者还写到某一个村子里的奇怪现象,大老婆穿着黑棉袄和雇工一起割道轨,锯钢板,小老婆在城里养私生子,去美容院做着昂贵的面膜。人们普遍道德缺失、原则模糊,盲目地羡慕丁盛这样的黑社会老大生活,在金钱面前什么都变得无所谓。浮华奢靡的环境表面上是给了人们最大限度的放松和自由,但是失去了道德的约束和淳朴的作风后,得到的却是更多的浮躁和空虚。当我们拒绝一切沉
6、重的生活形式时,发现难以承受的还有这生命之轻。黑暗中的蓝色虽然很难显出光泽,但是这唯一的色彩仍能给人以希望,感受存在的重量。但愿这美好的蓝色,能够呼唤起人们沉睡的心灵和责任。在收拾好沉重的心情后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叙事能力,小说语调平淡却很有感染力、叙述琐碎却能吸引读者,涉及的人物杂多却出场有序。张楚没有刻意地雕琢或渲染,仿佛只是在漫不经心地拾掇着散落的珠子。他似乎要对社会对现代糜烂的人群做出强烈的谴责,又深感无奈,他尽量用冷静、平淡的语调来叙述这个悲惨的故事。张楚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眼睛是清澈的,我的思想也是清澈的。我看到了暖,于是写了暖,我看到了悲凉,于是也写了暖,只不过这种暖,是悲凉后的暖。 ”于是作者将心中那一线温暖和希望寄予了这七根孔雀羽毛。借助羽毛的轻盈弱化了现实的悲凉,借助蓝色的眼睛来加重道德底线的砝码。七根孔雀羽毛作为不断出现的意象不仅是文章中未被揭秘的引人思考的线索,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升华主题的作用。那七根孔雀羽毛上的一只只沉郁的蓝眼睛,就像黑暗中的微弱灯光在召唤着人们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