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9255845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学前比较教育学期末考试论文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年级:学 前 教 育 10教师:花 艺 老 师姓名:徐 倩学号:1 0 4 0 1 0 1 5 12012 年 6 月1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摘要幼儿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的文化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是祖国的明天,是我们文化传承的希望。关键词学前教育;文化;文化传承一、学前教育现状妇女教育孩子从来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更健全的人格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对一个国家而言越来越重要,可以这么说一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象征着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世界各国都在大

2、力发展学前教育,在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无尽宝藏,那么文化的传承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资讯四通八达的时代,地球成为了“地球村” 。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和彰显民族文化特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所有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今我们面对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等所有一切的变化是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可以,现在我们已近不再把儿童视为是成人施教的客体,而是有能力的主题,能共同参与建构他们自己的发展、学习和教育。学前教育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业。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就树立“民族的即使世界的”这一理念,在我们从事幼儿工作时应该努力、认真

3、的教授幼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变革如此之快的今天,全球的文化好的或是坏的都有可能渗透进来,我们要有选择的借鉴,最重要的是应该把我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学好。祖国的明天,中华民族的希望应从小培养。二、国外的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概况这一部分主要从幼儿园课程的角度来看世界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适应性产物,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其社会需要。幼教课程应充分考虑所处文化的支持与制约作用,并发挥文化传承与文化选择功能。幼教课程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尊重各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教师和家长等文化主体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自主地位,建构适应我国社会文化的幼教课程。文化传承是课程的基本功能,也是课程得以立身

4、的根本,任何课程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某种文化与价值,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社会文化滋养、塑造、制约着课程的生成与解释,它规定了课程生成的途径与2内容,设定了课程内在的逻辑与范畴,规范了课程解释的视角与方向,幼儿教育课程可谓是特定社会文化的适应性产物。1、美国的学前教育及其文化传承多元文化教育是美国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和一场改革运动。克瑞斯汀 (Christine,1999) 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对民主的珍视和信仰,在有文化差异的社会中和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确认文化多元化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取向”, 其目标在于“ 使属于不同文化、人种、宗教、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

5、关系,从而达到共生”。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种族歧视与文化冲突由来已久。在美国幼儿园里,当然也是遵循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理念。因为孩子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所以美国幼教界强调儿童应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引以为豪,同时能接受其他文化。在课程设计上,美国幼教界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对象是所有儿童,课程应考虑每个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每个儿童的家庭背景和语言文化。 “课程目的是把儿童的积极情感与多元文化体验联结起来, 这样每个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是被包含在其中的, 是有价值的, 就能友好对待其他种族文化的人并尊重他们。 ”美国的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不是以某种文化为中心,而是包容各种文化,并以主题活动的形式

6、出现。由若干小主题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系统,每个主题系统都会涉及不同国家、种族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并引导儿童在认识这些不同文化的过程中达到相互理解、接纳和尊重的目标。美国这样一个崇尚民主与自由的国家,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指导下,使得现在的美国充满活力与朝气,文化种类繁多并能兼容并蓄,这样的民族,这样的美国是值得全世界其它民族学习的典范。2、日本的学前教育及其文化传承位于东亚地理、文化边远地区的日本,在儒教文化圈里有相对自由的立场,日本明治维新后全盘西化并大肆侵略东亚各国。在以上所述原因下,日本一直以福禄贝尔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日本实施采用理念先进的幼儿园教育大纲,以儿童的“健康”、“

7、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等 5 个方面为重点,制定了明确的教育培养目标和详细的教育内容。日本的学前教育内容广泛,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只是期待孩子在青少年期能够多方面发展。在中国和韩国掀起古典教育热潮时,日本却以乐趣为主的绘本和传说故事的读说作为学习的主流。33、韩国的学前教育及其文化传承和中国接壤的韩国,受中国儒教文化的影响要比日本深得多,这一传统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观及育儿行为。今天,读书能力的形成能对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国、韩国,包括了儒家经典的早期读书教育重新得到重视。在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掀起了早期英语教育和早期母子留学的热潮,这段时间的

8、孩子们身心健康都受到一定影响。在韩国的民间教育机构是以美术、英语、读书之类的特定内容开展的技能教育。4、英国的学前教育及其文化传承英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是曾经的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英国学前教育课程对岁的孩子分为六个领域:()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交流、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身体发展;()创造性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幼儿园不太提倡让幼儿过早的识字和书写,但是英国的学前教育却对这一内容非常强调,它要求幼儿能够独立阅读一系列熟悉的单词和简单句型,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钢笔写出可识别的字母等。5、意大利的学前教育及其文化传承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有着悠久的

9、历史与奇异的风景。社会文化是幼儿教育课程生成发生的背景,是意义获得的源泉。幼儿教育课程犹如一颗种子,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需要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构成的支持系统作为土壤。瑞吉欧幼儿教育之所以注重参与并从民主和责任的角度来理解参与正是源于意大利特殊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传统。幼儿教育课程生成的途径与背景赋予该课程能够成其为自身且区别于他者的标志性特征,这些特征也无不体现其所处文化背景的独特属性,建构出独特的课程文化。因而,幼儿教育课程一方面与社会文化相分离,其生存与发展都受制于外在的作为背景条件和支持系统的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自身也是社会文化的体现,是宏观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

10、会文化的重要构成,从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到管理与实施都渗透了特定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作用于幼儿及其家庭,可以帮助个体获得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形成特定社会生活能力,完成文化适应,进而实现个体的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瑞吉欧课程因受意大利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而格外重视民主与参与的意义,这种价值取向渗透在瑞吉欧课程4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之中,贯穿于幼儿园管理和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成为引导瑞吉欧课程的核心精神。6、俄罗斯的学前教育及其文化传承俄罗斯的学前教育直接继承、发展于苏联时期的学前教育。俄罗斯的幼儿园课程目标着眼于高素质公民培养。在俄罗斯课程目标的第三条中说:向儿童传递人类的文

11、化遗产,尤其是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培养儿童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精神,教育儿童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帮助儿童养成愉快、乐观的心境,满足儿童情绪交往的需求,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俄罗斯幼儿园课程内容富有俄罗斯韵味,在其中的第二点中说: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进行教育。民族及地方文化不仅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前课程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俄罗斯学前教育把城市文化、传统工艺品、本土艺术品等作为学前课程,这些做法自俄罗斯孩子对俄罗斯文化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图书角摆放着许多有关本城市的书籍。这些书籍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该城市的建筑、雕塑、绘画以至桥梁、河流、交通、城市历史等。在教室的墙上还挂

12、着城市的景点图片。让孩子们与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文化零距离接触,这一理念也反应在俄罗斯幼儿教学中的音乐课环节。儿歌的选取遵循着这一宗旨,不少儿歌都歌唱着城市的美丽。幼儿园美术课题重视传统工艺品题材,这对于感受传统文化是个非常生动有效的途径。幼儿园在艺术欣赏课上所使用的素材,如图画、音乐等都是近现代欧洲的艺术作品,其中更以俄罗斯本土的艺术作品为主。通过这些本土艺术能够将本民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精神渗透给孩子.。三、我国的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概况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东西文化相互交融渗透的时代里,我国的学前教育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而光辉灿烂的文化。今天的

13、孩子将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因而对孩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学前教育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而这场变革的实质是一场文化的变革。中国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统应当受到尊重和重视。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注重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经典来教育孩子。在文化传承中,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及时5“国”的责任,也是“家”的义务,他硬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自觉行动。中华文化与幼儿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我国独特的国情才决定了我国学前教育的特色。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且各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幼儿教育中,我国的幼儿园可以更具自己所在地区的特色开展幼儿园活动。,完善园本课程,红弘扬民族特色。我国的汉语

14、言文字字正腔圆,文学作品更是浩如繁星,在学前儿童期,特别孩子四岁的时候是学习汉字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孩子对图形方块字的敏感时期。我国的民间艺术发达,内容丰富,如皮影戏、剪纸、创意泥的制作等都有我国独特的韵味。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无论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让孩子们在多元文化融合中快乐成长,让孩子们在良好条件中成长。四、全球视野下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给予的启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借鉴美国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幼儿教育应具有“尊重民族多元,强化民族认同,形成国家一体”的基本理念,构建中华民族

15、多元一体的幼儿教育体系,促进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繁荣。为此,我们要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反映文化多元的观点。而就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而言,“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开发、利用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独具特色的优良教育经验,同时吸纳现代幼儿教育的精髓,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同时,我们要重视教师培训,强化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意识,提高教育实践技能,促进教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专业成长。纵观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我国更应该重视我国文化的传承。从一百多年前到现在,我国走过了无数风雨,学前教育从无到有,从落后到渐成气候。在幼儿教育中,

16、我国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有具体的教育目标,在我国的多民族文化中,汉语言文字、文学、民间艺术、游戏等方面都对我国未来的学前教育变革提出了挑战。在我6国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幼儿教师教育、学前儿童的发展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应提高关注度,大力投入于该项事业。参考文献朱家雄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华东师范大学 华爱华 对中国学前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文化性思考香港大学 李辉普遍论抑或相对论:中国学前教育改革之文化反思朱家雄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视野下的学前教育日一见真理子通过比较考察东南亚地区的“早期教育”看中国、韩国、日本的幼儿教育庞丽娟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第八编 文化传承中的儿童发展p53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